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and white typewriter on white table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因为环境是不同的。对于产品来说,从中受到一个很大的启发是,要营造一个“环境”,然后由这个环境来决定用户 来做什么样的反应,用户会被你营造的“环境”牵引。这是决定用户 应该做什么的重要因素。

这是《微信背后产品观》的第一章,用户篇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使我产生了很深刻的感受。

作为一个创作者,创作是我永恒不变的话题,但人的灵感总是有限的,如何找到创作的灵感,继续我的创作过程?

对于我来说,去看更多的输入,才能让我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上下文、激发我更多的灵感,才能进行更多的创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由于我为自己构建了这种创作的环境,我才能坚持创作。

happy birthday sign

写在 26 岁

2022 年,正式开始我接触这个世界的第 27 年,距离 30 而立,距离 30 焦虑,距离 30 岁被裁员,我越来越近。

回首过去,我似乎越来越在「正道」上了。

抬头向前,前路却是一片苍茫。

人生到底为何而生?

这两年,一部电影时常被我想起 —— 《心灵奇旅》。这部分电影和同为迪士尼旗下的《寻梦环游记》被我选为必看的两部电影。

《心灵奇旅》告诉你何为生的意义;《寻梦环游记》告诉你死亡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回到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找到一个企业打工,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吃更好的饭菜,是我们想要的么?

罗翔老师常说,人不是手段,人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迷茫之下,还能做些什么?

朋友们常说,你真的是 High Achievers,羡慕我能做那么多事情。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么多事情是不是背后映衬了,我其实没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做更多的事情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你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在战略上的懒惰。

我想要什么?

至少在当下而言,我想要的还算是比较明确的。

  1. 拥有一个稳定的睡后现金流,从而让我无需再依存企业而生活(或者是有自己的企业)。
  2. 环游全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再加上去年考了驾照,环游更加容易了。

焦虑

大家一直都觉得我很焦虑。

我坦然,确实焦虑。比如现在,我已经过了 26 岁生日,正式走向 27 岁,每一天都是在接近死亡,接近 30 岁中年危机,我还能做什么?

过早的焦虑让我提早思考了很多可能本不需要现在思考的事情。一方面让我成了 High Archievers,另一方面,也使我年少早衰。

希望 2022 ,我能活得更加自如。

man in black long sleeve shirt sitting on black chair

做把咖啡杯带走的观影人

昨晚去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看完电影后,发现不少人留下了自己的水杯。

在我看来,这是「举手之劳」。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可以不把水杯带走,毕竟影院确实也安排了打扫阿姨来做打扫。不过对于我来说,我会觉得这是我们人的面貌的一个细节的展现。

细节中展现人的面貌,如果你发现一个绅士所有的行为都很绅士,但他却随地吐痰,你觉得这个人绅士么?

我们或许依然会因为别的因素和他合作,但你一定不会希望自己成为他这样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做这样的人好了。

black and white typewriter on white table

《一人企业:一个人也能赚钱的商业新模式》读后感 & 批注

个人感受

这本书算是我最近读的,觉得最符合我想做的事情的一本书了。

不过,这本书这么「有用」,也让我在思考,我应该做什么?继续读下去么?显然不是,读书是为了达成目的,读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需要的是做事,而不是继续读书。我应该去执行我想做的事情,然后直到我再次遇见问题,再来重新读这一类别的书。

图书批注

序言

弗吉尼亚大学的蒂莫西·威尔逊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一个人独自思考,人们更愿意受电击。但如果你一个人独自思考,就会激发出很多可以改变思维模式的点子。

我知道我经营企业、维持生计需要多少钱,因此当我认为赚的“足够”了,我就会停下来。

作为赢得更多收益的一种手段,如果你通过提高效率来赢得更多客户,就无须雇佣更多员工,结果会怎样呢?如果你通过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收益,结果又会怎样呢?如果你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教会消费者使用你的产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这种方式来解决客户请求增多的问题,结果会怎样呢?如果你提高效率,就无须花更多时间去完成一个项目,这样就可以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结果又会怎样呢?

