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本身也有一些偏感性的东西 — 比如我们总是容易被情感所操纵。
情感给予人类美好的体验,但另一方面,情感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感受。就像很多时候,我们会关注辩个输赢,而不是取得胜利。
绝大多数的时候,当我们下场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都要想明白,你是想要赢,还是想要辩个输赢。当你分清楚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做决策也可以更加的理性。如果想要赢, 就朝着最理性的方向走(看看博弈论吧朋友),如果想要辩个输赢,就不要缩手缩脚的,大方开骂。
两个都想要,才会最难受。
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本身也有一些偏感性的东西 — 比如我们总是容易被情感所操纵。
情感给予人类美好的体验,但另一方面,情感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感受。就像很多时候,我们会关注辩个输赢,而不是取得胜利。
绝大多数的时候,当我们下场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都要想明白,你是想要赢,还是想要辩个输赢。当你分清楚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做决策也可以更加的理性。如果想要赢, 就朝着最理性的方向走(看看博弈论吧朋友),如果想要辩个输赢,就不要缩手缩脚的,大方开骂。
两个都想要,才会最难受。
独立开发者们在开始准备的时候,需要明确自己的预期:独立开发者虽然有可能从一个 Small Business 发展为 Big Story ,但绝大多数的独立开发者只能完成一个 Smalle Business。
硅谷风格的 Big story 往往并不适合独立开发者 —— 他们依靠投资快速占领市场,并通过垄断获取利益。独立开发者所做之事往往细水长流,面向一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提供标品无法提供的产品价值,赚取产品带来的收益。
如果你选择的赛道是 Big Story ,那么大概率会被更加有能力玩转 Big Story 的大公司们给快速干掉。
独立开发者的发展方向有很多,有些的是提供有价值的工具(比如你在某个细分领域十分专业,可以在这个方向提供一些工具和解决方案,并以此收取费用)。但这些细分领域往往极其依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而非一个可以习得的技能。
另外一个视角的发展路线,则是审美和设计。如果你去观察和分析不少的产品,其实在产品功能上和我们所熟悉的其他产品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他们往往从设计和审美上,比之前的同类产品提供了更优雅的 UI 和更加合理的交互,从而占领了市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十分卷的 Todo 、番茄钟领域,每年都会有一些新鲜的应用出现,他们基于一些新的底层能力和全新的设计,重新在现有的市场中去切一块蛋糕。
差异化是独立开发者的一个重要的点,而设计和审美,又是达成差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 2022 年,我对于内容的消费越来越多,我开始读大量的文字、收看大量的视频,通过内容来消磨自己的时光。
我订阅的不少付费 Newsletter,也都一一的到期、续费。
对于每一个对内容有追求的人来说,付费订阅,是能保证你的信息源足够干净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你同样可以免费的获得一些不错的信息源,只是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时间与金钱孰重,你可以自己算算自己的时薪。
力所能及的支持你喜爱的创作者,可以帮助你更持久的获得你想要的优质信息。
在 用「格志」向自己提问 中,我提到,作为一个新人,格志是一个很好的记录日记的手段。他拥有丰富的提示库,可以帮助你快速完成选择。
不过,我觉得即使你没有使用格志,格志的提示库中的一些提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接下来,摘选一些我认为值得时常问问自己的提示,希望这些提示可以帮助到还没使用格志的你。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写日记,不妨从现在开始写。
感谢格志提供了复制文本能力,让我不用自己一个个打。(虽然我是在已经写到日维度的时候才发现)
我自己很少更新自己的简历,主要是没什么变化,也就懒得更新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应该每年,甚至每个季度、每月更新一下简历。
简历代表着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到底都做了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可以写在简历上的,就需要反思自己在最近这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及时调整,将自己的努力从大的迭代周期,缩小为更小的迭代周期,加快自身的成长。
面对疫情,我们看到不少的医护人员经常连轴转,但说实话,我并不赞成这样的选择。
连轴转确实让我们拥有了更多可同时服务的医护人员,但对于医护人员的个体而言,是让他们超额工作。
对于机械劳动而言,超时工作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产出,我们可以产出更多的产物。但医护人员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是高度精密的人体,稍有不慎可能对于病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让医护人员们休整一下,时刻以最佳的状态来服务病人,才是更好的选择。
什么,你担心服务的人员不够?那也是应该设计良好的轮休的机制,不要让所有的医生在同一时间休息,而是让大家互相休息,互相帮助,稍作放缓的服务总比直接宕掉的服务要好。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会在特殊时期示弱,多休息,包含好自己,切不可勉强。
我多年来一直使用 Day One 来记日记,随着 Day One 使用的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不可能切换到其他的软件了,数据的积累使得切换成为不可能。
但我一直觉得,「格志」这个 App 挺好,它就像我在 置身于创作的环境当中 提到的,为你创建了一个让你创作日记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向你发出问题 —— 「你,今天过的怎么样」。
对于一个不擅长写日记的人来说,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快速上手日记的写作。
试试看~
一直以来,我对于写周报、日报比较反感。之前曾经试着写过一段时间,但还是写的不够好,容易因为自己的惯性而放弃记录。即使是记录的最频繁的日记,也时常因为变成流水账而失去其意义(但不得不说,即时是流水账,在若干年后回头再看, 还是非常感动的,所以即使是流水账,也还是要记录的)。
而回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一个更快的迭代周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自我的成长,将一个更大的飞轮,变为一个个更小的飞轮。
化整为零,能够让我拥有更多的犯错机会,更快的改正机会,避免一次憋个大招,待到发现事情不对,已经失去了改进的机会。
做事总是会有惯性,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坐着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
但正在做的事情未必就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因为惯性,我们习惯了罢了。
学会定期 Review 你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切你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可能并不对。这些不对的事情逐渐积累,遵循着复利的力量,将你推入深渊。
做事之时,不妨停下来想想,我现在做的事情,真的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