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1年03月

2021年 3 月月度总结

2021年 3 月月度总结

TLDR

3月回到深圳,开始忙碌的工作;期间飞了北京、上海,见了不少的朋友。

定性分析

学习成长

本月看书不多,但也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恋爱家庭

无变化。

职业发展

无变化。

理财投资

本月开始做极客学院的结算,希望可以早日结算完成。

休闲放松

没有变化

社交人际

去北京见了唐唐、彭飞;去上海见了郑宜东。挺开心的。

自我实现

无变化。

定量分析

本月内容输出总结

本月写了不少的公众号文章,在博客也同步发布了。还不错。

本月收支总结

本月的收支情况如下:

当月开支

本月读书总结

本月读书 3 本,共计8本,书评如下:

  • 《不敢止步:一个软件工匠的12年》
  • 《快速转行做产品经理》
  • 《我不是产品经理》

本月学习总结

本月学习了 1 门课程,课程笔记如下:

  • 知乎《零基础短视频拍摄制作教程》,来自美国的 VSO,质量很高的一系列视频教程。

本月娱乐总结

本月看电影 6 部,影评如下:

  • 《你好,李焕英》
  • 《猫和老鼠 Tom and Jerry》
  • 《刺杀小说家》
  • 腾讯视频《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 爱奇艺视频《陀地驱魔人》
  • 腾讯视频《十二公民》

年度回顾

  • Linux 中国的改造计划:X/2
  • 海外收入计划进度:X/$1000
  • 减肥计划:210/170
  • 优质文章产出:X/50
  • 1W stars 项目:1500/10000
  • 年入 5000 的项目:0/5000
  • 收入结余:25K

新冠疫苗接种记录

新冠疫苗接种记录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经过一些讨论和信息的获取,我觉得目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还是可以保障的。特别是我这种经常到处跑的人,还是打个疫苗比较安全,因此就决定要去打个疫苗。

过程

1. 获取信息

在我真正开始打疫苗之前, 我就先获取到了不少的信息。比如深圳卫健委推送的关于深圳市民预约疫苗的信息。

如果你也想接种疫苗,你就需要获取当地的信息。

通过信息得知

  1. 深圳市所有人都可以接种,不限制户籍。
  2. 深圳市多个社康中心可以接种

有了这些信息,我就知道,我只要想,随时可以接种疫苗。不过,前期出于信息不对称,我并没有敢接种。

2. 脑袋一抽,接种去

今天(2021年3月28日)早上,突然脑袋一抽抽,说,我去接种一下疫苗吧。

于是打开手机,来看怎么预约,我使用了两个工具

  • 社康通
  • 健康160

使用体验方面,我推荐大家使用 健康160 ,原因是虽然社康通是国家队的产品,但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待改进。而 健康160 帮我快速的筛选到距离我最近的可以预约新冠疫苗的社康中心。

这里有坑,具体看后面的第三部分

最终,我选择了在最近的社康中心预约了今天 15:00 – 16:00 的疫苗。

线上预约成功提示

3. 打疫苗

下午午休一觉醒来,已是三点十分,赶紧赶往社康中心。到了却发现,社康中心并未依赖线上的排号进行疫苗接种。我不得不在线下重新预约。

现场预约说明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线上的预约无效,必须参考这里的说明,重新预约。

根据工作人员的反馈,似乎是社康中心都必须采用「团体新冠接种报名」,而医院可能就不需要这个,按照正常的线上预约流程就行(但我没试着去医院接种,不确定)

于是我在线下进行了重新的预约、排队,拿着工作人员提供的表单,填写后,进行排队。

线下工作人员提供的表单

填写表单后,继续排队,在外面等待接种。

这里是因为接种存在一个留观的时间,一般为半小时。而留观室的容量有限,因此,不会一股脑放上去,会走一批,放一批。

排队轮到我上楼去接种以后,走上楼进行建档,并排队进行接种。建档后你会拿到这样的文件。

接种凭证

有了这个凭证,你就可以去找护士打疫苗啦。然后就是排队,打疫苗。

打疫苗的过程还挺快的,坐那,护士会让你确认一下疫苗的信息、批次等,确认无误,就可以开始打了。

打完疫苗,就是最终的留观。每个人都需要留观 30 分钟,避免疫苗出现什么问题。

我的身体还算强壮,历史上也没啥问题,留观很快就过去了,然后就可以离开了。

一些 Tips

  1. 疫苗预约制度可能仅限于医院。社康中心需要现场预约。
  2. 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28天(深圳),最好同一个地方打,避免打了两家的疫苗,怕冲突。
  3. 每个社康中心每天可能大概500支疫苗,太晚去可能没有了。
  4. 因为打的是左上臂,建议穿 Tee 来。理论上两次都是打的左上臂。不过如果打第二针的时候,你的左上臂还疼,可以打右上臂。
  5. 打疫苗一周内不能吃药,如果吃药了,建议推迟再打,避免出现其他干扰问题 & 如果你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也不适合打疫苗。
关于运营,我在腾讯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三件事

