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 芭芭拉·奥克利教授的《学习之道》时,她在书中提到了 Reddit 上的一个节点“像五岁孩子那样解释”时,兴趣大起,我上 Reddit 找到了这个节点。
截图一个解释,给大家看看到底解释的怎么样?
这节点的名字叫:Explain Like I’m Five,如果家有小孩,不妨去看看。
节点地址:https://www.reddit.com/r/explainlikeimfive/

首先要安装 jpgoptim
brew install jpgoptim
然后把下述代码保存为单独的脚本,放在目标文件夹下执行即可。
#!/bin/sh
# 压缩当前目录下所有*.jpg文件
# 有损压缩50%
for i in *.jpg; do jpegoptim -m50 -p "$i"; done
参考阅读:https://linux.cn/article-5440-1.html
继续阅读
身边有一男生,为女朋友所做事情甚多,满足所有女生对理想男友的要求,温柔,幽默,多金,对女朋友出手大方,还经常时不时带着女朋友去玩。为了女朋友,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事业,全力去支持女朋友的事业。在我看来,极傻。
但是,他的多金并非持久之计,因为他并非能够财务独立,而是依赖着父母。为了能让女朋友开心,自己吃老干妈配馒头也愿意。
今天,她的女朋友手机丢了,他就开始疯狂的找人借钱,一下要借6000,帮女朋友买手机。
以我的认知,我觉得这件事没有必要,因为他把女朋友的事情,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没有划分好彼此的边界,将女朋友的责任和义务无限制的揽在自己的身上,我可以理解他想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女朋友的想法,但是无法接受他的愚蠢。我称他的爱情为无限责任制爱情。
我更喜欢的是有限责任制的爱情,当你遇见问题,我会和你一同度过,但是这个度过是有原则的,在我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我帮你搞定,在我力所能及范围之外,我帮你想办法。或许略显刻薄,但是这就是真实的我。
在没有走入婚姻殿堂之前,任何超出能力范围的付出,都可能是一次错误的投资。
每个人心中都有创造的冲动。
心情高兴,在微信上给朋友发个红包,朋友说,你怎么不在支付宝上发?
我当时就是这个表情:
我发红包并非是因为我有求于你,而是因为我心情好,给你发红包。你却告诉我,让我到支付宝去发。
的确,支付宝提现方便一些,可以更方便的消费。但是对于我来说,一个随机的行为,不太可能会花费较大的精力去做这件事。
我选择微信红包就是方便,直接微信发给你。如果是支付宝,可能刚刚找到你,我就懒得发了。毕竟我是在送钱给你。
那我以后还是不给你发吧
作者:青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27236/answer/2422442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逛 V2ex 之时,遇见了一个奇葩:
遇到一些 HR 死活硬要中文简历怎么办 ?
我留下了一句:
HR 的 KPI 是找到合适的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率,会筛选出一些比较浪费时间的。比如在中文大环境的情况下,你用纯英文。
一直以来,很多职场新人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HR 会因为你要价比别人低而选择你而不是选择别人么?
答案是否定的。
如何让 HR 招你,关键你要搞清楚企业为什么要你?企业需要一个人,核心是因为企业有这样一个需求,他们需要人来做事,因此,一个合适的人就很重要。如果你的能力不足,那么企业不会因为你的要价低就要你,因为你无法完成企业的预期,对他来说,就是累赘。哪怕只是个实习生,虱子多了还能咬死象。在你能力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你的要价低才能变成优势,增加 HR 优先选择的可能。
换个角度想:
我们从责权利统一的角度来看,企业将你招入企业,如果你拿着不符合市场规律,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企业对你也不放心的。特别是很多大学生在找实习时会说:如果你让我留下来,我不要钱都可以。我只是想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享受到权利,企业也不敢在你身上放下责任,如果放下责任,你因为自己没有享受权利而不去做。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大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策略就是不招你。与其不要钱招一个不放心的人进来,不如花点钱招个放心的人进来,这样大家各司其职,工作效率会无限的提高。
目前的市面上的知识变现产品有很多。我自己平时很在意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我接触了很多的不同的产品。今天把自己用过,体验过的产品写下来,如果你有兴趣知识变现,希望我的内容可以帮你更好的选择。
我将知识变现分为两种:主动知识变现和被动知识变现。
在目前的这个情况下,如果你想要依赖知识变现去赚钱,主要还是要依赖主动知识变现,因为被动知识变现本身具备不确定性,如果完全依赖于此,可能会因此饿死。
在你选择对应的知识产品之前,你要首先想好,你能为你的用户,提供什么样的知识产品,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知识产品的形式分有以下几种:
当你找到了你所能提供的产品形式之后,就可以选择对应的产品了。
你可以根据上面这幅图来快速现在对应的产品。接下来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产品,帮助你做出初步判断后进行具体的了解
