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随笔

这是一个自学最好的时代

最近我在研究保险业和保险学,所以在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来看,学习保险,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而这些资料,足以让我成为一个超出平均水平的保险行业从业者。

接下来来看看我找到的学习资料:

问 AI

得益于 LLM 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任何问题你都可以问一嘴 AI,并基于 AI 给出的结果,穿针引线, 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

image

大学专业设计

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容易走错的是在你脑海中还没有这件事的大体概况的基础上,就大力出奇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学习。因此,大学的专业设计和其说明的主要课程,可以成为你构建自己学习路径的重要参考。

image

看 B 站

之前大家常调侃,上的「B 站大学」,对于已经离开学校的人来说,从 B 站上找到你感兴趣的课程概率极高,因此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在上面学习相关的知识。

image

看慕课

中国大学慕课是网易有道与高教社推出的在线课程平台,里面有大量的大学课程,当你想要学习的时候,你可以方便的从中找到合适的内容, 从而来学习需要的内容。

image

学堂在线则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在线慕课平台,也可以方便你去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image

当然,还有提供海外课程内容的网易公开课。

image

总结

实际上,作为一个上过大学的人,我知道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状态,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学习一些东西,那么目前互联网上提供的资源是绰绰有余的。

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 —— 你到底想学习什么?

习得送礼的技能

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送礼环节,所以我并没有习得送礼 & 收礼的技能(这里的送礼和收礼指的是朋友之间的礼物)。

随着我的堂姐、表姐们开始有了孩子,我开始慢慢习得了给孩子们送礼品的技能,送一些我自己未来会给我的孩子买的产品,帮助他们开拓眼界。

在这次结婚时,因为和同龄的朋友们也有一些互动,所以他们开始给我送礼,也间接让我开始学习关于「送礼、收礼」的处理方式,比如你拿到礼物时应该拆开,并对朋友送的礼物表达赞赏,从而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当然,我觉得这里我做的还不够好,我还在笨拙的学习如何送礼、如何收礼,但,慢慢来,都会变好的。如果你收到了我的礼物,可以放心的收下,并教会我更多关于礼物的礼仪!

美国之旅 Day 13:Talk with Friends

Summary

第十三天没有安排旅游景点,主要是和朋友圈们聊天,一共算是三波:

  1. 和字节的合作伙伴 Zhu Meng Tao,一起在 San jose 的字节工区打了个卡,他后续会 re-locate 到 San Jose 来工作;
AACC7F53 9897 42C9 A64C 131376382F2A 1 105 c
  1. 和之前合作的小伙伴,现在的创业者 Yue Tianwei、之前字节轻服务的 Leader wangxiao & Parter leilei 一起聊了聊硅谷的生活、创业
EE79AAD8 EC13 47A6 9224 F79B0C71053C 1 102 o
  1. 张初炼一起聊了关于硅谷生活、孩子、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共同朋友。

疯狂聊天的一天,很 Happy!

行程

image

今日打卡

字节 San Jose 工区

D6D8C192 FC79 4B7F 9645 BE346AA58AD1 1 102 o
62EA4C8F EF77 4BD3 88BE 30752E181E0B 1 102 o
A800F635 718E 4CD1 87E1 D7758A47614A 1 102 o

1 Oz Coffee

E9A99A6C 4CAE 4DF6 889E 6626AAB2712D 1 105 c

三喵制茶

5AA1FB79 2579 4449 B116 E4E50B05F322 1 105 c

今天聊的话题

  • 在硅谷创业如何做增长?by Yue Tianwei
  • 在硅谷的生活 ? by Zhang Chu Lian

餐饮

  • 早咖: 1 oz Coffee,一家漂亮的咖啡店
  • 午餐: Taco Bell,出乎意料的好吃,不亏是留子排行榜上的品牌!Taco 和墨西哥卷都很好吃!
  • 下午茶:在 Milpitas 喝湾区最好喝的奶茶 —— 3 catea 三喵制茶
  • 晚餐:在张初炼家吃的火锅!

住宿

  • 继续 Courtyard Sunnyvale Silicon Valley

城市

  • Sunny Vale
  • San Jose
  • Milpitas:这里好多中国人、中餐馆

关于买房的思考

最近在硅谷时,和之前字节的小伙伴一起感慨美式 House 的舒适,聊到了我自己对于买房的看法,也写下来,记录一下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们到底需要多大的房子?