保持小规模就无须成为任何事物的垫脚石,也不会承受商业失败的风险——相反,它可以成为你的终极目标或者明智的长期发展战略。

“一人企业”模式也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从小规模起步、确定发展模式、保持学习”

第一部分 开创一人企业

第一章 初识“一人企业”

其他一些企业建立“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ROWE)。

速度不仅仅是指疯狂的快速工作,而是用最好的、新颖而高效的方式来完成一项任务,这也是ROWE方式的工作理念。

对任何规模的“一人企业”来说,简单的规则、简单的流程和简单的解决方案常常会让自己胜出。

这就是滑坡效应:在一个流程中增加一小步不会让整个流程变得太复杂,但像这样在一个流程中不断增加不同的步骤,几年下来,曾经只需要几步就能完成的任务就可能需要六个部门的领导签字同意、一次法律审查和多次股东会议才能实现。

完全可以从最基础的做起,那就是现在就做、以节约开支的方式做、快速地做,之后再逐步扩展。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动化、基础设施或者经费的问题,而是应该从为一位客户解决问题开始,然后是下一位,这样,你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以你现有的条件立即为客户提供服务上。

第二章 将保持小规模作为终极目标

企业常常会忘记自己现有的客户,也就是那些正在倾听、购买、参与你的企业事务的人。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这些人,而不是那些我们曾经希望去吸引的人。不论你的客户是10个人,100个人,还是1000个人,如果你没有维护住他们,那么你为企业发展和营销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功夫。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沟通,为他们提供帮助。

很多初创企业关注增长、控股型收购、员工、摆满桌式足球桌的大办公室、开放的布局和不惜一切成本所能取得的巨大利润,而且它们依赖投资者投入的第一笔资金。相反,“一人企业”关注稳定、简单、独立、长期适应力、维持小规模、在可能的范围内盈利,而且它们不需要外部投资。

根据营业收入目标(而不是实际利润)招聘员工并付给他们工资的这种想法并不合理。

当企业需要通过无止境的增长来盈利时,它就很难适应越来越高的发展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在当前的规模下能够取得不错的利润,那么增长可能是很好的选择,当增长有助于成功,而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企业可以选择增长。

对“一人企业”来说,要回答的问题永远是“我要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企业变得更好”,而不是“我要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企业变大”。

当你把重心放在不断完善做事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上,你的“一人企业”做同样的工作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原因是你可以抬高价格,直到你的需求与你的处理能力持平。

保持合理规模,而后把重心放在不断完善自我上没有什么错。小规模经营可以作为长期规划,而不仅仅是起步阶段的计划。

因为企业高管努力让企业持续经营,而不是盲目求快求大。

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接受其他人的企业取得成功,但他人的成功不是改变我们自己的运营模式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领导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他很擅于劝说其他初创企业中那些非常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加入脸书,他的方式是花时间与这些人相处,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想法。

英国记者迈尔斯·金顿曾说过:“知识是知道西红柿是一种水果,而智慧是不把它放在水果沙拉中。”

第四章 经营一个不会发展壮大的企业

增长总是充满诱惑、让人欣喜的。赚更多的钱、扩大客户群、吸引国家媒体的眼球,这些都无所谓错误或者不好,只是它们需要与有意义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平衡。很多“增长黑客”(硅谷术语,是指技术人士所狂热追求的一种指数式增长)会用强硬的甚至阴险的招数来保持增长,全然不顾这种增长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如果一个新的“一人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去研究大多数企业扩张的原因,那么它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路。大多数企业增长的原因有四点:通货膨胀、投资者意志、市场动荡和自我意识。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每年抬高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拿出多余的利润投到那些利率高于通胀率的领域(换句话说,不要把你的大部分利润放到银行里,那样只赚0.001%的利息)

需要强调的最后一点是,客户真的不关心你是否盈利,但如果你卖给他们的东西有助于他们获利,他们就不会离开你,他们会忠诚于你的企业并向其他人推荐。如果你仅仅把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视作交易关系,你就会整天想着怎么卖给他们更多东西、多久卖给他们一次。你越真心对待并维系你新建立的客户关系,你就会越关注你所做的事是如何帮助他们的,这样他们就越愿意留在你身边。客户的成功是“一人企业”盈利的基石。

她从3个小项目开始做起,做完这3个项目之后,这些首批客户又继续雇佣她或者把她介绍给其他的有写作工作的人,这样她就又有3个项目可以做了。工作就这样滚雪球似地增加,现在她已经提前计划了未来一整年的工作。她没有从一开始就寻求增长和利润,或者设计好接下来的步骤,她一开始想的只是怎样立即给客户带来满意的效果。只有那时,她在获得利润的基础上增加了成本(只有一点点),进行了一些企业采购。

在很多大企业里,随着资历的增长,一个人可能不会再用自己的核心技能工作,而转向管理同样拥有这种核心技能的人。

• 如何优先维护现有客户或者将他们转化为永久客户• 在外部投资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你现在能够实现的最小的商业想法是什么• 作为一个企业或者作为一名对自己不想做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的员工,你希望怎样发展

