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7年10月

为什么专栏作家的第二季不能看?

我订阅了《卓老板聊科技》的两季,恰逢最近何帆博士的第二季也出来了,看了一下介绍,还是蛮失望的。顺便聊聊为什么失望。

何帆博士的《何帆大局观》是典型的学术型专栏,由于其身为教师的本职和天性,他会在设计第一季的课程时,尽可能的去覆盖他所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并尽可能的让这些知识成体系。

但是,学术型专栏也有自己的问题,学术专栏的内容依赖于专栏作者的知识累积,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沉淀。这样,他们在第一季讲述完所有的内容,就会导致在第二季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讲。因此,只能借助其本身的视野、水平、大局观来去开读书会,但是说句实话,读书会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读书会本书对于知识的传递效率也有待考量。

何博士的第二季专栏是读书会,我大体上是不会选择订阅了。我对读书会的看法基本上就是将其作为选择工具:如果一本书,你没有读过,只是听过,那很快就会忘记,只有你认认真真读过,你才能更加深刻的记住其中的内容,品味其中的内涵。虽然很浪费时间,但是相比我们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还是要差不少的,而且可以将社交网络的时间安排去读书,这样显然更好。

我自己的一贯习惯就是,去收藏读书会的书单,然后自己去买这些书看。读书会会帮助我完成一次筛选,选出不会特别差的书,我只需要从这些书中,去精读、泛读即可。

那么为什么我会选择《卓老板聊科技》的两季呢?因为这个专栏是科普类型的,会和时事进行同步更新,对于已经很久不关注新闻的我来说,是个补充,此外还能让我涨涨见识,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同等情况下,某些警察会选择恐吓而不是和你讲法律

为什么同等情况下,某些警察会选择恐吓而不是和你讲法律

之前遇见一次刑警查看现场。刑警希望通过第三方人员,开启屋主房间。作为吃瓜群众,我来了一句,没有搜查令,不得进入他人房间。该刑警回复:你是不是美国电影看多了,中国没有搜查令。我顺手搜到了搜查令的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形式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出自 http://www.gov.cn/flfg/2012-03/17/content_2094354.htm

并出示给该刑警看,刑警改口说,我并不打算进去,我只是希望联系到他,让他来开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 效率问题:目前我国的法制普及程度还不够,很多人对于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要差很多,这导致对于警察来说,和很多人讲法,他们并不听,反而拿出警察的威严要好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警察自然会下意识的考虑,选择以威严来镇压的方式。因为效率很重要,很多时候在申请搜查令的时候,嫌疑人可能就跑了。
  2. 学历问题:目前我国的警察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学历可能并不达标,只是由于历史原因或者侦办能力强才保留下来。我认可这种保留,因为一个警察就算条文再熟悉,倘若无法破案,也还是白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一代警察逐渐成长,知法懂法的警察将会越来越多。

如何解决

  1. 搜查令的申请效率提升,但是每次的申请都应当存档。
  2. 完善普法工作。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也能更好的协助警察办案。
如何从微信读书中提取书摘和笔记?

如何从微信读书中提取书摘和笔记?

一直以来都是在用 Kindle 读书,一方面是我可以使用 Klib 来导出读书笔记,另一方面是我买了 Kindle Unlimited ,很多社科类的图书我都可以直接借阅。
最近由于通勤时间变短,没有用 Kindle 再读书,换为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的阅读+社交的模式很好,读书时长兑换书币的福利也很棒,但是一直以来我不喜欢微信读书的原因就是他的笔记和书签只能生成图片分享。这样就太不方便了,于是一直不喜。
最近发现原来微信读书也可以导出书摘,之前都是因为我自己没有找到,所以无法提取出书摘。在这里我也把提取书摘的方法教给你,帮助你更好的使用微信读书。
第一步,打开微信读书,进入 “我” 菜单项,点击笔记,进入笔记页面
 

第二步:点击你要复制的书,进入书的页面

第三步,如果你要复制单个笔记,可以点击笔记的文字,进入到笔记在整本书的具体位置

这时,你可以点击红线,会弹出一个选择框,点击其中的复制,就可以将这段文字没有任何格式的复制出来了。
第四步,如果你要批量复制笔记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编辑”

进入编辑状态后,选择你要复制的笔记,并点击下方的复制。
将其粘贴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即可,这时的笔记是包含一个还算不错的样式的。

基因修改过后的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么?

基因修改过后的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么?

