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会听一些蒙面唱将猜猜猜的歌曲,感觉目前音乐圈产品的同质化也很严重。
以我们的普通人来听,感觉每个歌手都不一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当他们带上面具后,唱着别人的歌,台上的四位评委竟然分辨不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歌手之间的差距可能并没有我们相信中的那么大。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歌手在写歌时总是在固定一个风格,因为他们无法保证自己在任何风格下都能有较好的辨识度。
不过似乎过去的很多歌手的声音辨识度很高,或许是今人不如前人?也可能是如今歌手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原因?
最近会听一些蒙面唱将猜猜猜的歌曲,感觉目前音乐圈产品的同质化也很严重。
以我们的普通人来听,感觉每个歌手都不一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当他们带上面具后,唱着别人的歌,台上的四位评委竟然分辨不出来。
这让我意识到,其实歌手之间的差距可能并没有我们相信中的那么大。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歌手在写歌时总是在固定一个风格,因为他们无法保证自己在任何风格下都能有较好的辨识度。
不过似乎过去的很多歌手的声音辨识度很高,或许是今人不如前人?也可能是如今歌手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原因?
在过去,我们常常使用图片来存储时光流逝的脚印,通过一张张图片,来记录我们的人生、过去和未来。拿出过去的相册,我们可以随着照片,让记忆会到拍照的那个时刻。
由于技术的限制,在过去我们只能够以照片的形式来存储。如今,视频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现在,随着存储成本的不断降低,和移动手机的普及,我们有了使用视频来记录生活的基础。既然如此,Why Not?
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 90 后,QQ空间是我的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开始不断的向着微信朋友圈迁移。
由于用户群体的不同,导致很多人在谈,我们应该怎么样用好朋友圈,却很少有人谈如何用好QQ空间。当然,可能是由于微信公众号的存在,让微信朋友圈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而没有类似产品的QQ空间只依赖页面分享自然要差一些。
根据英国科学家 Robin Dunbar 提出的 Dunbar’s number ,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够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为150人。由于这是由生理上组织的新皮质决定的,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数字,但普遍在100-230之间。对于我们的启示便是要合理的优化我们的朋友圈,将对于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的人清除出我们的信息流。
毕竟,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本就是过载的。
微商,大家都不陌生,关于定义,我就不再赘述,如果还有不了解,可以看看来自维基百科的解释 。
说微商是个好东西,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希望微商可以好好活下去。
同居的舍友早起在使用用过的快递的袋子来收拾垃圾,边收拾边嘀咕「不装垃圾就浪费了」
让我开始考虑,到底什么是浪费?
在我看来,合理的利用便不为浪费,在计算一个物品是否浪费时,我们应当以其最根本的价值来计算。比如一个快递袋子,从制作出来便是为了打包快递,如果它真的被拿去打包了快递,便是物尽其用,算不得浪费,但是如果这个袋子被拿去做了其他的用途,那便是浪费。每一个物品都有其自己的价值,如果它代替了其他物品,行其他物品之事,倘若其他物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倒也罢了,如果已经生产出来,便是浪费了。
对于装垃圾的快递袋子,我们其实是利用了其剩余价值(?),来为我们创造效益,我们应当感激它。
细节决定一切,在故事上也适用。
在写故事时,抓住细节的描述,能够你的读者不断的深入其中。
故而,细节才是故事的生命
随着知识付费的崛起,各种知识付费产品也开始兴起。音频课程便是其中一例。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如何做好音频课程。
音频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声音录音,大多进行了一定的后期处理,才能达到更好的让学员学习的目的。整个课程的制作下来,可以归结为三个部分:
音频课程由于不如现场讲授课程那样及时,听众会非常容易听出你的课程中的一些小的瑕疵,所以在课程的录制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出错的可能,从而降低后期编辑的难度,也能使得声音整体更加自然和流畅。
在编写文案时,应该做到 逐字写稿,每个字都要写清楚。即使是课程中的语气词,如 啊、哦、嗯、呃等等,都要在文案中表明,从而让你的课程在录音时不会觉得太过于口语化。
在讲课前,将文案打印下来,多读几遍,以免出现不通顺的地方,导致在正式录制时浪费时间。同时,对于文稿中的特别的部分,加上一些阅读的标示,比如:这里重读、这里要叹气、这里语调激昂等等,这样可以让你在录制时更加注意,让你的课程更具魅力。
PS. 编写正式的文案之前,可以先列大纲,这里我推荐你使用幕布。写文案时也可以使用石墨来编写。通过在线工具来编写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下进行。
录音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环境、硬件、软件。对于看文章的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专业的音频工作者。所以给出的建议也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首先是环境:在录音时,尽可能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和时间,这样可以减少你后期处理的麻烦,比如在自家的书房,无人的办公室等。在录音前,记得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震动模式会在桌子上造成很大的噪音,不推荐),将一些社交 App 都退出掉,以免产生提醒。
在硬件上,如果你是 Mac ,可以直接使用 Mac 笔记本上自带的麦克风,如果你是 Windows ,建议你购买一个外接的麦克风(大部分 Windows 自带的麦克风录音效果不怎么理想),可以在淘宝搜索「电容麦」,价位大致在 120 ~ 220 元左右的即可。购买时注意接口类型,不要购买成手机用的麦克风。
除此之外,要记得给 麦克风 配上一个防喷罩,我们不是专业的歌手,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配上一个防喷罩会让你在编辑时节省大量的时间。