第二部分 定义一人企业

第五章 确定正确的观念

“一人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你的“为什么”是不可见的,却无时无刻不对你的运营产生影响。你的目标不仅仅是挂在网站上的好看的标语,它关系到企业如何运作以及展现自己,是企业所关注的有时候会高于利润的东西。

目标和热情是两个相当不同的东西。目标建立在一个企业或企业所有者的一系列价值观之上,能与客户产生共鸣;而热情只是基于我们自认为喜欢做的事的一种心血来潮。那些告诉我们要“跟随我们的热情走”的老生常谈,意味着我们可以做我们所喜欢做的事并获得报酬。

畅销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说过,热情是精通的副产品。对纽波特来说,把跟着热情走作为职业战略是错误的,因为它不能解释大多数成功人士是怎样得到一份吸引人的工作的;而且当你面对的现实距离梦想太远的时候,你就可能频繁地换工作并陷入焦虑。

“一人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事情发生和完成的速度快,因此必须保证生产率。

由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每天的正常工作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格蕾建议每年或每2年做一次生产率审计:每1到2周记录一下你正在做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的时间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干扰。有了这个记录,你就可以更合理地重新分配时间或者创建一个“不再去做的事项”清单,内容可以包括远离社交媒体、拒绝每日会议或者每天拿出1小时而不是8小时来回复在线聊天信息。

现在开始思考:• 你的企业的真正目标是什么,你的行为(不仅仅是营销材料)是否符合这种目标• 你所擅长的哪些技能已经很受欢迎了,这种技能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你可以从哪个角度入手去检验你要进行的工作转换能否成功• 你如何按照单一任务模式去调整自己的工作日程

第六章 性格决定命运

个性——一个人的本真,也就是传统商业以“专业”为幌子教你压抑的部分,是“一人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技能和专长是可以复制的,但要复制一个人的个性和风格基本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一人企业”中,当你不是你所从事的领域的佼佼者,你的产品也不是最廉价的时候,你可以发挥你独特的个性来赢得消费者的注意。

不要混淆品牌个性和“扮演角色”——相反,我们在与客户建立关系时要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比如,查理一直专注于追求真正的品质,因此他的企业努力向客户展示这个特征。

注意力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货币,它比收入和身家更有价值。

“一人企业”如何根据“少即是好”这个理念运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盈利并繁荣发展呢?

开发兴趣——对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强烈迷恋。

莎莉认为吸引客户的关键在于摆脱乏味。也就是说,你需要学习如何激发受众对你的企业和你的品牌个性的强烈感情,因为人们虽然很容易忘记信息或者对信息失去兴趣,但是很难忘记强烈的感情。

不要要求消费者去关注你的企业。相反,你要做独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让你的企业脱颖而出。

当你高调表明你的观点时,人们就能清晰地看见你,这就是号召力。表明态度会让潜在的(和当前的)客户了解到你不仅仅是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你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有特定意义的

我们应该骄傲地拒绝别人,因为我们无法取悦每个人。

川崎认为我们应该创造能够满足某一个特定群体需求的产品,而不是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最糟糕的情况是满足不了任何人的需求——没有人关注你的产品,没有人谈论它,无论是从积极还是消极的角度。

要成为一个极化的“一人企业”,你需要掌握三个战略。第一点是安抚,尝试改变那些不喜欢你的产品的人的想法。

第二点是激励,通过有目的地与不喜爱你的产品的人对立,你可以将那些认同你的立场的中立的消费者转化成你的支持者。

因为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联想并记住好故事和史诗级对决,所以不会讲好故事的企业就会成为乏味的、难以让人记住的香草冰激凌。

作为小企业或不希望迅速扩张的企业,你可以通过极化来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不需要花大钱打广告或通过付费方式获取客户——方式是让人们谈论你的产品。

技能、特长和知识这类东西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获得,而你的特质是不能复制的——你的风格、你的个性、你的积极性、你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独特方式

要在工作中多侧重这方面,要像推广商品一样推广你的思维方式

极化可以让销售流程变短,因为它会迫使消费者迅速地二选一,决定选还是不选。毕竟从模棱两可中是很难赚钱的。

第七章 唯一的客户

当一个员工或一个企业领导能不厌其烦地为别人提供服务时,对方会有一种很好的感觉。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认真对待并耐心解决一个问题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言之,帮助你的客户取得成功、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对企业有益

忠诚的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会在第一次购买之后增长10倍。不好的消费体验会给企业带来隐性成本——消费者幸福感专业的25岁学生鲁比·纽厄尔·莱格纳发现只有4%的消费者会向企业表达不满;而91%的消费者在感到不满时就会转身离开。

