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随笔

如何理解设计模式?

我一个朋友,一直想问我,有没有什么书,可以告诉他到底应该怎么写代码?

我一直也很迷惑,因为我自己的写代码的过程并不是通过某一本书而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编程实现的。因此,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编程思想。

直到今天我在 Lynda 上看一个视频教程,我才明白,设计模式就是编程思想!

掌握了设计模式,你就明白了代码是怎么写的了。剩下的,不过是最基础的语法问题罢了。

关于数据可视化

今天在听播客时,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当你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就可视化吧。可视化可以帮你更好的提出问题。

当你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就直接使用数据。可视化并不重要。

很有意思,但很有道理。

Reference:

http://teahour.fm/2014/06/16/talk-with-zhang-gong-and-zhi-cheng-about-data-visualization.html

个子高的好处

我不是很高,只有180。在北方时,这个身高只能作为标准身高。

不过,来到深圳后,大部分人还是比我低的,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好处,在地铁/公交上,我呼吸的空气是在人们头顶上的,氧气的含量更高。

不那么容易困。

正确的人工智能学习的路径

今天一大早在朋友圈又看到了转发人工智能的广告,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这两年的人工智能学习热。

yhihi
朋友圈截图

人工智能是个好东西么?是的。

人工智能应该怎么学?看市场,看用途。

看市场是指,你要去看你想要去的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需求来学习。

这里面有一个典型就是:

  • 人工智能岗位的分两种,一种是调参数,一种是设计算法和模型。而后者,一般要求博士学历。

但是,市场上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的课程都是从 0 基础开始教你,教你人工智能背后的一些基础逻辑。这些东西该不该学?该学,但不应该是一开始就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人工智能唯一的用途就是找一份工作,或者将其应用在你的实际工作中,那么,你应该学习的是如何用人工智能(调参数)。而不是掌握算法模型。

一股脑的都去学习基础的模型,学不学的完还是两说,等学完了,你真正去求职了,却发现,人家要博士以上,你会发现自己的学历成为了最大的门槛,这个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就浪费了。

我的建议:人工智能值得学,应该学,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从应用入手,先学会调参数,再去深挖模型和算法。倒过来学习,对于你几乎没有帮助。因为你差的不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而是那一份博士学历。

如何用知识星球?

在过去的一年里,社群产品“知识星球”变得愈加火热,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知识星球,作为自己的社群运营工具。

那么知识星球和得到、极客时间等之类的知识付费产品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我觉得知识星球更加突出了碎片化学习的特征,你接收到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而不是知识

不少人购买了得到就觉得自己学到了知识,但其实你只是得到了信息,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得到的是信息的准入券,真正进去学的又有几个呢?

知识星球相比于得到,更加的不成体系化,更多的表现出了碎片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加明确,我们所得到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

部落、氏族和现代人际关系

部落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类如果独立生活,存活率较低。如果团队合作,集体生活,则有可能将自己的基因流传下来。在这个阶段,形成了部落,一个部落中可能会有多个不同血缘关系的小的团体。不同的团体之间血脉存在差异,在外貌等方面可能也存在差异。

在这个阶段,同一个部落的人互相帮助,整个部落有较高的存活率。

氏族时期

在部落的后期,小团体本身便可以很好的生活在一起,形成了氏族,同一个血脉下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生活,氏族内部互相帮助、互相竞争。

在这个阶段,同一个氏族的人互相帮助,共同前行。在中原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族。

现代人际关系

到了现代,大家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只要靠自己就可以过的很好。所以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因为人对其他人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关注人际关系。

使用外包团队一地鸡毛

接着说昨天的那个朋友的事情,由于没有自己的开发团队,所以只能找到一个外包团队来赶进度。
因为团队的不协调,大家时间上的不一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是在不断的沟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处理相关的事务。
 
 

  1. 能不用外包,就不用外包
  2. 尽量搞一个技术能 cover 掉团队的90%需求的人来进行项目开发。
  3. 总是在开会

把你自己的核心能力交出去

把书本上的知识都忘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了。

作为一个职场人士,对于我们来说,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那我们是否要一直去做自己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呢?我一直觉得,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紧紧的抓在自己手上,不能放出去。

今天早上在听播客时,有了新的看法

我听的是 TeaHour 的第 49 期:和姜海舟聊聊互联网金融

在这一期中,嘉宾“姜海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交给别人去做,这样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个想法我觉得很好。

你要不断的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交出去,然后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不断的去接触到新的东西,提升自己的能力,开拓新的能力。而且,你之前曾掌握的能力还会在其他的方面给你一些补足,帮助你更好的发展。

