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白宦成

关于白宦成

独立开发者, 自由职业者, 写作者

旅行租车还是打车/公交?

旅行租车还是打车/公交?

在 2021 年之前,我是没有驾照的,所以在 2021 年之前,我的旅行基本上出行便是靠走、公交地铁或者是打车。但随着 2021 年我考到了驾照,我开始有了开车出行的能力。在旅行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个新的选择:租车还是打车/公交?

从我自己来看,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我的行程安排和我的住处安排。

以上次的沈阳之旅为例,我住在沈阳市区的工业展览馆附近,这附近地铁方便(有地铁二号线),同时从位置上来看,属于沈阳市区范围。从旅行的行程安排上的来看,我是要在沈阳市区内逛,主要安排的行程都是探店、博物馆等。

在这种情况下,打车/借助公共交通是更合适的。因为没有开车的必要条件:路远、跨度大公共交通不方便

与之对应的是之前我去蓟县玩,蓟县作为一个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业态,大部分时候的安排是在野外的,且蓟县内部并没有丰富的公共交通来帮助我从 A 点到 B 点,因此租车/开自己的车就成了必要条件。

如果你也要出去旅行,不妨试试参考这个策略来进行决策。

写作和整理,使我疗愈。

写作和整理,使我疗愈。

作为一个非典型 i 人,我因为电池容量极大,导致尝尝被人认为是一个 e 人。但坦白来讲,我真的是一个 i 人。因为我知道,自己其实能表现的很 e,不过是因为我的电量足够大给大家的错觉。一旦我在社交中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便需要通过写作和整理,来疗愈自己,给自己充充电。

写作可以让我梳理脑海中纷乱的思维,强迫自己按照结构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尝试梳理脑海中的问题。我长期自己积累的 memos,则可以确保我总是有的写、有想写的内容。

整理则可以让我放空大脑,专心思考眼前的事物应该分到哪个类目,并将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你的自我疗愈手段是什么呢?

无用且恶心的人体趣味冷知识

无用且恶心的人体趣味冷知识

简评:确实恶心,就这样。

经常运动会对心脏产生什么影响?

  • 经常运动会对心脏产生什么影响?
    人在静止状态时,脉搏率(也称为静息心率)为每分钟60到80次。经常运动会让人体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心肌等肌肉的体积增大,变得更加强健,每一次心跳都能推送更多血液,因此脉搏率也会降低。运动时,受过训练的人的心脏每分钟能推送大约30升血液,而未受过训练的人的心脏每分钟只能推送大约21.5升,因此前者的脉搏率比后者低得多。研究表明,通过运动,心脏的大小也能增加40%之多。曾七次赢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退役前的静息心率只有每分钟32到34次。

腰太粗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吗?

  • 2001年的一项研究对9913个年龄在18岁到74岁之间的人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腰围维持在35英寸以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肚子大的人面临的健康风险也大。

马桶圈和电脑键盘,哪个更容易传播疾病?

  • 很多人抵触公共马桶,担心坐在上面会染上可怕的疾病,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办公室职员从电话和电脑键盘上接触到的细菌更多,几乎是马桶圈上的400倍。一张桌子上可能有多达1千万个细菌,电话上每平方英寸有2万5千多个,键盘上每平方英寸有3000多个。而普通的马桶圈上每平方英寸只有大约49个细菌。这可能是因为细菌主要通过手来传播,而人们很少用手接触马桶圈。研究还发现,在一排厕所中,中间的马桶往往细菌最多,而离门最近的马桶则细菌最少。

如何从肢体语言看出对方是否对你有好感?

  • 如果一个人被你吸引,他看着你眼睛的时间往往会稍长一些,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他的瞳孔也放大了,这是体内分泌肾上腺素造成的。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做了一项实验,给同一个女人拍了两张一样的照片,把其中一张的瞳孔人为处理成放大的样子,受试者看了两张照片后,都觉得瞳孔放大的那张更有魅力,尽管他们无法解释其原因。
    对你有好感的人,脚或膝盖可能会下意识地朝向你,这其实是在表示“我想要朝着这个方向”。如果他总是触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大腿,其实是想要触碰对方的这个部位,或者希望对方能触碰自己。
    如果一个女人被某人吸引,就可能会甩动头发,看向两侧,微笑。对方衣服上明明很干净,她却给拍了拍灰,身体前倾,站得或坐得离对方很近,这些都是被对方吸引的表现。而如果女人把双臂交叉在胸前,双腿也交叉起来离对方远远的,那么就说明她对对方不感兴趣。

为什么自己挠自己不觉得痒?

  • 为什么自己挠自己不觉得痒?
    只有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挠痒痒才会引发恐慌、不安和随之而来的大笑。当自己给自己挠痒痒时,缺少了这种出其不意的因素,人脑中的小脑部分能够预知动作的到来,所以就会通知其他部分忽略这种感知。
    小脑负责处理人的动作,并预测这些动作会带来什么感知。一般来说,人脑很少关注已经预见到的感知,比如手指敲击键盘的感觉。然而,意想不到的感知却会引起强烈的反应——试想一下,如果有人蹑手蹑脚地走到你身后,拍了一下你的肩膀,你会不会吓一大跳!
    意料之中的感知和意料之外的感知所带来的反应差异,多半是人类进化出来的生存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脑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天敌等重要的事情上。
《人生十二法则2》书摘

《人生十二法则2》书摘

心智健康与社会关系

  • 这位来访者的故事在个人和实践层面都是典范,指出了一个我在自己超过20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逐步意识到的事实:人们需要持续的人际沟通来维持心智的秩序。
    我们需要通过思考来厘清问题,而交谈是首要的思考方式。
    我们需要讨论过去,这样才能区分哪些是琐碎或者过分夸大的困扰,哪些又是真正重要的体验。我们需要讨论当下的本质和未来的计划,这样才能知道我们在哪里、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要去那儿。我们需要让他人了解和判断我们构想的策略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其效率和韧性。我们也需要一边表达一边观察自己,这样就能把模糊的身体反应、动机和情绪变得清晰有序,摈弃那些夸大和非理性的担忧。我们需要交谈,既为了记住也为了忘记。
  • 年幼的她由此学会了重要的一课:如果你与他人交流的事物不能吸引人,那么你交流的价值,甚至是你存在的价值都可能为零。通过这样的方式,她开始深入地探索家庭和更广泛社会里复杂的价值体系。

自下而上建立的等级结构

  • 塑造社会的价值包含着明确或隐含的假设,经过数百万年的发展,人们对这些假设达成了共识。毕竟,如果“你应该怎么做?”是一个短期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长期版本就是“你应该怎么生存?”。因此,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是回顾遥远的过去,沿着进化链回到最基本的地方,去探寻价值判断是如何建立的
  • 但凡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基本社会性的生物都拥有并清楚自己的位置。社会性生物都通过其他同类的价值判断和自己的地位来建立对价值的精确理解。

保持新手心态

  • 保持初学者的状态也有好处。塔罗牌深受直觉主义者、浪漫主义者、算命先生和骗子们的喜爱,塔罗牌中的“愚者”这张牌代表的是积极,法则一开头的插画就是它。愚者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他正在山中旅行,阳光照耀在身上,而他视线朝天,即将从悬崖踏空跌入山谷中。而他的优势也恰恰在于这种敢于跌落谷底的意愿。人只有在做愚蠢的新手时才能学习,所以荣格将愚者原型视为救赎者原型的前身,而救赎者原型象征着完美的个体。
  • 愚蠢的新手不得不一直保持对自己和他人的耐心与包容。他人有时会将他展现的无知、生涩和无能归结于不负责任,这样的谴责或许有道理,不过将愚者的不足视为道德上的堕落,不如理解为这是他的脆弱本质带来的必然结果。伟大的人都是从渺小、愚昧和无用开始成长的。这个道理贯穿了流行文化和经典传统文化,比如迪士尼的匹诺曹与辛巴,还有J.K.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匹诺曹开始是个没有头脑、任人摆布的木偶;狮子王曾是个天真的幼崽,被他邪恶作乱的叔叔当作棋子;学习魔法的哈利·波特则是个没人爱的孤儿,睡在脏兮兮的柜子里,被伏地魔视为死敌。伟大的神话英雄们也通常都出身卑微,比如来自奴隶家庭或者低贱地诞生于马槽中。他们也经常面临巨大危险,比如法老刚好决定杀死某个民族的所有长子,或者大希律王颁布了类似法令。但今天的新手就是明天的大师。
  • 做新手是好事,而与他人平等相处也是如此。
    往往平辈间才能有真正的交流,因为信息很难在一个等级制度中向上传播。
  • 自上而下的信息流动也存在障碍。比如身居体系下层的人会对自己的位置不满,从而不愿积极回应来自高位者的信息,甚至出于纯粹的怨恨而故意对着干。此外,新手会因为缺乏经验、教育或者不熟悉自己的岗位工作,而在不加判断高位者的观点质量和能力的情况下就顺从其权威地位。相比之下,同辈之间的影响力主要来自说服,以及认真回应他人的注意力,彼此的平等状态也需要通过有舍有得来维系。所以,处于等级制度的中间位置是有利的
  • 缺乏至少一个紧密朋友的孩子之后出现抑郁、焦虑或反社会倾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要大很多7,而朋友较少的孩子成年后失业或者独身的可能性也更大8。
  • 除了友谊,在工作中和职级接近的同事建立的关系也是同辈调节的重要来源。要维护好和同事的关系,就要在必要的时刻表达赞扬,公平地分担必须完成的苦活儿,在团队合作中守时高效、服从安排,以及让人们看见你的不计辛劳。同事的认可或者批评会强化这些互惠,从而和友谊一样促进我们心理功能的稳定性。如果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那么在遇到困难时与你共事的人也更愿意伸出援手。
  • 在和朋友、同事的相处中我们可以克服自己的自私倾向,学会不要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另一个不显眼但同样重要的好处是,当他们支持我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时,我们也会克服过度的天真善良,避免因被人利用而过度付出
  • 许多人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时,等级制度就会产生,有能力的人会开始行动,没那么有能力的人也会尽量跟随,并且在过程中成长。面对真实的问题时,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应当上升到顶层。这不是权力,而是由能力决定的恰当的权威性。
  • 当有能力的权威在解决必要的问题时,赋予他们权力是理所应当的。在承担解决复杂问题的责任时,成为有能力的权威也同样必要。这或许就是一种理解责任感的方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主动承担解决某个问题的责任,然后勤劳甚至富有野心地和他人一起寻找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之所以要有效率,是因为还有其他问题要解决,效率可以节约资源以用于别处。
  • 真赢家的胜利会改善游戏规则本身,并惠及所有玩家。当有人对此进行天真或狭隘的讥讽,或者断然否决时,想必就带着许多阴暗动机。他们不想看到世间的痛苦得到减缓,这才是最酷虐成性的人。

服从是创造的前提

  • 讨论完她的个人生活之后,她开始对世界的整体状态表达不满,包括由人类活动破坏环境引发的即将到来的灾难。原则上说,关注全球性问题并无不妥,但这不是重点,问题出在作为一个20出头、生活一团糟、连床都起不来的年轻人,她高估了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人应该区分轻重缓急,并带着谦和态度解决自己的问题。
  • 在奔跑之前你需要先学会走路,甚至需要在走路之前先学会爬行。只有这样你才能接纳自己的新手身份,而不是随意地对所处的等级制度进行傲慢又自利的鄙视。

人格等级与转变潜能

  • 整个“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的一点是,不论多么严格地遵循规则,也不论规则多么重要,好的结果都不能单纯通过盲从规则来实现。这意味着“哈利·波特”系列并未将对社会秩序的机械化顺从视为最高道德,能取代顺从的因素虽然不容易说清楚,但大概可以总结为“遵循规则,但在遵循它就会阻碍规则本身的目的时停止遵循,并承担违背道德的风险”。相比于公式化的规则,这样的道理通过包含代表性行为的故事来传递往往更有效。元规则是关于规则的规则,而元规则和规则的传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 历史悠久的《伯撒抄本》提供了另一个故事,同样为尊重规则和创造性转变的问题提供了深刻见解,指出转变虽然与规则相冲突,但也是必要和可取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耶稣观察到有一个人在安息日工作,就对他说,“人啊,你若知道你所做的事,你就有福了;你若不知道,你就被诅咒,是犯了律法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完美概括了法则一的含义。即如果你理解规则的必要性和神圣性,了解它所阻止的混乱、它是如何团结遵循它的群体的、它的建立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打破它的危险,还依然愿意承担起破例的责任——因为你能看清这么做会带来更高的善,那你就不仅遵循了规则,更服务了真理,而这就是更高尚的道德行为。如果你拒绝承认所违反规则的重要性,仅出于自利之便行事,那么你就理所当然要被千夫所指。你对待传统的粗心大意,将会给你甚至你身边的人带来深刻而长久的痛苦。

