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 260892 640

为什么我不想结婚?

pwzlq

Sheldon 的这些话,让我感受颇深。

我自己是从单身,走过有对象,再走回单身的。分手原因不谈,只谈婚姻。
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拥有;得到了以后,又不会珍惜。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最经典的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确确实实说明了这一点。
在我看来,婚姻其实是两个经济体的结合,通过经济体的结合,让双方都提高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在遇见风险之时可以安全渡过。当然,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物种的繁衍需要男女双方的结合,才能产生下一代,让种群得以繁衍。处于种群繁衍的考虑,我们需要婚姻、我们需要这种繁衍的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帮助我们解决了繁衍的问题,如试管婴儿、冰冻精子(卵细胞)等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得以推迟婚姻和繁衍。固然存在风险,但是也确实存在好处,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想要做的事情。
朋友劝我说,婚姻不止是经济的结合,也是快乐的加倍。的确,两个人在一起快乐之时,愉悦感是超越一个人的快乐的。但是,加倍的不止是快乐,还有痛苦。痛苦也同样是加倍的。或许会因为两个人的相互舔舐伤口而有所减少,但是,于我而言,我宁可不要这多出来的快乐。
世界很大,梦想很多。我想去实习它。
也分享一些我在知乎看到的很好的句子,很合我的胃口:

婚后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如果不升反降,那么结婚干嘛?

By 王豖

我亦只有一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予我不爱的人。

By 蒋默默

结婚是人生最大的一场赌博,结果却要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慢慢展示。

By  水耀

 

最后,我承认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想的太多,却无法付诸于文字,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阅读:

imac 605421 640

日历、清单、便利贴以及番茄钟

每当身边有职场新人时,我都诚挚的希望他们能够学会使用日历、清单、便利贴以及番茄钟。
因为我明白新人在遇见众多新鲜事物时那种兴奋感,希望接触到众多的事物。但是,职场新人也会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太过于沉迷于新鲜的事物,而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很好的安排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务。而日历、清单和番茄钟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日历

你可以使用日历来安排你的日程,比如三天后你要到某处去开会,比如下个月你要去某个地方见一个朋友。将你需要做的事情以事件为单位放入你的日历当中,当你需要安排新的事务时,打开你的日历,看看在什么时候有空余的时间,将你的事情安排在这个时间。借助于日历,你可以避免在事务的安排上出现冲突,从而导致你无法完成好其中的任何一件事。在日历的使用上,你可以选择使用系统自带的日历,比如 iPhone 自带的日历,虽然功能不强,但却也够用。当然,你还可以付费买一些更强大的 App ,比如 Fantastical 、Calendar 5 等等。
在使用日历时,需要注意的是,日历的最小单位应该是一件事,比如你要在某时前往某地开某个会议,至于会议的具体事项并不建议你使用日历,比如你应该在参加会议前准备多少份文件,这个不是日历的工作,你应该将其交给清单来做。

清单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要同时跟进多个项目,比如你同时在处理 A 公司 和 B 公司的事情,可能偶尔还要帮一下上司去做一些报告,当事情非常多的时候,总是容易忘记事情,如果单纯依靠大脑来记忆任务,可能随时可能出现的任务会让你忘记别的事务,而一个清单就可以让你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清单:你可以将你要做的任务添加在任务清单上,做完就从任务清单上删去,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你大脑记忆的压力(我们的大脑也并不擅长于此),还可以让你可以更加轻松的写日报(从任务清单上去摘抄下来,并进行归纳总结,就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日报了)。在使用任务清单时,我建议你试试 GTD  ( Getting Things Done )的思想,后面我也会开一篇文章来讲讲我自己的 GTD 实践,这里不再展开细讲。
事务清单:事务清单是一个泛指,举个例子,会议清单。你在第一次参加会议时,可以将参加会议的流程进行记录,比如确定会议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发送确认邮件,会议前进行会场安排,设备调试等等,将这些事情总结成为一份会议清单,将会帮助你更好的去开下一次会议。当你再次需要开会时,只需要遵循之前总结好的会议清单,就可以很好的安排会议,根本不用再担心中间漏掉哪个环节。
购物清单:如果你不是要享受购物的乐趣,那么非常建议你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当我们没有目的在超市中进行选购时,超市会成为一个吃掉海量时间的怪兽,可能不经意间时间就悄悄溜走,半个小时稍纵即逝。在去超市前准备一份清单,可以让你在购物时,节省大量的时间,不把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闲逛上,而且,还不用担心忘记购买某样东西。
清单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纸质的、手机上的 App 等等。简单的推荐的话,你可以试试 奇妙清单(Wunderlist,你会发现带你的导师也在用这个),OmniFocus(很专业,有一定基础再试试)。

