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随笔

生活好物:小厨宝

来天津租房住以后,租房的成本下降了不少,在深圳同样的房租,我可以租到接近两倍面积的房子。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错的生活好物,其中我首先推荐的便是 — 小厨宝。

这个东西我之前是不知道的,因为我家过去在老房子的时候,使用的是电热水器(那种巨大的一个储水箱的),而搬到新家后,则是燃气热水器。在深圳的时候也基本上是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交替着使用。

大家伙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的好处是储水量较大,所以一般来说都装在厕所,可以用来洗澡。但由于没有全屋 0 冷水系统,所以厨房用水常常是凉水。这就导致我一直以来对于洗碗不是很有好感。特别是冬天洗碗。

而小厨宝则算是一个很适合放在厨房或者是做老房子改造的设备。和电热水器原理类似,都是通过电能转化成热能来加热水。不同的是小厨宝突出的是一个小字,可以方便的藏在厨房的柜子当中,从而实现给厨房供给用于刷碗的热水。

而且,其小巧的大小可以储存 5 ~ 6L 的水,日常洗碗用水完全没问题。对于环境来说,要求也不高,有个三通管道,配合一个三相插座,即可完成安装,如果你是老房子,也可以比较轻松的达成安装的条件。

小厨宝算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不错的生活好物,推荐给你 — 如果你需要给家里的老人做适老化改造,不妨从小厨宝开始。

投资领域的 Alpha 收益和 Beta 收益

最近币圈复苏,各种新的 Token 出现,让不少人一夜暴富。自然也就有人来写 —— 我是如何获得这个 Alpha 收益的?

那问题来了,什么才是 Alpha 收益?

Alpha 收益可以理解为是由人为因素所影响的部分,我们希望提升的收益,往往也是因为 Alpha 收益带来的。但同样的, Alpha 收益的提升也是困难的,你需要对抗市场,在市场当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并发现其中的收益点。

Beta 收益则是那些无需手动操作就可以享受的收益 —— 比如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都是可以为我们带来 Beta 收益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都可以相对简单的获得 Beta 收益 —— 比如购买大盘的指数基金。

微信读书阅读器 2.0 最佳配件

微信读书阅读器 2.0 因为出厂量有限,所以没有什么配件可以选。不过我自己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购买了一些配件的, 这里分享给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推荐 · 7.8 寸阅读器保护套

微信读书阅读器的颜值很高,因此,更值得好好保护,一个皮壳包可以让你的阅读器免于被包中的其他物品所划伤。

我购买的这款共有黑色和棕色两个不同的颜色,只需 18 块钱, 即可为你的微信读书阅读器加上一个好用的配件,非常划算。

淘宝商品地址: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28365864110

一般:阅读器手持带

微信读书阅读器 2.0 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看书的时候,并不是很好手持。而磨砂滑面使得阅读器很容易从手中滑下来。我个人觉得双手捧读可能是比较稳定且读起来是很舒服的,所以在淘宝花了 8.8 买了一个手持带。

实际购买体验后,个人感受是不太爽。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东西是靠皮筋的弹性来提供服务的,这要求你的手是贴在读书器后面的才比较舒服。但实际读起书来,你的手指可能并不会完整的贴着阅读器,所以手指就会感受到压力,时间久了会比较难受。

推荐:Chrome 插件 —— 微信读书助手

安装地址

微信读书并不支持直接连接到电脑上进行笔记导出,而是只能使用 App 进行导出。这个 Chrome 插件可以提供将笔记导出的能力,对于微信读书阅读器的用户来说,属于必备应用了,且插件免费使用,非常值得安装。

推荐:Klib — 微信读书笔记导出

官网

Klib 是我在使用 Kindle 管理批注时用的软件,他也支持微信读书以及导出为 Markdown,对于习惯于使用 Markdown 的我来说,非常友好。

总结

作为我自己而言,皮壳套和 Klib 是一直我在使用,且目前来看依然会持续使用下去的产品,后续不排除有了更好的配件以后,再次分享给大家来使用。

photo of girl laying left hand on white digital robot

安迪比尔定律的变种 — AI 和需求定律

安迪-比尔定律,是对硬件升级与软件升级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指新软件总将耗尽新硬件所提高的任何计算能力。

安迪 – 比尔定律,维基百科

最近在看 ChatGPT ,突然想起来了安迪比尔定律。在安迪比尔定律中,我们描述新的软件将会耗尽硬件提升的计算能力。

如果将其放在 AI 能力,则意味着,AI 节省的那些工作岗位,都将会因为人类无穷的需求和变化而重新出现。

AI 终究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提升生产力的工具,他所提升的生产力,很快会因为社会平均生产力的提升而降低其效益。

