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随笔

turned-on Kindle tablet

从 Kindle Voyage 到 Kindle Oasis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 & 买书的人,恰逢今天刚好是发行新的 Kindle PaperWhite,于是写一写我和 Kindle 的故事。

Kindle Voyage 与 Kindle Oasis

71syf
Kindle Voyage

1y46m
Kindle Voyage

我拥有两台 Kindle 设备,2015 年买的 Kindle Voyage和 2021 年买的 Kindle Oasis。KV购自亚马逊官方渠道,KO购于本地二手。前者买时正盛,是当时最贵的 Kindle 设备。后者购买时已经不是最新版的 KO,但依然是一个体验极佳的 Kindle 设备。

q44ye
Kindle Oasis
emyk9
Kindle Oasis

如果让我选择这两个设备的话,我会觉得 Kindle Oasis 的尺寸和实体按键是我认为最好的点。相比于 Kindle Voyage 的“实体按键”,Kindle Oasis 的实体按键的反馈更有按下的感觉,会让你更加安心,而不会像 Kindle Voyage 按下去可能不太明确的感觉,不用担心自己没按下去,还要用眼睛去确认你的按下。

此外, Kindle Oasis 的尺寸也让看漫画变得更加友好。比如我今年开始看 Netflix,把「瑞克和莫蒂」给追完了,最近在刷对应的漫画,7寸的 Ko 相比于 6 寸的 Kv 还是舒服一点点的(当然,我觉得看漫画可能还是需要更大的设备才行,比如 10 寸的。不过那又和我的 iPad 冲突了)。

Kindle 与看书

买 Kindle 的时候,我还在大学中,处在求学的时刻。当时忙于参与各种比赛,常常东奔西跑,带书不变,考虑到自己从小便有读书的习惯,便斥巨资买了最贵的 Voyage。当时为了方便看书,还买了 Kindle Unlimited,以借阅 Kindle 商店当中的海量的图书。

后来也不负 Kindle 的期望,在这几年里,我用 Kindle 看了不少书。在我的亚马逊账号中,我购买了 205 本书。除掉购买的,Kindle Unlimited 也借了不少书。

o8t9d

总体来说,从我离家前往大学,再到后来到深圳工作,我的社科类图书基本上就是由 Kindle 承包的。

技术类图书我更喜欢直接买实体书,方便跳页。社科类图书没有跳页的需求,Kindle 就更合适了。所以,我的 Kindle 基本上都是用来看社科类图书,倒也不错。毕竟平时的工作会看太多的专业书籍,看一些社科书籍来调剂一下蛮好。

提起看书,不得不提微信读书。微信读书我用了很多次,但说实话,除了看小说以外,我总是用不起来,因为微信读书的社交化能力很好,但反过来,也会成为打扰你的干扰来源。对于经典的图书而言,微信读书并不能给我提供相比于 Kindle 更好的阅读体验。自然,我不会选择用起来读一些严肃的文学。不过,用来读小说很不错,微信读书的时长送书币,让读小说也可以免费。倒是蛮好。

Kindle 与其他设备

其实在使用 Kindle 的过程中,我也买了一些其他的设备,比如 文石 Poke3 、口袋阅之类的,但最终还是回归到 Kindle

总体的体验还是觉得 Kindle 更好。比如,虽然文石的 Poke 3 带来了开放系统,但整个墨水屏的生态就很一般,这使得你自己读书也很难有特别好的体验,反倒是不如封闭生态的 Kindle。口袋阅本身的体积倒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但本身的配置所限,在读书方面,确实不甚方便,再加上默认的阅读器很一般,第三方的微信读书墨水屏版体验也不好,后来也放弃了。

Kindle 与未来

Kindle 对于我来说,是我读书过去的五年。同样的,我也相信他会是我读书未来的若干年。甚至我会觉得,如果 Kindle Voyage 和 Kindle Oasis 如果能一直使用的话,我会一直用到很久很久以后。

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people sitting beside table with laptop computers

如何预约我线下分享

上周做分享时,提到了我比较容易约分享。突然觉得,我应该给约我分享的人写一个 Guidelines,方便大家可以方便的约我会议。

我会去什么样的活动做分享?

  1. 技术主题
  2. 开源主题
  3. 开发者相关主题
  4. 运营主题
  5. DevRel 主题
  6. 其他任何我感兴趣的主题(播客、效率工作)

我参会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 时间可接受:正常的活动时间,不要搞半夜的那种,年纪大了,扛不住。
  2. 地点可接受:线上分享比较简单,因为我不需要到线下去。但如果你希望我到线下做分享,那可能需要和我沟通,是否可以到达现场(一般情况下,提供差旅的分享我不会拒绝线下分享)

我参会的一些补充描述

  1. 如果你的活动是免费的,那我去进行分享也是免费的。你只要符合必要条件即可;反之,如果是一个付费活动,那我希望你也提供相应的费用给我(除非你的影响力大到了我愿意去蹭活动)

如何联系我关于分享?