一些企业对增长和收购的痴迷——追逐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成为企业网页和投资者幻灯片中用于吹嘘的虚荣指标。但是迅速增加用户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此之高,以至于通常导致整体利润减少。

当一个企业维持小规模经营时,它就可以与忠诚的客户建立关系,而私人关系又会让客户保持忠诚和感到满足。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70%的购买体验更多地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而不是产品本身。消费者如果感觉被优待就会回购,因为第一次的消费体验和售后服务让他们心里很有底。

如果你把每个客户当作你唯一的客户来对待,他们就会回报对你的品牌的热爱,不仅继续购买你的东西,还会在他们的朋友圈宣传你的东西

SmallBizTrends

你越理解你的客户,就越能为他们提供真正实用的产品,越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就越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因为消费者比你更理解买家,毕竟他们就是买家。

与消费者产生共情的第一步是倾听他们的需求,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推动创新或打造新产品。

注重客户成功是业务较全面的“一人企业”的一种理念和商业方式,它在产品被创造之前就开始了。

“一人企业”要把投诉转化为提升自我的机会,利用投诉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第一个战略就是给消费者一些少而好的承诺,那些认为应该“少许诺多做事”的企业有时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八章 可扩展系统

比起思考“我能做什么产品”或者“我能提供什么服务”,詹姆斯认为我们更应该首先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我想怎样过每一天”,然后你可以倒推进入一种能够帮你创建可扩展系统,从而为顾客提供产品的商业模式。

第九章 教授别人你所知道的一切

这家企业的成功不是来自对更高利润或更多销量的追求,而是来自专注于客户所需的知识并教授他们(通过免费文章和付费数字产品)。很明显,这家企业因正确的理念而受益。

在如今的商业领域,只告诉别人你是权威还不够——你需要通过分享你的知识来展示你的真实能力

向别人传授知识会给“一人企业”带来信任、能力提升。当有人接受了你所教授的东西,他们就会信任你所分享的信息。

第三部分 维持一人企业

第十章 正确利用信任和规模

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一人企业”是从创造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产品开始的;然后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优点和效果之前,企业会严格测试产品的性能。在这种战略中,留住客户比不断增加新客户重要得多。

研究如何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时,厄本发现信任包括三个方面:自信(“我相信你说的话”)、能力(“我相信你有兑现承诺的能力”)和仁慈(“我相信你是为我着想”)。他发现了无数个支持客户的企业案例。这是对诚信和透明度的长期投资,每个“一人企业”在创立之初都要做到。
推荐带来信任

有100个愿意购买你所发布的产品的粉丝比有10万个只是跟进你的动态,希望以此赢得什么东西(比如免费iPad)的粉丝要有用得多。

第十一章 产品发布和反复调整

在确定最低可行利润时——你的企业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正常运行的界限(下称MVPr)——要记住这个数越小,你就能越快实现。所以你首先要把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上,降低成本和开销,确保公司能小规模经营。

消费者一般不会要求企业发展或者扩张。如果发展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事,那么你可能就需要重新思考。因为当你把重点放在你的客户以及他们是否满意上时,他们就会向每个人推荐你,就像我们在第七章讲到的那样。

《燃烧潜能:工作生活实用指南》

发布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不断发布、衡量、调整、重复。

《从优秀到卓越》

第十二章 关系的潜在价值

消费者对品质更好的食品的需求(更高价格)驱使大品牌要么收购小型手工企业,要么像小型手工企业一样运作。

“一人企业”不走增长黑客的路线,因为增长黑客的本质是增长。对增长黑客企业来说,增长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你可以把你与一个受众的大量的互动分成三部分。萨姆认为其中三分之一应该是关于你的企业或者你自己的内容,三分之一是别人分享给你的内容,三分之一是你与你的受众的个人互动。

第一点是让客户喜欢你的企业。

第二点,你与客户之间必须存在尊重。

最后一点,长期维护客户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哪怕是那些还没有购买你的产品的消费者,持久是关键。

第十三章 开创“一人企业”——我的故事

我所认识的经营“一人企业”的人就会花大约一半或更少的时间去做他们的核心工作(写作、设计、编程等),而用另一半时间来经营——挖掘人才、著书、与客户沟通、营销等。

思考一下找到一位客户、取悦客户、与客户合作、完成客户的项目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5次这样的流程吗?或者是完成3次?

