月度归档:2022年07月

开源项目维护者为什么要支持新人?

开源项目维护者为什么要支持新人?

对于绝大多数的开源项目来说,开源的那一刻起,是有预期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的。

其实背后的原因也不需要渲染的多么高大上,无非是人、影响力和永续发展。

开源项目的发展是需要工程师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的。开源项目当然可以只有一个在贡献。但随着开源项目的发展,作者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来自社区贡献者的参与,可以让作者/其他贡献者获得被认可的感觉。

对于开源项目作者/贡献者来说,更多的新人参与,意味着项目整体开发效率的提升。

影响力

对于开源项目来说,有人用可以说是价值的实现。一个优秀的开源项目不仅仅是得到了 GitHub 上的 Star、Fork ,更重要的是有用户。

影响力的建设不是通过写代码就能完成的,是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不断的扩展一个开源项目的适用范围,扩大其影响力的。

对于开源项目作者/贡献者来说,更多的新人参与,意味着项目整体影响力的发展。

永续发展

几乎所有的项目/事情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 如何永续发展。

想要永续发展,人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项目的主导者或许不再参与项目的贡献,但只要有新鲜血液进来,那么这个项目就可以持续发展。

对于开源项目作者/贡献者来说,更多的新人参与,意味着项目的生命周期得到了延长。

为什么你永远在加班?

为什么你永远在加班?

在之前的文章《辛苦不是坏事,没成长才是》当中,我倡导大家不要关注辛苦本身,而是关注辛苦背后的成长。

而这一篇,我想聊聊为什么你永远在加班?

加班分为三种加班情况:

1. 企业氛围太差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很抗拒那种明明没有事干,但为了解决老板心中的恐惧,不得不留下来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加班。

对于这种场景,我之前就提过建议,早点跑路,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和精力都浪费在这种垃圾公司上。如果现在没办法跳槽到好的公司,就把这个没有意义的时间用来学习,助力自己的跑路。

2. 你蹭公司的空调学习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生活的丰富度是比较低的,刚刚毕业,没有那么多的业余活动,所以会有不少的时间空闲。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鼓励你在公司看书学习,蹭公司的空调。只要是脑子正常的老板,一般不会因为你在公司学习而给你很差的评价。

3. 事情真的很多,做不完,需要加班来做

在工作中,大家都会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去做,你有大量可以做的事情和要做的事情。你觉得自己没办法在 8 小时工作内完成,所以要加班来完成。

不过,在你加班之前,你有没有认真思考 & 评估过你的工作 —— 他们的优先级是什么样的?

你需要加班很有可能不是时间真的不够,而是你做事的优先级错了,优先做了低优的事情,而不是高优的事情。违背了优先级做事,所以需要加班来补充高优先的事情。但现实是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接受晚一点交付的,那就没必要去着急做可以晚交付的事情。

控制好你的优先级,并坦然接受把最重要,最高优的事情给做完,至于剩下的慢慢做也完全 OK。

找到自己的母题

找到自己的母题

如果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莫过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母题

什么是母题?他是你看待所有问题的起点,他解决了我们如何去看待世界所给予我们的问题和挑战。

母题也引导着你去思考,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值得的?什么事情是不重要的?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母题,就能让你在众多选择中,直捣黄龙,朝着目标进发。

不过,母题也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你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母题,并为自己设定一个阶段性的母题。人生母题过于笼统,不具备可执行性。而阶段性的母题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带着你的母题看世界,不做那个浑浑噩噩的人。

接受无常

接受无常

不安和脆弱是人生常态,放弃希望接受无常之后,才能获得力量。

我常说一句话 —— 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在过去的经历里,看到了太多的变化的东西。

行业在发生变化、职业在发生变化,一切所有事情都在变化,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有坦然面对这些无常(就算你不愿面对,无常也不会消失),然后认识到无常就是常态。并掌握应对无常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更喜欢做一个「手工艺者」,而不是一个大厂的螺丝钉。螺丝钉的抗风险能力太差的,追求的是稳定、常态化,但生活中没有稳定,每一天都是全新与众不同的一天。

接受无常,坦然地直面世界吧。

辛苦不是坏事,没成长才是

辛苦不是坏事,没成长才是

人是被预期控制的动物。

最近在带我弟学编程,让我回想起了我自己学编程的日子。

在我大学时自学 Coding 的时候(我本科不是 CS ,而是 EE),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自学编程。别人打游戏的时候,我在 Coding;别人睡觉的时候,我在 Coding;别人在上课的时候,我还在 Coding。如此种种,四年下来,我学了不少的编程语言,又通过外包项目,赚钱实践。从而得以在大学毕业之时,便有了 4 年的编程经验(如果面试官认可的话)。

如果说,当时为什么我愿意花费如此之心力,一方面是自小而来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我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对于自己成长的感知。

我的所有的学习可以被我自己具象化的感知到,所以我能感知到自己未来的逐渐成长和能力的进阶,我能知道我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很多时候,大家的辛苦工作是看不到未来的,或者说,大家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所以也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一些辛苦的事情了。

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成长的低水平辛苦。

读书读的是你自己

读书读的是你自己

读书是伴随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好习惯。打小我们便被家长要求读书,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读的书也越来越多。

而读书也有所不同。我常常会发现,过去我没有读懂的书,在若干年后重新拾起后,又能从中读出些许味道来。

究其原因,不过是读书读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你在读书时产生的那些灵感和想法。这些灵感和想法才是最有价值的。书籍本身是一个标品,他对于所有人都一样,书的定价只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但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历史机遇不同,同样一句话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产物。这些产物本身是无价的。

离钱更近的岗位

离钱更近的岗位

对于不同的人,其实是有不同的选择的。

大学毕业时,隔壁班的班长在武汉做了龙湖地产的销售,次年就在朋友圈看到他在武汉买了房子,在次年买了私家车。作为同龄人,我深感他的优秀。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我自己过去思维里的误区。

一直以来,我秉承的想法都是「人要去最熟悉/最擅长/最适合的岗位」,但我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 — 一个人对于钱的需求度。

不同的人对于钱的需求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家庭小康,自己不需要挣太多钱,即可活的很好。有的人家境贫寒,需要努力挣钱,才能让一家人过的更好。

而想要赚到更多钱,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个认知是 —— 你只有到离钱更近的地方,才能赚到更多的钱。适合或许可以让你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但未必能让你赚到钱。而离钱更近的地方,哪怕你是行业平均水平,也可以拿到一份不错的收入。

举例来说,搞房地产销售的,就比搞汽车销售的更赚钱。大家都是赚提成,本金越大,提成的数额越多;互联网里搞游戏的,就比搞工具的更赚钱。游戏一天现金流水就足以让工具类应用一年吃喝不愁。

如果你想赚钱,就去离钱更近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