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提到过,我创建了一个用于随手发的 Channel,在这个 Channel 当中发布一些我自己看到的一些 Newsletter、博客、文章当中我认为有价值的,值得回味的话随手发进去,主要是服务于我自己有事没事没灵感的时候,可以翻一翻,重新回味,便可以形成一篇博客文章(水文利器)。
刚好最近在用 Kindle 看书,今天装了 Klib ,突然意识到,在读书时的「画线/高亮」,何尝不是一种随手发的实践?
后续把 Kindle 中的数本书的书摘也发在 TG Channel 当中
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提到过,我创建了一个用于随手发的 Channel,在这个 Channel 当中发布一些我自己看到的一些 Newsletter、博客、文章当中我认为有价值的,值得回味的话随手发进去,主要是服务于我自己有事没事没灵感的时候,可以翻一翻,重新回味,便可以形成一篇博客文章(水文利器)。
刚好最近在用 Kindle 看书,今天装了 Klib ,突然意识到,在读书时的「画线/高亮」,何尝不是一种随手发的实践?
后续把 Kindle 中的数本书的书摘也发在 TG Channel 当中
昨天在推上看到一个视频,注意到他是使用 Sony ZV1 作为直播摄像头的。而作为一个视频制作者,我的不少视频都是以真人 + 教程的形式提供给我的观众的,我突然想起来,或许我可以使用手机来作为摄像头来完成视频的录制。
和 MBP 自带的摄像头相比,可以让我在视频中更加清晰、更加明亮,让我的视频的观众们可以更好的看到我(没错,就是这么自恋)。于是,我决定用我的备用机 — Pixel 6 来完成这个操作。
Iriun Webcam 的一个好处是免费版可以使用 4K,且免费版的水印也十分的不明显,对于白嫖用户十分友好。如果你需要完全去除水印或更加强大的控制能力,则可以付费获得。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场景,免费版足矣。
想要实现软件连接,需要先下载安装相应的软件。Iriun Webcam 支持 WIndows 、 macOS 和 Ubuntu ,你只需要访问其官网,并下载对应的软件,并在本地进行安装即可
手机端则可以在你的手机上搜索 Irirun webcam,并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在 macOS 上打开 Iriun Webcam 会看到如下的界面,此时说明你的 PC 已经准备好了。
在手机上打开同样的软件,稍等片刻,二者就会自动连接到一起
使用 Wi-Fi 连接的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以及延迟高。因此,你可以选择改用 USB 数据线进行连接,从而获得一个更低的延迟和更稳定的视频效果。
你需要先将自己的手机开启开发者选项,并开启「USB 调试」,随后将手机与电脑连接(如果有授权窗口,则授权 PC 进行调试)。
授权完成后,稍等片刻软件就会自动刷新,手机后的「Wi-Fi」变为「USB」,则说明你已经成功切换为使用 USB 连接。
当你配置完成 Iriun 的 Webcam 之后,就可以在你日常使用的软件当中切换具体使用的摄像头为 Iriun Webcam 来获得从手机取得的视频画面。
如果你使用 OBS 的话,还可以将音频输入修改为 Iriun Webcam audio (腾讯会议并不支持),来获取手机当中传递过来的音频信号。
使用手机摄像头来替代 Mac Book Pro 上自带的摄像头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更好的画质和视频观看体验。相比于购买一个全新的摄像头,不妨用上你的旧手机来完成你的直播诉求。而你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款免费软件 + 一根 USB 数据线。
我写博客有很多年了,博客也是零零散散什么都写:技术、生活、书评,无所不写,无所不聊。本质上是我不认可「人设」这个设定。
人设当然有其价值,可以让你在很短时间内,让别人认识你、知晓你、记得你。但对于作为一个个人性质的项目:我的个人博客、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我不希望背后有一个所谓的“人设”,我怕那样我会太累,我怕那样的我难以持续。
在一个可能长达几十年的项目当中,尝试带上面具只会让我失去自己,而脱下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可以让我更加的轻松和自在。所以,我在写博客、写公众号上更在乎的是否真实、是否从心。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不需要锻炼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我依然需要为了让我的读者获得更好的内容而锻炼。
从我自己近几年的阅读来看,我比较喜欢的作者有两个:
对于我来说,或许未来可以成为这样的作者,我就心满意足了。
最近,即将从大学毕业的堂弟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些建议。在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后,他决定跟随我进入软件行业,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
而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我深知学习能力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能力(是的,没有之一)。因此,也需要考察一下堂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番考察,在我看来基本上是需要回炉重造的状态。不过,既然如此,那就坦然面对现实,一点点带吧。
不过这个事情也让我开始思考大学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随着大学本科的扩招、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的渲染,大学生们对于大学毕业后是否从事自己所在的行业大部分是不太确定的,再加上当初选择专业的适合,可能没有经过详细的调研,只是随便选择了一个,或者是调剂到了当前的专业。毕业即转行似乎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选项。