第一步是每个月获得稳定、健康的月度收入来支付成本、预留缓冲资金和投资。

后记:永不发展壮大

相反,你可以建立一个小到没法倒闭的企业。你可以让一个“一人企业”度过经济衰退,不断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保持小规模、保持专注力来规避竞争,以低成本来获得利润。

《22条商规》

red and blue light streaks

我的美股投资策略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白宦成

我在上个月开始了美股投资,不断的入金 & 买入。以下是我的持仓 & 购买理念

购买什么样的股票?

  1. 购买大盘基金:诸如标普 500 ,大盘股意味着买的是未来,而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世界的经济是上升的。
  2. 购买我喜欢购买的产品:我不会购买我看不懂的行业和产品,比如消费品。我更关注我自己能够看懂或者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卖出的股票。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能够更加明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以及应该什么时候卖出,相应的,坏处是我能够购买的股票是极为少量的,因为我看到的那些股票很有可能已经被其他人所看好,或者是股票过于集中导致整体的抗风险性不强。

什么时候卖出?

因为我的买入策略很简单:如果我想要购买一个东西或使用一个东西,那我就可以购买他的股票。

而相应的,我的卖出策略则是两种:

  1. 我不再对所持股票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如果我不再对某个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则说明我已经无法判断这个公司和这群人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此时,我就可以考虑将其卖出,更换为当下我更看好的产品和公司。
  2. 我确实用钱:之前我问过一个前辈,问他,我应该何时止盈,他给我的答案是,不需要考虑止盈。你永远无法找到合适的时间点卖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用钱的时候卖出。始终持有,对长期抱有希望。

我的持仓

我目前持有了四只股票,分别是 $AAPL、$MSFT、$NVDA 和 $FUTU。

AAPL和 MSFT 主要是基于两个判断:

  1. 我目前仍喜欢并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购买苹果的产品,在我不够买苹果产品的时候,不妨购买苹果的股票来完成消费冲动的抑制。
  2. 微软自身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基础足够深,让它成为这个领域的垄断性存在。此外,微软近几年的收购动作在我看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 GitHub、暴雪),这让我觉得,微软依然还能行(当然,我自己也还是会用 Windows 和 Office)

而 NVDA 的持有逻辑就很简单了,买不到 3080 ,只能买点 NVDA 来疗愈一下自己。

FUTU 则是因为我正在使用富途牛牛购买美股,既然富途牛牛是我正在使用的产品,我为什么不买一些呢?

灵光一闪

如果你只是差了一个灵感,

灵感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稀缺的时候,我随时会发现有空缺,以及对应的灵感,对应的机会。我放弃了很多在我看来值得做,但收益率很低的灵感。

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曾经也属于写作苦手,很难写出哪怕每天 300 字的文章(300字是微信公众号的原创的最低标准),不过,经过一番辛苦的训练,如今的我,灵感和写作不再是困惑我自己的点,甚至于实际上我经常会把写好的文章定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发布(因为我写的很多的内容并不具备时效性)。

而对于缺乏灵感的人而拥有技术的人来说,一个灵感或许就可以帮助他走出当前的困境(我自己对此抱有疑问,但不影响我写这篇文章)。

而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下面这个信息可以帮到你:

在 Reddit 上有一个特殊的分区叫 —— SomebodyMakeThis 
这个分区是用来让人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发布在其中,从而让有能力有技能的人可以去从中摘取合适的灵感来实现的。
这个分区的地址如下:https://www.reddit.com/r/SomebodyMakeThis/

我之前就想过这样的一个事情,提供一个渠道,用来收集灵感,当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就随便挑一个灵感来做试试看。

除了上面的这个 Subreddit ,我还觉得 V2ex 的奇思妙想分类,也是一个不错的灵感发现地点。

453a454bb03ba4e4f74b2034b7327759

截图、修图、管理图片 - Capto 与图片管理工作流

TL;DR

Capto 牛逼,买它!购买地址直达链接

除了直接购买 Capto,你还可以以更低的费用购买 Setapp 会员,享用更多软件

正文

如果你日常会有编写操作教程,或有大量编写图文混合文章、PowerPoint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以下几个困扰:

  1. 如何截图:虽然 Windows 和 macOS 都自带了截图的功能,但因为基本是系统自带的功能,所以大部分只有「全屏幕截图」这一个功能,或者需要按下十分复杂的组合键来完成图片的截取。
  2. 如何添加标注:为了确保图片的读者能够找到正确的位置,我们往往会在图片中加入一些标注,帮助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重点,或帮助用户涂抹掉不需要关注的部分,仅保留核心区域的内容。
  3. 如何管理截图:图片被截取完成后,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这些图片?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已经标注好的图片?我们如何阻止这些截图?这些都是在管理截图的时候遇见的问题。

而如果你也遇见了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接下来,且听我为你介绍我的截图管理历史。

