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去了趟杭州,见了朋友,吃了饭,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是,我去见“网红”了!
不过,不是人,而是网红猫~。
去了杭州的 Mocha 猫咖,撸到了知名网红猫 —— 大头

男明星大头




猫撸的挺好~
11 月去了趟杭州,见了朋友,吃了饭,当然,还有很重要的是,我去见“网红”了!
不过,不是人,而是网红猫~。
去了杭州的 Mocha 猫咖,撸到了知名网红猫 —— 大头
男明星大头
猫撸的挺好~
11 月依旧一片哀鸿遍野。感觉今年的目标很难达成(本金也不够,我也没做太多激进的投资),Crypto 相关的投资也没有什么见长。
无变化
超出了预算,主要是出门溜达,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暂无进展
去了趟杭州,挺好,后续梳理一些照片~
没有文娱活动。。。但出去旅游了。。。
这个月没有啥变化
暂无进展
11 月没有写 Newsletter,下个月要加油呀!
暂无进展。
在 IT 行业,当你开始去对任何一个领域做研究的时候,你很快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一些人写的分享,这些方向快速的分享了一些内容,并为你列好了 1234 的顺序,仿佛你只要跟着这样的步骤走就能成功。这样的内容大概率是没啥意义的。
这样的内容高度精炼,但又缺乏实战的意义,当你落实到实际的执行层面时,会发现这些内容缺乏了大量的细节,以至于你可能很容易从一个坑里走到另外一个坑里。
反倒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的、细节内容,能够细碎的为你讲解事情发展环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真正做事的人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但这些内容往往发展的不会特别好,因为他不够 Fancy ,不够 Sexy。
读者们总是喜欢看更加 Fancy 的内容,但往往也是浅尝辄止,看个表面。
这也是很多时候我敢于出去分享的原因:我只分享我自己真正实践过的内容,在我所实践过的领域,我一定比听众们更专业,我无惧任何人的挑战(当然,真不知道的内容也要真说不知道,别装)。
在任何领域,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评论家 —— 他们点评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评价我们所做的事情的好与坏,但倘若真的让评论家做事的时候,可能才会发现,他实际上很少去做事,只能写评论。
就像我们在微博上看到的不少的大 V ,都是评论家。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要警惕自己成为这样的评论家,要选择主动去做事,然后成为一个实干家,并只在自己实干的领域谨慎的发言,不要让自己成为令人厌恶的评论家。
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本身也有一些偏感性的东西 — 比如我们总是容易被情感所操纵。
情感给予人类美好的体验,但另一方面,情感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个体的感受。就像很多时候,我们会关注辩个输赢,而不是取得胜利。
绝大多数的时候,当我们下场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都要想明白,你是想要赢,还是想要辩个输赢。当你分清楚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做决策也可以更加的理性。如果想要赢, 就朝着最理性的方向走(看看博弈论吧朋友),如果想要辩个输赢,就不要缩手缩脚的,大方开骂。
两个都想要,才会最难受。
独立开发者们在开始准备的时候,需要明确自己的预期:独立开发者虽然有可能从一个 Small Business 发展为 Big Story ,但绝大多数的独立开发者只能完成一个 Smalle Business。
硅谷风格的 Big story 往往并不适合独立开发者 —— 他们依靠投资快速占领市场,并通过垄断获取利益。独立开发者所做之事往往细水长流,面向一个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提供标品无法提供的产品价值,赚取产品带来的收益。
如果你选择的赛道是 Big Story ,那么大概率会被更加有能力玩转 Big Story 的大公司们给快速干掉。
独立开发者的发展方向有很多,有些的是提供有价值的工具(比如你在某个细分领域十分专业,可以在这个方向提供一些工具和解决方案,并以此收取费用)。但这些细分领域往往极其依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而非一个可以习得的技能。
另外一个视角的发展路线,则是审美和设计。如果你去观察和分析不少的产品,其实在产品功能上和我们所熟悉的其他产品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他们往往从设计和审美上,比之前的同类产品提供了更优雅的 UI 和更加合理的交互,从而占领了市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十分卷的 Todo 、番茄钟领域,每年都会有一些新鲜的应用出现,他们基于一些新的底层能力和全新的设计,重新在现有的市场中去切一块蛋糕。
差异化是独立开发者的一个重要的点,而设计和审美,又是达成差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 2022 年,我对于内容的消费越来越多,我开始读大量的文字、收看大量的视频,通过内容来消磨自己的时光。
我订阅的不少付费 Newsletter,也都一一的到期、续费。
对于每一个对内容有追求的人来说,付费订阅,是能保证你的信息源足够干净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你同样可以免费的获得一些不错的信息源,只是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时间与金钱孰重,你可以自己算算自己的时薪。
力所能及的支持你喜爱的创作者,可以帮助你更持久的获得你想要的优质信息。
在 用「格志」向自己提问 中,我提到,作为一个新人,格志是一个很好的记录日记的手段。他拥有丰富的提示库,可以帮助你快速完成选择。
不过,我觉得即使你没有使用格志,格志的提示库中的一些提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接下来,摘选一些我认为值得时常问问自己的提示,希望这些提示可以帮助到还没使用格志的你。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写日记,不妨从现在开始写。
感谢格志提供了复制文本能力,让我不用自己一个个打。(虽然我是在已经写到日维度的时候才发现)
我自己很少更新自己的简历,主要是没什么变化,也就懒得更新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应该每年,甚至每个季度、每月更新一下简历。
简历代表着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到底都做了什么。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可以写在简历上的,就需要反思自己在最近这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及时调整,将自己的努力从大的迭代周期,缩小为更小的迭代周期,加快自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