在买房子的时候,一般而言,我们都认为越大越好,但实际上,如果结合你自己的需求来看,你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房子 —— 特别是当房价特别高的时候,ROI 不高。

当边际成本为 0 时,我们当然希望让房子越大越好,但实际上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临界点。

毕业七年来,我租住的房子从 10 平米到 80 平米,感受了不同大小的房子,和我自己对于房子的需求,我发现自己最终需要的居住空间可能就在 70 ~ 90 平米之前,房型是 2 室 1 厅,1-2 个卫生间,配合厨房。

为什么是这样的配置和尺寸?

我数年来租房,有个核心的要素是 —— 我需要一个书房,因此,我需要房子至少是 2 室,一个用来做卧室,一个用来做书房。所以两室是必要的,客厅是不那么必要的。

同时,我认为家一定是包含了餐厅和厨房的部分,倒不一定需要客厅,所以我的要求一定是两室一厅带厨房。

最后是 1-2 个卫生间,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个是够用的,但两个更好,这样两个人不抢,但一个也可以接受。

70 ~ 90 平真的够么?你的东西怎么放置?

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我来说,也是无法解决的,直到我用上了共享仓储,有了一个仓储空间用于存储我的季节性用品和不常用的用品后,我就觉得空间是足够的。

目前我是租了一个共享存储空间,大概 4 立方,放置了我的反击用品、不用的杂物等等,让我的核心居住空间变得简单明了。所有当季用不到的东西,我都会放在仓库里,从而让「家」的核心更加精炼。

有了孩子怎么办?

我不是一个丁克,所以,我一定会遇到孩子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目前中国的房价租售比是不平衡的,租房其实比买房更划算,只是租房容易遇到房东卖房的问题,才让大家更加倾向于买房。

image
1:800 的恐怖租售比

在考虑孩子的问题时,我还在考虑另外一个事情 —— 孩子其实对于房间有比较高的利用率的时间只有 18 年,当孩子大了以后,就会离开家,去探索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房间的利用率会快速下降为 3%(一年只住 15 天),在这种情况下,房间的利用率极差。所以我意识到,你并不需要为孩子单独准备一个房间。

但家庭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职能都要聚在一起的,其实完全可以把一部分职能拆出去,从而来让你的生活从「完全买房」变成「买房+租房」的模式。

比如我认为,书房、客厅是完全可以拆出去的,「家」的范围应该只包含卧室、餐厅、厨房。所以就可以选择 —— 自己买房,并装修卧室、餐厅、厨房,这部分因为十分影响生活体验,所以需要自己装修且购买相应的产品。

而书房、客厅,则可以通过租赁同小区的其他房子来完成,如果运气比较好,甚至可以租同楼栋、同楼层的房子,从而来实现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的分离。而且,因为是工作区域,书房和会客厅的装修和装潢要求要低很多,你可以通过软装来优化,从而获得一个不错的书房和会客空间。而且,因为书房和会客空间主要依赖的是软装,即使因为房东要卖房,你需要换房子 —— 其实也没有那么痛,你可以坦然的更换房子。

多大的房子合适?

结合我上面的分析,我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是 ——

我会选择在天津买一套 70 ~ 90,两室一厅的房子,有 1-2 个卫生间。这样可以将我的贷款控制在每个月 1 万元以内。这个金额会让我有更多选择的勇气,而不是被房贷压死。