关于运营,我在腾讯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三件事

2019 年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后,我在休息了一个月后,以开发者运营的身份加入腾讯,后多方原因,我在 2020年,入职一年之际,离开了腾讯。

虽然离开了腾讯,我依然很感激腾讯的小伙伴,以及我的 Leader —— 小昱。大家的宽容,让我可以在这一年里,磕磕绊绊的,学到了一些东西,掌握了过去自己所不能掌握的知识。

也正是如此,我希望延续我作为工程师的习惯,将我自己所学的知识分享给各位,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到大家。这些知识对于已经从事运营多年的同学来说可能没有价值,但对于当时刚刚开始做运营的我来说,确实帮了大忙。

以下三条,是我在腾讯做运营,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运营就是对于资源的调度和利用 —— 小昱

这句话源自我问小昱:「运营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彼时的我,还陷在运营就是打杂的境地之下,每天总是在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所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价值。于是我找到了小昱,问出了上面的问题。

她给出了上面的答案。

对于我而言,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运营需要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当成资源看,不仅如此,你所做的任何的事情和所接触到的人,你所拥有的物料、人脉,都会成为你的资源,当你从这个视角来看待你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跳出细节,进入到一个更加宏观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你会被这句话强行拉到一个更高层次来看待运营和你所做的事情。从而也会更加理解你自己在整个团队中的价值,和你能够提供的价值。

2. 运营的价值,是拉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 读书

这句话同样出现在我迷茫的时候,当我迷茫的时候,我开始疯狂的去读各种各样和运营相关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而这句话,便是我找到的答案。

我们提起产品,往往会想到「产品经理」、「产品研发」,运营的身影仿佛很少出现,那运营的价值是什么?

运营的价值便是用各种各样的运营手段,去拉近产品和用户/客户之间的距离,你所做的一切,只要可以帮助拉近用户和产品之间的距离,那便是有价值的,反之亦然。

因此,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 —— 我做的这件事,能否拉近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如何可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3. 漏斗模型 —— 小昱

漏斗模型是我在看小昱的述职报告时学到的。

漏斗模型的形态很简单,便是一个分层的漏斗,根据每一层的名字不同,会区分 AARRR 漏斗模型、AISAS 漏斗模型、AIDMA 漏斗模型等等。但核心还是这个漏斗模型。

对于漏斗模型而言,你需要关注到漏斗是分层的,因此,每一层的流量都会依次减少。而能够影响流入到下一层的流量的因素有两个:流量总量 和 转换率。

流入下一层的流量 = 这一层的流量总量 x 这一层的转换率

当你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都可以去思考,我做什么样的事情,才可以提升我这一层的流量总量,以及提升这一层的转换率。

而这个简单的逻辑,无论是你做拉新、留存、促活还是营收,都有意义。

总结

我的上面三点认知,对于一个多年的运营可能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我希望上面的这段话,可以帮助到那些刚刚开始从事运营工作的人。当然,这篇文章,也会放在我正在准备的电子书《GrowthForDev》当中,希望这段话,可以帮助到那些有心给自己项目做运营的开发者们。

为什么工程师希望需求明确?

为什么工程师希望需求明确?

我作为一个工程师,引以为傲的,便是不要求需求一定是完全详尽的,我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帮助产品经理补全这些内容。

但另外一个层面,我也确实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希望需求尽可能明确?