gitchat 是一个新兴的知识付费平台,但是做的非常不错,最近也被 CSDN 收购,有大量的流量导入,对于一些作者来说,可能会比较友好。
GitChat 主要面向微信端用户
GitChat 目前支持两种形式:单篇文章的 Chat 和 多篇文章组成的达人课,其中单篇的 Chat 在文章完成后,会安排一次30分钟-90分钟不等的线上交流。
如果你是针对某个文件进行单篇的内容更新,可以选择 GitChat 的单篇 Chat;如果你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多篇的更新,可以申请开达人课,比如目前已有的三个达人课
小专栏也是一个新兴的知识付费平台,不过主要面向电脑端平台。
你可以针对你自己的研究方向,开设一个专栏内容,并且进行专栏内容的更新,目前有很多作者已经入驻了小专栏。
小专栏适合进行长期的更新,它的收费周期为1年
在行是果壳网推出的线下约见平台,你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约见你想约见的专家人士。
对于已经是行业知名人士的你,可以选择在在行上注册,并等待别人的约见。
相对于其他的平台,在行更加要求个人的品牌,如果你本身的知名度不够,可能无法被人约见。
知识星球的前身是“小密圈”,后来改名为知识星球,主要是为创作者提供一个粉丝的交流圈子。
你可以将你的用户都引入圈子,并且在圈子内和他们进行互动。互动相比于文章显得更加的随意,每天可以有多条更新。
饭团和知识星球基本类似,不再单独介绍。
知识星球适合双向交流,比如你的内容对互动的需求更高,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交流
此外,知识星球和饭团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 App ,可以在 App 中进行互动。
知识星球内容上,支持文字、图片、音频、文件,形式上相比于文字类型的平台也要丰富一些。
荔枝微课和微课帮主要是做移动端的在线课程,你可以在移动端查看视频课程或者音频课程。
这种形式在最近两年也是比较火的。
相比于上面的渠道,他的优势在于平台本身会帮助你进行一定量的课程推广(都有自己的课程中心)
而且模式上也是主持人+嘉宾的模式,你可以邀请朋友来一同提供服务。
极客学院是在线教育平台,主要是做IT相关的技能培训。
极客学院适合进行视频授课,形式也比较传统。
同类型的平台还有网易云课堂(泛教育)、慕课网(IT)
音频在当下一个快节奏的情况下也是非常适合大家的碎片化时间的,比如在等车时、堵车时听一听,非常方便。
不过音频课程受限于形式,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不适合做成音频课程,比如绝大多数技术内容。
我之前还写了一篇如何做音频课程的文章,有兴趣可以去读读。:如何做好一个音频课程
分答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在行的产品,可以让用户通过付费对你进行提问,你对问题进行回复,并获取收益。
分答有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偷听,你的问题可以被第三个人偷听,偷听者需要支付1元,这一元你和提问者平分。
最近,分答也推出了分答社区,提供了新的形式的课程。
同类型的产品还有知乎的“值乎”
其实目前知识付费产品重叠的非常厉害,你只要确定了你自己的形式,选择任何一个产品差距可能都不会太大。
比较知识变现的核心还是在内容的优劣。
知识付费的产品有很多种,我这里只挑出我用的几个来说,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欢迎来评论。
我订阅了《卓老板聊科技》的两季,恰逢最近何帆博士的第二季也出来了,看了一下介绍,还是蛮失望的。顺便聊聊为什么失望。
何帆博士的《何帆大局观》是典型的学术型专栏,由于其身为教师的本职和天性,他会在设计第一季的课程时,尽可能的去覆盖他所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并尽可能的让这些知识成体系。
但是,学术型专栏也有自己的问题,学术专栏的内容依赖于专栏作者的知识累积,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沉淀。这样,他们在第一季讲述完所有的内容,就会导致在第二季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讲。因此,只能借助其本身的视野、水平、大局观来去开读书会,但是说句实话,读书会的差异不会很大,而且读书会本书对于知识的传递效率也有待考量。
何博士的第二季专栏是读书会,我大体上是不会选择订阅了。我对读书会的看法基本上就是将其作为选择工具:如果一本书,你没有读过,只是听过,那很快就会忘记,只有你认认真真读过,你才能更加深刻的记住其中的内容,品味其中的内涵。虽然很浪费时间,但是相比我们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还是要差不少的,而且可以将社交网络的时间安排去读书,这样显然更好。
我自己的一贯习惯就是,去收藏读书会的书单,然后自己去买这些书看。读书会会帮助我完成一次筛选,选出不会特别差的书,我只需要从这些书中,去精读、泛读即可。
那么为什么我会选择《卓老板聊科技》的两季呢?因为这个专栏是科普类型的,会和时事进行同步更新,对于已经很久不关注新闻的我来说,是个补充,此外还能让我涨涨见识,何乐而不为。
之前遇见一次刑警查看现场。刑警希望通过第三方人员,开启屋主房间。作为吃瓜群众,我来了一句,没有搜查令,不得进入他人房间。该刑警回复:你是不是美国电影看多了,中国没有搜查令。我顺手搜到了搜查令的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形式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出自 http://www.gov.cn/flfg/2012-03/17/content_2094354.htm
并出示给该刑警看,刑警改口说,我并不打算进去,我只是希望联系到他,让他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