以故事指引人生

  • 社会一定有规律化的行为,否则社会就不会成型,只会剩下纯粹的冲突。
    不过,有序社会的人们不一定能明确地理解他们自身的行为和道德准则。所以摩西才不辞辛劳地担任追随者的判官,直到他获得十诫。
  • 你可以成为谁?答案就是成为一个不断主动面对未知的人;一个打破天真、审慎而有力、能理解和克制邪恶的人;一个将混乱转化为有价值的秩序,或者将僵化的秩序化作混乱、推倒重建的人。

找到你的志趣与潜能

  • 即便意识不到,每个人也都能理解这个意思。比如你曾被税务机关调查过,那么当你收到他们的来信时,就会血压骤升、心跳不止、手心出汗,被强烈的恐惧笼罩。在遭遇危险时,这样的本能反应也能让人做好行动的准备。接下来你就要决定要不要打开信封,面对它的内容。如果打开了,要不要仔细想好对策去处理这个或许可怕的问题。或者你会选择视而不见,忽视焦虑感的警示信号,然后付出不可避免的心理和现实代价。前一种选择需要你主动直面那个抽象的可怕怪兽,也会让你变得更强大、更完整。后一种选择会让你一直遭受恐惧的威胁,就像在黑夜里被掠食者凶恶的双眼注视一样。
  • 追求胜利诚然重要,但在困难和挑战之下力求公平,才是对任何一个游戏来说最重要且最值得追求的(15)。
  • 你不能选择志趣,是志趣在选择你。
    它会从黑暗中显现出来,成为你信奉并为之而活的理由,推动你前进到下一个志趣出现之时,人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寻觅、发展和成长。这个旅程虽然危险,但也是人生的宝贵冒险。比如在追求爱慕之人时,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在过程中有所改变。你走过的旅途,完成过的工作,不管是为了休闲还是生计,都会塑造你。你会在这些情境下有新的体验,这些体验有时痛苦,有时好过所有的快乐。无论如何,你都会学到很多。这些都是这个世界中潜藏的一部分,在追寻它们的过程中,你会经历深入骨髓的改变,并真正成为你自己。
  • 阴性的一面则由右侧的月亮所示,代表了混乱、潜力、关怀、修复和情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是其中的一面发展得更为完善,比如男性的阳性面或女性的阴性面更显发达。尽管如此,在努力探索和直面了圆形混乱与恶龙之后,人是有可能保持两者的平衡发展的,而这也是炼金术士心中的理想状态。
    在这个充满未知潜力的世界中,存在着同时带来危险和机遇的恶龙。这个永恒的二元对立也同样体现于画面右边龙的上方的两个符号,即代表正面的木星和代表负面的土星。在直面危机的过程中,人格的阴阳两面得以显现并齐心协力。在墨丘利神所代表的意义的指引下,人们对潜意识的探索将人格当中冲突的部分整合在一起。这就是理想人格发展的故事,它描述了我们可以成为谁。

在直面痛苦中整合自己

  • 最高的神圣和善包含了马尔杜克环绕脑袋的眼睛所代表的专注,魔力言辞所代表的有效语言,以及主动直面未知、战胜混乱的勇气与力量。这也许就是人类核心精神的决定性特征了。

如何行动

  • 你应该选择深刻、高尚而又宏伟的目标。如果你能在路上找到更好的目标,那就调整方向。不过要小心,改变目标和放弃努力不太容易区分,一个有用的辨别方式是,如果新的道路更富挑战,那么多半意味着你不是在欺骗自己。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曲折前行,虽然这不是最高效的方式,但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你在不断成长,目标也会在追寻中发生变化。

那些终将摧毁你的小问题

  • 岳母一直在用直径为15~18厘米的面包盘盛放三明治,而不是用一般的25~30厘米的全尺寸餐盘。不久之后,她带着些许震惊向女儿们讲了这件事。此后,这个故事在家庭聚会上被多次重提,也总会引起哄堂大笑。毕竟,岳父至少用这些盘子吃了20年的午餐,而岳母从不知道他讨厌这样的用餐陈设。这件事情充满了喜感。
    现在看来,岳父那天完全有可能是被别的事情刺激到了,而并非真的在乎这些盘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个小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非同小可,原因有二。第一,如果某件事每天都在发生,那它就很重要,而午饭就是每天都在发生。因此,如果有什么事情在长期困扰你,哪怕程度很轻微,你也应该留意。第二,尽管我们说一直持续发生的事都非同小可,但遇到这种所谓的“小麻烦”时,人们往往又会选择袖手旁观,任其发展
  • 如果你没有弄清楚你想要或不想要什么,就没法开口争论,更别提赢得争论了。
  • 弗洛伊德整理了一系列和压抑有关的现象,并称之为“防御机制”。所谓压抑,指的是主动阻止有可能被觉察的心理信息进入意识。这些现象包括否定(“真相并没有那么糟”)、反向形成(“我真的真的很爱我的母亲”)、转移(“老板吼我,我吼妻子,妻子吼宝宝,宝宝踢猫”)、认同(“我被欺负了,所以我就要去欺负别人”)、合理化(对低劣行为的自我辩解)、理智化(早期神经质的伍迪·艾伦的最爱)、升华(“我至少能画出裸体女人”)和投射(“不是我敏感,是你很讨人嫌”)。弗洛伊德是一位研究欺骗的出色学者,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不诚实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

做个有用的人

  • 如果你想在工作单位或任何团体中做一个有用的人,那就去完成那些重要但无人触碰的事情吧。
    第一,花费比同事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当然也别失去自己的生活。1第二,厘清眼前的混乱不堪。第三,工作的时候认真投入而不是装装样子。第四,多研究一下你的业务或你们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你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中流砥柱。人们会注意到这一点,并开始欣赏你来之不易的成绩。
  • 意义最能维系生命,而意义可以在一个人主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被找到。当人们回顾自己有幸取得的成就时,他们会想:“我还真做成了那件事,挺不容易但非常值得。”这似乎是个奇怪的悖论,一件事的价值和完成它的难度是相互关联的。想象一下以下对话:“你想做难事吗?”“不,我想做轻松的事。”“根据你的经验,轻松的事有价值吗?”“好像通常不太有。”“那你真正想要的可能是难一点儿的事。”我想这就是人生真谛:困难是必要的。

在困苦中激发潜能

  • 人们得不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往往是因为他们从未向自己和他人明确那个东西是什么。毕竟不瞄准是几乎不可能击中目标的。
  • 在兄弟会派对里当那个年纪最大的人绝不是一件好事。这是一种伪装成任性叛逆的绝望,也透着一股敏感的颓丧和傲慢。《彼得·潘》里的永无乡便有这样的意味。同样,一个迷茫但有才华的人在25岁时充满潜能,到了30岁可能就会显得绝望可悲,40岁时则可能会完全失去潜力。
    你必须牺牲掉一部分不可估量的潜力,以换取一些生活中实在的东西。你需要找准目标,严于律己,否则就要自食其果。

拯救你的父亲

  • 所谓勇气就是,无论真相看起来多么可怕,都勇于探寻。
  • “人”的终极问题不是我们当下是谁,而是我们在未来可能成为谁。

主动挑起额外的重担

  • 你愿意承担多少责任,就会获得多少人生的意义。
    因为承担责任能使你真正投身于改善世界的行动中,减少不必要的痛苦,通过言传身教鼓励他人,克制人性阴暗面。一个砌砖工可能会怀疑自己单调乏味的工作,这样一块一块地砌砖有什么用。但他也许不是仅仅在砌砖,而是在建一堵墙,这堵墙是一座建筑的一部分,这座建筑恰是一个弘扬至善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铺设每一块砖的行为都是神圣的。如果你不满足于日常所为,那是因为你的目标不是建设一座弘扬至善的建筑,你的目标还不够高远。

拒绝荒谬

  • 完成荒谬而令人厌恶的工作会打击人的士气,一个人但凡有点理性,都会很难有动力去完成那些毫无意义甚至自相矛盾的任务,因为他内心的每一丝真诚都会抗拒这种迫不得已。
  • 这句话中那个知行一致的自己是帮助我们战胜人生风浪的方舟,而违背自己的根本信念就等于将这艘方舟驶向自我毁灭的浅滩,欺骗自我,然后遭遇自我背叛带来的空虚,承受心灵和现实中不可避免的损失。

投身理想之地

  •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工作在扼杀你的心灵,那就可以考虑,开始劳心费神的更新简历和求职过程,去寻找另一份工作了。
    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也常常让人气馁,但其实你只需要成功一次就够了。你有可能找到薪资更高也更有趣的工作,同事们不仅不会打击你的士气,反而会让你容光焕发。所以也许遵从心灵的呼唤才是上上策,否则你就需要活在自我背叛当中,眼睁睁看着自己忍受那些你无法容忍的事情。这是最糟糕的情形。
  • 即便缓慢,那种持续的绝望感也会加速你的衰老,甚至让你想尽快结束事业甚至生命。老话说长痛不如短痛,你也许会承受好几年的惭愧,每周发四五份甚至十份简历,大部分都不会被人再看第二眼。但你只要走运一次就好,几年的盼望和艰难总胜过一生沮丧而压抑的职业生涯。

如果关心放错了地方

  • 我们应该让年轻人明白,肩负崇高的责任才能带来意义感,才能抵御人生的悲剧和挫败。
    当社会没有如此教育年轻人时,他们就会在错误的地方求索,变得越发脆弱,易于被肤浅的思想控制,被怨恨情绪支配。历史的进程是如何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这种脆弱和敏感是怎么产生的?

最坏的决定就是不做决定

  • 一个人要写出复杂而通畅的长文,自己也需要先拥有复合、明晰和深刻的人格。

恪守与超越

  • 如果你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带来改变,而你破碎和矛盾的自我也会变得统一。
  • 在至少一件事上尽力而为,帮你在迷茫时发现出路。

主动探索未知

  • 艺术家站在混乱与秩序的交界处,而这个地方有时候充满艰险,让他们不仅不能创造秩序,反会跌入全面混乱之中。但艺术家却一直都栖身于人类认知的前沿,艺术之于社会就像是梦之于精神生活一样。

将潜力转化成现实

  • 如果我们不能坚守责任,其他人就会认为我们缺乏道德和诚信。此外,人们不光会追究错误和疏漏的责任,也相信自主做出正确决定的人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公正地获取自己通过诚实自主的劳动创造的果实。这样的评判似乎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在心理和社会层面都广泛发挥着固有功能。这也就意味着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自我还是他人,都会抗拒变成机器上的螺丝钉而没有选择的自由。
    缺乏主观能动性、自由意志和责任感的人,是无法与包括自我在内的任何人建立良好关系的。

无法忍受的约会

  • 每个人都是深不可测的谜团。只要足够细心,你就会在伴侣身上重新发现足够的神秘感来保持你们刚在一起时的情感。只要足够细心,你就能避免对伴侣习以为常,敢于打破生活的惯性,摆脱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幸运的话,你们会重燃最初相爱时的那种火花,那种对更美好的自我和生活的想象,而这正是两个人坠入爱河时发生的事情。在热恋时,两个人都变成了更好的人,但热恋状态随后会消退。热恋体验对两个人来说都是礼遇,它打开了双方的想象力。