当然,短期还是会有很大的价值,拥有 AI 能力,你就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

person stepping on blue stairs

人生有台阶

法不轻传为什么 2022 年了,依然让堂弟入 IT 的坑当中,我其实提到过,我希望堂弟能够走 IT 的路线,从而摆脱黄土朝天的现状和未来。

但说实话,如今我觉得,我可能过于高估了自己,以及低估了阶级之间的代差。

我父亲是从村里走出来的学生,到城里上学,并考入了公务员。而我如今能够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小学习 IT。大伯则是一直留在村里,虽然中间做生意、搞绵羊养殖,但总的来说,都是做的和土地相关的事情,堂弟也从小耳濡目染,给大伯帮忙。

对于我来说,我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而走出了自己的路。堂弟的起点更低,我的路线未必适合他。甚至我的选择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他需要走的,是曾经我父亲的路,从村里到城里,再从城里到更好的城市里去。

优秀的人当然可以跨越这个步步前进的设定,但终归只是少数人。

想起来之前知乎上的一个段子 —— 凭什么别人几代人的努力,被你努力一下自就给超越了?

a man and woman holding a skateboard

法不轻传

表弟跟我学了半年的编程了,进展不多,所以开始有些畏难心理。

作为堂兄,我是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奈何基础确实差距比较大,没有成果也实属正常。

回过头来思考这半年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点在于 —— 我没管住我自己。

教堂弟一个他自己可能并不是很喜欢的东西。喜欢是一切成就的源泉,只有喜欢,才能做到极致,但堂弟并不喜欢,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投入难免不足。而投入不足,也就更难有所成就,形成了负向的飞轮。

而我在其中,则扮演了一个替他做决策的人,实际上,能够做决策的人只有他自己。他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从这个喜欢出发,发展出自己的事业。

😮‍💨

love to learn pencil signage on wall near walking man

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用则罔

在论语当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句子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 · 为政》

我们从小就学习这句话,它也伴随我们走过了我们的学习生涯。但直到最近,我才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句话,并将其进一步拓展 —— 学而不用则罔

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学习的往往是理论知识,无需专门的去实践,所以就如同孔夫子所言,我们只需要学习并思考,便可将知识融入到我们脑海中,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而当我们走上社会之后,我们的学习则更加的功利 —— 你不太会去学习一些纯理论的,你所学习的东西,往往是需要解决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将「学而不思则罔」改一改,变成「学而不用则罔」。

学然后致用,才能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在不同的理论当中,相互冲突。实践不同的理论,并因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orange camping tent near green trees

工程师,除了互联网,还有很多选择

2022 年景不好,看到不少裁员的,也看到不少人面对裁员显得悲观,甚至也看到有些人提到「如果不做成管理层,感觉这一生可以看到尽头」。

但工程师其实还有很多选择 — 这世界并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才需要工程师,任何一个和数字化强相关的企业,也都需要工程师。大部分时候,如果你放弃了高薪,你其实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轻松做到 Work Life Balance 的工作,他们可能偶尔加班,但绝对不卷。你每天可以接送孩子,周末可以出去玩,而不是每到周末就整个人被榨干,没有力气。

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是一个阶级逐渐固化的时代,你其实希望通过在互联网大厂实现的是阶级越迁。但时间窗口已经消失,已经不存在阶级越迁的可能性了,你还会选择继续在互联网大厂卷么?

既然上升无望,不如好好过你的生活,静待下一个周期。

man and woman sitting on bench

35 岁问题,只与你的竞争力有关

时常会在各种论坛看到一些关于 35 岁裁员的话题,大家都很恐慌自己会在 35 岁被裁员。

但说实话,这个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你是否 35 岁被裁员,只与你的竞争力有关

当然, 不同的人和环境竞争力和年龄的相关性是有区别的:

以绝大多数人感知到 35 岁裁员的消费互联网为例:消费互联网主要需要的是快速迭代的能力和对于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的感知,这里需要的更多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自然也就更多需要加班、卷。当然,你也可以通过一些别的手段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 比如质量、效果。并不是快就是绝对的好,快但是在错误的方向蒙眼狂奔,也是一种悲哀。

而对于传统的To B 的行业软件领域,虽然可能增长没有那么快,但由于需求明确、变化少,更多是自己在行业当中的经验的产品化,则不需要那么快的迭代速度 —— 毕竟你的用户不会迭代那么快。在这样的行业当中,你待的时间越久,积累的行业 Know How 越多,自然竞争力也就越强。

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领域,提升自己在领域的竞争力,才是无惧 35 岁裁员的唯一手段。

学会用巧劲,做选择

如果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便是判断力。有了判断力,做事便有了轻重缓急,有了不同的资源调配。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不做选择,而是随大流,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终其一生,如浮萍跟随时代和他人的步伐,飘摇不定。

想要摆脱这种不确定性,拥抱确定性,则需要学会做出选择,做那些重要的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