便利贴

便利贴是一个好东西,我们在工作时,对于一些小的、暂时无法进行归类的事情和灵光一闪,使用清单、日历都不甚合适,而便利贴,就是此时最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将这些事情都记录在便利贴上,并将其贴在我们的显示器旁边,当我们忙完手头的活时,就可以去看看我们的便利贴,看看有哪些东西值得去做,对于有价值的任务,事情,我们可以再将其放在任务清单中,对于有价值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其放在我们的印象笔记中(关于印象笔记,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后续我也会专门针对职场来写一篇印象笔记的文章)。
便利贴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工作时的灵光一闪,我们也可以借助便利贴来管理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一些需要记录的事情,可以简单的借助便利贴来记录,并随手贴到我们的冰箱、门上等等,方便我们查看。特别是我们的生活用品,平时使用便利贴记录,去购物前,从便利贴移动到购物清单即可。

番茄钟

番茄钟是用来训练你集中注意力的。
我们时间碎片化不可逆转,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让我们的精力来集中。借助番茄钟,我们可以给自己强行规划一段时间,来做指定的时间(番茄钟默认是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不断循环)。在番茄钟的时间内,我们要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这25分钟来工作。在25分钟过后,无论工作是否完成,都要开始5分钟的休息,以放松脑子,在这五分钟里,你可以去给自己泡杯茶,去趟洗手间洗把脸,清醒一下(在休息的过程中,不要玩手机或做一些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这样会让你在稍后的番茄钟里很难进入状态)。在完成四个番茄后,可以进行一次15分钟的休息,来缓解连续工作带来的压力。
番茄钟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学习将原本碎片化的时间逐渐整合。在工作中经常会遇见随时有人要来找你讨论事情,你可以告诉他,你目前正在进行一个番茄时间,并告诉他可以在这个番茄完成后再来找你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你保持自己的节奏,另一方面也让对方知道你并非不愿与他沟通,只是确实有事要做。稍加推迟可以让双方都准备的更加充分,而且,事实上大部分事情都没有紧急到需要立刻、马上去做。
番茄钟软件我比较钟爱 潮汐Forest

其他

我如今能够形成这样的思想,受到了很多书的影响,如果你有空,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书: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分一、二、三,我只看了一。因为我随后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高效(我比较务实,够用即可)的 GTD 的系统,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其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断舍离:断舍离的思想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简单,这也是我所喜欢的。

除此之外,我在 mac 上使用 OmniFocus 和 OmniPlan 来进行任务和项目管理,学习过程中听的课程如下,如果你也使用这两款软件,下面这两个课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继续阅读

DA mSNmXoAAwLoW

从滴答清单到 Things 3


将自己的 GTD 工具从滴答清单换为了 Things 3
Things 3 一出,我就跟风买了,不过当时只是买了,却没有深度使用,因为在当时,我刚刚买了滴答清单的 VIP ,再加上当时很喜欢滴答清单的全端的功能,也就仅仅是购买。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我的生活失控了,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每天早上6点起,滴答清单也有很久没有打开了。我的生活似乎失去了控制。
静下来想一想,我想,可能是滴答清单所带给我的功能太多了,让我在工具中迷失自我。便考虑换为Thing 3 ,重新找回 GTD 的感觉。这也给我敲了个警钟,我们是否用太多功能强大的东西让用户迷失在其中?极简设计会成为趋势,因为他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希望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拓展阅读:
下面是一些我在切换时阅读的教程
https://sspai.com/post/39310
https://sspai.com/post/39530
https://sspai.com/post/40248
https://sspai.com/post/38979
https://sspai.com/post/2844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35819

sunset 2625938 640

点赞之交和人脉

今天在得到听到一则短文,和自己对人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分享出来。
人脉是你能帮到的人,而不是能帮到你的人!