商讨、暴政和奴役

  • 这种情况下,坚持追问是像做手术一样必要的手段。要在伴侣明确抗拒的情况下坚持对话,需要的不仅是勇气,甚至要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这么做很艰难,但值得钦佩。因为那个回避问题的人内心多半也是矛盾的,纵使他会发怒,但未必不想解决问题,这时候要坚持对话在认知上、道德上和情感上都很有挑战性。此外,对话也需要信任,而人们经常会通过遇到敏感话题时发脾气的方式来测试对方是否真的在乎自己,是否有诚意克服一两次甚至十次困难来把问题彻底沟通明白。不过,回避加愤怒还不是拒绝沟通者唯一的把戏
  • 人生中这种层次的成就屈指可数,大约也就有4种。努力建设的稳固婚姻是成就之一,这会创造可靠、坦诚和有生活气息的家庭,让你愿意生儿育女。在稳固婚姻的支持下生育后代,这是成就之二。你会为此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力争实现更好的自我,创造出高品质的新关系,从而在你老去时儿孙满堂。人生苦短,你应该尽量实现完整人生所有的成就,而婚姻和子孙以及伴随着的所有心碎与负担都会占据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错过这一切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社会总是强调人的主要满足感源于事业,但是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是工作,而不是事业。在我的临床实践和专业经验里,一个女性不论其才华、教育水平、生育意愿处在什么水平,或者拥有怎样的年少轻狂和文化熏陶,到了三四十岁时往往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将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
  • 如果你足够坚持,也对任何不愿商讨和牺牲所导致的恶果充满恐惧,那么你就会在恰当的时候组建家庭,而且一切发展顺利。这样一来,你就准备好发展你的工作和事业了,这也是一个人在短暂人生中能实现的第三个成就。你学会了如何在最亲近和私密的关系里创造和谐,这种智慧也会延伸到你的工作当中,使你成为年轻人的导师、同龄人的帮手和可靠的下属,驱使你尽力改善当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和不开心了。也许最终你能学会好好利用家庭和工作之外的时间,让业余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是人生的第四个成就,和其他三个成就一样也会一直生长

经营幸福的家庭

  • 根据我30年的临床经验和婚姻生活体验,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每周花大概90分钟的时间和伴侣聊各种生活和个人问题,比如最近工作如何,孩子们近况如何,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打理,最近有什么困扰需要帮忙,要为下周的事情做哪些准备。这种对话应该纯粹是事务性的沟通,因为你和伴侣需要在各自有自己想法的前提下达成共识。两个人要持续对话,彼此表达和倾听,不一定是一次性谈90分钟,可以是每天15分钟,只要能保持事务性沟通的通畅,大家知道彼此的想法就行。如果你们花的时间少于90分钟,问题可能就会积压,共识可能就会混乱。当问题积压到一定程度时,你和伴侣就会都搞不清状况、彼此疏远了。关系失去连贯性是一个很糟糕的结果。

构成世界的永恒元素

  • 那些到了16岁尚未醒世的女孩子们都会有这样的遭遇,她们不想清醒,因为她们尚未发展出面对世界阴暗面的勇气和能力。她们非但没有被鼓励去探索世界的复杂性,反而在被庇护,而年轻人一旦被庇护,就等于被毁掉了。因为他们没有见过邪恶女王,所以当有一天她展露全貌时,他们会麻痹自己甚至伤害自己。更糟糕的是,当你过度保护孩子时,你自己反而会成为他们最想远离的人。你不让孩子进行必要的冒险,就会弱化他们的人格,而你就成了破坏者的化身、吞噬自主意识的女巫。
  • 如果想既拥有简化的便利,又避免陷入盲目,就要与不同类型的人持续对话。

化解怨恨

  • 不幸和风险都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概率随机。你可能会觉得这么想并不能安慰你,但认识到随机性可以减少个人性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强烈的主观怨恨情绪。此外,你也可以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事实,即人生的所有负面体验都伴随着正面的体验。

勇气之上,还有爱

  • 你也许会疑惑,人们真的会这么选择吗?他们能够这么选吗?我见过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是失去至亲时的哀伤。就算你对生死和逝者的感受都是矛盾的,也依然会因为死亡而哀伤。哀伤反应不完全是有意识的,它是一种奇怪的体验,会突然占据你的感官。你会感到震惊和困惑,不知道如何反应。有意识的哀悼是不真实的,它只是在表演应有的行为,并没有被真实的哀伤驱使。如果你没有在不知不觉中被哀伤占据,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感受到应有的情绪,没有眼泪和悲伤,这件事对你来说如此平常。假如你是在遥远的他乡收到死讯的,就尤其可能有这样的反应。但在貌似正常的生活中,你会忽然被某个小细节触发,哀伤就像潮水一样袭来。这种情况非常普遍,而且没人知道会持续多久。这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产生的情绪,你逃脱不了它的掌控。
    哀伤是爱的体现,或许也是爱的终极证明。
  • 浸于不可抑制的哀伤说明即使逝者是个不完美的人,即使生命本身有许多不完美,你也相信对方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否则你为什么会因为丧失而感到不由自主的悲痛?这样的情绪是自我欺骗无法企及的。你哀伤是因为有价值的事物不复存在了,不论逝者生前给你和他自己带来过多少麻烦,你在内心深处都认为他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在我的经验里,即使劣迹斑斑之人的死亡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悲伤。世上罕有生活惨不忍睹到死后无人哀伤的人。
  • 在任何家庭聚会中,人们在感受到温暖和共同回忆带来的联结的同时,都会不可避免地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悲伤。当你看到一些亲人生活停滞或者走歪了人生路时,当你看到某些人逐渐衰老、健康与活力不再时,当记忆中年轻力壮的人们变得脆弱、让你的回忆也随之扭转时,都会让人感到痛苦。然而,在根本上大家依然会认为我们能够在一起吃饭、聊天、分享喜悦或哀伤是一件好事,而且每个人都相信只要团结一致,就能渡过难关。所以当你在哀伤时和家人相聚,其实也做出了一样的底层选择,“虽然当下艰难,但至少我们能在一起并彼此依靠”。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警惕我们的傲慢

警惕我们的傲慢

在入住杭州「菲住不渴」酒店时,其全屋智能让我感受颇深,整体体验也不错。但在入住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个酒店中的一些不适的点位。而这些不适的点位,正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我们自己的傲慢,来让用户「学习使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菲住不渴酒店的卫生间大灯是没有开关的,当你早上起床时,你想要上厕所,你需要喊「天猫精灵,打开卫生间灯」。当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设计师深深的优越感以及我对于这个设计的不适。

我是一个人入住的酒店,这个状态可能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假如这个是一对夫妻、一组同事来入住。早起开灯去卫生间的代价是让另外一个人苏醒,这个设计有点愚蠢。设计师很相信天猫精灵的能力,但没有考虑到这个可能并不是一个适合的场景。

我们在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以及需要给用户提供必要的降级方案(比如这个 Case 中,卫生间提供一个开关即可),不要让我们的优越感支配我们,设计出强迫用户的选择。

「杭州菲住布渴酒店」简评

「杭州菲住布渴酒店」简评

最近去杭州住了一下阿里的「菲住不渴酒店」,感受一下阿里巴巴对于未来酒店的定义。其中有好有坏。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我自己的个人体验。

整体设计

菲住不渴酒店的整体设计风格是比较简约且具备「未来感」,如果用一个更具象的描述的话,就是整个酒店充斥着弧角和多彩灯光,使得整个酒店从设计上给人以「未来感」、「科幻电影」感。

图片来自 www.booking.com

整体的设计偏简约,猛地一看,和过去我们熟悉的各种酒店是完全不同的,的确从设计上来看更加的「未来」。

房间内部设计

房间内部的设计延续了酒店整体的设计风格,以白色、弧线为主。清冷的性格对于喜欢雍容华贵的带娃家庭,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对于出差、热爱科技感的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个可以体验的选项。

图片来自 Booking.com
自己拍的,和其他楼房过近,晚上睡觉可要拉好窗帘。
图片来自 Booking

房间设施

菲住不渴酒店的一大特色是其智能化,所以其屋内放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虽然并不一定能每个都串起来),让没有使用过智能家居的人来说,可以快速感受到各种智能设备带来的好处。

首先,第一个会让你感到 Aha 的,是房间的人脸识别门锁,这个门锁是我整个入住过程中,体验最深刻的。你不再需要担心出门是不是没有带门卡,只要走到房间门口,人脸识别,就能进入房间。对于容易丢三落四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

房间内有一个天猫精灵,你可以睡觉的时候让它帮你关闭整个房间的所有灯光,就不用自己起床来关灯了(这一点很好,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家整一套智能家居)。

此外,床头给你准备了无线充电,你可以把手机放在上面充电,数据线可以安心的放在行李箱当中,来使用。

餐食

菲住不渴的酒店参数是朝着五星级酒店的方向去对标(但显然没有那么好啦),比起我们常住的全季、亚朵,是要好上不少的。

早餐当中有面包、咖啡、水果、凉菜、热菜、面档(云吞)、缙云烧饼、寿司、蒸档。对于住的人来说,虽不能比拟五星级酒店,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不错的一餐了。

照片来自 Booking
我自己拍的刚好另一个视角的照片

地理位置

菲住不渴酒店的位置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所以对于要到阿里巴巴办事的人来说,住这家酒店会非常方便。但如果你是来旅游的,那这个酒店就不是太推荐了,主要还是离市区太远了,中间隔着一个西溪湿地,并不是一个适合旅游者入住的酒店。

总结

整体来说,我认为菲住不渴的住宿体验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号称智能未来酒店,但在如今各家都有了送外卖机器人;各家也都会在自己的房间配置一些基本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时候,菲住不渴酒店就没有那么显眼。

但另一个层面,这家酒店创办于 2018 年,如果用 2018 年的视角来看,那菲住不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未来酒店」。

但如今的我们再去,就当成一个普通酒店入住就好啦。

《金钱的属性:一个富豪的财富私房课》书摘

《金钱的属性:一个富豪的财富私房课》书摘

我给比我更优秀的经营者投资

  • 我尽可能地消费我所持有股份的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因为它们也是我的公司。

复利的秘密

  • 将复利变为自己的朋友还是敌人,决定了一个人获取财产的规模。为了将复利变为朋友,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了解复利。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调查,只有1/3的美国人了解复利。爱因斯坦曾说过,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固定收入的金钱具有强大力量

  • 如果你正在计划做生意或创办企业,那么不要羡慕那种拦截溪流、趁着正值暑期一口气赚了1000万元的人,而应该羡慕那种持续不断每天都能够获取几十万元收入的汤饭店。因为暑期挣到的1000万元就像棉花糖一样轻飘,轻微一触碰就七零八落,但汤饭店的1000万元就像枫树一样坚不可摧,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 不固定的收入往往是一次性聚拢的金钱,容易引起人的错觉,使其看起来比实际价值更高。所以容易让人认为自己挣了一大笔钱,于是便奢侈浪费,到处乱花,结果却存不下来。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大赚一笔,所以得先规划存储,再用剩下的去消费,但现实中真的能这样有效调节金钱的人寥寥无几。
  • 固定收入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可预测性。能够预测未来就意味着能够控制金融资产的最大敌人——风险。对资产来说,风险是最危险、最可怕的存在,能够夺走一切。人们会因为不清楚风险的藏身之处,在犄角旮旯、兜兜转转中突然撞个头破血流。能够控制风险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本身就能够带来信用,而信用则可以作为实际资产使用。同样是5000万元,现实生活中的信用能够使其变为1亿元甚至更多的资产。

风险最大的时候也是风险最小的时候

  • 市场处于熊市时,人们不知道究竟会遭受多么惨重的损失,风险看起来十分巨大,因此没有人购入股票,导致股价暴跌。但这一时期其实是风险降低得最多的时期。 市场处于牛市时,几乎没有人会担心出现风险,而此刻的风险却最大。看似风险消失的牛市当中反而存在着最大的风险。因为这是产生泡沫的唯一时刻。因此,一定要有一双能够准确发现风险的眼睛才行。

对待他人金钱的态度就是对待自己金钱的态度

  • 税金是自己的钱,同时也是他人的钱。合法节税是对自己财产的保护,但逃税则相当于偷盗他人的钱财,是蔑视他人金钱的行为。
  • 不随意对待他人的金钱,自己的金钱也就不会被他人随意对待;不怠慢他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不会被他人怠慢。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宝贵的,那么儿媳妇也是宝贵的;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掌上明珠,那么女婿也应该被视作掌上明珠。

继承了几千万元遗产,却被限定绝对不能有损失

  • 即便真的获得了100亿元,但在失去了收入276万元时的生活态度的瞬间,你所拥有的财产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一定要认清这一事实并简朴、踏实地生活。你是能够挣得100亿元的人,所以希望你能够预先获得这些智慧。

去三星证券买三星电子股票的人

  • 长时间是指最少一个世代(30年)以上。不能相信那些短期内成功或仅获得过一次大的成功的人,不能相信毫无成果的理论家。混迹赌场的一个人每次都把中了头奖兑换成现金后的发票拿给我看,但无人能知晓他为了中这个头奖究竟扔掉了多少钱,或许他把去了赌场却没有中头奖的经历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也未可知。

