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随笔

person holding black ceramic mug with coffee beans

零食经济学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4
公司的零食箱

压力山大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零食箱拿点零食,来消磨自己内心的压力(这也是为啥体重一直居高不下)。取零食多了,我开始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 我们楼层经常会剩下一些烤面筋、虾片、鸭脖;
  • 每次补仓的时候,并不会把之前的零食拿走,而是直接往里加新的零食;
  • 周末的时候,即使大家不怎么喜欢的零食,也会被吃完;

让我想到一个问题 — 如果我是餐饮同学,我会怎么做?

如果我希望零食被消耗的更快,那我会每次拍照或简单统计一下剩余的零食,然后大概可以知道不同楼层的零食偏好,并在下一次补仓周期里,重点补上那些大家消耗比较快的零食。这样可以让零食大量的被消耗。

如果我希望零食被消耗的更慢,那我会每次拍照并简单统计一下剩余的零食,这样可以大概知道大家不喜欢什么,在补仓周期里就可以进一步的补充大家不喜欢的零食,从而让零食可以被消耗的更慢。

turned-on MacBook Pro

公司的期权该卖么?

在 X 上看到小橘子的这个信息,我觉得可以给一些我自己的输入。

从我自己的视角来看:如果你还愿意在这家公司工作,那么就应该继续持有。

接下来继续解释原因:

我这几年也在做一些投资,来满足自己在规律性的投资之外的动手的欲望。我卖飞过 NVDA、卖飞过 PDD、卖飞过 Microsoft。不过整体的收益还是正的,倒也还算是有一些心得。

期权可以理解为你所在公司的一部分权益,是兑换未来股票的机会。他代表着你对于一家公司的金钱的投入(虽然你并没有真实投入钱,但它也会占用同样钱的机会成本)。而你为一家公司工作,则是对这家公司的时间投入。

从这个视角来看,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还不错 、还在增长,或还有增长的空间,你应该继续持有这家公司的期权或股票(至少这些不是卖出期权的理由)。那么,什么是我们卖出的理由?是我们发现更好的投资标的(比如你当前公司的增长是年化 10%,但你找到了年化 50% 的渠道);或者是我们发现当前公司已经不是优质的资产(比如你的公司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它已经无力增长)。

如果你的卖出期权的理由符合上述两者任一,那么不要犹豫,卖吧。此外,如果你发现卖出的理由是当前的公司已经不是优质的资产,我建议你额外加一层评估:我当前是否有必要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避免金钱投入分散了风险,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垃圾的资产之上。以及,记得在离职的时候把你的所有期权出清(既然它对于你来说已经是劣质资产了,为什么不卖掉呢?)。

当然,上述的这些条件依然需要你自己判断。不过,如果你持有的是自己所在公司的期权,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好判断的,因为你真的懂这家公司,你真的能够感受到它的好与坏。相比于不熟悉的投资经理来说,我们还是可能拿到更细节的信息辅助判断的。这些信息,足够让你判断是否要继续持有当前公司的期权了。

A bedroom with a large bed and a ceiling fan

我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在少数派看到一篇沪漂七年、搬家七次的文章,介绍了作者自己的选房思路。刚好,我从毕业开始,基本上每年搬家一次,也不断的试出来了什么是我想要的,记录一下,以便于后续看房的时候了解。

布局

必须两室及以上

我自己对于书房是有追求的。日常喜欢买书,也希望有一个不错的工作环境,因此,我希望我自己的房子应该是有两室及以上的。这涉及到我是否可以在家工作。

当然,两室还有个问题,如果有了孩子,可能不够,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等有了孩子可以把书房外移(比如在同小区租一个房子作为书房 / 健身房等可外移的家庭职能的模块)。

有个阳台(或者通风极好的房间)

我有三只猫,这三只猫需要一个阳台来放置他们的自动猫砂盆,让他们也可以有更好的装扮。

三分离或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干湿分离或三分离可以让多个人同时洗漱,同时也不会让干区受淋浴影响,变得太湿。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多个卫生间,这样早上起来不抢….