需求明确,意味着工程师在拿到需求之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而无需思考这个需求中的不合理的部分。

但当你和一个不靠谱的产品经理去合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几乎约等于没有的需求,意味着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写和改写的部分。因为产品经理前期思考的不充分,和后续的架构调整的计划较多,就会导致项目在后续研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断的架构调整,推翻之前的工作,对局部进行重写,最终导致工程的不断 Delay。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在事事上都去追求完美的产品设计,这显然不现实,时间成本也比较高。但确实,作为一个 Trade Off,这是一个存在的现象。

换句话说,如今的行业的不断细分,是有其存在道理的。流水线化让每一个人的产出可以被量化、我们接受标准的 Input 和给出标准的 Output,让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可以更加轻松。

面试的时候,作为面试官可以怎么提问

面试的时候,作为面试官可以怎么提问

前几天帮朋友面试一个新人,刚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面试官一同参与,就刚好学习了一些,如何提问才能更好的进行面试

关于项目

关于项目,大致应该是三部分。

  1. 项目基本介绍,可以由候选人来完成
  2. 项目中印象最深刻,最有价值的点是什么?做起来比较困难的点?有没有研究特别久的点?最后怎么突破的?
  3. 其他一些细节问题

关于个人方向

  1. 你更喜欢你做过的哪件事?为什么?如果现在让你做,你会完全重新做。会不会换语言/设计/数据结构
看板(KANBAN)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项目管理需求?

看板(KANBAN)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项目管理需求?

从腾讯出来以后,我一直还在用的,和腾讯内部一样的工具,便是 —— TAPD。

说句实话,TAPD 的编辑器是真的很难用,但我很难找到类似的产品,只能继续使用 TAPD。

Trello 我一直还在使用,但我只会在一些个人的项目上使用,更多的时候,我是用 Trello 替代 ToDo 类应用。但涉及到更加复杂的需求/Bug管理,我会选择使用 TAPD 这样的应用来完成。

相比于 Trello,TAPD 提供了看板和看板以外的功能,比如文档、Wiki、需求管理、迭代管理、Bug 管理等功能,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来说,所需要的几乎都提供了。

看板的功能只是TAPD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 TAPD 提供了需求管理和标准的富文本编辑器,这使得一个需求可以更加详细的被描述,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可以更好的和产品经理去对齐需求。

类似的,还有迭代和Bug管理,这些并非不能通过 Trello 实现,但Trello 的核心还是一个 KANBAN,对于更加重量级的内容管理,是力不从心的。

出于上述考虑,我最终选择了 TAPD,而不是 Trello。

国内类似于 TAPD 的产品还包括,腾讯旗下的 Coding,Coding 除了提供了基础的代码托管功能以外,还提供了项目管理工具,可以让开发者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软件项目。

2021 年了,为什么我还是推荐你写公众号

2021 年了,为什么我还是推荐你写公众号

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在近两年的「个人品牌」类的课程中,是一个热门,但我不太想去以那些视角来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我要给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Proof of Work

何为 Proof of Work ?

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是一种计算的经济对策,在这里,被我化用为「证明你自己都做过哪些事情」。

为什么你需要 Proof of Work?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想法、观点出现,而出现这些内容以后,你如何在日后的某个时间点,证明这个观点、想法是属于你自己的?

在过去,我们需要通过专利/版权确认的方式来证明这一问题,很有效,但成本很高。有没有一种可以更低成本可以证明这件事呢?

答案是肯定的

微信公众号在 2015 年上线了其原创声明功能,因此,你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自带的原创声明的功能,来完成对自己想法的初次发表,从而在后续可以借由微信公众号的原创声明来证明自己对于某一个知识、某一个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的发布时间节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式更多使用在于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场合,对于一些需要用作证据的方式,微信公众号不一定会被机构采信,因此,对于重要的文本,申请版权证明或专利证明还是必要的。

参考阅读

  •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原创声明功能:为维护作者权益: https://tech.qq.com/a/20150122/081739.htm
如何让我帮你内推工作

如何让我帮你内推工作

我虽然如今已经不在大厂,但之前的经历,让我有不少大厂的朋友,从大家熟悉的 BAT,到华为、网易、美团、字节跳动等企业,我基本上都有一些朋友在其中。自然,也就少不了人来找我帮忙推荐候选人/推荐工作。

不过,我今天想给那些希望我帮忙内推工作/实习生的人写一篇文章,说明如何找我帮你内推工作更有效。

内推工作流

我如何帮你内推

首先,我必须要声明的是,帮你内推,也是我找到对应企业的员工,请他来帮你内推,因此,我并不会参与到内推的流程中去,我更多是一个掮客的角色,帮你们拉通信息。

内推工作流

企业员工如何帮你内推?