通过新闻区分事实和投资信息的方法

  • 比起目前的状况,市场更加惧怕的是这种状况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为什么股票市场的未来是现在无法掌控的原因所在。人人都清楚事实,但事实所指向的未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这笔投资是否会成功还要等待几年之后才能见分晓,但有一个事实是明确的,当道琼斯指数处在29000点即将突破30000点关卡,人们毫不担心地期待着牛市时,其实风险最高;当所有人沉浸在巨大的恐惧之中、纷纷抛售时,其实风险最低。

鸡蛋没放进一个篮子,为什么还是都碎了

  • 良好的投资组合能够帮助投资者保持“平常心”。凭借投资组合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哈里·马科维茨提到过,保持平常心是投资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他也提到过自己在债券和股票上进行了50:50的分散投资。 经济学者迈尔·斯塔特曼的调查显示,由10个种类所构成的分散投资能够消除84%的突发性危险
  • 我在聚拢资产时进行集中投资,在让资产创造资产时进行分散投资。也就是说,用像攻击手出击一样投资出去的资产集中对一个家伙进行战斗型投资,用像防守者一样稳固的资产广范围地进行分散投资。如果是一定要守住的资产,那绝对不能将其全部都放在架子上面。慢慢地、有条不紊地、避免损失地获利才是最快捷、最大化获取盈利的方法。

成为富人的三种方法

  • 但由此开始有一些需要谨慎并努力的事情,一定要丢弃对买入股票一涨就抛的想法;一定要有这样一种想法:股票并不是用来抛售的,而是为了买入的。买入的股票,刚入手就上涨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应该慢慢地、持久地上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积攒资金去购买更多的优质股票。如果是能够分红的股票,一辈子不出售都可以。
  • 如果你的年龄在中学生以上,那么接下来希望你能够按照我提示的方法来进行尝试。 第一,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内寻找一家最出色的公司,在相应的行业领域内选择市值最高的公司即可。领域内的第一名非常重要。第一名基本是不会倒闭的,当市场遭遇危机时,大马不死(被追赶的大马即便看起来危机重重,但终归能寻得活路避免一死),反而往往能够掌控行业发展方向、拥有定价权。选择行业领域中的第一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每个月购买一股以上的股票。购买行为本身尤为重要。 只学习而不买股票和在持有股票的状态下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在这两种状态下,审视企业的眼光会有质的不同。哪怕只持有一股某企业的股票,你也会格外留意与该企业相关的新闻、行业信息,自然而然就会熟悉相关的经济学术语。 希望你能够这样坚持积累一年,即便股价下跌也没关系,因为股价下跌你就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继续购入;股价上涨同样值得高兴。需要担心的反而是过快上涨。

识别自己是否金融文盲的方法

  • 在这里,我从韩国银行认定的能够对国民有所帮助的经济学术语中挑选出90余个。如果你能理解80%以上,那么你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位拥有坚固城墙的城主了。如果你能理解50%~80%,虽然值得肯定,但仍需要进一步学习后再进行投资。如果你知道的还不到50个,且长期以来并没有对其予以关注,那你就需要中断所有的学习,先从掌握这些经济学术语开始。这是迫在眉睫的事,因为你的钱每天都在流向城外。无论你再怎样努力工作,踏踏实实站岗也于事无补,你的劳动和财产会无声无息地消失殆尽。希望你能够好好读一读下列经济学术语,把自己能理解并能讲解给他人的标注一下。 附加利率、扩散指数、经常性收支、就业率、固定利率、痛苦指数、金发女孩经济、公共物资、供给弹性、卖空、国家信用等级、国债、金本位制、产金分离、企业上市、基础利率、主要通货、机会成本、涓滴效应、短期资金市场、对外依存度、替代品、双底衰退、脱钩、通货紧缩、杠杆效应、到期收益率、微型信贷、沉淀成本、名义利率、穆迪、物价指数、互惠基金、挤兑、凡勃伦效应、浮动利率、贸易保护主义、基础货币、附加价值、债务抵押证券(CDO)、负债率、喷泉效应、巨无霸指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熔断机制、期货交易、收入主导型增长、需求弹性、掉期、暂停期权、铸币税、信贷紧缩、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BM)、实际工资、通货膨胀、存款证书、量化宽松政策、票据管理账户(CMA)、联邦储备制度(FRS)/联邦储备银行(FRB)、恩格尔定律、反抵押贷款、存贷款比率、期权、外汇储备额、私下重组、本金风险、流动性、双重货币债券、资本适足率、自愿失业、长短期利率、场外交易市场、可转换债券、高风险债券、零利率政策、股票收益率(PER)、股票指数、税负率、每股净收益(EPS)、中央银行、保证金、持股公司、代收、斗鸡博弈、卡特尔、买入选择权、货币互换、投资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金融衍生产品、贬值、票面利率、汇兑费用、对冲基金、汇率操纵国、企业并购(M&A)。

通过股市赚到钱的人的三个特征

  • 第二,持有的金钱是品质优良的金钱。成功人士的资金无一例外都是坚实且具有分量的。这些资金不会冒出去往别处的想法,即便长久地坚守在原地也宠辱不惊。只要提供叫作分红的餐食,这些钱就会想要一辈子安营扎寨、踏实生活。当然,它们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不惧怕欺生、不会向威胁屈服。这些钱随时都能表现出一副主人的气势,直到产生利益为止,它们始终懂得耐心地等待。

赚多少才算是真正的富人

  • 在我看来,一般富人的标准有以下三点:第一,拥有属于本人的、无贷款的房产。第二,拥有超过韩国家庭月平均收入541.1583万元的非劳动所得
  • 第三,拥有“即便不再挣钱也行”的这种对欲望的控制能力。如果想满足第三个条件,人必须要自主掌控人生。

如果重返年少时,我想成为富人的话

  • 财产是“资本×投资收益率×时间”的合计。也就是说,财产与有多少钱、按照多少收益率存储、存多久息息相关。如果想积攒10亿元的财产,那么就需要有1亿元的种子钱,按照10%的利率,以复利坚持存25年。如果从30岁开始,那么到了55岁就能够成为富人。
  • 如果你正值年轻,又拥有稳定的职场生活,这个方法使你成为百万富翁具有无限可能。只要尽早开始就行。因为在公式中最为重要的变量就是投资时间。成为百万富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我要再次重申的是,慢慢地成为富人的路才是最快捷的路。

智慧来源于基础学问

  • 成功投资需要兼具知识与智慧,没有智慧的知识会让人变得傲慢,没有知识的智慧只能是一片虚无。知识指的是对某个对象或状况清晰地认识及理解。智慧指的是对某种现象或事物所蕴含的道理的醒悟。无论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家之人都拥有不同于凡人的智慧与知识水平。无论是音乐家、运动选手还是艺术家,聆听他们的想法你就会发觉,他们都已拥有了达到某种境界的独特的自身哲学。

正在交租金的人所隐藏的价值

  • 逛一逛附近的房地产市场,仔细考察一番待售房产,再跑几趟银行筹措种子钱,在进行这些尝试的过程中,你就会慢慢找到方法。与想象的不同,购买房地产存在很多不用花费大量资金的方法。把现在经营企业所投入的热情拿出一半放在学习房地产上,就能够抓住投资房产的机会。房地产是一种通过其本身的租金就能创造出投资分红的产品,还可以积极利用金融杠杆。也就是说,投资房地产比想象的要容易。并不是说不难,而是说比想象的容易

良债,劣债

  • 想把负债变成良友,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负债不能用于消费。如果将负债单纯地用在日常支出、旅行、偿还债务等方面,就会招来更多的劣债。一定要将其用在能够产生额外利润或有助于资本扩张的地方。 第二,在自己拥有固定收入的基础上,利用债务创造稳定的收益。再好的投资,如果没有稳固的现金流加以保障,最终也会窒息身亡。债务反而会切断活路、造成死路一条。因此,自己一定要有余力能够持续负担债务产生的利息,或者债务本身所创造的利润能够覆盖此利息。 第三,投资中创造出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一定要高于负债所产生的利息。投资利润低于负债利息,负债自然就成了劣债。用年利率3%的贷款购买年利率6%的建筑物,偿还利息后还能够剩余3%的收益。假设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够获得30%的利润,增设工厂能够赚取更多盈利,而用于增加生产线的贷款利息是5%,那么生产线上的剩余利润则可以达到25%,这就是良债。也就是说,如果能用低廉的利息创造出高额的收益,那么这时的负债就是极为优良的债务。 换句话说,从自己的腰包里把钱掏走的债务是劣债,给自己带来金钱的债务是良债;自己无法掌控的负债是劣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运转的负债是良债。

对社会权威要经常心存怀疑

  • 投资既是学习又是经验。成为富人、积累资本的技术最终都来自学习与经验。所有这些都要靠自己来达成。 在投资上听取他人的意见获得成功的人,最后只可能由于依赖他人的意见而一败涂地。你要让自己成为强者,让别人因你而自豪。你可以尊重权威,不过要自始至终保持怀疑的态度。绝对不要归顺其中,你要成为自主建立规则的人。自己尝试建立规则,那么规则消失的一天也终将会到来。

吸引优质金钱的七个秘诀

  • 秘诀三:有做出牺牲的心理准备 小目标会伴随小的牺牲,大目标会伴随大的牺牲。为了学习要放弃睡眠,为了攒钱要付出更多时间去工作。
  • 秘诀六:一定要丢弃受所有人欢迎的想法 不要看脸色、不在乎责难、不要为了合群而耗尽全力。真正的朋友并不在多,家人的支持是万事的基础。远离负能量的人,与比自己优秀的人融洽相处。
  • 秘诀七:别以为时间充足 现在开始投资都已经晚了,毫不费力还能增长的只有年龄。早一岁投资就能早一岁成为富人。

上班族变为富人的两种方法

  • 我们之所以上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稳定的生活具有更高的价值;其次,对创业,恐惧大于希望;最后,拥有创业的欲望,但没有点子或资本。如果无可奈何只能上班,那么作为上班族想要成为富豪的办法就是当上高级管理人员
  • 从公司的立场来看,员工分为三种类型:能力不及待遇之人,能力与待遇相当之人,相比待遇能够创造更高收益之人。对能力不及待遇之人,想要将其解雇;对能力与待遇相当之人,会保留其位置却难以给予其升职机会;而对相比待遇能够创造更高收益之人,则会予以提拔使其成为合伙人。
  • 忠诚度是必要条件,能力是选择条件,因此,即便能力稍有不足但具有强烈的忠诚度的员工会得到提拔。理由很简单,毫无忠诚度却能力超凡的员工随着业绩的不断提升很可能会跳槽或自主创业。
  • 成为高管、成为经理,能够获得相当于普通上班族10~20倍的工资待遇,根据不同的公司,可能还会有特殊津贴、股份期权或通过参与经营获得公司股份。 上班族成为富人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投资。将工资的20%以上拿来不断进行积累,攒下种子钱并持续进行投资。依靠上班赚取工资的人不进行投资却又想成为富人的方法,只有和富人结婚或买彩票中奖。
  • 如果不期待通过升迁获取成功,那么就必须勤奋地学习如何进行投资。不投资、翘首以盼等着退休金,这样来迎接老年生活,可能人生的后半段会变得无比悲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职场。就当这20%的工资从开始就不存在,踏踏实实地积累20年以上,大部分人都能以富人的身份退休。但是,投资也只有在一番热火朝天地学习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是教练(资产分配)重要,还是选手(位置)重要

  • 我认为,在投资方面,教练比选手重要得多。如果表达得较为极端一些,可以说,做好资产配置就是投资的全部。事实上,擅长资产运作的基金都具有非常明确的资产配置策略。资金运作的首要义务就是避免损失。如果没有资产配置策略,那么投资早晚都会一败涂地。就算之前赚得再多,有那么一次失败就可能损失得分文不剩。

在银行讲价

  • 自己的命运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决定。如果认为必须在别人制定的选项内进行选择,那将不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别人为你设定好的人生。 我们当然要不断扩充选择权,为了使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要能够提出其他的备选项。请记住,有时不选择反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金胜镐的投资原则和标准

  • 我的投资原则和标准如下: 1. 远离暴利。 2. 珍视生命,生财有道。 3. 坚持投资。 4. 利用时间获益,使用金钱省时。 5. 切忌随波逐流。 6. 投资风险,追求价值,杜绝贪婪。 7. 投资股票5年,投资房地产10年。 8. 盯准业内第一、第二,摒弃第三。
  • 市场再不景气,一般经过5年的时间也能够有所回暖,因为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发生变化。房地产并不是买来就要卖出的,如果仅想着出售,反倒是投资股票更合适些。对我的投资产品,我一般都尝试着持有10年。在这10年中,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我都从未出售过。等市场动荡过去以后,我常常也觉得不出售是正确的选择。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我都会寻找那些可以持有一辈子的产品。
  • 相对于沃尔玛,类似开市客这样直逼第一名的第二名企业,我也会投资。因为它有可能成为取代年迈的老狮子的年轻狮子。但对第三名,我则比较冷静,在我的领奖台上根本没有第三名的位置。