截图工具演变史

刀耕火种:系统自带截图工具时期

第一个时期,我采用的是最为笨拙的截图方式方法,在 Windows 和 macOS 系统都提供了默认的截图工具。

在 Windows 当中,只需要按下 Win + Printscreen 键,就可以将你当前的屏幕截取,并保存在系统的「图片\屏幕截图」目录中。

知乎《Windows10 自带截屏快捷键》

在 macOS 当中,只需要同时按住以下三个按键:Shift、Command 和3,就会拍摄截图。

Apple《在 Mac 上拍摄截屏》

无论是 Windows 还是 macOS ,都提供了基本的截图工具,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产出的图片(如图1)大多数的时候是这样的:图片中元素极多无关主题的元素无法被隐藏、桌面背景是你自己自定义的背景等一系列小瑕疵。

fe939468620860309f23e5d6ef07ef93
图1: macOS 自带的截图产出的截图

此外,不同设备上的不同按键让我们在切换设备的时候产生迷惑(特别是你从 Windows 切换到 macOS 或反过来切换时),此外,图片的批注也十分的麻烦,必须借助一些第三方的图片编辑软件(比如画图、Adobe Photoshop)来进行图片的编辑和标注。

有没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我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完成截图,最好能在截图的时候可以完成图片的批注?

短兵相接:聊天工具内置截图软件 / 第三方截图工具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截图的功能开始被更多的软件关注到,我们开始可以在聊天工具当中截图。

常见的比如使用 QQ 进行截图、使用微信进行截图、使用飞书进行截图(如图2)等。这些聊天工具所提供的更加易用但又更加强大的截图功能逐渐替代了系统自带的截图功能,此外,其提供的诸如批注、圈选、提示等功能,也让截图的批注变得更加简单。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
图2:飞书提供的截图功能

此外,因为这些功能是集成在聊天软件当中,所以往往会在截图完成后,自动将图片放置在你的剪贴板中,你可以直接在聊天软件当中粘贴图片,并发送给其他的人,完成协作和信息的传递。

甚至,因为这些工具做得足够好用,腾讯甚至还将截图这个功能独立出来,开发出了一个单独的截图软件 —— 截图(Jietu)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
图3: 截图(Jietu) 的 App Store 页面

不过,因为这个场景过于小众,商业化的空间也比较小,最终,截图还是停止了维护,如今我们在 App Store 虽然还能够下载到本地,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现相应的功能已经失效无法再使用了(测试系统为 macOS Big Sur)。

此外,在这个时代当中,也涌现出了不少非常有特色的截图 & 批注软件,比如支持截图、长截图、滚动截图、贴图、取色功能的 iShot (图4);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
图4: iShot 的 App Store 宣传图

比如提供了非常有优雅的分步骤说明功能和图片云托管功能的 Teampaper Snap(图5)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6
图5: Teampaper Snap 的分步骤解说图

得益于基础设施的进步,这些专门做工具软件的开发者们也能够依赖自己开发的工具收获相应的价值回报(Teampaper Snap 年付 30 元人民币,支持从截图中使用 OCR 提取文字;),也使得开发者们有动力不断的去迭代自己的工具,让我们获得越发好用的截图和批注工具。

自然,腾讯公司推出的截图(Jietu)因为 ROI 计算起来并不划算而被暂停。同一时期还有一些其他截图软件值得大家尝试,诸如 Xnip,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自己下载下来尝试一下。

这些截图和批注工具完美的解决了我们想要截图和对图片进行修改的诉求,我们可以借助他们快速的完成图片的截图和基础的修改问题。

但随着工作的复杂度提升,需要处理的图片量变大以后,一定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图片管理问题。你在截图对这些图片做的修改被直接写死在图片当中,导出的时候直接导出无法撤回修改的 JPG、PNG 图片,一旦使用图片的人发现图片中有一些错误,就不得不重新进行完整的截图,重新批注,时间成本极高。

这个时候,你或许会思考,有没有一款软件,既可以满足我图片截取和批注的诉求,同时,还能解决我图片管理的诉求,让我小微改动不要重头再来,节省时间?