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在专栏文章中说,交际可以帮你做成大事,其实反过来说也成立:做成一些大事可以帮你形成人际网络,结识行业里的重要人物。在亚当·格兰特看来,除非你已为这个世界带来价值,否则是很难同这些人接触的,正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能激起顾问们和赞助者的好奇心,“成就表明你有一些东西可以给予,而不仅仅是想要得到”。
亚当·格兰特以歌手贾斯汀·比伯为例。贾斯汀·比伯与歌手亚瑟小子(Usher)签约后开始走红,但之前他自学了唱歌和演奏四种乐器,在网上放了一些视频,结果被一位唱片行业的经理看到。
亚当·格兰特说,生活中结识正确的人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但是, “他们会多么努力地支持你,为你冒多大风险,这都要取决于你所提供的东西。建立强大的人脉不需要你成为人脉交际的专家,只需要你成为专家。如果你有很好的人脉,他们可能会促进你的职业生涯。如果你的工作很出色,就会更容易结识这些人。要靠你的见解和成绩来说话——而不是一张名片。
WX20171013 091723@2x

从《蒙面唱将猜猜猜》来看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最近会听一些蒙面唱将猜猜猜的歌曲,感觉目前音乐圈产品的同质化也很严重。

以我们的普通人来听,感觉每个歌手都不一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当他们带上面具后,唱着别人的歌,台上的四位评委竟然分辨不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歌手之间的差距可能并没有我们相信中的那么大。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歌手在写歌时总是在固定一个风格,因为他们无法保证自己在任何风格下都能有较好的辨识度。

不过似乎过去的很多歌手的声音辨识度很高,或许是今人不如前人?也可能是如今歌手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原因?

Evernote Logo 1200 640x334 1

我的高效 Evernote 生活

Evernote 是目前我作为主要的笔记应用的这样一款工具。这里分享一些高效使用的技巧,也欢迎你来分享。
本文将持续更新。
 

第一部分:我自己实践中的高效技巧

这一部分的技巧是我自己目前已经在使用的、将继续使用、确定可行的操作技巧。

  1. 为笔记本和笔记本组设置编号来强制排序:通过为笔记本、笔记本组设置特殊的前缀,可以达到强制排序的效果,从而让你在进行笔记本切换时形成习惯(因为笔记本的位置基本固定)。我采用的是“001@收集箱”这样的形式,还有譬如 ?收集箱 A-收集箱 这样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来实现。
  2. 为笔记本设置收集箱这个方法一方面来自于 GTD 思想,另外一方面,是让我们对收集到的内容进行二次处理。通过设置其他软件的导入笔记本、默认笔记本和笔记自带的默认笔记本,来使得新的内容强制放入收集箱,每天再对收集箱进行整理,以免出现收集到了记事本,但是再也没有看过的问题(在收集箱进行分类时进行了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利用率)。操作:新建一个笔记本,起名为“收件箱”,右键点击,设置为默认笔记本。这样一来,任何新建的笔记或者剪藏下来的网页都会默认存储在这个笔记本中,在你有空整理的时候,随时可以把其中的笔记迁移到其他的笔记本中。
  3. 利用标签进行归档:单纯依赖分类没有办法很好的区别笔记的各种属性。举个例子,我收集到了很多文章,作为我某个方向的素材,那么我只能根据笔记本来判别是那种素材,而无法判别这个素材的来源、状态、是否处理,我可以在收集箱分发到各笔记本时进行标签的设置,来实现相关的工作。比如,添加“已处理”标签、添加“注意力商人”等来源标签等等,通过标签的使用,可以提升笔记的检索效率。
  4. 使用剪藏的隐藏广告模式,而不是网页全文模式:隐藏广告模式其实是以前的 Evernote Clearly ,相比于网页全文模式,可以将我们切换到阅读模式下,无视页面内的非主要资源的其他资源。这样做可以节省我们的注意力,在存储笔记时,也可以降低无关信息的引入。
  5. 使用 Evernote 的 Schame URL 来进行跳转:在笔记上右击,按下 Option 键,菜单中的复制笔记链接就会变成复制笔记内部链接。通过笔记内部链接,可以很方便的给笔记做上大纲的功能,提升笔记的组织程度。