如果你有我的微信,直接发微信即可。发送活动时间、活动主题、活动地点给我确认即可。

如果你没有微信,可以发相应的资料到我的邮箱 bestony@linux.com 即可。

什么样的分享我不会参与?

  1. 我不感兴趣的主题不会参与:虽然我不抗拒分享,但对于一个我不喜欢的主题,还是不希望浪费时间。我也不觉得我会给你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和信息。如果你预期这个主题我不会感兴趣,可以在联系我的时候,告知希望我分享的内容以及希望我提供给你的价值。
man in white dress shirt wearing white goggles

人生新体验:全麻手术

9月1日晚,我骑电动车躲避其他车辆时,车辆发生了侧翻。人倒地,后120送至医院发现是左侧锁骨骨折。当晚入院。入住医院的次日,医生帮我排了全麻手术,来修复锁骨骨折的问题。

以下是我关于全麻手术的一些记录

为什么要做全麻?

我的受伤部位是左侧的锁骨,距离脖子的位置是比较近的,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动,风险极高。做全麻更加安全。

具体流程

断食断水

在手术前一天,护士会通知你,提前一天晚上12 点以后,就不要吃东西了,手术前不能吃东西,手术后才能吃东西。

不过不用担心饿的问题。在第二天,护士会给你注射营养液,让你不会感受到饥饿和口渴。

签署同意书

全麻手术相比于局部麻醉, 是拥有更大的风险的,毕竟,如果麻醉医生手一抖,可能你就彻底的睡过去了。因此,相应的风险是需要你知晓,并认可的。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和主刀医生会找到你,要求你签署一个麻醉同意书,相信大家在电视剧中也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前往手术室等待手术

签署完后,就等待护士找你去手术室。我是下午两点被叫去手术室的。

因为我是锁骨手术,本身可以正常行走,因此,就没有躺着去手术室。实际上也可以躺着,但我想自己这么胖,就不太好请瘦弱的护士把我送过去了。

到了手术室门口,就先坐在门口等待护士整理手术室。

准备开始手术

进入手术室后,你就需要躺在手术床上。脱去你的所有衣物,然后护士会为你盖上手术衣,麻醉医生也会进来,开始和你聊天,并为你注射麻醉药。

注射麻醉药以后很快,你就会感受到意识开始迟缓,直到你彻底昏过去。

手术中

手术中的整个过程中你是无感知的,我自己有感受的时候,已经是手术结束后了。

手术完成后,你会开始初步恢复意识,护士会让你挪到可以拉动的床上,把你送到麻醉恢复监控室。

麻醉恢复

麻醉恢复需要 4-6 个小时,你需要在这里躺着,一动不动,静静的等待意识恢复完全的清醒。

回到病房

当你的麻醉恢复期渡过后,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病房了,开始你的修养生活。

Tips

麻醉恢复很无聊怎么办?

可以请护士帮你放歌听。比如我当时就是护士有个收音机,让我听了两个小时,熬过了完全清醒的两个小时。

One More Thing

全麻手术别看手术过程中舒服。手术完通过。。。因为全麻手术要插导尿管。。。这都术后第二天了,我撒尿还是疼。。。。

不过,疼了两天,也有经验了。撒尿攒着。。。一次多尿一会,就没那么痛了。

human

人需要意义

Freelancer 久了,很容易陷入一个迷茫的时间点:

我需要做什么?我到底是谁?

在这种状态下,你会难免遇见失意、无所事事、看不到下一步计划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忙起来。

忙起来,通过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当然,实际上在今天,你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找寻自己的意义,成为一个 UP 主、成为一个创作者,让自己产生价值。

human

生来是苦?还是生来是乐?

我在收听的《调试者说》中的最新一期提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

「人生来就是痛苦的」

期间主播提到自己其实并不是特别认可这个说法。

我也想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和「人生来就是快乐的」其实是一个镜像观点。二者区别是立足于乐观和立足于悲观的问题。

人生来就是痛苦的是上一代人广泛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让他们可以苦中作乐。当他们认为这世界上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痛苦的时候,那所有不痛苦的事情,都会变成一种恩赐。

反之的则是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快乐的,会让你更美好的对待每一件事。但可能会在出现问题时,让你的整个认知体系崩塌。

不过,在我看来,二者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们应当抽离出来看,事情就是事情。人生就是人生。事情没有喜乐悲哀。人生也没有喜乐悲哀,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

white and brown city buildings during daytime

从疫情封城谈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

今天在听播客的时候,主播提到了,在法国,封城如果出门是需要自己按照政府的给出的模板,自行打印或手写,然后出城的。对比同样在处理封城的国内,采用的是统一发放的出门卡,每次出门 N 次的模式。

主播感受到:“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当成一个成年人在对待,政府相信我会为我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