数字化赋能:截图管理工具时期

当你有大量的截图要管理以后,你就会发现之前的截图工具还是不够用。这些工具往往集中在「工具」的视野中, 将工具这一属性做到了极致,你可以在这个工具当中完成任何你需要的截图和批注的能力,但一旦你完成了当前的工作流,你就不得不为你的所有工作打上了一个句号,后续倘若你要反悔,是断然没有可能的。

而在当下我看来,最为推荐的便是 Capto 这款软件。

和其他的截图工具相比,Capto 是一个更加具备工程化的截图和截图管理工具

首先,在概念层面,Capto 当中,图片可以分为「资源库」 — 「文件夹」 — 「图片」三个层级。每一张图片都归属于某一个资源库(图6),在资源库内你可以将图片分配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1
图6:Capto的资源库文件

其次,在具体的使用层面,Capto 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以满足你的需求。

针对截图,Capto 提供了基本的屏幕截图、窗口截图、区域截图功能,还在截图的基础之上提供了动态的录屏功能,帮助你在 Capto 内完成你几乎所有涉及到录屏的需求,你可以直接用 Capto 完成你的截图工作,并在完成截图后,使用 Capto 提供的图片批注功能,进行图片的编辑和处理。

在 Capto 的图片批注界面(图7),你可以清晰的将界面分为截图录屏区、图片批注区、图片预览区、图片信息区和图片管理区。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7
图7: Capto 的图片编辑界面

得益于独立资源库的设计,Capto 的图片批注功能实现了类似 Photoshop 的图层能力,你的每一个批注都是独立的一个个体,你可以随时添加 & 移除它。也正是这样的能力,赋予了用户可以多次修改一个图片的可能,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批注图片,哪怕有些许错位,后续微调即可,再也不用重新截图了。

而在 Capto 的图片管理界面(图8),你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 Capto 的图片管理功能,左侧提供的筛选功能,则可以让你更加快速的完成大量的图片管理功能,你可以在左侧的库快速的筛选出你需要的图片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8
图8: Capto 的图片管理界面

也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筛选规则(图9),筛选出某些特定属性的图片,方便你在后续使用的时候快速筛选。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9
图9:智能收藏集的筛选功能

此外, 对于不同的项目你甚至可以采用不同的资源库的方式,来切换不同的上下文,从而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隔离,更好地管理你的所有图片。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0
图9:Capto 的库设置页面

借助于 Capto ,你可以使用其自带的截图工具,先根据需求截取出合适的图片,并在 Capto 中进行图片的批注和处理;在完成批注和处理后,你可以根据需求,将图片导出为合适的格式(图10),即可完成图片的整个处理过程。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2
图10:Capto 的图片保存选项

基于 Capto 的截图管理工作流

当你看完了上述的内容,对于 Capto 有了基础的了解后,接下来我为你介绍我自己的截图管理工作流:

  1. 打开 Capto ,创建一个资源库:因为我只需要为自己截图,因此,无需创建不同的资源库。这里有一个注意的点:你可以将你的资源库创建在同步盘上,这样就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你的资源库,从而实现在不同的设备上编辑同一套资源库。比如我自己用的就是 iCloud 来同步资源库。
  2. 根据需求,创建不同的收藏集:根据实际的需求,创建不同的收藏集,用于后续的图片分类,如果你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也可以一次性创建多个目录。这样后续就可以批量选中图片进行分类了。
  3. 创建智能筛选集: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不会一次性创建多个目录,因为我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分类,所以早期我更多是先大量把要截取的图片进行截取,然后创建一个智能筛选集(规则见图11),将所有未分类的图片筛选出来,并进行筛选和处理。
  4. 编辑图片,并导出:完成了所有的图片的截取后,将所有的图片进行逐个地分类和修改,并导出,用在对应的文档当中。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图11:智能筛选集的规则

总结

Capto 作为一个专注做截图的功能,相比于现有市场上的其他工具,提供了截图之上的管理功能,让截图这件事从一个更高的层面重新思考,让我们重新思考图片的管理能力,并用其提供的能力,简化了我们管理图片的难度释放了我们的生产力,让我们可以把更少的精力放在截图、做图上,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内容本身。

除了直接购买 Capto,你还可以以更低的费用购买 Setapp 会员,享用更多软件

Summary

2022 年 1 月月度总结

TL;DR

2022 年的第一个月过去了,也是我正式采用 OKR 来记录自己的第一个月,整个一月,各项事情没有变得更好,但也没有变得更差。

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投资、比如视频观看),但也有一些没变的(比如预算的执行)

持续获取现金流,并构建未来收益的现金牛

收支

本月收入稳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确实发现了自己在开支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日均开销达到了 1000 ,理论上是可以优化的。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优化自己的开支。

投资

本月开始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之旅:

  1. 开启了美股投资之旅,正式用上了我自己很早就注册的富途牛牛。
  2. 开启了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在一级市场进行了定向的股权投资。虽然不多,但也是人生第一次,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
  3. BTC/ETH 暴跌带来的投资机会,进行了一些买入,不过量不是很大,主要的原因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消耗了我的本金。
  4. 货币基金投资