内推是一个很模糊的名词,我们总感觉「hey,老白,帮我内推一个运维的岗位吧」,我就能帮到你。但实际上,由于一个大型企业内往往同一个岗位有不同的部门、团队招聘,具体的工作要求也是不同的,你投递的岗位不同,会影响你的最终的命中率、面试体验等。而作为一个掮客的我,也很难要求我的朋友在帮你内推精挑细选(毕竟人家还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希望你认真对待这一次内推。

而有一些大厂会对候选人面试次数有限制,比如大家一直在传 Google 的面试次数有限制,如果多次面试不过,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因此,我非常建议你在内推前,明确自己的内推目标。

推荐的内推工作流

以下是我推荐你在内推的时候要做的事情。

1. 打开企业的招聘官网,找到你想要去求职的职位

你想要去的企业大多是头部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其实大部分时候不太会去我们所熟悉的照片网站上去招聘(很多时候都是公司的员工去这些网站上开账户,然后拿简历做内推)。因此,如果你想要别人帮你内推,首先要找到对应公司的招聘网站,并在其中筛选你想要的岗位。

举例,假设你想要在腾讯找一份测试工程师的工作,你需要找到腾讯招聘的官网(https://careers.tencent.com/),输入你想要搜索的关键词,并找到其中适合你的工作。

腾讯招聘

然后点击进入你想要投递的工作,进入详情页,复制岗位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后续你需要给我的,需要内推的岗位的链接。

复制岗位地址

2. 修改你自己的简历

找到了你想要投递的岗位后,你需要查看岗位的相应的要求,调整你的简历,让你的简历中的重点可以更加轻松的被 HR、面试官看到。(这里是强调重点,而非作假。简历造假是重大的信用问题)。

修改简历方面,网上有很多的文章和经验分享,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如果你没有信心,建议找一些做过人力资源的朋友,帮忙给看一下,他是否能够看懂你的简历,从你的简历中择取必要的信息。

3. 找我帮你内推

当你准备好了自己的简历,就可以找我让我帮你找人内推了。一个比较高效的方式是,你直接按照如下格式来和我沟通:

老白,我想去 XXX 企业,你能不能帮我内推一下?
我想去的岗位是 XXXX,这是岗位链接:https://example.com
这是我的简历 XXXX

并生成 PDF 简历,作为附件发给我。

此外,内推的时候往往还需要填写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你的邮箱等信息,请确保你的简历中包含联系方式,不然 HR 即使看到你的简历,也无法联系到你。

4. 等待内推反馈

当我拿到你的上述信息,如果确认能够帮你内推,我就会找在对应企业的朋友,帮你内推岗位。而且,如果他觉得他希望和你做进一步沟通,或帮你同步内推的进度,我会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给你们拉群。但如果他不愿意,我也没办法帮你拉群。

5. 等待 HR 联系你

如果你的简历符合要求,那么 HR 会在收到你的简历的一周内联系你,在这段时间里,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整理自己的所学,做好面试的准备。

总结

我虽然自己不在大厂里,但这么多年的经历,也有不少的朋友在大厂里。如果你想要我帮你内推, 我比较建议你做好一些基础准备,然后按照上述的流程,提供信息给我,让我帮你内推。

用好 Mixins

用好 Mixins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使用过 Mixins 这个功能,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会倾向于在不同的页面承载不同的功能。

但最近在做 NESHouse Pro 的时候,也确实遇见单个页面承载了大量的逻辑,因此,我决定使用 Mixins 来分割逻辑。

我将页面的逻辑和功能按照模块,拆分成了三个不同的 mixins。之所以这样拆分,是因为这三个模块都有一些跟随函数的变量,我不希望这些变量出现在主要的页面逻辑中,而是以抽象出函数的方式来调用,因此,通过 Mixins 来组合 Methods 和 Data 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关于员工股权激励的一些知识

关于员工股权激励的一些知识

我之前的工作都只有现金的部分, 所以从来不关注「员工股权激励」。

不过这一次因为宇宙条的原因,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员工股权激励」的信息,现在分享给你。

「员工股权激励」的种类

严格来讲,「员工股权激励」就是期权,不过,我们在求职的时候,遇见的可能有期权和 RSU两种。

  • 期权:指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上市后,如果是期权,员工需要出钱行权,然后期权会转成公司股份
  • RSU:受限股票单位,和普通的股票不同。员工需要工作约定年限后,拿到被分配(vest)的股票后即可变现,前提是公司已经上市或者被收购。如果是RSU,员工无需出钱行权,给多少价值的就以上市前的内部估值为基准转成相应股数
    • RSU给的时候一般规定给你的总价值,比如5万美元,如果给你的时候内部估值是100块,那就是给了你500股,但这个股数会随着内部估值变化而变化,还跟公司内部是否拆股有关系,如果估值在上市前成了200,那你就拿250股,如果公司在上市前以200的估值拆股,一拆二,那你的RSU总额还是5万,但股数就从250成了500
    • RSU是有期限的,这个由融资协议规定,如果在最终期限前无法上市,RSU就等于没了,大家都白干