同时,如果我后续因为有了孩子,无法在家中提供书房的环境,就会通过租房的方式,在所在小区或附近的小区建设第二家庭空间,承担客厅和书房的工作。

欢迎你留下你对于房产的看法,与我一同交流。


2025.02.10 补充

  1. 关于共享仓储:我目前在天津已经在使用共享仓储,所以对于共享仓储的感官还不错。一年下来 3600。其实如果在租房阶段,加 300 可以获得更好的房子,其实在房子里选择也的确是一样的。不过这个部分主要看你当地的实际情况,我的观点是共享仓储最好在取车 15 ~ 20 分钟可达的地方,且可以对比你所在地的租房成本和共享仓储的租房成本,用以评估共享仓储的使用。
  2.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很小的房子托管户口,配合租一个大房子:这部分主要是我在上面也说过,工作空间其实是可以接受定期搬迁调整的,但生活空间很难,因为工作空间你需要的只是一张桌子,对于外部的环境的需求量有限。但生活空间是一个整体,你会希望有固定的洗碗机、冰箱、洗衣机、烘干机,这些东西如果随着搬家调整,成本太高。这个考虑的视角使得生活空间需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承载想要的生活。
  3. 租的房子可能有很多家具,书房未必合适:我觉得这里对我来说还好,因为我对于书房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以及,原有房子的部分家具对我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我对于书房的追求主要在有大桌子 + 显示器 + 大书架。如果有床的话,可以方便我休息也是不错的。毕竟工作久了也要午休。所以我会觉得,租房如果还有家具的话,我可能用不上的是厨房,但厨房可以考虑用作储物空间,来放置其他房间用不上的杂物。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当然,理想情况下是有一个空的房子,会更好。
  4. 孩子有可能不止住 18 年:这个确实是我之前没有太考虑的,主要是我自己的个性是 18 岁后就离开了上一代家庭,非常独立。很有可能我的孩子也是 18 年后也是留在当前的家庭中。不过这部分在我上面的框架中,这个问题是可解的,因为只是把 18 年中的工作和生活分离的模式延长了其生命周期。
  5. 关于学区房是否考虑?:这方面我的考虑是关注大趋势优化,忽视局部优化。比如我自己是河南的户口,所以我通过努力,将户口从河南迁移到天津,让下一代基于天津的户口进行高考,就是大趋势优化;比如我在看房子的时候,看的是天津市市六区的房子,而不是环城四区的房子,这就是大趋势优化;但在天津市市六区当中找具体的某一所特定的学区房,我认为这个事情是风险很高,且不可预测的事情。一方面随着人口情况的动态调整,学区房可能取消,也可能加固,有可能我今天买的时候是学区房,但后续就不是了。局部优化花费精力,可能收益有限,我会选择将精力放在 ROI 更高的大趋势优化。

2025 年,计算机专业还应该读么?

这个文章源自于  V2ex 热帖《2024 年计算机专业还值得选吗?》,谈谈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前情提要,在 2024 年,刚好我大姑家的堂弟要选专业,我帮他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也最终招录到计算机专业,在北京就读,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一定是 YES。接下来的内容,则重点关注,为什么是 YES?

为什么是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算法思维

计算机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过去有不少非常明确且经典的算法,可以用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帮助你更好的生活。

比如:

  • 迭代和递归:你在处理日常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能理解迭代的概念,就会对于需要重复处理的事情有了概念。如果事情可以简单重复,则设定简单的迭代条件,使其不断执行即可。递归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对自己重新复盘、理解。不断的 ASK WHY,发现问题的解法。
  • 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在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会面临各种的选择。有些时候要优先选择看不同的选项,有的时候则需要优先选择抓住一个具体的问题不断下钻分析。当你知道了不同的选项的好与坏,也就可以更快的做出决策。
  • 分治:针对问题的分治思维,可以帮助你将一个问题从复杂转换为简单,从而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这个思路和思想,可以帮助你去直面这个世界的任何问题。

行业加成

如果说,计算机专业所带来的对认知的改变是个人方向的考虑。计算机专业所带来的行业加成则是从更加大局观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

诚然,如今的计算机专业已经不如十年前那般火热,甚至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计算机是一个很卷的专业。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经过 20 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你很难想象如果我们身边的很多软件产品消失后,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的?生活将倒退回没有信息技术的时代。互联网作为如今的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必然是增长放缓,不如当年。

6e4b6a1a fdfe 47fe bb89 fce7bd924668
智研咨询的计算机行业的产值

但,即使是放缓的互联网行业,对比很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行业,依然是还可以的选择

此外,计算机行业虽然我们常说饱和、卷,但如果下钻到很多细分领域,会发现大量的草台班子的存在,只要你认真做事,提升自己,更有机会脱颖而出,享受行业的溢价,拥有更多的可能。传统行业虽然也有机会,但成功率不同的。计算机行业的生产资料只有 PC & 互联网,你可以轻易的获取到生产资料,但在传统行业,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职业生涯

考虑到我国的现状,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指 PC)的使用率和普及率并没有那么的高。而作为一个当下的基础设施,当你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之后,你完全可以借助你的相关技能去走其他的可能性。

实际上,相比于推荐大家去读计算机,我更推荐有识之士依赖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学习计算,并学习一个其他行业,这样会帮助你在其他行业借助你的计算机技能脱颖而出,从而获得跨行业的技能和可能性,赢得更多的可能性。

什么情况下不要选择计算机专业?