把子女培养成富人的方法

  • 不要把父母的放弃传给子女。只要不犯法,无论孩子做什么,我都不会去干涉。做自己喜爱做的事情,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样活着才是人生。孩子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无法预测,不要把他们的梦想限定在成为大企业的员工上,希望身为父母的你们不要参与到这样的教育中。

如果将三星电子的股票持有到现在

  • 因为以主人的心态默默等待的人并不多见。从常规的投资风格来看,虽然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但短期中也有超短期,长期中也有永远不卖的投资风格。价值投资则属于另外的投资类别。以价值为标准可能会出现短期投资的情况。有时刚买入就遇到大涨并超过了股票本身的标准价值,这就与持有时间无关了,此时必须卖出

国际化标准礼仪与全球化进程

  • 我认为,在他们把韩国品牌推向世界之前,首先应该学习国际化标准礼仪。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名气都响当当的公司代表们当作上幼儿园的孩子来教授。大致内容如下: 在服务生引导之前,要站在饭店入口处等候。不要随意先入座。走路时要小心,不要和他人发生碰撞;如果接触到或碰到他人一定要道歉。吃饭时别乱哄哄地互相分食,吃东西时别掉食物,吃东西别出声。在酒店走廊说话时放低音量。在公共场所排队时别紧挨着别人站立。在外面接电话时要低声。访问别人家时不要随意打开人家的冰箱。访问别人的企业或参加会议时注意着装。访问企业时别穿拖鞋。在饭店要给小费,即便在韩国餐厅也要给小费。在食品店里结账前别撕开食物就吃。拍照前要先获得允许。看到黑人别摆出受惊的表情。对听不懂的事别谩骂或妄加评论。多人行走时靠一侧走。别坐在酒店大堂的地板上。在酒店房间里,衣物和背包不要摊开放置,不要把酒店房间弄得一片狼藉;每天出房间时在枕头上放上1~2美元小费;外出前注意梳头。胡子要留就留整齐,要刮就刮干净,不要在下巴上零星留上几撮。不要背着手走路。如果外国人对你说韩语,你也要用韩语回应对方。不要问别人的年龄。身后有人时要帮其拉住门。一定要为女性开门。不要抓服务员衣襟。别打嗝。别掏耳朵。对话时要注视对方眼睛,不要用手掩嘴。不要在公共场所补妆。不要分发“太极旗”。不要在酒店房间里吃泡菜。 这就是我给这些企业经营者们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之一。其实,说出这样絮絮叨叨的话的不应该是教授,更应该是幼儿园老师才对。

所有交易最终都会与房地产和金融碰面

  • 产生收入的方式有几种:被雇用的劳动者、个体经营者依靠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收入;企业家依靠他人的劳动力和资本创造收入;与金融联手,通过信用预先将收益变现。可以说,生意越壮大,越需要与金融携手。如果对金融知识学习得还不够,就算企业建设得再好,经营者也会成为《老人与海》中年迈的渔夫桑提亚哥。

判断是否具备投资赢家资格的11个问题

  • 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投资赢家资格的11个问题: 1. 能区分投资和交易吗? 2. 买入和卖出存在标准吗? 3. 想显得自己很富有吗? 4. 有5年内用不到的钱吗? 5. 收入稳定吗? 6. 好胜心强吗? 7. 和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吗? 8. 着急挣钱吗? 9. 对复利有所了解吗? 10. 这个月信用卡的还款还不完会转入下个月吗? 11. 属于耳根子软的类型吗? 对这些问题,如果“是”的答案有5个以上,那你就绝对不能开始投资。且不说投资,很可能连储蓄都无法正常进行

头凉足暖腹八分

  • 有句话叫作“头凉足暖腹八分”,指的是要让头部保持凉爽,让脚部维持温暖,让肚子不要太饱,达到稍有不足之感即可。这也是我的投资哲学。

你的公司股票市盈率是多少

  • 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由资本创造的金钱才是自己的金钱。从事收入高、PER低的职业的人或企业经营者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水准,应该通过积极的财产变动,每天都创造出资本收益。记住,你的收入并不是真正的收入

梦想创业的年轻人去小公司吧

  • 无论你感兴趣的是IT业、物流业还是制造业,只要进入小公司自然能够担负起业务来。这相当于一边拿着薪水一边在学习。而且,因为是小公司,能够亲眼看到并学习到方方面面的业务运营知识。只要全心投入、努力工作,就算年轻也能够获得快速升迁;如果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甚至能够很快就跻身管理层。 这样反而比在大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待遇,而且会让你对工作有更大的成就感。如果你追求高薪水和高福利,那么进入大企业看似是当下的最佳选择,不过那样你就会成为一辈子靠薪水生活的人

企业家是能够获取自由的唯一职业

  • 我不得不认为,想要进大企业的年轻人并不了解这些情况。成为高管的成功概率只有0.7%,到了退休之时还要担心养车的费用、孩子的学费。如果了解这些情况,他们怎么可能会去挑战那0.7%的概率?怎么可能会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而赌上自己的人生?拥有高智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废寝忘食地学习,真的想要得到这样的职位吗?我对此真的难以理解。

书能造就富人吗

  • 我的书房有数千本书籍。那么,是这些书把我造就成富人的吗?不是。书是无法把人造就成富人的。 当你培养出诠释书籍的能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时,你才真正寻觅到了成为富人的道路。

你怎么看合伙

  • 对接受投资者的嘱咐 如果你对他人的金钱比对自己的更重视,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义务每季度定时向投资者提交财务报表并做详细汇报,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事业发展顺利,你能够把朋友投资的钱还给他且不产生终止合伙的念头,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合作伙伴汇报自己的薪金水平,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哪怕对零零碎碎的资金往来,你也能够全部记录下来以方便他人浏览,你就可以合伙。 对投资者的嘱咐 即使你所投资的生意失败,你也能够坚持不拿回自己的钱,你就可以合伙。 尽管生意进展不顺利,如果你认为合伙人也应该照常领取薪金,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你不会像对待自己公司员工那样随意对待合伙人公司的员工,你就可以合伙。 如果你在外不会炫耀“那家公司是我的”,你就可以合伙。 对双方的嘱咐 如果双方之间的合约非常明确地落实在了文书上且进行了公证,具有针对股份、职务、薪金、经营权限、收益分配方式、责任界定、股权转让同意权、再投资比例、合约解除条件等条款进行了明确记录的文件,你们就可以合伙。 如果双方对与董事会、增资、分红等相关用语有充分理解并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协商拟定出了文书,你们就可以合伙。 如果双方之间有明确的业务职责表,同时达成了无法按照此表履行时对损益分配比例进行调整的协议,你们就可以合伙。 合伙顺利会存在问题,不顺利更会存在问题。如果没选好合伙对象,相对于业务带来的压力,合伙本身带来的压力会更可怕。但如果遇到了好的合伙人,那就相当于有两个你在把劲往一处使。想要维护好良性合伙关系,就需要把所有事项都形成文书,并且尊重彼此的资产。 金钱比友情更强劲,如果合约不明确或存在瑕疵,友情、亲情都会毁于一旦。能让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反目成仇的就是合在一处的金钱。虽然两个人是朋友、家人,但金钱与金钱并不一定会结为朋友或家人。只有从缔结下明确的合约的那一刻起,金钱之间才能够成为朋友、家人。希望你能够认清:友情是友情、金钱是金钱,尊重他人的金钱能够解决一切合伙问题。

Quarter准则

  • 收入10万美元的人,像收入2.5万美元的人那样生活;收入100万美元的人,像收入25万美元的人那样生活;收入1000万美元的人,像收入250万美元的人那样生活。

仅靠祈祷成不了富人

  • 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就在于当处于与别人相同的状况当中时,他们发挥了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富人并没有危机预警系统,因为他们在平时就已经随时做好了应对危机的准备。另一方面,当危机发生时,一旦发现解决办法就立刻执行。
你是「小土豆」么?

你是「小土豆」么?

最近这几天,大量的南方游客涌入哈尔滨,在哈尔滨吃喝玩乐。在这个过程中,当地人对于南方游客的爱称引起了我的注意 —— 「小土豆」。

当然,我并不打算指责当地人或游客,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和诉求。当地人希望用爱称来虚拟化所有的游客,以拉近距离。而游客则希望找到自己的认同感,从而快速定位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我更关注的是 —— 昵称爱称这件事本身。

假设两个人毫无关系,完全平等,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喊名字,甚至是直接「美女你好」、「帅哥你好」。但当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有明显的诉求时,昵称就会开始弱化自己,抬高他人。就像技术圈喊「大神」一方面是认可大神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大神给自己提供一定的帮助。

当我们被某些昵称 / 称呼感受到不满 / 舒服时,我们需要想想,这个称呼/这个描述的背后,是他对于我们什么样的预期?

警惕我们自己的无意识行为

警惕我们自己的无意识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会做非常多的无意识行为,而我们的无意识行为将会让我们损失很多的时间、可能性和机会。

举个例子来说,在高铁上,你可能会持续的刷抖音。即使目前火车已经在隧道里了,但你还是会去试图向下刷抖音,来获取最新的视频。即使你知道,此刻没有网络,必然不可能刷出新的。但无意识的下拉刷新的行为,会让你不断的做一个很傻的事情。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比如我会用起点看小说,由于我只看固定的几个作者,他们也固定在下午五点左右更新,因此,一个最佳策略就是我在下午 6 点左右去看,大概率作者已经更新, 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看更新,换换脑子,然后继续 Coding。但实际上我依然会在早上 / 中午去刷新看看是否有更新的内容。

如果你仔细分析自己的时间可能会发现你大量的时间都在做这些无意识的行为。而通过尽可能的让自己有意识,可以让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时间。这也包括,我自己也一直在练习冥想,从我的视角来看,冥想所提供的价值便是「让你有意识」以及「让你更容易有意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日常当中有太多的无意识行为,不妨试试做一个最最简单的呼吸冥想,感受自己思绪的纷乱。

《奇妙的盘算社团》书摘

《奇妙的盘算社团》书摘

书评

这本书很有意思,提出了六种不同的赚钱方法,并通过一次次的引导,帮助读者去理解不同的赚钱方法的特性。并提出了一些非常典型的灵魂拷问:放高利贷是否真的就是窃取?一个人如何只是做好自己能做的,没有追求更上进,又是否是在窃取社会的资源?

