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希望遵守 80 字符,但是 Django 官方的配置文件中就存在超过 80 个字符的行,这就没办法了,只好扩大要求。
我的 VSCode 使用的是 Pylint,所以可以通过在编辑器设置中,添加如下代码实现。
"python.linting.pylintArgs": [
"--max-line-length=100"
],
将限制放宽到 100 个字符,不会太影响视觉,也能很好的符合规范。
其实我也希望遵守 80 字符,但是 Django 官方的配置文件中就存在超过 80 个字符的行,这就没办法了,只好扩大要求。
我的 VSCode 使用的是 Pylint,所以可以通过在编辑器设置中,添加如下代码实现。
"python.linting.pylintArgs": [
"--max-line-length=100"
],
将限制放宽到 100 个字符,不会太影响视觉,也能很好的符合规范。
前段时间承接了 李长太老师的博客,由于我惯用 PHP 7 ,所以李老师的博客也被我放在了 PHP 7 的站点上,但是由于使用的主题是第三方仿的,在使用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
比如:无法正常加载主题设置项、开启 Debug 后显示非常多的报错。在这里记录一下,以备后用。
这是因为使用的函数调用的是传统的 1,2,3来表示权限,但是用户等级早已弃用,将其中的用户等级修改为权限名即可。
add_menu_page("主题设置", "主题设置", '10', 'sevenstar_theme', array(&$this,'sevenStar_Theme_Options_Form'),'dashicons-carrot','777');
// 改为
add_menu_page("主题设置", "主题设置", 'manage_options', 'sevenstar_theme', array(&$this,'sevenStar_Theme_Options_Form'),'dashicons-carrot','777');
这一块主要是渲染表单出了问题,所以这里就只需要将对应的用法改为 php7 的即可。
$this->$option['type']( $option )
// 改为
{$option['type']}( $option );
这个更为简单,只需将类名对应的构造函数改为 __construct
即可
最近几天,由于看电脑太多(16h+/day),所以眼睛痛、流泪,无法直视屏幕。
今天早上起来,从房间出来,一看外面,流泪。原来眼睛已经连强光都受不了了。休息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然后我去发了条朋友圈。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出现了问题,会第一时间发朋友圈。
发完以后,自我检讨,我这种不分事态严重程度,先发朋友圈,难道不是「娱乐至死」么?
不过好在,我并不完全「娱乐至死」,在发朋友圈之前,我先到丁香医生中,找了位眼科的医生,先咨询了一下。总归是有些正常的点。
有些时候,一句话就能让我推翻之前下的所有决定。
今天 GitChat 被攻击,上了高防以后,发现无法进行微信支付。
进行简单的排查后,发现问题出在后端,导致无法进行排错。
我们在创业前期时,可能会大量的 try…catch,来确保我们的代码可以顺利走通,但是 catch 到的 error 往往直接抛掉,不做记录。
这在前期创业时,非常有用,因为我们需要将业务快速上线;但是一旦遇见问题,这种操作的危害就暴露出来。调试极为不方便。
这就是欠下的技术债。我推荐他们使用 ELK 来做日志的记录和分析。不做日志,后端真的很难排错。估计要 review 一遍代码
GTD 工具的使用是循序渐进的。我最早用 奇妙清单,太卡,换了。然后用的滴答清单,功能很强大,但是过于复杂,让我有点想逃离。后来买了 Things 3 ,用着还不错。最近换成了 Todoist,工具很重要,但也不重要。找到合适自己的。
我在写博客之余,会去运营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的头条号。
和很多同行不同,我很能写,甚至可以说,比大多数同行都要能写一些。这得益于我自孩童时期而来的阅读习惯,如今虽然读书比当年少了很多,但依然会大量的去阅读,获取大量的信息。
在我看来,想要写一篇推文,关键是你要有文章内容的输入,有了输入,输出自然不是难事。
我的写作也基本遵循「采集信息」——「挖掘灵感」——「收集相关素材」——「动手实践」——「归纳整理」——「形成文章」。
只需要这几步,我的推文大体上就形成了, 剩下的就是花精力对文章的内容、细节进行调整,输出一篇合格的文章。
不过,在写博客时,就显得随意一些,因为博客更多来说,是我吐槽的地方,所以,你不太可能会在这里看到一些特别正经的文章,除非技术类(对技术的尊重我还是有的),随笔类型的内容就真的只是随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