博客链接:

http://teahour.fm/2014/04/04/talk-with-jianghaizhou.html

一些能够帮助你更好工作的工具

今天是 2019 年 2 月 11 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七。
今天是新年的工作第一天,不知道你是否恢复了工作的状态呢?
我如今还在家中,并没有即时赶到深圳,不过,我今天的工作状态,还可以。今天有 6 个小时在 Coding 。
接下来,我来为你分享一下我用来让自己更加高效工作的工具。

记录你工作的时间 —— Toggl

te808
关于记录工作时间,我曾经在少数派上写过一篇文章《实践时间记录法,我都得到了什么》
在那篇文章中,我介绍了我是如何使用 Toggl 的。后续,我又切换到了 atimelogger ,来完成全天候的时间记录,不过随着使用的深入,atimeloger 的记录方法还是略有不变,我便成了如今的双轨制进行。
在 atimelogger 中我记录的是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在工作这一项目就粗略记录,以 Toggl 为准,在 toggl 仅记录工作相关的内容。
如果你真正开始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虽然在 996 ,但是你的有效工作时间根本达不到这个长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记录时间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你发现,你的时间到底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也在用 Toggl ,欢迎你与我一同讨论

控制你的欲望 —— Focus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个问题,如何控制自己的手。
毕竟工作一会划划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一划水,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如何才能避开这个问题呢?
v7hwo
Focus 这个应用就是来处理这个问题的。Focus 可以将你的浏览器中的请求进行拦截,如果你访问了在 Block List 中的网站,就会显示一个包含了名言警句的页面,提醒你不要这么做。
你可以像我一样,把你自己经常用来划水的网站加入到 block list
2u838
Focus 默认的是自己设定 Focus 时间来进行 Focus 的,你也可以使用 Schedule 模式,设定每天默认的 Focus Time。
我目前的设定是工作日几乎全天 Focus
lcb4z
周末就随意划水。
如果你曾受困于社交软件、网站的吸引,不妨试试 Focus

生产力分析 —— timing

Timing 的这个软件是用来记录你的电脑上的软件打开的时长的,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设定,来计算生产力。比如我设置一些开发工具为高生产力,QQ 什么的就设置为低生产力。然后每天可以有一个生产力得分。
blcnc
借助于 Timing ,你可以知道你电脑的时间都花费在哪里了

读历史,可知兴衰

读历史,我们知道过去的人们都犯过什么错。同样的,对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进行记录,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都犯过什么错。

Reference

让自我占据你人生的上风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时,在听播客,在听到播客的过程中,主播(见引用1)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自我、本我、超我

在文章的一开始,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自我、本我、超我的意义,我在后面的讨论也将基于自我、本我和超我进行分享。
自我、本我、超我的三个概念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见引用2)

自我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本我

本我是人格的本能组成部分,指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本我跟随欲望行动,超五克制本我的发挥,确保人还是人。而自我则在二者之间求的生存。

自我、本我、超我的体现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是有很强的欲望来去让自己的生活被一些特定的规则所规划的。我希望将我自己的生活都放在一个可以被量化的场景下。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超我,超我象征着规则,你的一切行为都在规则之下。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有着喜怒哀乐,我也会歇斯底里的疯狂。我会很享受生命中的一些过程,比如性。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本我,本我象征着原始的欲望,你的一切行为都在原始的欲望支配。


作为一个创造者,每当我开始创作(比如写作、比如编写程序)时,我的大脑会极度亢奋,以非常高的效率去做我自己所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自我,自我在规则之外寻求突破(创造本身就是在规则之外做事),自我是在原始之中规整(做事来促使熵减)

倘若我们人生全部都是….

如果我们的精神让超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我们的生活将不存在一丝波澜,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乎规则的,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预期的,那么,这个时刻你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唯死而已
倘若我们的精神让本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我们的生活将始终处于混乱之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控的,你的欲望可以得到即时的满足,但你的生命也可能稍纵即逝,那么,这个时刻,你又有什么可以掌控的呢?你无法掌控任何事情,一切都由命运与随机决定。
倘若我们的精神让自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你将真正明白,何为「自律使我自由」,你将明白,在混乱时,去追求规则;在规则中,去寻求创造。
自我,让我们能够在规则之下寻求到变通;在变通之中找到规律。拥有自我,人生一大乐事。


前一篇文章:Pay For Your Filter


One More Things
今天在听播客时,除了我所引用的一篇播客以外,还听了 Byte.Coffee 的另外一期播客,讲的是「无产阶级的财务问题」,当然,这个只是个玩笑,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Byte.Coffee Episode 26: Financial Minimalism 财务极简
引用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6%88%91%E3%80%81%E8%87%AA%E6%88%91%E4%B8%8E%E8%B6%85%E6%88%91
引用2: http://byte.coffee/episod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