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过去从未想过的,但这本书值得我们去看一遍,再重新思考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去理解不同的职业的定位。

这本书我是准备作为童书的选型送给外甥女们的,不过目前看起来还是有点早,应该到初中送比较合适。

书摘

第5堂课 银行家赚钱,全民亏损

  • 日本社会主要采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而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基础就在于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或人应该得到正确的评价。对社会提供有帮助的发明或服务的公司和认真工作的人才能为世界带来财富,企业及个人都应该得到与其贡献程度相匹配的报酬。这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应该有所回报’的体制是经济至关重要的引擎,‘市场’则从根本上支撑这种体制,因此我们的经济体制也被称为‘市场经济’。”

第11堂课 何为工作

  • “让他们凭借这样的工作与社会产生关联,使其能体会工作的喜悦,这是非常重要的事。而且付给重度残障者与正常人相同的薪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远比我们正常人所能想到的还要重大,因为工作涉及一个人的尊严与生存价值

第13堂课 教大家如何借钱

  • 金钱借贷会建立一种特别紧张的关系,就算只有10日元、100日元也不例外。有很多妙语佳言或格言警句都劝告,朋友之间不要借钱,因为金钱具有足以破坏友情的力量。”
  • 换句话说就是借钱最基本的一点:要让对方相信你的态度。”

第14堂课 借是好心,不借也是好心

  • 在可以猜拳慢出、回溯既往的世界里,就算是守法的买卖也不能安心。日本对过付利息的追讨就是这么回事。
  • “以前有个伟大的银行家留下一句‘借是好心,不借也是好心’的名言。这句话十分深奥,拒绝借钱给不应该借钱的人其实是为了那个人好。”

第15堂课 低利率的罪魁祸首是“市场的力量”

  • 其实很期待你们回答出大同小异的想法。因为这次的关键词是合理且理性,所以你们都避开了不确定能否‘赚钱’的借贷,而且也没刻意想赢过对方,保持理性,这才是‘借贷’与‘增值’的基本概念。要是太贪心或意气用事,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我们边吃烤玉米边听他说。
    “唯有站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你们选择的方法并非只是上网搜索,而是货真价实的市场利率调查。”

第16堂课 股票投资与“看不见的手”

  • 企业与投资人之所以要进入围着资本转的市场,说穿了无非就是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想得到资本,扩大事业;出资的投资人想购买优良企业的股票来赚钱。这些企业与投资人聚集在市场上,各自努力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第17堂课 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

  • 有知识和信息作为基础的直觉通常都不会错,据说可以得到七成到九成的正确答案。但准备得不够充分的直觉只是一种假设。”
  • “因为唯有原本就非常有钱的人、拥有足够本金的人才能投资股票或房地产,才能踏上那条‘赚取’的道路。”

放学后 福岛家最长的一天

  • “我们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赚取’与‘获赠’的集合体都属于普通人。让公园变得更漂亮的人;把自己周围打扫干净的人;即使不擅长打扫,但大家都认为他可以使用公园的人……这些人都是普通人。‘赚取’或‘获赠’两者的区别在于会不会赚钱,所以我学到了并非‘赚取’就比较伟大,重点在于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自己应尽的本分

第18堂课 第六种方法

  • “存款人相信银行会信守承诺,保护好他们的钱,所以把钱存进去。银行则相信借款人会信守承诺,按时还钱,所以把钱借给对方。要是双方都认为对方不会信守承诺,就没有人会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也不会借钱给别人,以上的结构也不会成立。”

课外教学

  • 敌人不好对付,千万不能心急,但也不能浪费时间。萨长同学也必须找出自己的方向,朝着目标全力以赴。不要当跟屁虫,而是走在自己的路上。看起来虽然绕了远路,但这才是真正的捷径。”
《人生十二法则》书摘