如果你的大学专业是自己深思熟虑选择的,且毕业也要选择这个行业去从业,那么你在大学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是必要且值得的。
但,如果你对前途不甚明确,不知道自己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那么储备一些通用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这里包括: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阅读能力等一众通识能力。
而在这众多能力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你掌握其他所有能力的「元能力」,当你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借助于学习能力,掌握一个又一个的新能力,成就最强大的自己。
如果你未来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行业,那么学习对于你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了,因为你需要时刻掌握着将自己这艘大船调头的能力。而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掌握学习能力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构建跨行业、专业的交叉能力,在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对于自己未来不明确的大学生来说,构建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能力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阅读、写作、演讲能力,是最划算和有价值的;而对于未来明确的大学生,所需要的就是在你自己认可的方向上,蒙眼狂奔。
相比于大陆,台湾的繁体中文图书表现出了更快的翻译速度(对比大陆引进图书)、更广泛的引入品类(大陆对于日本的图书引入的比较少,但台湾有大量的引入),这使得在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台湾的图书比大陆要多一些。而和相比于原版图书,繁体中文着实是更好读一些,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台版图书的原因。
从购买层面来看,其实博客来是可以购买实体书并邮寄到大陆的,不过考虑到阅读的方便性、海关报关等一系列可能的问题,我实际上还是比较倾向于购买电子书来阅读。
在实际购买台版图书方面, 我自己购买的比较多的是博客来和读墨Readmoo,基本上在这两个平台可以完成我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的电子书的购买。而实际上台湾的电子书不止这两个平台,你可以在下面的9个平台进行购买。
台湾电子书搜寻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找到你想要阅读的电子书
白宦成
台版电子书商店因为主要是面向台湾的同学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你会发现不支持我们所熟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卡点。
不过,如果你拥有一张Visa 全币种信用卡 / Mastercard 的全币种信用卡,这些问题就不会是你的问题了,你可以非常方便的用自己的信用卡来完成支付。
对于像博客来这样的平台,他也会支持银联卡支付,不过更多的平台是不支持银联卡支付的,因此,还是拥有一张信用卡会更加的稳妥和方便。
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申请一张全币种信用卡了~
昨晚,Kindle 中国区将在未来的一年里停止购买、未来的两年里停止下载的信息。
而作为一个持有多个 Kindle 的 Kindle 读者,我愿意称自己为 Kindle 难民。不过,难民归难民,在当下还是要思考接下来怎么处理。出二手我肯定是不打算,因为 Kindle 官方的新闻一出, Kindle 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必然是要暴跌的(倒是可以从收藏的视角来在二手市场上收一些想要的 Kindle)。继续使用的话,就要想 Kindle 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先说结论:
再说细节:
Kindle 对于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在两个时间点:2023 年 6 月 23 日和 2024 年 6 月 40 日。
所以从短期来看,我们依然可以继续使用 Kindle 愉快的读书而没有丝毫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如果你更喜欢线上随时选购的方案,那迁移到其他平台是必然的选择。
国区 Kindle 商店的停止运行,让我们失去随时购买图书的体验,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可以实现随时购买图书的话,有两种方式:
当然, 如果你是一个自由党,崇尚的是能够自由自在的阅读,在过去的时间里,想必你已经熟悉的掌握通过数据线传书的方式和方法。 Kindle 商店的关闭对于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反正你也没怎么用。Kindle 依然是一个好的阅读工具。
过去我们使用的都是 Kindle 的国区,而 Kindle 本次关闭的也只是国区(全球范围 Kindle 并没有被关闭),因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将 Kindle 硬件切换至海外版,来完成 Kindle 生命的延续。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