可以看到,目前其实进行了比较多样化的资产配置(但其实还不够多样化,比如没有房产、没有实体的企业)。而且,我发现似乎我目前做的投资整体是高风险的(一级市场高风险、BTC/ETH高风险、美股高风险),而低风险资产相对较少(只有货币基金)。

在新的下个月的投资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资金投入,往更加平衡的方向调整。

当前累计净收益:-7082.66 元(主要波动在 BTC/ETH 上,预期内)

预算控制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如下,可以看到,本月在交通、教育、电子设备和旅行预算的执行上整体符合预期,而宠物预算、云服务预算、略微超出预期,后续微调即可。

租房预算因为是按季进行房租交费,所以会有超出的情况,但符合预期,无需调整和优化;人情预算因为今年去了女朋友家,帮女朋友家更换了一系列设备之类的,执行的较多,但符合预期,无需 Review。

需要重点关注和 Review 的是软件预算、餐饮预算,这两项不太符合预期。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新增长

在新增长方面,2022 年将会构建一个 SaaS 产品,目前已经确定具体的执行方向 & 在和一些投资人朋友确认市场是否有价值。

提升生活基础设施,构建未来生活好基础

旅行

本月原本准备回家过年,奈何疫情,放弃了回家过年,也放弃了因此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途中旅行。

2022 年规划目的地:

  • 澳门
  • 济南
  • 丽江
  • 西安
  • 济南
  • 大同

文娱

视频观看

本月看了不少的电影/纪录片,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比如 Vox 推出的两款解码的纪录片,以及我在抖音上看到的飞出个未来的大电影,都在传统的视频平台上完整的看了一遍,挺好。

  • 《Sex, Explained》:性解码,Netflix
  • 《Money, Explained》:金钱解码,Netflix
  • 《飞出个未来大电影1:班德大行动》
  • 《飞出个未来大电影4:绿色狂想》
  • 《阴阳镇怪谈》

智能化

本月重新启用了之前买的 Homepod Mini,并配上新买的香炉,焚香看书,非常不错。

此外,本月还启用了之前买的小米香氛机,书房和卧室都常有香味,让人生活更加舒服。

开拓视野,打造多元行业人才

阅读

本月阅读不多,主要是读了适兕老师的《开源之谜》,还认真的写了书评。

写作

本月几个预定的主题还没写完,不过整个一月没少写,写了 22 篇文章, 连续更新了 16 天。

点击链接看我的一月文章

全年OKR

person using MacBook pro

云计算的增长在 SaaS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诸如 LeanCloud、Firebase、云开发这样的产品,这背后的逻辑是「随着云计算的成本不断下降后,下一步发展起来的是各样的 SaaS 产品」。

这些 SaaS 产品的建设,和过去相比,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开发一个 SaaS产品变得比以前简单太多了。

如果你需要服务器,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甚至是面向全球的 AWS、Azure,都是你只需要花钱就可以买到的。

如果你需要邮件系统,SES、Mailgun、Postmark,各种不同的产品,让你的开发变得无比的简单。

你需要做的,只是找到你自己的 niche,然后针对这个 niche ,开发一款产品,并将你的产品推出,并发布上市,将你的产品售卖给你的客户。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云计算的市场的时候,如果我们关注的是 IaaS,基础设施,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面对的往往是那些旧有的,已经存在的市场,他们会使用我们的产品,来替代曾经的产品。但同样的,我们的产品也会被成本更低的 IaaS 产品所替代。

我们要的是旧有的产业,还是那些新的产业?面向一个已经存在的百亿市场,还是一个未来会爆发的千亿市场?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near green plant

为什么你应该自建图床?

我最近对博客做了个整体架构优化(或者其实说是重建了一次),在重建完成后,为了确保我的重建是成功的,我安装了 Broken Link Checker 来进行网站链接检查。经过插件的检查后,发现了不少我在迁移的时候出现问题的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我过去自己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我在早期大量的应用了来自微博的图床,但随着后续微博图床的失效,我无法再使用这些图片,在读者访问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出现错误。我不得不针对这些图片一个个手动处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2

好在是后来 iPic 的出现,我得以从新浪图床迁移到如今自建的又拍云图床中。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3

而随着 WordPress 插件生态的丰富,如今我在 WordPress 上写作插图更加的方便。

自建图床和自建博客、自建网站等等的原因几乎是一样的 —— 只有你自己维护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别人维护的,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不让你使用。那个时候,你的成本会骤增。比如现在的我,就在苦逼的一个个的修改图片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