《人生十二法则》书摘

书摘

  •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什么愿意为了所谓的“身份”牺牲一切,彼得森写作了《意义的地图》。在《意义的地图》以及本书中,彼得森都提醒读者要十分警惕地对待所有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主义者指的是那些连自己的内在混乱都没有处理好,就装作知道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人,而他们的意识形态所赋予他们的战士身份恰恰掩盖了他们内在的混乱。
  • 培养区分善恶的能力是获取智慧的第一步,这是永不过时的道理。
  • 最重要的法则是你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这么简单。
  • 遵循共同的准则可以让人们感到彼此是可预测的,每个人都在按照他人的期待和愿望行事。这样人们就可以合作,甚至和平地竞争,因为每个人都能预测他人的反应。
  • 马克·吐温曾说过:“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确信无疑的谬误。”
  • 如果你的地位很高,“计算器”那冷酷而又原始的机制则会假设你的环境是富足和安全的,而你也会有充足的社会支持。“计算器”会认为你受到伤害的概率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改变给你带来的则会是机遇而非灾难。你体内的血清素会充沛流动,这让你平静自信,姿态挺拔,很少需要持续保持警惕。安全的环境和乐观的未来使得从长计议成为更合适的策略。你不需要冲动地贪食眼前的残羹剩饭,因为你知道未来会好事不断。你能延迟满足,无须担心永久放弃,这会让你成为一个可靠、体贴的文明人。
  • 因此,我总是最先关注来访者的睡眠。他们的起床时间接近常人吗?作息时间规律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改善睡眠就是我的首要建议。什么时候睡觉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固定时间醒来。当病人的作息不规律时,焦虑和抑郁是难以治疗的。负面情绪调节系统和维持有序的生物钟关系紧密。
  • 当你开始拥有时,就有可能拥有更多,这是普赖斯定律和帕累托分布更为积极的一面。你可以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创造这样的正向循环。以肢体语言为例,如果让你调整面部表情,做出悲伤的样子,你会感到更加悲伤;如果做出快乐的表情,你也会感到更加快乐。肢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情绪,这种表达甚至还可以放大或者抑制情绪。
  • 笔挺站立,昂首挺胸。
  • 人们爱宠物胜于爱自己。这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呀!一个人要讨厌自己到何种程度才会这样对待自己?
  • 人们可以通过平衡来驾驭这种二元对立:一只脚坚定地踏在秩序和安全中,另一只脚则踏在混乱、可能性、成长和冒险里。当你恰到好处地处在秩序和混乱的交界线上时,生活就会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且充满意义,你也会进入忘我的专注状态。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意义是最深层的本能自我做出的反应。这种意义表明,我们一方面保障了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展生活、生产、自我和社交的空间。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这都是最恰当的位置。这就像是当你听着音乐甚至随之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些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旋律都处于和谐共鸣的状态,而你则能从心灵深处体会其意义。
  • 没有一个头脑清晰的女性能容忍糊涂的男性。
  • 你需要放眼未来,想想看如果你认真照顾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我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生涯,才能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当我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应该如何改善我的健康,拓展我的学识,强健我的体魄?你需要先知道自己在哪里,才能规划好之后的路线;你需要先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平衡好自身的优缺点;你需要先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才能控制生活的混乱程度,重建秩序,让世间充满希望带来的神圣力量。 你需要先知道自己的方向,才能适时维护自己,不至于落得满腹怨言、怀恨在心;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原则,这样别人就无法轻易占你便宜;你需要严格自律,信守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并及时进行自我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信任和激励自己;你更需要以变成更好的人为目标。好事不会自动降临,我们需要努力强化自我。 不要低估视野和方向的力量,它们能够将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转变成宽阔通畅的道路。认真对待自己,重新定义自己,修炼个性,选择目标,明确存在。19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我不喜欢青少年们的派对,也毫不怀念那些黯淡的场景。在阴暗的灯光下,自我意识被缩到最小。吵闹的音乐让人无法交谈,不过本来也没什么好说的。
  • 拯救他人的人有可能确实是坚强、慷慨、成熟而又完美的,他们只是想做对的事情。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或者只是希望别人注意到他们那用之不竭的同情和善意;或者他们只是想通过拯救他人证明自己是有人格力量的,而不仅仅是依靠运气或是出身;抑或站在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旁边能让他们显得更加高尚。
  •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提出,如果求助的人自己都不想改善,那就不可能成功建立治疗关系。4罗杰斯认为人们不可能说服一个人改变,具备改善的意愿才是进步的前提。
  • 忠诚需要建立在公平和坦诚之上,友谊则应该是互惠的结果。
  • “总有人比你更好”是虚无主义的陈词滥调,就像另一句话说的:“现在重要的事情一百万年以后都不重要了。”对这个陈述的回应不应该是“好吧,一切都没有意义”,而应该是“任何白痴都能说出一个让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的时间跨度”。
  • 每一个既定行为都有其特定的成功标准,任何可以完成的事情,其完成方式必然也有好坏之分。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在玩一个有着明确价值导向的游戏,不仅游戏完成的效率和方式不同,胜败的概率有别,最终完成的质量差异也无处不在。此外,如果没有好坏之分,任何行为都会失去价值,没有价值就意味着没有意义。如果努力并不会改善任何事情,那为什么还要费力呢?意义存在的前提就是更好和更坏的差异。
  • 在所有事情上都成为赢家或许意味着你并没有展开任何新的挑战。你也许是在赢,却没有成长,而成长是赢最重要的前提。
  • 人们始终处在相对不那么理想的A点,并在不断朝着更好的、更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B点移动。我们眼中的世界总是充满缺点、需要校正的。即使已经达到了旧时的目标,我们也总是会更进一步提出新的目标;即使目前处于暂时满足的状态,我们也依然会保持好奇。人们生活的框架将当下定义为永恒的匮乏,将未来定义为永恒的美好。
  • 你追求什么,决定了你看见什么。
  • 看见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选择看见什么,忽略什么。
  • 集中注意力,改善现状 集中注意力,关注你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注意到那些一直令你困扰,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东西。 要发现这些东西,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什么在困扰我?” “我有能力改变它吗?” “我真的愿意改变它吗?” 如果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换个问题,缩小范围,直到你找到困扰你,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事情。光是这一点就需要用不少时间。
  • 意识带来觉醒。所以与其做暴君,不如集中注意力。你要忠于事实,不要摆弄是非;你要讨价还价,但不要主动牺牲或者欺压别人。你不再需要嫉妒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是否真的过得更好;你不再需要感到挫败,因为你拥有了耐心,学会了量力而行。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 真正用心的父母是不会让自己最在乎的子女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的。
  •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优待甚至有助于其在今后成长为一个有吸引力、发展全面和自信的男人。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过:“当一个男人无条件地被母亲当作最爱时,会一生拥有征服者的感觉,以及那种能够真的带来成功的自信。”2这话虽然有道理,但“征服者的感觉”有时候却容易让人变成“实际的征服者”。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4)提出了“自私的基因”这个著名的概念,认为基因会通过被偏爱的孩子一直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宠溺儿子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溺爱会创造混乱而痛苦的局面,并最终带来难以形容的危险的可能性。
  •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况且这些边界往往和人们声称的位置不一样。
  • 俗话说,不要对牛弹琴。你可能觉得这么说有点刻薄,但是训练你的孩子不睡觉,并且用奇怪的木偶剧奖励他,这种行为也好不到哪儿去。就让我们以各自的方式“糟糕”下去吧。
  • 人在四岁以后主要是依靠朋辈来展开社会化进程的。如果一个孩子被朋辈排挤,他就会停止成长,越来越落后,最终成为孤独、反社会和抑郁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
  • 管教五原则 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数量
  • 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
  • 针对第一条原则,你可能不确定具体如何设定规则。以下是一些建议。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除非是自卫,否则不要咬人或者踢打别人;不要折磨和欺凌其他孩子,这样长大后你才不会成为罪犯;带着感恩之心文明地进餐,这样人们才会再次邀请你;学会分享,这样其他孩子才会喜欢和你玩耍;认真听大人讲话,这样他们才不会讨厌你,才会乐于与你分享有用的信息;安静地睡觉,这样父母才可以有一些私人空间,才不会讨厌你的存在;看管好你的个人物品,因为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且拥有这些物品是你的幸运;在玩耍的时候做个好的伙伴,这样别人才更乐于和你在一起;以令人愉悦的方式为人处世,让人们愿意待在你身边。一个懂得这些规则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 管教原则三:父母同时管教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管教原则一:限制规则的数量;管教原则二:用最小必要力量。
  • 管教原则四:了解自己的阴暗面 管教原则四和人的心理更为相关: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阴暗面,明白自己有苛责、报复、压迫、憎恨、发火和欺骗的可能性。
  • 停止用谎言填充头脑, 头脑就会变得更清晰; 停止用不坦诚的行为扭曲生活, 生活就会得到改善。 随后你就能发现和纠正那些更微妙的错误。
  • 真相是,生活很艰难,每个人都注定要遭受痛苦和伤害。有时候痛苦显然源自个人过失,比如选择性失明、决策不当或心怀怨恨。
  • 索尔仁尼琴彻底剖析了自己,清除掉了那些不必要和有害的部分,并最终获得了重生。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许你可以试试看先停止做那些你明知是错误的事情,今天就停下来。如果你确定那是错误的,就不要浪费时间怀疑你是如何判断对错的。不合时宜的质疑不会带来启示,只会制造困惑,阻碍你的行动。你是可以在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判断事情的对错的,因为你的整个存在会告诉你一些无法解释或无法表达清楚的事情。每个人都很复杂,以至于每个人都很难完全看清自己,但我们都拥有自己无法理解的智慧。所以,只要你有一丁点停止的想法,那就立刻停止。
  • 不要一味责怪,不要在整理好自己的人生之前就试图去干预别人。保持谦虚,如果你没法齐家,又怎敢治国?让你的内心指引你,看看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你会开始对同事坦白想法,告诉家人自己的真正需求,当你有未完成的事情时,你也会立刻弥补遗漏。
  • 生活是痛苦的,这是一个非常清晰和难以辩驳的事实。一个人到底要怎么面对痛苦的生活?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追求享乐。跟随冲动、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尽你所能地撒谎、作弊、偷窃、欺骗、操纵,但不要被抓住。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宇宙里,做不做这些事情没什么区别。这绝不是一个新奇的想法,长久以来,生活的悲惨和痛苦一直都被用来合理化上述那些自私的即时满足行为。
  • 通俗地说,牺牲和工作就是延迟满足,不过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意义如此深远的事情未免过于世俗。人类在意识到满足能被延迟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与时间的因果关系。在很久以前,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实的构造决定了它好像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控制住自己当下的冲动,体谅他人的困难,那么就会在未来获得奖励。于是人们开始抑制、控制和组织自己的本能冲动,以免干扰他人以及未来的自己。这和组建社会是一个道理。
  • 在发现了当下努力和未来回报之间的因果关系后,我们才有了制定社会契约的动力,而这种契约让我们能够放心地储存当下的工作结果。
  • 并非所有牺牲都能换来同样的回报,有时候更大的牺牲之后并不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而且很难解释为什么。
  • 延迟满足的前提是人类文明稳定到能够确保延迟行为在未来会得到奖励。
  • 如果你的所有储备都有可能被毁灭或者被偷窃,那么储存就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因此,狼才会一次性吃下10公斤生肉,但它既不会讨厌自己暴饮暴食,也不会为下周储备余粮。所以,延迟满足和社会稳定这两个必须同时达成的成就,究竟要如何实现呢?
  • 如果你停止说谎,遵从自己的良心,那么即使面对死亡也能保持高贵。如果你真诚勇敢地追寻最崇高的理想,获得的安全感和力量将远胜于任何目光短浅的自我保护。如果你以正确、充实的方式生活,就能发现你已强大到足以克服死亡的恐惧。
  • 为英雄雪中送炭的桥段是故事创作者们最廉价的写作手法,它嘲弄了独立、勇气、命运、自由意志和责任感。
  • 逃避或者说出真相,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选择,更是两条人生道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 这些不良欲望通常包括:将自我意识强加于人、强行证明自己是对的、抬高自己的地位、逃避责任、抢夺别人的功劳、被破格提拔晋升、确保被所有人喜欢、获得殉难者的光环、合理化地愤世嫉俗、为自己的反社会倾向辩解、维持天真、利用自己的脆弱性、维持圣人形象,或者将所有问题归咎于缺爱的子女。这些都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谓的“人生谎言”(life-lie)。2
  • 骄傲使人爱上自己创造的思想,并且还会试图使之绝对化。
  • 出于天真制定的目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质为险恶的人生谎言。
  • 愿景能够将当下的行为与长远的基本价值观相联系,赋予当下行为非凡的重要性和意义,提供限制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框架。
  • 一个人若以失去自我为代价赢得了世界,又有什么益处呢?
  • 再次强调,理性面对的最大诱惑就是美化自己和自己的创造,并且宣称自己的理论能够诠释一切,任何超越或超出其理论范畴的事物都是无须存在的。
  • 弥尔顿认为,面对错误顽固地拒绝改变的行为,不光意味着从天堂坠入无尽的深渊,也意味着拒绝救赎。
  • 设定自己的志向,即使你不确定应该有怎样的志向。 与发展和人格相关的志向比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志向要好。
  • 专注能够让你朝着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专注带来的信息能够让你及时调整目标。
  • 当你直面真相、坦诚地生活时,需要接受这种存在模式带来的冲突,这样你才能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变得更加成熟和有担当。你会不断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可避免的错误,然后朝着更新也更明智的目标不断前进。随着经验的累积,你会越来越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你不再走弯路,而是会笔直地迈向美好的未来。如果你在一开始就固执地认为自己绝对正确,那你将无法理解这种美好。
  • 心理咨询不是给建议。当你和一个人讲述复杂又糟糕的事情时,如果他想要敷衍你,就会给你建议;当你的交流对象想要陶醉于自己智慧的优越性时,他也会给你建议。对方的逻辑是,如果你没有那么愚蠢,就不会面对这些愚蠢的问题。 心理咨询是真诚的对话。
  • S小姐对自己、他人和世界都一无所知。她像是失焦的电影一样模糊不清,而她却在拼命地等待着能赋予一切意义的人生故事。
  • 记忆的目的,不是要记住过去,而是要避免重蹈覆辙。
  • 人们需要表达,因为这与思考密不可分。如果人们不思考,就会盲目地误入歧途。在思考时,人们会对世界进行模拟并且规划自己的行动,然后人们才能搞清楚哪些蠢事是不应该做的,进而避免恶果。这就是思考的意义。
  • 人们认为自己会思考,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进行自我批判,真正的思考如同真正的聆听一样少见。思考就是聆听自己,而这并不容易。要思考,你至少要同时分饰两个角色,而且还要允许他们有分歧。思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世界观之间的对话。视角一号是虚拟世界里的一个小人,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也有一套自己的行为逻辑。视角二号、三号和四号也是如此。思考就是这几个小人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你不能预设其中某一方是错的,因为那不是思考,而是在做“事后诸葛亮”。当你弱化了反对自己欲望的声音时,就可以一意孤行,但这就像是煽动鼓吹或者花言巧语的行为。 用结论来证明证据的合理性,是对真相的逃避。 真正的思考是一件复杂而且要求很高的事情,你需要既能清晰地表达又能审慎、明智地聆听。真正的思考会涉及冲突,所以你要能够容忍冲突。冲突包括谈判和妥协,所以你也要懂得如何讨价还价并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有时思考
  • 会导致一部分小人消亡,但是它们并不希望自己被打败。在虚拟世界创造小人的过程很不容易,小人也很有能力,且会为了生存而战。所以你最好认真听它们讲话,否则它们就会躲起来变成恶魔,然后再来折磨你。
  • 聆听者能在不说话的情况下测试你的表达和想法。聆听者象征着广义的人性,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虽然大多数人并非总是正确,但是通常他们都是对的。如果你说的话让大多数人都大吃一惊,那么你或许应该重新考虑自己表达的内容。虽然我这么说,但我相当清楚有时引发争议的意见才是正确的,过去许多拒绝聆听的人正是栽在了闭目塞听上。
  • 在遭到反对的时候,人们会忍不住过度简化或者扭曲对方的观点。这么做你不仅会伤害对方,而且还会损害你自己的立场。相反,如果你需要先总结对方的观点并且让对方认同你的总结,那么你可能需要用更加清晰和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时,你要么会发现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从而有所收获,要么会找到更好的反驳方式。
  • 表达和思考在更多时候在于你忘掉了什么,而不是还记得什么。
  • 男性和女性在讨论某个具体问题时经常会误解彼此,女性指责男性总是急着解决问题,而这会让男性感到沮丧,因为男性喜欢高效地解决问题,女性也经常需要男性做到这一点。我希望告诉我的男性读者们,急着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都行不通,因为你忘了,一个问题在被解决之前通常需要先被很好地理解。女性讨论问题的目的便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她们需要有人聆听和提问,然后再着手去解决。而且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急着解决问题是在拒绝参与对问题的探讨。
  • 一个好的讲师是在与受众交谈,而不是在对着他们说话。要做到这一点,讲师需要密切关注受众的一举一动,但这并不是说要一味通过注视受众来实现。讲课不是在向受众呈现一个演讲,只有预先编排的才叫演讲。你应该交流,而不是呈现。你也不应该把受众单一地称作听众,你面对的是一个个需要被包括在对话里的个体。一个训练有素又出色的公众演讲者会对着某一个个体讲话,观察他的反应,然后给予直接而又适当的回应。在表达完一些观点之后,他又会转向另一个个体做同样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出推断并对整个群体的态度做出回应。
  • 规矩只有一条:别做个无聊的人。另外,也别在装作讽刺别人的时候真的贬低他们。
  • 一个人必须拥有精确的目标,否则就会淹没在世界的复杂性当中。
  • 沟通的前提是承认所有糟糕的情绪,如怨恨、恐惧、孤独、绝望、嫉妒、挫败、仇恨和无聊。
  • 也许直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不满是对关系最及时的补救方式,虽然这种补救进行起来并不容易。
  • 没有人可以找到完美到不用维护关系的伴侣,就算找到了,对方也会因为你的不完美而离开你。真相是,你需要的是一个和你一样不完美的人。
  • 一切只有被表达和澄清之后,才能变得清晰可见。
  • 为什么逃避明明会毁掉未来,我们却还要这样做呢?因为在所有分歧和错误之下,隐藏着一个可怕的怪兽。也许你在逃避的那场争吵会使你们的关系走向终点,而关系终结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你是个糟糕的人。通过争吵来解决关系中的问题的前提是,你要敢于面对潜在的混乱和黑暗。混乱来自生命中关系的脆弱性,黑暗则意味着你和伴侣的懒惰和恶意会毁掉一切。这样的事实足以令人逃避,但是逃避并不管用。 为什么我们要允许生活因为糊里糊涂而陷入停滞与黑暗呢?如果你并不清楚自己是谁,那确实可以躲藏在疑惑当中,认为自己也许不是个糟糕、粗心、没有价值的人。只要你拒绝思考,就不用面对答案,这是个很诱人的做法。但是,逃避并不会让你不想知道的事情自行消失。你的缺点也许本来没有那么多,但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所以你现在需要担心更多缺陷与不足的存在。 既然对现实的了解可以带来掌控感,或者至少可以让你保持诚实的姿态,那么为什么还要拒绝了解呢?万一真的像哈姆雷特所说,“丹麦将有恶事发生”呢?这时候,也许对问题视而不见,活在无知当中会更轻松,但如果你面对的恶龙真的存在怎么办?在不断累积的麻烦面前撤退或放弃抵抗,让灾难在阴影中生长,而你则丢失自尊,因为恐惧而越来越缩手缩脚,这真的是个好的选择吗?此时,你应该做的其实是准备好利剑,直面黑暗,冲进洞穴抓住龙的胡子。也许你会受伤,毕竟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但你的伤不一定致命。
  • 一切陷入混乱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创造结构,重建秩序。
  •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你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遵照你的语言来行动,你才能看见结果如何。然后集中注意力,观察你的错误,准确描述它们,并尽力纠正。这就是发现人生意义的方式,它也能够保护你免受人生悲剧的折磨。
  • 能力才能让一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感到安全。
  • 荣格提出了精神分析领域最为犀利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无法理解一个人的行为,那就看看结果,并以此推断动机。
  • 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会去试图改变别人,至少他们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 怨恨的产生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被占便宜了,二是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
  • 没有局限,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存在。
  • 任何合理的存在都是有局限性的,这或许是因为存在不仅是静态的,它还是一个“成为”的过程。“成为”意味着成长或者变化,而这只可能发生在有限的存在中。
  •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集中思考和讨论所有的危机和应对方式,其他时间就忘掉这些事情。
  • 如果你不限制危机事情对你的影响,最后就只会筋疲力尽。你需要保存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战争,而不是一次战斗。你需要尽力应对组成战争的每一场战斗。当你忍不住担心生活的危机
  • 时,提醒自己你会在专门的时间去思考它们。
  • 你大脑中产生焦虑的部分会更关注你有没有计划,而不是你计划的细节。另外,不要在晚上思考,你会因此失眠,而这会影响所有事情的顺利进行。
  • 改变你用来规划生活的时间单位。
  • 当你内外一致时,就能够专注于当下。谨慎地对待一切,整理你能掌控的事物,修复失序混乱的部分,做到精益求精。
  • 我们不应在摔倒或者犯了严重错误时打破物理法则,祈求问题能神奇地消失。相反,我们应当向自己发问:“当下我应该做哪些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决心,强化自己的人格,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
  • 你需要在这样的时刻决定,你是想要做对的人还是想要和平1,是选择故步自封还是选择聆听探讨。当你成为对的一方时,你的伴侣就会因为吵架输了而变成错的一方,这也无法为你带来和平,若这样的情况反复出现,婚姻就会破裂。如果要和平,你就需要寻找问题的真相,而不是试图成为对的人,这样,你才能打破自己的顽固预设。这是一切沟通的前提条件,也是对法则二的真正遵循。
  •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待己如助人
  • 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 苏格拉底的选择: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 不买醉鬼卖的东西:说真话,或者至少别撒谎
  • 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 不要无视地毯下的龙:直面问题,言辞精确
  • 不要打扰玩滑板的孩子们:承认现实,反对偏见
  •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只猫时,摸摸它:关注存在的善
《大国大城》书摘

《大国大城》书摘

这本书是我在 2024 年元旦出行往返沈阳-天津的高铁上看的,在看的过程中,我有了不少的收益,换了一个视角来看城市的人口问题。同时也让我对于自己选择天津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想法。

