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工程师的编辑们,怎能选出符合工程师胃口的文章?
上面这句话来自湾区日报,对我来说有什么启示?
我有了一个新的就业方向,可以试试做技术编辑。
不是工程师的编辑们,怎能选出符合工程师胃口的文章?
上面这句话来自湾区日报,对我来说有什么启示?
我有了一个新的就业方向,可以试试做技术编辑。
自诩为“无比理性”,但是当默默无人之时,更多还是感性无比、默默流泪。
可能因为我是双鱼座?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今天,一时兴起,在 V 站发了一条帖子,说我想把自己关注的公众号一一取消关注,并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看,咨询一下大家想看什么内容。期间回复各种各样。我摘取一个我认为和标题有关的内容。
在这件事上,我所想做的,是 Be Better, 而这个评论者希望我做的,是 Be Perfect。当然,每个人的看法有所不同,我仅仅是希望分享自己的公众号,减轻一下自己的信息摄入的负担而已。并不指望将此做成一门「生意」。
在这个角度上,人人都可以分享;人人都可以推荐。
今天提供的是来自「远读重洋」提供的雷·达里奥的「原则」的中文精读版本。
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上面这句话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自律给我自由是 Keep App 的 slogan ,一直觉得很酷,最近看到康德的这句话,才知道是根据康德的话浓缩来的。
我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由于年少时便喜欢电脑,从小便看计算机相关的图书,自学成才。
到了现在,不少人叫我大佬,不过我自己是不这么认为的,因为我相比于他们,唯一不同的,便是复杂度。
什么是复杂度?我看来,便是你身上有多少个拿的出手的标签。这里的标签一定是拿的出手、有一定成绩的、至少能够被100个人所认可的标签。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微信小程序开发者(有开源项目,也是早期的玩家之一),我是极客学院讲师(有极客学院的课程),我是 Linux 中国 的开发组组长(官方认可的)等等。这些标签要么是有一些实证,要么是有一些作品。这些标签使我的形象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网民,他们支撑起我,让我变得更加的丰满,在面对别人时,也能更加从容。
我希望你能够变得更加复杂,以面对不断变动的世界。
(上文写的语句不通顺、内容不丰满,有空再重新写一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错过多个风口,机会没抓住,都让别人做了。
那为什么我没能及时抓住这些机会呢?我觉得问题主要有这么几处:
因此,来整理下遇到新知、新物应该的思考路线:
如果以后觉得有需要加入的维度,再来更新。
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我一直喜欢躲在人后,为别人提供服务。
有好有坏,好处是我可以获得足够的时间去成长、提升。坏处是一直声名不显,不过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件好事。过早的出名会让自己失去掌控,就好像大乐透的得主们,没有掌握足够的理财能力,拿到了大笔的资金,还是白搭。不断的锻炼自己,看准自己的目标,前进。
如果一件事情的分歧无法在30分钟内讨论完成,就将其静置。待冷静下来再讨论,不然你们讨论的不再是对错,而是面子。
受教了。一直不太注意,总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去考量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