最近几日突然有个脑洞:如果有一天, 你真的可以对腹中的胎儿进行基因修改,来使得他变得更加完美,你是否会去这样做?
交配、繁衍本质上是基因的有序传承,我们传承下去的是基因。在基因修改过程中,原本属于你的基因可能很多都被修改掉,以至于传承于你的基因可能只占一小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么?
在我看来,这已经不是了,很大意义上,我们传承的就是我们的个性,而不是共性,个性才能体现是不是我的孩子,如果通过基因修改,失去了这种个性,他就不再是我的孩子了,可能是基因组的孩子。

那些无用的研究是真的无用么?

那些无用的研究是真的无用么?

很多人在吐槽高校、研究机构在进行无用的研究,在这里,我希望能够给你一些不同的视角。
首先,我承认有一些研究消耗了与其不匹配的项目资金,但是具体数目,我不清楚,这个更适合由纪检委来进行审查。
但是,我并不认可这些研究都是无用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科学理论必须是可被证伪,并且仍未被证伪的。
这句话出自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一书,这句话定义了什么是科学,我们任何对于现有结论的验证,可以说都是一次证实和证伪的过程,借助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是可信的。我们的每一次实验,都是在对结论进行证实,同时尝试证伪。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科技是不断进步的,科技的进步会为我们研究科学带来更多细节上的内容,一次实验我们不能只做一次,因只做一次会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只有不断的去做,不断的去更新数据,提供更为细致的结果,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做好科研。
以及,科学的进步并不是每一次都能突飞猛进的,爱因斯坦、爱迪生、特斯拉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果壳网的一篇文章,更加细致的去说明什么是可证伪性 :http://www.guokr.com/post/50111/
说这么多,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快速清空腾讯云Cos对象存储内部文件的代码

快速清空腾讯云Cos对象存储内部文件的代码

这段代码杀伤力巨大,会删除所有文件,请谨慎使用!

快速清空 Cos 文件的代码


var COS = require('cos-nodejs-sdk-v5');
var params = {
    AppId: 'appid',
    SecretId: 'SecretId',
    SecretKey: 'SecretKey'
};
var cos = new COS(params);
var params2 = {
    Bucket: 'bucket',        /* 必须 */
    Region: 'ap-shanghai',        /* 必须 */
};
cos.getBucket(params2,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else {
        data.Contents.forEach(function (e) {
            var deleteParams = {
                Bucket: 'bucket',                        /* 必须 */
                Region: 'ap-shanghai',                        /* 必须 */
                Key: e.Key                            /* 必须 */
            };
            cos.deleteObject(deleteParams,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else {
                    console.log(data);
                }
            });
        }, this);
    }
});

 
使用方法:

  1. 首先引入 cos sdk npm i cos-nodejs-sdk-v5 --save,
  2. 修改上述代码的 4-6,12-13,23-24行处的配置,并保存为index.js
  3. 执行 node index.js 即可

 
阿里云怎么办?可以直接下载官方放出的管理工具—> Windows && macOS

又付费买了服务

又付费买了服务

由于受到 CloudXNS 实名认证的影响,我的域名无法解析,不得已又切换回了阿里云。
阿里云的好处是我买域名时就顺便实名认证了,以后就不用再认证了。
 
既然切换回去了,顺便又给域名买了两个付费的 DNS ,试试付费的DNS服务,倒也不贵,最低配置的一年也不过18.75。
 
用了以后感觉蛮好,顺便上了 CDN 。
 
除了这个域名,还有我的论坛 www.vpsug.com 也用上了阿里云的付费DNS,不过很久没更新了,后面有空继续搞。
以及我自己用的图床域名,也上了付费的DNS。
 
万网的DNS就差个好用的独立界面。对接到阿里云里管理起来还是不太爽。

如何通过 ProcessOn 学习

ProcessOn是一个在线作图平台,你可以直接在其上绘制各种不同的图形,比如流程图、原型图、建模图、思维导图等等。

ProcessOn 有一个功能我觉得非常不错,就是模板。用户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图形作为模板分享出去,并可以设置费用,作为别人复制你的模板的费用。这鼓励了用户去主动分享自己绘制的图形。
我们如何借助模板去学习呢?