第二部分:我准备动手实践的高效技巧

这一部分是我希望学习、希望实践的技巧

  1. 在 Evernote 中启动代码块的支持:在印象笔记 Mac 版中,点击左上角–Evernote, 偏好设置–软件更新—开启代码块,编辑栏中就会显示代码块图标。印象笔记 Windows 版默认开启代码块功能。虽然我是个码农,但是目前来说,代码习惯直接发布在博客,很少在笔记中发布代码,这个可以用起来。要结合我自己的场景来考虑。
  2. 在 Evernote 中保存 PDF、图片:Evernote 支持图片、PDF 的引入和自动识别,在自动识别完成后,我们可以在搜索框内直接搜索图片中的文字和 PDF 中的文字。虽然我是印象笔记的年付高级会员,每个月的流量用不完,但是长期以来使用微云的习惯还是让我把图片优先存储在微云。不过确实可以将一些包含着文字内容的笔记存在 Evernote 中,来提升自己的文字整理效率。
  3. 不止为自己的知识进行存储:PARA 笔记存储方法分别是 projects(项目), areas(地区), resources(资源)和 archive(档案)的首字母,灵感来自于包以德循环(OODA loop),它是 observe(观察)、orient(调整)、decide(决策)和 act(行动)的缩写。
  4. 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可以借助剪藏来收集互联网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将觉得不错的句子加粗、变色,保存。并添加标签:表达、名句、好词等等,当你写文章时会用到的。其实有所实践,但是我是通过读书笔记来实现的,并没有存储原文。
  5. 使用 Evernote 建立自己的听力库:在笔记中加入听力MP3与文本后,在给笔记添加“npr news” 、“社会时事”和“偏难”的标签,方便下次根据听力来源、类型、以及难易程度寻找这条听力笔记。创建好笔记后保存在印象笔记里,下次方便的时候打开就可以直接听到符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在精听的过程中,首先听2-3遍掌握大意,然后开始选一个片段进行听写练习。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听写完之后,下一步就是将自己的听写与原文核对,检查自己听错和听不懂的地方,总结原因,吸取教训。新学到的单词以及容易听错的地方要用高亮在原文中标注出来,方便回顾。
  6. 使用 Evernote 进行课堂笔记:在听课前新建一条笔记,记录时间、课目,课程内容上课时记录在纸质笔记本上,看到重要的板书直接使用笔记的拍照功能拍下来。重点内容可以借助录音功能。课后对借助笔记的拍照功能对手写笔记进行扫描,加入到电子笔记中。进行合理的整理、排版、归纳后,就成了一篇完整的课程笔记了。恨不得早一些明白这些技巧。还可以在课前将课程的资料整理到课堂笔记当中,方便学习。
  7. 使用 Evernote 快速查找资料:可以将资料的 PDF 文件放入 Evernote ,这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搜索 PDF 中的文字,提升效率。
  8. Team Work 使用共享笔记本和工作群聊来提升效率:对于需要团队协同工作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个共享笔记本和工作群聊来进行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信息多处存储,降低数据不一致的可能。
  9. 使用私有邮箱来管理邮件:借助印象的私有邮箱,我们可以将重要的邮箱转发到私有邮箱当中,从而实现对邮件的备份,方便后续查询。还可以对备份的邮件发出提醒,提醒我们完成相关任务。发送邮件时,加上@已有笔记本名称,#已有标签名称,就可以将邮件放入指定邮箱,加上特定的标签。个人依然推荐你使用收集箱来进行处理。
  10. 在印象笔记中起草邮件:邮件的内容要言简意赅,可以从这几个点来关注:
    • 你是谁?
    • 你想要做什么?
    • 为什么要问我?
    • 我为什么要按照你说的做?
    • 下一步,我该怎么办?

    把邮件限制在五句话之内。自己写的时候可以更专注,更有条理。邮件接收者也可以更快做出决定,采取下一步的行动。赞扬多多益善。邮件限制在5句话之内,是为了提高行动力和沟通效率,但如果你写一封信表扬对方,就无需任何约束,尽情抒发吧。