但在本次国区停运的 case 下,切换到海外区确实是一个能够让你最快恢复阅读体验的事情。
Kindle 的海外区账号的获取并不困难,你只需要访问 Amazon.com 注册一个 Amazon.com 海外区的账号,就可以进行账号的切换了。
而在 Kindle 上,你需要退出当前的账号,并使用新的邮箱密码登录即可。
Kindle 有个很神奇的设定,你可以同一个邮箱注册国区和海外区,登录时,使用不同的密码可以登录到不同的区域。不过出于方便管理,我还是建议你使用单独的邮箱进行登录和注册。
在海外区注册账号,并配置好信用卡支付后,你就可以购买图书了。如果你想要买一些国内的书,则需要在海外区电子书目录中找到 — 「Foreign Languages」— 「Chinese (Simplified)」。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简体中文图书来查看。
如果你懒得找,也可以点击直达链接前往购买。
切换后,如果你希望在 Kindle 设备上找到,我也录制了视频来教你如何在 Kindle 上找到简体中文的图书。
登录亚马逊后,进入顶部的 Kindle 电子书 — 找到 Manage content and devices
在设置页面找到 Peference,
在 Peference 页面配置 Personal Document Settings,就可以重新用上我们之前熟悉的 Send To Kindle 的功能了~
总体来说, Kindle 国区下线给我们读者带来的问题是可控 & 可解决的。但真正的问题可能还不简简单单是设备的问题,而是 Kindle 下线对于图书行业打击。我自己在实际使用电子书平台时,常常会出现 Kindle 有而微信读书没有。对于这些图书行业的从业者来说, Kindle 没有了,他们需要重新去对接一个新的渠道,麻烦又可惜。
但愿 Kindle 的下线不要影响到图书行业从业者们做电子书的信心。
我在做一些问题的判断时候,会比较倾向于借助于「极化」的手段来快速做出决策。
简单来说,就是将令你困惑的问题的条件放大至极限,从而更快的逼近问题的真相,让你做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生活中,我们面临问题时会遇到选择,而让我们产生踌躇不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看起来两个选项似乎差不多,我们在纠结到底哪个选项「更好」。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问题可能的结果,不妨将问题中的条件放大 10 倍、放大百倍、甚至放大到一个无法被再放大的情况。
当问题被放大后,收益和代价也会无限放大,从而让我们更容易发现到底哪种收益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样的代价是我们不希望要的。
我最近在使用 Agora SDK 开发一个视频会议软件,在开发各种视频会议的细节功能时,我不由得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开发会议当中的一些基础功能 —— 比如静音、踢人、设置设备、会议聊天。
当然, 这些东西开发起来并不复杂 —— 你只需要基于 Agora SDK 就可以开发出来,只是我在想,这些非常基础的功能,能否有一些现成的功能 (是的,我非常懒)。
所以,我在想,能否有一个 SDK ,可以帮助我简化一下视频会议的开发(视频会议算是一个非常普适/标准)。
女朋友吐槽我说,我似乎不像曾经那样,愿意花钱了,开始有点变的小气。
我也在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想了想,可能是因为目标感不同。
当年刚毕业 / 还在学校的时候,我对于结婚这件事没有那么高的预期,并不预期我马上会要结婚,所以存钱不重要。不需要储蓄,重要的是及时行乐。
如今的我,需要考虑结婚、彩礼、买车、买房、长期发展,担子一重一重都在眼前,自然会显得更加小气、抠搜。
目标感的不同,让我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过去的我不在乎未来,只在乎当下。如今的我,在乎当下,但更在乎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是,没有当下,又谈何未来呢?
最近在看一个前端项目,里面出现了一些令人血压暴涨的骚操作。虽然可以用,但对我来说,确实是让我看到血压飙升。
项目的诉求是实现页面的自适应化,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显示。
为了实现这个诉求,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使用 Bootstrap 之类的框架,在不同的屏幕上尽可能保持一致。使用 Bootstrap 之类的框架来完成。
最后研发团队选择采用了一个有用,但我看起来非常头疼的方法 —— 根据屏幕宽度计算 rem。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在不同的屏幕宽度下,都可以和设计稿的尺寸一比一。
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rem 计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非常的大的值(当然也可以非常小),但依然不是一个常规的结果,需要你常常使用诸如 0.03
这样的数值来指定宽度和高度。
我觉得,这样的写法并不是说不行,只是这样的写法其实会降低整个项目的可维护性。
其次,这个项目中还出现了一个问题是 —— 文件到处乱丢。在一些项目中,大家往往会有一些明确的文件路径的规范,比如样式文件应该放在哪里。在这个项目中,就出现了样式乱丢的情况。
这样的混乱的写法则会导致在实际开发的时候,如果想要调整样式,可能会出现调试失效,修改起来较为混乱的问题。
刚刚有用 rem 的单位,另外就有一个文件采用的是 px 为单位,我非常担心在不同尺寸屏幕下出现的错位问题。
这个项目从我目前的视角来看,依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且留下了不少的坑。在我看来,长期来看,这些代码将会留下不可维护的问题。希望他们后续慢慢修改和调整吧。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