在模板中,一方面,有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比如活动策划的体系、业务流程图之类的,借助这些,你可以很快的了解到某个方面的知识,并配合你自己的工作、生活,来提升你自己的生活。

另一方面是体系型的思维导图,你可以借助这些思维导图,来初步建立自己对某个方面的认识,并在随后的时间内,按图索骥,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并不断填充思维导图,来形成你自己的思维导图。
如果你看的是模板,而不是推荐,你还会在右侧发现一个克隆的按钮,借助这个按钮来可以帮助你免于重建他人图像的过程,直接复制它的图像。

总结

  1. 借助流程图分享快速学习规章、制度、流程类型的东西
  2. 借助思维导图模板来构架基础科学框架,并不断自行完善框架。
好的团队如何长久存在

好的团队如何长久存在

前两天和朋友去吃烤鸭回来的路上,我们聊起了团队的问题。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她则是团队培养起来的。

单打独斗很累,而且一个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而因为是团队培养,她们团队每年都有人才出现,少有旁落。

我并不是完全没有团队的,只是我参与的团队很早就因为种种问题,断了传承。

对比两种团队,我得到了以下几点感想:

  1. 团队选人应该宁缺毋滥:我参与的团队采取的选人方式是先把一部分有意识的人拉进来培养;而她的团队是在选人上就会选择会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人,坚决不选,能做事的人。而我所在的团队很多人都没有达到能做事的要求。
  2. 团队利益和组织利益不一致:我所在的团队内部一言堂,团队整体由一个人把控,一个人掌控所有的团队工作,没有合理的任务分派策略,头领累,下面的人也累。而她的团队虽然也是一言堂,但却很少有细节上的管理,更多是个人自主和老鸟带菜鸟。
  3. 团队知识不能传承:团队始终是会做一些事情的,在她的团队中,传承始终未断,新人到来会有老人来提点,帮助新人更好的融入团队,新人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我所在的团队选的是直接招做事的人,团队内部没有带新的风气,也没有某种强制规定来将宝贵的经验传承下来。恰逢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文章,更加体会到团队知识库的重要性。

希望所有的团队都能永续长存

想法:西秦私董会

想法:西秦私董会

想搞个小玩意:西秦私董会

什么是私人董事会

私人董事会的英文是“PeerAdvisory Board”(直译“同僚建议董事会”),把一群具有相似背景、面对相似问题的企业家聚在一起,通过“互照镜子”和“相互建议”的方式,提升企业家的领导力,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它的核心功能是发展企业家的领导力。

西秦私董会的想法我过去就有,是借鉴于 TED,一席 等等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能做到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每个人都来分享自己最独特的一点呢?

时间不长,15分钟以内。我们可以每周邀请一些人来做一场15分钟的演讲,大家互相学习。

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某个想法,学习到的东西。互相促进学习,输出倒逼输入。

将演讲的内容都录制成视频,备份待查。通过这种形式,来互相学习。

一个私董会的规模不能大,10-16人为佳,太多无法保证每人每月有一次分享,太小又频次太过密集。

每次分享可以抽个周末,花一个半小时,四场分享。

水果电商的不同玩法

水果电商的不同玩法

和几个群友在聊起来水果红包时,突然有个想法?。

水果红包类似微信红包,别人发水果红包给你,你领了以后可以到指定公众号去领取水果。在一定重量上包邮,未达到的可以支付邮费获取

这是近几年冒出来的,水果电商的玩法。一般到了秋季,这种水果电商就开始出现。
但是这个模式有个问题,当你把这个水果作为商品进行售卖时,虽然可以,但是受众有限,因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个玩法。
把水果当成赠品,同样还是水果,但是玩法可能不同,可以和一些微信公众号合作,由公众号买下一定量的水果,公众号借助如水果红包的形式来发给自己的用户。
这样就解决了一个问题:水果电商的公众号受众有限,事实上很多水果电商都是临时做的公众号,在这一年中可能都缺乏运营,如果将水果打包给公众号,只需要对水果进行适当的包装,就可以服务公众号的用户了。
这样,果农就从 To C 变成了 To B,由公众号支付费用。公众号可以借大批量采购来压低成本,用户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到水果。公众号在粉丝量上去以后,可以再通过卖广告赚钱。
不过这种模式有一点、就是需要对水果进行包装,不然如果是不符合公众号本身调性的包装无法实现更加精准的推广。
在这种模式下,对于公众号来说,水果不再是商品,用户的关注才是商品。他可以将获取到的关注,通过卖广告的形式,卖给第三方的广告商。

难点

  • 如何找到对口的公众号
  • 如何找到合适的包装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