软装

置物柜

我是一个有很多杂物的人(有太多的爱好),所以需要足够的置物柜和空间,以便于放置东西。置物柜内部最好也是有一个个的篮子,方便从里面拿东西。

单人床/可睡觉的沙发

我的工作习惯是全身贯注把精力用完,然后快速休息,睡一觉起来继续干。因此,书房有一个可以睡觉,但不要太舒服(会睡很久)的单人床,是必要的。

家电

空调

所有房间必须都要有空调(卧室、空调,甚至是厨房)。有可能最终会发现中央空调是最好的选项。一定要有,极端温度和天气越来越多,还是有必要保证每个房间都有空调的。

(当然,身在北方,同样需要暖气系统,来让房间在冬天更暖和)

冰箱

500 L 以上的冰箱。自打成了山姆的会员后,我开始喜欢采购一些青菜沙拉之类的视频,山姆的食品都是大份,小的冰箱确实放不下。租房常见的 100 L / 200L 的冰箱总是太小了。

如果可以的话,选择一个带制冰功能的冰箱,这样就可以不用专门买制冰机了。

制冰机

作为一个咖啡/茶叶/各种饮品爱好者, “喝冰的”,是我的核心需求,所以家中需要有个制冰机,以对抗炎炎夏日。如果冰箱提供了制冰功能,就不用再单独买制冰机了。

饮水机

夏天要多喝水,冬天更要多喝水。作为一个饮品爱好者,饮水机是必不可少的。且,饮水机应该是同时能够制冷和制热的饮水机,这样才能适配动态和夏天的不同情况,满足喝水的需要。

多喝水,少喝饮料。

洗烘一体机

洗衣机和晾衣服是一个麻烦事,如果能够有洗烘一体机(或者两台也 OK),可以让我免去需要用阳台来挂衣服。一方面,更加体面(别人来拜访时看不到你的房子中的那些衣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衣服变得更柔软和舒服。

洗碗机

做饭是我喜欢的,但洗碗不是。我身边有买洗碗机的同学都给我反馈洗碗机带来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因此,我也一直想要购买。但洗碗机需要在装修的时候装上(对水有依赖),所以,组房不太合适,就只能期待买房可以解决了。

智能门锁

智能门锁意味着出门不再需要带钥匙,只要刷指纹、输入密码,就可以进入家门,再也不用担心钥匙丢掉了。再配合数字门禁卡,进小区也不需要门禁卡。

智能窗帘(米家窗帘伴侣)

我享受重磅窗帘的强力遮光效果,但同时,也希望能够在早晨被自然光照醒,那么能够在晚上不影响睡觉,早上又能自动打开的智能窗帘伴侣就是必备产品了。

网络环境

NAS + 路由

我自己是有不少项目数据要存储的,NAS 是我需要的,因此家里必然会有一个 NAS,相应的网络基建也是需要的(比如千兆网)。

更多约束,To Be Continue…

a close up of a computer screen with a purple background

给孩子用的 AI 工具

今天参加一个线下活动,和朋友聊起来对于 AI 的恐惧和焦虑,问我该不该引导孩子去接触这一轮的 AGI 工具、接触这些 AI 工具。

我给了一些建议: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孩子接触 AI 工具。AI 的大趋势是不可逆的,基于这个前提,我们不应该抗拒孩子去接触 AI,甚至应该尽早的让孩子去建立 AI 的认知,知道什么是 AI 能做的,什么是 AI 不能做的,已经应该明确 AI 和 人类的价值边界。

用法

在聊天过程中,我们聊到了如何用 AI,我自己的观点是: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如何提问,以及区分出它是工具还是目的。工具掌握用法,并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剩下的,让他自己去玩就好啦。

工具

基于上述的认知,我认为现在可以推荐的工具如下:

ChatGPT

如果可以,当然是给孩子用最好的。但这个有门槛,以及作为家长,你可能要考虑 ChatGPT 本身是有风险的,可能会输出一些你不希望的内容(比如色情、暴力之类的)。

推荐程度: 5 🌟。

Perplexity

AI 搜索,体验很不错。如果孩子有搜索和探索的欲望,那么这个可能会比 Google 会是一个更好的体验。

推荐程度:5🌟

MetaSO

秘塔搜索的研究模式,比较适合孩子做一些方向的研究。可以让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有问题,提问。

推荐程度:5🌟。

Other things

在和这个家长聊的时候,发现现在缺乏一个 For 家庭教育场景下的GPT产品。这个产品的客户是家长,用户则是孩子。

和标准的大模型 、 产品之类的区别,是提供一些家长控制能力,这样会让家长们减少焦虑。

但我内心的另外一个声音告诉我:真的做出来,可能孩子也不会用,更好的办法是在现有的产品上加入家长控制模式。

pile of assorted-title books

介绍一下 Read it!

每年我都会给自己开一些新的坑,用于探索新的技术方向、新的领域。2024 年,我的新项目是 —— Read it!

Read it! 是一个用于分享我自己觉得不错的文章、网站的地方,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我日常浏览网页过程中发现的不错的网站、文章。

我会在分享链接的过程中,加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总结。

如何使用 Read it!