对比这个,让我想起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

我国很多时候为什么不会选择「相信民众」的方式?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

  1. 人均素质: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为 2.18 亿人,占总人口的 15.5%。你身边每 6 个人就有一个不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文凭。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的问题。而同样的问题我们放在法国去看,法国约 6000 万人口;大学入学率 64%,毕业率 47%(中国同期为 25.71),法国每2个人有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产生的问题。从人口素质上而言,法国人确实比我们的素质更高,具备执行这样政策的可能。
  2. 体制限制: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我突然在想。资本主义政府想的是,我相信民众,那共产主义政府想的是什么?想了一下,共产主义政府想的是「如何尽可能的保证社会的底线不要太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所追求的目的并不相同,资本主义追求的是资本的最大化。而共产主意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从这个角度出发,使得共产主义政府无法选择只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我们作为人群中的「优秀者」、「有价值者」,我们当然可以追求政府只为我们服务,但也需要考虑,这个社会还有很多远不如我们的人,他们依然还在辛苦的生存。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考虑自身的福祉以外,也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如果我们希望体制是「保护优秀者」的体制, 那就可以去追寻资本主义体制。但也需要明白的是,世事无常,我们能保证自己当下是强者,但我们可能无法保证自己终生是强者。如果恰逢我们成为弱者之时,需要我们牺牲,我们可能就成为那个无法被保护的人。

white and brown city buildings during daytime

抖音和快手的区别

前几天和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到了抖音和快手,谈及二者的不同,我是这样评价的。

关于抖音

谈及抖音,需要看字节跳动的企业文化和张一鸣在做的事,字节跳动的使命叫「Inspire Creativity, Enrich Life」,中文「激发创造 丰富生活」。

这句话没啥问题。不过,如果你和张一鸣做今日头条的逻辑一起来看的话,就能明白抖音提供的价值。

张一鸣认为,现有的推送机制,按时间推送的机制(如微信公众号),信息触达目标用户的效率太低,所以做出了今日头条,希望通过机器算法的机制,来优化信息触达目标用户。

而抖音,从产品形态上来看,就是视频版的今日头条。依然依靠强算法推荐,让「引擎觉得对你有用」的产品,出现在你的面前。

至于说,激发创造,丰富生活,其中是没有「人」的存在的。当然,是激发每一个人创造,丰富每一个人的生活,但本质上是推荐引擎将数据推荐给每一个人。引擎不在乎内容是谁做的,他只在乎内容对目标受众有价值。

这也解释了,抖音上为什么往往是一个网红需要不断的跟进潮流,出新的内容,产出新的价值,才能持续产生收益。

快手

同样是短视频平台,快手讲究的是「快手是记录和分享大家生活的平台,每天产生上千万条原创新鲜视频」。

快手虽然也有推荐引擎,但在快手当中,首先核心概念是每一个快手主播,数据和信息以主播为核心进行推动。

在快手的世界,以「人」为本,不太在乎算法。如果你关注了某一个主播,他产出的内容会强推荐给你,让你可以持续看到。

从这个角度来看,快手其实在做的事情「很互联网」,和我们曾经使用的 Feed 流非常接近。

我的评价

二者我都不抗拒,我用抖音搜索我想要的信息,它可以产出我最需要的信息,很好的承载了一个「视频版搜索引擎」的角色。而快手则会成为我的工具,因为他以我为中心,展现我的价值,是一个创作者的助手。

white biplane

中国机场排行榜

我去过很多机场,北京的大兴首都、上海的浦东虹桥、深圳宝安、广州白云、海口美兰等等一系列的机场,我都去过。

在我心中,中国机场分为两类:

  1. 需要把电脑拿出来的;
  2. 不需要把电脑拿出来的。

而这里,我简单的区分的话,就是

不需要拿电脑的

深圳宝安机场是做的最好的,他通过对飞机乘机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乘机风险较低的人群。并对这些人群进行分流安检。如果你属于这个人群,就可以在微信上搜索「易安检」,申请易安检通道通行,从而直接快速安检。深圳易安检通道只需要拿出充电宝即可,确认容量。剩下的无需取出。

北京大兴机场则是,如果你带较少的电子设备,是可以不用取电脑。只需要取出充电宝。但对于你拿较多的设备(比如我常背两台电脑 + 一台 iPad),就无法通过,需要将电子设备取出重新安检。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几乎等同于无需取电脑。

需要拿电脑的

其他所有机场

为什么是「是否需要取电脑」?

取电脑是一个非常大概率发生的事情。如果可以简化这个流程,可以优化安检的进程,提升安检效率,降低安检通过时间。对于乘机人而言,体验极好。

而这个事情仔细想想,其实是存在实现可能的。北京大兴和深圳宝安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北京大兴选择的是默认让你通过,出现问题重新扫描,简单易行。而深圳宝安则是选择对于高频出行的人进行简易安检。

二者实现思路不同,本质是想要面对的人不同。大兴希望普渡众生,而宝安机场则希望为高频出行的人节省时间和空间。

对于我这种高频出行的人来说,宝安更好。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兴更好。

总的来说,不取电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