  11. 创建职业笔记本,提升求职材料的管理效率:新建一个笔记本,命名为“Offer快来”, 来存放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资料;
    捋一捋找工作需要的材料。求职时手头都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 简历
    • 求职信
    • 之前工作的项目经历
    • 证件照
    求职材料的文件格式往往不尽相同:Word文档、PDF文档、图片,甚至是多媒体文件。将这些材料都放进笔记中。对于自己的履历等音视频资料,可以单独建立一个笔记来存放。同时,定期更新你的简历,明白自己是否偏离了规划的路线等等。
    递出申请后,将所有申请资料在印象笔记里备份。等到对方回复你时,你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申请时提交了哪些材料,避免出现弄混公司的尴尬情况。每当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也不要忘了更新笔记内容。确保记下联系人信息、申请状态、公司调研笔记以及面试要提的问题。
    如果某份申请的某一部分斩获招聘单位的青睐,记得记在笔记里。如果是一份非常成功的求职信,更要移动到“Offer快来”笔记本里。获得面试机会的工作申请也要记在笔记里。除此之外,面试中出其不意的问题也可以记录下来,为下次做好准备。

印象笔记之禅

  1. 用的越多,价值越大:你在印象笔记存储的资源越多,你就有越多的机会去更好的借助印象笔记的诸功能实现更好的管理。要将印象笔记设置为默认的笔记本、剪藏工具、参考资料的收集箱,从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2. 使用剪藏:使用剪藏来提升数据收集的效率。剪藏后的数据我们可以轻松的进行批注和修改,同时还可以加入标签,来方便数据的搜索。比浏览器自带的书签会更有用。
  3. 别太纠结笔记本和笔记的数量:不要过于关注笔记和笔记本的数量,借助标签和搜索功能来管理他们会让你的工作更加高效。
  4. 已保存搜索+标签=筛选笔记:可以为适用于多个笔记本的内容添加标签,同时将可能会经常搜索的属性设置为标签,提升筛选的效率。但是也别搞太多的标签,只有那些真正重要和经常的标签才值得留下来。
  5. 使用笔记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使用笔记链接和笔记内部链接来完成笔记间的跳转工作,可以减少搜索的麻烦。你可以为每一个笔记本创建一个目录的笔记,用来记录同笔记本的所有笔记。
  6. 把其他的一些东西也放进来:你可以把菜单、食谱、名片、收据、白板等都存入笔记当中。借助笔记的文字识别功能来提升效率。
  7. 简化你的笔记本和标签:当你发现你的很多笔记本都空置没有使用时,你就要考虑合并一些笔记本来使得你的笔记本变得更少,让你有足够的精力去对付那些重要的笔记本。同理可以去除一些不常用的、无意义的标签。

一种笔记本的架构

将自己的生活进行高度的概括,来优化笔记本的结构

  • 个人生活
  • 职业工作
  • 参考资料
  • 共享内容
  • 个人提升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所有的笔记本归为上述的五类,你也可以适当添加适合你自己的(记得高度概括)。

frog 1347642 640

换种方式记录世界

在过去,我们常常使用图片来存储时光流逝的脚印,通过一张张图片,来记录我们的人生、过去和未来。拿出过去的相册,我们可以随着照片,让记忆会到拍照的那个时刻。
由于技术的限制,在过去我们只能够以照片的形式来存储。如今,视频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现在,随着存储成本的不断降低,和移动手机的普及,我们有了使用视频来记录生活的基础。既然如此,Why Not?
继续阅读

headphones 820341 640

聊聊歌单里的歌 —— 死而无憾

看了别人在谈自己听的歌,也想将自己喜欢的歌分享出来。
实际上,一致都很想将自己喜欢的歌曲分享出来,但是看到众多“如何写好乐评?”的问题的回复,踟蹰不行。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明白了。我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已,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首先,想聊一聊爱乐团死而无憾
这首歌并非一直存在我的歌单中,是最近我才重新加入进来的。在过去的数年间,这首歌被我遗忘,丢弃在会议的角落中。
这首歌背后也有我的一段故事:在我高中时,加入了学校的广播台,并加入了后期的行列。成为一名后期人,那时的我,对于代码还没有当下的这种痴迷,后来,在网路上加入了一个配音组——惜梦织配音组。在配音组,我认识了 Yuna。
在看了一张疑似她的照片后,我疯狂的迷上了她。而喜欢上这首歌也是在那个时候。因为她翻唱过这首歌,我后来将她翻唱后的版本,下载到了本地,经常听。不过,由于那时候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于追女孩子还停留在要特殊对待女孩子(比如欺负她),所以……..
后来,来到大学后,沉迷于代码,忘却了过去。呵呵。
听说她去了日本,蛮好。
最后附上几首她翻唱的歌,给各位听。
痴梦

死而无憾


http://5sing.kugou.com/1393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