  • 网页浏览: Read it! 是一个网站,所以你只需要打开浏览器,访问 readit.ixiqin.com,就可以看到我分享的网站。
  • RSS 订阅:作为一个古早 RSS 爱好者, 你可以直接在你的 RSS 里订阅 Read it! ,将 https://readit.ixiqin.com/rss/bookmarks/ 贴在你的 RSS 阅读器里,就可以查看到它。

为什么会有 Read it!

我是湾区日报的读者,也很喜欢湾区日报的形式。包括过去也尝试过用 WordPress 之类的系统来搭建类似的形态。但,繁琐的操作会消磨我分享的耐心。

最近又在整理书签,加上也开始进行一些大模型应用的开发,所以决定借助大模型来帮助我自己完成一些工作,就重新搞起了 Read it! 这个项目。

Read it! 目前的工作模式挺简单的,我找到觉得不错的文章,直接在 IM 里发给他,他会自动解析我的意图,并将解析出来的结果录入到系统当中,给大家看。想来这样的交互可以让这个项目活得更久一些~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5
流程说明

Read it! 会分享什么?

Read it! 可以理解为是我自己再看的各种文章,所以并不会局限领域、方向,只要是我自己看的觉得有收获的,我都会分享。后续会考虑提供分标签的订阅方式,这样你可以选择只订阅自己喜欢的文章。

34456427bc43e44f517b4eece861c6f5

CapRover 如何停止服务,并进行硬盘扩容/维护

在一开始使用 CapRover 时,我使用的是一个 10 GB 的数据盘,但在部署了诸多应用后,10GB 的数据盘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于是我就对其进行了扩容,扩容至 20GB。在完成扩容 & 重启后,仍需要执行 Linux 的扩容命令 resize2fs 来扩容硬盘。

但由于 CapRover 中运行的服务跑在这个数据盘上,并没有办法直接在这个数据盘上进行扩容(进程会持续读取文件),因此,需要先将 CapRover 上的服务暂停,暂停后进行扩容,并重新启动服务。

CapRover 底层是使用 Docker Swarm + Nginx 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只需要使用 Docker Swarm 的命令,来停止服务运行即可。

1. 获取服务名称

首先,你需要先获取到当前所有在跑的服务,以便于稍后去暂停。执行 docker service ls 来获取到具体的服务名称。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2. 拼接所需的命令

在 Docker Swarm 当中,并没有直接的 Start or Stop 概念,而是通过将 Replica 设置为 0 来实现关闭的能力。这个命令可以通过 docker service scale 服务名=服务数 来实现。因此,你需要将对应的服务设置为 0 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先行把开启和停止的命令拼接好,从而实现快速的启动和关闭,尽可能的减少宕机时间。

如果是有多个服务,可以直接拼接在后面,从而实现一次关闭 / 开启多个服务。

# docker service scale service_name=1 service_name_2=0
# 停止命令
docker service scale srv-captain--blog-ixiqin-com=0 srv-captain--mysql-8-production-db=0 srv-captain--pgsql-16-production=0 srv-captain--redis-server-production=0
# 启动命令
docker service scale srv-captain--blog-ixiqin-com=1 srv-captain--mysql-8-production-db=1 srv-captain--pgsql-16-production=1 srv-captain--redis-server-production=1
Code language: Bash (bash)

3. 执行命令,扩容硬盘

你可以先执行停止命令,然后执行扩容命令。完成扩容后,重新启动,即可完成整体的扩容。

blue red and green letters illustration

Thinking in Component Tree

在开发前端应用的时候,我比较推荐在真正开始写代码之前试着画一画组件树 / 状态树。

在很多时候,可能你的设计师已经帮你做好了组件树,但在某些场景下,你的设计时并不会帮你拆解组件树,或者是你是直接和产品经理对接,他不会帮你拆解组件树。

这个时候,相比于写代码,我更推荐你先拆解组件树,在完成组件树之后,再开始你的 Coding。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5

Figma / Sketch 之类的软件提供的分组能力、图层的能力,可以帮助你将组件合理的拆解、分组、归类。当你完成树的建设之后,可以试试看将不同的模块拆解,每个模块是否可以独立正常的运转。如果不可以,则说明你的状态拆解的可能是有问题的。