书摘

  • 我已经反复提醒,中国要警惕地方利益超越国家利益,市场被零碎分割,每个地方都只想着做大自己,忘记了自由移民才是地区间实际收入水平趋同的实现途径。

规模经济体现为三大效应

  • 规模经济体现为三大效应:
  • 第一是分享(sharing)——分享固定投入。生产者有固定投入,比如说基础设施,比如说开发区建设,都有大量固定投入。人口越密集,分享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和人就越多。
  • 第二个效应是劳动力市场的匹配(matching)。作为生产者,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在大城市里都能招聘得到,在小城市你就可能招聘不到,因为不够专业化。反过来从劳动者这个角度来讲,你学冷门的专业,在大城市更可能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
  • 第三个效应是学习效应(learning)——劳动力专业化以后就越做越好,这叫自己跟自己学,积累经验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说,大学生为什么毕业以后愿意留在上海?我们很多人说大城市里大学生多,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其实不傻,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就业地的时候,他考虑的是终身的收益,大学生初次就业后的起薪虽然只有几千块,但是他在一个会计事务所里干一年,跳个槽,收入可能会翻一倍。这就是学习效应的体现。
  •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效率的不断提升。如果仅仅是由投入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没有效率提高的话,这样的增长是没有竞争力的,从而也难以持续。
  • 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土地面积,而不是人口数量。
  • 好的产业升级是建立在劳动者技能提升的基础上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他们能生产的东西不一样了,出口的结构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 我自己有时接触地方政府官员,会听到他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近来,我听到了一种最为可怕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在这里,政府非常强大,理论和数据分析的结果都没有意义。听到这样无比自信的话,我一边冒着冷汗,一边回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市场应该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而政府只是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府应该去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个“反向操作”。
  • 地理对城市经济增长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之间的人均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恰恰相反,中国出现的这种“地理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策限制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跨地区自由流动。
  • 在这些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上,中国不会是个例外。如果我们相信科学,那么,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就应该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不是堂·吉诃德式地用政府政策去扭曲市场机制。
  • 在技术与教育的赛跑中输了的人们只能去竞争那些不能被计算机替代,也不能被外包到其他国家的工作,比如家政服务员和超市收银员。
  • 如果不铺平城市化这条路,不加快农民进城的速度,那么,产业进一步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外迁,早晚还是要进城的农民将只能从事那些机器不能替代的低技能工作。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在城市里将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高技能劳动力可以获得参与全球竞争水平的收入,低技能劳动力只能在本地竞争中接受低工资。
  • 斯坦福大学的罗斯高教授(Scott Rozelle)和中科院的张林秀教授率领的团队研究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罗斯高教授总结了他们的一组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对于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他们受到的教育非常差,以这样的教育,一旦城市的产业升级,他们就可能会跟不上,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形成巨大的挑战。常听说,中国制造业缺的是技术工人,就是这个道理。
  • 同时,就算罗斯高教授讲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人力资本都得到提高了,你还要面临他在哪里获得教育回报、哪里获得收入的问题。如果农村教育的回报低,那么农村居民也就没有动力去改善孩子的教育。在哪投入教育和在哪获得教育回报这两个问题都涉及空间的问题。
  • 我在本书中反复说的一个道理是,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长远之道。
  • 只有让进城务工人口安居乐业,他们才会对未来形成稳定预期,从而为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接受技能培训;而人口流入地政府会觉得,这些人已经被纳入本市的居民,就应该投资他们的技能培训,适应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产生的劳动力需求;
  • 事实上的情况是,线下和线上交流两者不是“互替”而是“互补”。比如,微信朋友圈里都是见过面的朋友,刚开始会与一个人在微信里交流,接下来就是面对面的讨论更有效率。在人力资源领域,面试是很重要的招聘途径,这不是打电话所能替代的。
  • 线上的交流实际上会产生更多的线下交流的需求,信息技术只是节省了与某个特定朋友见面的次数,却可能催生了与更多人见面的需要。
  • 几乎所有反对城市发展的论点都严重忽略了城市扩张的好处,而与城市扩张的坏处相比,那些好处往往并不直接可见。城市发展的好处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所谓“人力资本外部性”。这个词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还能够相互学习和影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于是,别人的收入也能够有所提高。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城市发展的好处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那么,城市就只需要把大学生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力资本外部性”不只是大学生才享有的,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城市中也能够得到知识、技能、信息等多方面的外部性。即使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移民也常说,在大城市能够长见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城市发展的好处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那么,城市就
  • 中国正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以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就更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越是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城市化率越高,而且,人口还在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原因何在?因为人口密度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的产品更具有不可运输性,大多数服务产品需要面对面地完成。同时,现代服务业越来越依靠知识、信息和技术作为核心投入品,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知识、信息和技术的生产和传播。
  • 借用一个流行的句式,当我们讨论城市发展模式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现代城市居民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仅仅“活在城市”?
  • 服务业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消费型)服务业。相对来说,较高技能的劳动者更多地集中在金融、贸易、咨询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业里,而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相对来说更多工作于生活型服务业。
  • 有人可能会说,产业升级了,不就不需要低端劳动力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认识误区,一个城市的活力恰恰在于它的低端服务业。真实的情况是,高技能者和低技能者在一个城市中是“互补”的,这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劳动分工。我在上文就曾提到过,在任何生产单位里面,都需要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相配套。比如在陆家嘴的金融街,除了需要高级白领以外,还需要清洁工和门卫。生活中,人的收入水平越高,就有更高比例的收入用于消费服务,包括在餐馆里吃饭或者请家政人员。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是相对来说教育水平并不高的人,这个时候社会就产生分工效应,一个地方的社会分工效应越强,低技能的劳动者越会从大学生的集聚当中获得好处。 第二个原因,人力资本外部性,不要觉得只有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其实大学生也会对小学生产生知识的外溢。比如说,在外国人多的地方,一些服务业里的从业人员就会说外语。 第三个原因,消费的外部性。这与我讲的劳动分工有关系,高技能劳动力集聚的时候,产生很多生活里面的服务需求(比如餐饮和家政),提供这种服务的往往是低技能劳动者。
  • 美国的研究发现,城市中一个高科技产业的就业可以带动5个其他行业的就业岗位,其中,2个是相对高端的服务业(比如医生和律师),而另3个则集中在消费型的服务业(如售货员和餐馆服务员)。换句话说,高低技能的劳动力比例大致就是1:1的关系。51制造业对于就业的带动力相对较弱,但一个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仍然能够带动1.6个本地服务业的就业。
  • 总之,大城市的活力在根本上来源于人性。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害怕孤独的。

  • 在全球化的时代,港口非常重要,港口附近的国际贸易运输成本较低,于是企业向港口附近集聚,而集聚又导致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 一国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的三倍,依此类推,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N大城市的N倍。
  • 现在有不少人仅仅通过简单地计算上海每年人口增长了多少就认定人口数量在“爆炸”,要知道,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上海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不断补充青年人口所必需的。当前,上海的就业人口中有超过一半是非上海本地户籍人口,如果不是这些外来人口的贡献,上海的经济和养老保障体系早就崩溃了。
  • 我要告诉读者,不要以为北京和上海出现搬离市中心的趋势是长久的。人们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希望改善住房,通过住得远些,从而可以住得大一点儿,这是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的。但在东京,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人们重新搬回中心城区的趋势。
  • 收入提高之后,时间成本也在上升,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过那种“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的日子。
  • 正确的比法是比较到城市中心相同距离位置的人口密度,参见图6—10。这张图将几个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放在了一起,其中,横轴是离城中心的距离,纵轴是人口密度,一看就清楚了,在同样到城中心的距离,上海的人口密度和东京、纽约、香港差不多,只是巴黎和伦敦这两个欧洲城市的人口密度相对小些。换句话说,认为上海的人口密度太高了,没依据。更不用说比上海人口密度低的北京了。
  • 不能简单地说外来人口没有在本地交税,其实,只要收入超过免税额,外来人口是一样要在常住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在的企业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些都是外来劳动力共同参与创造的。外来劳动力只要签了劳动合同,就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而这笔钱是本地居民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很难精确地估算外来劳动力到底在常住地贡献了多少税收,但可以肯定,劳动者有贡献才会有收入。如果以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里的工资信息来看,外来人口的工资总额占全部工资总额的比重在北京达到28%,而在上海,这一比例是33%。如果计算外来劳动力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个数据是个参照,是他们在常住地享受公共服务的基础。
  • 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以水资源为例,在“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了一个青草沙水库,2010年供水规模达719万立方米/天,而黄浦江总的设计供水能力为500万立方米/天。这一水库的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市原来水供应总规模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城市供水的难题,而这一水库的兴建恰恰是对上海日益增长的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的一个反应。上海市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开发力度和治污、节水力度,未来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800—3000万人口。 用电呢?以前,上海每到夏季用电高峰的时候,都不得不对工业用电进行限制,以保证民用。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发生了什么?上海现在的用电大量受益于西电东输工程,输电问题解决了,上海就不缺电了。 再以交通和环境为例。大城市依靠密集的地铁网络来解决出行的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曾有学者提供这样的数据:在上海,居民以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的通勤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在一些国际大都市,如伦敦,轨道交通占65%的客流;在纽约,轨道交通占61%的客流;在东京,轨道交通占80%的客流。另外,很多城市都有对于汽车使用的限制。比如提高牌照费、停车费、燃油税和环境税,再比如伦敦和新加坡对特定路段征收拥堵费。对于使用汽车的收费政策实施后,汽车的使用量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再以产业结构为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农业的单位产值所耗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在水和土地两方面的压力。比如在北京,虽然近30年里人口大幅度增长,但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工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结果是人均用水量也大幅度下降。 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按户籍人口来做规划有关,也与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而事实上,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个投资的问题,只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以(也应该)相应增长。 在公共服务总量短时期内不可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现实的做法是对外来人口获取本地公共服务设置一定的门槛。但这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从长期来看,只有增加供给和降低门槛才能缓解人口增长与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否则,只要优质公共服务的获取资格仍然与户籍挂钩,就会加剧人们为了公共服务而进入大城市,并且等待户籍身份的焦虑。举例来说,当前特大城市集中了大量高校,而高校的招生名额更多分配给本地生源,这就只会加强外来人口争取大城市户籍的动机。未来,教育部直属大学应该减少所在城市地方政府的投入,增加国家投入,并相应地减少本地生源招生比例,更多体现全国人民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作为高校所在地的政府要做的,应该是让自己成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首选地,这最终将改善人口结构,使全体市民受益。为此,大学生落户大城市的门槛应降低,这才更有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如果制约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都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那么,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就可以继续增长。从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状态来看,最终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释放而放缓,但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更为重要的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要使人口的年龄结构年轻化。通俗地说,就是要让未来的工作一代挣钱的能力更强,让每一个人平均能够负担的老人更多,同时,要让能够挣钱的人更多。
  • 可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大城市真的因为这些问题不宜居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生活在大城市,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迁往大城市呢?
  • 人们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本上还是因为自己处在既得利益中。但是,我们要学会这样想问题:如果在你拥有既得利益时无法做到公正,那么,谁能保证在下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中你不是既得利益格局的受损者呢?
  • 不能安居乐业的预期会制约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如果外来务工者是几乎不能在打工城市定居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将是能省的就省,能租的就不买,因为耐用消费品很难带走。有人可能会说,农民工将钱寄回家了,这其中也有部分是消费。在我们的研究里,即使将汇回老家的钱全部计入消费,户籍因素仍然使移民的消费大幅度地低于城市居民。
  • 其实,“美国梦”的道理就是说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致富的机会。所以,当我们对中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表示警觉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什么样的收入差距是特别有害的,其实是那些与身份有关的收入差距。
  • 在犯罪行为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当社会环境不安全时,犯罪率会陡然上升,而当社会变得安全时,大家都不带枪,犯罪率就会急剧下降。
  •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有一句聪明的话:“相对于小规模、分散式布局,经济的集中布局和人口的集中居住将大大有利于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生产如果相对集中,可以减少环境监管的成本,不至于想管都难管到。
  • 平衡发展应着眼于人均意义上的均等化,不应该是把企业和污染搬到地理和自然条件欠佳的地方,而是应该鼓励人迁移到地理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城市去。
  • 不能认为自由移民是造成贫民窟现象的原因,相反,如果用歧视性的政策来加大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一方面,即使存在歧视性政策,农村居民只要觉得城市生活比家乡更好,他仍然会进城;另一方面,如果进城后不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则一部分移民更容易变成城市贫民。因此,避免城市出现贫民窟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城市发展源源不断地为进城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为其提供适度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 贫民窟是可以避免的,而低收入者聚居区却很难避免。在根本上说,任何国家的城市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在居住区上的分割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低收入者聚居区的出现并不是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否成功的标准。
  • 这段历史冰释了我对于身份的疑惑,让我明白,对于某种优越的身份依依不舍,其实就成了不平等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