对于不选择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我的眼中只有一种情况 —— 你已经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了你接下来几十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当你有了这样的目标,那么再无脑选计算机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你完全可以借助业余时间来完成计算机相关的学习,并借助这些计算机的技能,帮助你更好的达成目标。比如你想要成为医生,虽然说计算机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懂计算机的医生,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医学本身上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说到底计算机是一个实践学科,只要你多看、多学、多动手,这些问题,都不难。

使用 Caddy 处理 WordPress

在用了很久的 Docker 托管 WordPress 后, 近期我把 Blog 迁移到了腾讯云的香港轻量云主机上,以获得更快的访问体验。在这次迁移后,出于 Hack 方便的目的,我将 Nginx 替换成了 Caddy。你目前访问的站点便是一个基于 Caddy 托管的 WordPress 站点。

安装 Caddy

安装 Caddy 的过程不需要太过赘述,遵循 Caddy 官方安装文档当中的指南安装即可。

安装 PHP

完成了 Caddy 的安装后,则是安装 PHP,这里我使用的是 ondrej 维护的仓库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ndrej/php
sudo apt update
Code language: Bash (bash)

执行上述命令安装 PPA 仓库,就可以继续执行 apt install php 来安装 php & 对应的版本。此外,记得安装相关的依赖包

apt-get install php-fpm php-mysql php-curl php-gd php-mbstring php-common php-xml php-xmlrpc -y
Code language: Bash (bash)

配置 Caddy

完成安装后,就可以正常来配置 Caddy 。得益于社区的集成和 Caddy 官方的支持,Caddy 配置 WordPress 的支持非常简单,可以直接使用 Caddyfile 格式来撰写。

example.ixiqin.com { # 这个配置是给 example.ixiqin.com

    root * /data/caddy/example.ixiqin.com # 我的网站文件都放在 /data/caddy/xxx 下,/data 是我挂载的数据盘

    log { #日志配置
        output file /var/log/caddy/example.ixiqin.com.log  # 日志路径
        format console # 日志格式
    }

    request_body { # 请求体大小
        max_size 20MB # 最大 20MB
    }

    encode zstd gzip # 支持 gzip 和 zstd 压缩
    file_server # 直接提供静态文件(比如图片啥的)
    php_fastcgi unix//run/php/php-fpm.sock # 使用 php_fastcgi 调用 php-fpm 来处理动态 php 文件。
}
Code language: PHP (php)

只需要这样的配置,你就可以完成一个最基础的 WordPress 的站点的配置。

其他配置

对静态文件提供单独的 404 返回

按照上面的配置,其实所有的请求都会转发给 php-fpm 来处理,从而造成额外的 PHP 资源浪费。因此,可以在配置当中加入如下代码,来让 Caddy 直接返回,从而避免对 PHP 性能的浪费。

@static_404 {  
  path_regexp \.(jpg|jpeg|png|webp|gif|avif|ico|svg|css|js|gz|eot|ttf|otf|woff|woff2|pdf)$  
  not file  
}  

respond @static_404 "Not Found" 404 {  
  close  
}

Code language: JavaScript (javascript)

配置缓存头

除了静态文件的 404 处理,你还可以在 Caddy 当中配置静态文件的缓存,从而让浏览器更多的应用缓存,减少服务器的流量,提升加载速度。

@static {  
  path_regexp \.(jpg|jpeg|png|webp|gif|avif|ico|svg|css|js|gz|eot|ttf|otf|woff|woff2|pdf)$  
}  
header @static Cache-Control "max-age=31536000,public,immutable"

Code language: JavaScript (javascript)

40 questions of 2024

以下这些问题,来自 Obsidian CEO kepano 的 40-questions,略有删减。

你今年做了哪些之前从未做过的事?

  • 拔牙:今年趁着字节离职,把智齿给拔了。不过也只拔了两颗 hhh。主要是想起来太晚了,所以没薅到多少羊毛。
  • 办美国签证:同趁着字节离职,去办了个美签。之前虽然可能有资格,但不着急,所以也就一直没搞。反倒是字节,推了我一把,做了点之前没做过的事情。

你身边有人去世了吗?

  • 外婆去世了。😮‍💨

你去了哪些城市/州/国家?

  • 今年因为业务去了不少的地方:三亚、厦门、杭州、珠海、上海。

明年你想要获得哪些你今年没有的东西?

  • 没有啥特别想要的吧,因为现在欲望没有那么的强了。感觉很多东西有也行,没有也行。如果真说起来想要,可能是存钱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线 hhh

与去年的这个时候相比,你是:感到更快乐还是更悲伤了?变得更瘦还是更胖了?变得更富还是更穷了?

  • 更快乐,但也更胖了。
  • 大面上还是变得更富有了(毕竟过去这一年没有白卷。)

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的是什么?

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固定性的产出(作品级别的)。

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少的是什么?

胶水工作,互联网闲逛。

你是如何度过节假日的?

看书、看新闻、看代码。

不过今年会开始泡澡,因为发现北方的洗浴中心是低配版的度假酒店

你是否有讨厌某个你去年此时不觉得讨厌的人呢?