当你完成拆解之后,只需要按照你拆解出来的树组织你的 Component 即可。

woman in brown knit sweater holding brown ceramic cup

写作和整理,使我疗愈。

作为一个非典型 i 人,我因为电池容量极大,导致尝尝被人认为是一个 e 人。但坦白来讲,我真的是一个 i 人。因为我知道,自己其实能表现的很 e,不过是因为我的电量足够大给大家的错觉。一旦我在社交中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便需要通过写作和整理,来疗愈自己,给自己充充电。

写作可以让我梳理脑海中纷乱的思维,强迫自己按照结构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尝试梳理脑海中的问题。我长期自己积累的 memos,则可以确保我总是有的写、有想写的内容。

整理则可以让我放空大脑,专心思考眼前的事物应该分到哪个类目,并将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你的自我疗愈手段是什么呢?

white wall switch

警惕我们的傲慢

在入住杭州「菲住不渴」酒店时,其全屋智能让我感受颇深,整体体验也不错。但在入住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个酒店中的一些不适的点位。而这些不适的点位,正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我们自己的傲慢,来让用户「学习使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菲住不渴酒店的卫生间大灯是没有开关的,当你早上起床时,你想要上厕所,你需要喊「天猫精灵,打开卫生间灯」。当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设计师深深的优越感以及我对于这个设计的不适。

我是一个人入住的酒店,这个状态可能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假如这个是一对夫妻、一组同事来入住。早起开灯去卫生间的代价是让另外一个人苏醒,这个设计有点愚蠢。设计师很相信天猫精灵的能力,但没有考虑到这个可能并不是一个适合的场景。

我们在设计产品功能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以及需要给用户提供必要的降级方案(比如这个 Case 中,卫生间提供一个开关即可),不要让我们的优越感支配我们,设计出强迫用户的选择。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6

「杭州菲住布渴酒店」简评

最近去杭州住了一下阿里的「菲住不渴酒店」,感受一下阿里巴巴对于未来酒店的定义。其中有好有坏。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我自己的个人体验。

整体设计

菲住不渴酒店的整体设计风格是比较简约且具备「未来感」,如果用一个更具象的描述的话,就是整个酒店充斥着弧角和多彩灯光,使得整个酒店从设计上给人以「未来感」、「科幻电影」感。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0
图片来自 www.booking.com

整体的设计偏简约,猛地一看,和过去我们熟悉的各种酒店是完全不同的,的确从设计上来看更加的「未来」。

房间内部设计

房间内部的设计延续了酒店整体的设计风格,以白色、弧线为主。清冷的性格对于喜欢雍容华贵的带娃家庭,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对于出差、热爱科技感的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个可以体验的选项。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1
图片来自 Booking.com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2
自己拍的,和其他楼房过近,晚上睡觉可要拉好窗帘。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图片来自 Booking

房间设施

菲住不渴酒店的一大特色是其智能化,所以其屋内放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虽然并不一定能每个都串起来),让没有使用过智能家居的人来说,可以快速感受到各种智能设备带来的好处。

首先,第一个会让你感到 Aha 的,是房间的人脸识别门锁,这个门锁是我整个入住过程中,体验最深刻的。你不再需要担心出门是不是没有带门卡,只要走到房间门口,人脸识别,就能进入房间。对于容易丢三落四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6

房间内有一个天猫精灵,你可以睡觉的时候让它帮你关闭整个房间的所有灯光,就不用自己起床来关灯了(这一点很好,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家整一套智能家居)。

此外,床头给你准备了无线充电,你可以把手机放在上面充电,数据线可以安心的放在行李箱当中,来使用。

餐食

菲住不渴的酒店参数是朝着五星级酒店的方向去对标(但显然没有那么好啦),比起我们常住的全季、亚朵,是要好上不少的。

早餐当中有面包、咖啡、水果、凉菜、热菜、面档(云吞)、缙云烧饼、寿司、蒸档。对于住的人来说,虽不能比拟五星级酒店,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不错的一餐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4
照片来自 Booking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5
我自己拍的刚好另一个视角的照片

地理位置

菲住不渴酒店的位置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所以对于要到阿里巴巴办事的人来说,住这家酒店会非常方便。但如果你是来旅游的,那这个酒店就不是太推荐了,主要还是离市区太远了,中间隔着一个西溪湿地,并不是一个适合旅游者入住的酒店。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7

总结

整体来说,我认为菲住不渴的住宿体验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号称智能未来酒店,但在如今各家都有了送外卖机器人;各家也都会在自己的房间配置一些基本的智能家居设备的时候,菲住不渴酒店就没有那么显眼。

但另一个层面,这家酒店创办于 2018 年,如果用 2018 年的视角来看,那菲住不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未来酒店」。

但如今的我们再去,就当成一个普通酒店入住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