在软件方面,我向你推荐 Adobe Audition ,你可以使用 Au 完成所有的录音、编辑、配音的工作,学会一个,就可以完成所有任务,性价比很高。关于 Au 的使用教程,我给你推荐两个
这两个课程都不错,付费的课程是针对电台制作的,如果不缺这十块钱,建议看付费课程。
在编辑音频时,主要做的事就以下三条
前两个在上面的两个课程中都有涉及,就不再细讲。
调整节奏主要是你自己在录制过程中可能不自然的就加快了语速,这个时候,你可以在语音之前加一个0.5秒的停顿,来使节奏放缓。
在选择音乐时,要根据你讲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不然就会给听众一个怪怪的感觉。
在播放音乐时,需要调整音乐的【音量】和【节奏】,不要让音乐盖过人声。
同时,可以借助 Au 的功能,对音乐执行「渐入」、「渐出」,来让音乐出现的更加平滑,不突兀。
借助多轨道来完成音频的处理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不妨在留言中留下你的建议,我会添加到文章中,后续也会对文章进行更新。
为什么多任务并行会谋杀你的工作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场景,或许是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场景
下午两点要开会作报告,但是手上还有几封邮件没有回完,手上回着邮件,脑子里想着作报告,这时候午饭时间到了,不如先吃个午饭刷刷朋友圈,一边刷朋友圈一边想着邮件和报告还有一堆事情,感觉自己已经淹没在了未完成 list 里面,焦虑到没有胃口吃午饭。
看起来和你的生活非常的相似,对么?
为什么我们尝试去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却一事无成?看起来的高效率反而让我们的效率愈加低下。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工作,都会让我们受到影响,占用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将注意力视为资源的说法,我初次听到是吴修铭先生的《注意力商人》,做运营、媒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种注意力资源的占用,会导致我们产生注意力的残留(当你从一项未完成的任务切换到新任务是,大脑中有一部分资源,仍然在处理旧任务),这种注意力的残留会导致我们对新任务的投入程度的降低,同时,还会让我们造成「多目标焦虑」,对我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 GTD 的思想不谋而合),使我们无法在新任务上有较好的表现。
连续多次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进行切换,会让我们不断的降低效率,加重我们的焦虑感。
如何拯救我们的效率?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想你肯定是会选择单个任务不断的进行,而不是选择多任务进行。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加强我们对于单任务的集中,来更好的提升效率。
明白了如何解救,接下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去实践它!Just Do It!
继续阅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谈到了为什么做课程需要设计大纲,今天想再聊一聊在线教育的其他方面。
[title]好的课程设计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title]
在上一篇文章,我提到做课程时,需要安排好课程的每一个部分,做好大纲。这个大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程本身产生一种架构感,能够及时的感知课程的体系,明确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哪个部分。
我们需要借助种种资料、介绍,让学生建立一个体系的框架,再通过后续的课程,将框架填充完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学的更好,学的更懂。
目前国内的在线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拿到了投资的大型在线教育机构,比如极客学院、慕课网等,这些机构由于本身有较大的盈利压力,且需要持久的做下去,在内容的把控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另一类是各种厂商业务建设的教育服务,比如 LeanCloud 的视频公开课,由于课程本身服务于产品,所以缺失了整体的规划,知识点琐碎而零散。
对于在线教育机构来说,课程是他们的核心产品,所以会花费人力物力对每一个课程进行精心打磨。而对于厂商业务来说,课程只是一个附属产品,所以就会偏向让这部分内容自己野蛮成长。随着人们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欲望不断加深,未来有设计的课程会更加的受到大家的欢迎。
小步快跑并不适合课程设计。
[title]好的课后交流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title]
在线教育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被无限的弱化。师生之间的联系弱化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无从获得反馈。虽然很多在线课程机构都提供了对应的问答系统,但是由于时效性和交流的形式朴素,使得效果并不好,老师并不明白学生的确实情况。不过,这个本来也是传统教育的弊端,线下的交流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不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技术,录制视频。面部的表情展现会比冷清的文字展示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明确结果。
[title]好的结果反馈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title]
在线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各种状态的反馈不是实时的。不过这个是在线教育的优势,让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个好的课程课后反馈群会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群里快速联系到老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给出一定的规划。不过总体来说,还要看课程的类型,并不是每个课程都适合的。
核心思想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64415/answer/20135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