没有,实际上,我大部分时候不讨厌任何人。

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今年比较喜欢欢乐喜剧人,或者说,今年开始看一些喜剧类的节目来下饭。

你生日那天做了什么?

在家呆了一天,啥都没干。

是什么让你保持理智?

  • 压力、理想和损失厌恶:我对于自己的目标有想法有追求,所以不敢「发疯」,这些沉没成本,让我始终保持理智。

你想念哪些人?

  • 父亲

今年你学到了什么宝贵的人生经验?

  • just keep shipping!

能够总结你这一年的一句话是什么?

  • 拥抱变化,走出新路径。

又准备折腾博客了

我写博客经历过两个阶段 :

  1. 2012 ~ 2014 年:买虚拟主机、云主机,折腾性能和技术。在这个阶段,我的博客也经历过几轮变迁,也因为我自己没做好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分离,导致数据丢了不少。目前的博客只能回溯到 2016 年便是因此。
  2. 2016 ~ 至今:不再折腾博客,开始专注于内容写作,并且保持每年都有更新,做一个活博客。

写了十年,我也算是没少搞和 WordPress 相关的事情,不过,时间久了,脑子里那些工程师的想法,难免重新冒出来 —— 我是不是应该自己写一个 Blog 系统。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可能是不容易的,我并没有那么丰富的开发经验。但对于如今的我来说,确实是不那么困难的事情。

不过,写总是要有个目的和收益评估,不能「为了写而写」,而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评估 ROI。

我为什么想写?

  • 觉得 WordPress 还是太臃肿,有不少我用不上的能力。
    • 那么我自己的 Blog 系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 Feature List。这样才能避免需求无限的膨胀。
  • 我的需求已经逐步稳定下来,不太需要新的主题/插件了。
    • 这些年的确主要是更新内容,博客的形式、内容啥的,基本上都是稳定不变了。

我为什么不能写?

  • 写 Blog 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收益。
    • 毕竟这玩意没办法卖,除非写的过程中有别的收益,可能还好,不然大概率亏本。

我如果要写一个 Blog 系统,我需要哪些 Feature?

  • 文章系统:包含标题、描述、内容、Slug、目录、标签几个核心属性和实体。
    • Slug 需要自动翻译:我特别依赖这个功能。懒得自己翻译 Slug
  • 支持图片自动上传 S3
    • 我现在的图片都是用的外链,这样服务器自身的压力没那么大。
  • 支持评论
    • 评论还需要能够自动发送邮件更新。
    • 评论要能实现反垃圾。
    • 历史的 600+ 评论可导入
  • 简洁稳定的主题设计
    • 坦白来讲,这几年我很少做主题方面的变更了,基本上就是在几个景点主题上来回切换。
  • 支持 RSS Feed 等能力
  • 支持在线编写(可能非必需,最近开始逐步用 Ulyssess 写作,其实对于网页写文章的诉求越来越小了,maybe Hexo 是可接受的方案。)

人情往来的关键在「往来」

坦白来讲,我不是一个很擅长人情往来的人。

50342a0124d0cd161f80dfaee427b33d

这次来西安,看到了钟楼旁的大唐文创市集上的那句「我在乎的不是礼,而是往来」,让我意识到我对于人情往来的错误认识,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傲慢。

过去,我认为,礼嘛,人不到,但是礼到。没问题的,交给大伯帮我捎上礼就行。但其实,对方需要的是人到,反而不在乎这个礼。是的,谁又在乎这个礼呢?没有人在乎礼钱。

礼钱是个心意,多少随心。关键是,你心中是否有我?

我赠予你礼,你是否会回礼?你赠予我礼,我是否会回礼?有来有往,方成人情。

Solution as a Service, not Software as a Service

在软件领域,我们有非常经典的 IaaS、PaaS、SaaS 模型,我们使用这个模型定义着我们的产品。

但另一方面,这个定义也局限了很多人的想法 —— SaaS just Software as a Service。

实际上,如果你是一个独立开发者 / 直面用户的岗位,你需要深刻的明白 —— SaaS 更大的价值不应该是 Software ,而应该是 Solution —— 用户从来不关心你是不是有 Software,用户只关心你的 Solution 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 Software 是在解决谁的问题 —— 不妨想想,是不是你没有找到你的Software 到底应该如何放在 Solution 当中 ,以及那个 Solution 对应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持续关注用户的问题,尝试提供靠谱的 Solution 去解决他的问题 —— 而不是关注你的 Software。除了你,没有人真正在意你的 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