期权的计算方式

在计算期权的时候,你需要关注的是:

  1. 期权的数量:在小公司的时候,会告诉你你大概占多少比例的期权/股票。但在大公司的时候一般会明确告诉你,你有多少股期权。这个影响到你后续的收益。如果是小公司,也建议你问清楚自己有多少股期权。
  2. 期权的价格:期权的在计算的时候,一般 HR 会告诉你一个价格,这个是这些期权的当前价格。除了当前价格,你还需要关注行权价格。你的实际收益是期权数量 x (当前价格 – 行权价格)

期权的收益方式

期权的收益方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1. 公司上市后出售: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公司上市,你的相应的期权就可以出售给市场,获取利润。
  2. 公司回购:如果公司无法上市,可以和公司约定一个回购价格,在无法上市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回购的方式来完成收益。如果内部有股权交易平台,可以以最新行权价卖回给公司
  3. 将收益权卖给第三方: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期权还需要关注哪些点?

  1. 归权周期:一般而言,公司给你期权是希望你长期为公司服务,因此,会有一个兴权周期的问题。一般而言是以四年为单位行权。比如,每年归权 25%,共计四年归权。
  2. 离职是否可以持有:有的公司的期权离开公司后无法持有,但也有的离职后可以持有,这部分你需要注意。

总结

以上信息是我自己了解到的,有必要的关于期权的内容,如果你有别的补充,欢迎在下方留言。

Credits

葛仲君老师对本文有贡献,补充了大量信息。

问选择记的问原因

问选择记的问原因

我并不是一个天才,我也会遇见难以抉择的事情。

当出现难以抉择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问那些我信服的朋友。

我会以如下方式提问:

  1. 我面临的选择是什么?
  2. 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背景信息,而非选择信息)
  3. 说出我可以选择的点
    1. 选择是什么
    2. 选择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4. 寻求朋友的解答

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我在问选择的同时,会选择问一下原因。

这些原因会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选,以及后续我如何再参考他的选择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

重构阅读系统

重构阅读系统

一直以来,我的阅读习惯是

  • 看书为主
  • 看文章为辅

但面临的现实是随着我手头的事务越来越多,我开始没有成块的时间来阅读书籍,实际上,目前我看书最多的时候还是在随心飞的过程中,由于飞机上没有任何的干扰,获得了非常好的阅读效果。

但,毕竟绝大多数时候没有办法做到,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调整我的阅读系统。

以终为始:我的阅读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要思考阅读系统的优化和重构,那么先要搞清楚为什么我需要阅读系统?以及,我为什么要阅读?

我阅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我对某一本书特别好奇,好奇其中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2. 我想要通过阅读一本书来获得其中的知识
  3. 我想要通过阅读一本书来补上自己的短板

综合来看,我阅读的诉求一个是满足好奇,另一个就是获取新知

而这二者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出路 —— 输出文章/视频

对于满足好奇类的书籍,我可以将书的内容输出为视频将自己的读后感分享给别人。

对于获取新知类的书籍,我可以将相应学习到的知识输出为文章,参考费曼学习法,通过教会别人来验证自己是否学会。

除此之外,因为搞开发经常要看很多的文章/文档,因此我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来查看这些文章,但查看了文章并没有将这些内容整理到我自己的知识库中,帮助我构建知识网络,因此,浪费的程度很高。

我需要客服自己对于一些特别基础知识的忽视,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也要敢于分享出去,让自己养成分享的习惯,从而督促自己对想要分享的内容进行吸收。

如何重构?

当我定义了我的目的以后,接下来就可以倒推我要做的事情。

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最终的目的一定是输出,那就要求我在阅读完成以后应该有内容留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他都应该能够在未来指引我的工作/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阅读工作流应该是这样的:

和以往的阅读系统相比,这一次将阅读目标的设定放在前置,我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模板,方便我每次阅读的时候,让自己填写,更好的明确自己是否有必要读这本书。

总结

根据我当下的需求,我开始调整和优化我的阅读工作流,后续,根据我的工作内容的变化,阅读工作流必将持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