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随笔

Several white arrows pointing upwards on a wooden wall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在生活中遇到不少对于工作理解较为简单和质朴的人 —— 他们奉行工作就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愿意去做分外之事。当然,严格意义来说,这样并没有错。毕竟,我们不应该鼓励他人去当卷王。

但我想说另外一个观点:工作当中,薪酬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投入了你的时间和生命来为这件事付出。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你应该从你所做的事情中收获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不应该只是金钱。

尝试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你就会发现,工作不仅仅是你当下的价值,也同样代表着你未来的可能性。你可以通过工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你可以通过工作来为自己拓展可能性。

你必须意识到,人的一生是一个无限游戏,在无限游戏中,你需要不断的闯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关卡是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事情,生活也好,工作也罢,总是会有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来袭。你需要在这个无限游戏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不断的坦然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大部分将工作看作「拿钱办事」的人,往往是秉承着「我就是一个静态的人」的心态来看,即使他内心并不这样看,但确实做着这样的选择。但生活并不是静态的,你面临的问题也不是静态的,你唯一要做和唯一能做的,便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正视自己在做的每一件事,并通过每一件事提升自己。

灵光一闪

拥抱湿货

早年间我对于干货有着迷恋,总感觉自己需要干货来快速学习、快速成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于干货的需求越来越少,反而是愈加喜欢「湿货」。

回想自己当年,喜欢湿货大抵是因为时间不足,总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多的知识,成为强者。所以能够短时间收获大量信息的「干货」就成为那个年纪的最爱。

但随着回到天津,生活节奏放缓,开始放过自己,不再追求成为强者。开始对于时间、节奏有了更多的容忍度。不再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最多的知识,也就对于「干货」没了那么强的诉求。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干货」的好处是通过压缩信息量,让你可以最短时间获得到了最多的知识,但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使得这些「干货」失去了执行的可能性,我们并不能直接从这些干货当中得到什么(嗯,这段话还有点追求得到的意味)。而湿货,虽然没有高度压缩的信息,但却提供了丰富的上下文,让我们可以知道一个道理、一个方法的适用场景、使用手段等一系列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我们的生活。

干货我们往往得到的是「我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而湿货,却可以真真切切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email

如何在 Gmail 当中设置使用自定义域发送邮件

我对外一共提供两个邮箱地址:

  • bestony@linux.com:Linux.com 后缀的邮箱;
  • hi@ixiqin.com:ixiqin.com 后缀的邮箱,可控,不失联。

不过,由于 Linux.com 仅提供了域名中转服务,所以我过去都是以 linux.com 域的邮箱作为收件邮件。最近在研究邮箱转发系统的时候,研究出了如何使用 linux.com 的域发邮件的方式。

效果

设置完成后,在 Gmail 展示效果完美。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9
Gmail 收件效果

但在 QQ 邮箱中展示效果比较惨。如果你的通信人主要是 QQ 邮箱,还是不要用这个发信地址来发信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0
QQ邮箱展示效果

配置说明

总体来说,配置需要以下几步:

  1. 生成应用专属密码:专属密码的好处是可以和你自己的密码不冲突,即使出现泄漏也可以快速止损。在任何非 OAuth 但需要输入密码的场景,都推荐你使用应用专属密码。
  2. 配置发件地址并验证:在 Gmail 的系统当中录入你的发信地址,这样 Gmail 就知道应该使用哪个地址作为发信地址了。你填写了基本信息以后,Gmail 需要验证你是否是对应的域名的持有人,只有是持有人的情况下,才会给你提供以对应的地址发信息的能力。
  3. 设置对应域名为默认发信地址(非必要):当你设置完成后,你即可以对应的邮箱地址来发信,但默认情况下还是使用 Gmail 为发信地址,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自行设置新域名为默认发信地址。

具体步骤

1. 生成应用专属密码

Google 为用户提供了应用专属密码的能力,你只需要访问对应的应用专属密码页面,设置这个密码的对应使用场景(这个场景是为了方便你日后需要止损时,快速找到生成的密码,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日期等方式来设定)。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2

生成完成后,你会获得一个 16 位的密码。复制这个密码,并保存下来,稍后我们将使用它作为配置过程中的密码。

2. 配置发信邮件

打开 Gmail 的账户配置页面(设置-账号与导入-使用这个地址发送邮件),点击「添加其他电子邮件」。

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填入邮箱名称和要绑定的邮件地址,并点击下一步。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在新页面配置服务器时,填写服务器地址为 smtp.gmail.com,设置端口为 587。并在用户名当中输入你的邮箱的前缀(比如你的邮箱是 hi@gmail.com,这里就填写 hi)和上一步生成的应用专属密码;下方的加密方式选择「使用 TLS 的安全连接」,并点击下一步。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4

点击完成后,系统会自动验证是否可以登录到对应的系统。验证完成后,会自动给你的邮箱地址发送一个邮件,其中包含了验证码。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5

接下来在这个页面填写验证码并点击验证,或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即可实现账号的确认。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6

3. 设置默认发信邮件

当你绑定完成后,回到 Gmail 的账户配置页面,会看到多个域名,找到你打算作为发信域名的邮箱地址,并点击其后的「设置为默认发信地址」,即可完成配置。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7

总结

在我测试这个方法的时候,我还是挺激动的。但看到 QQ 邮箱的提示以后,我还是选择了继续使用 gmail 地址作为我的发信地址(但还是使用 linux.com 的邮箱作为收信地址)。一方面我的虚荣让我继续使用 linux.com 的域作为邮箱。但同时,我也不希望收到我邮件的朋友为此感到困惑,那就这样吧。

white and green remote control

数字所有权

前日我的一个朋友突然加我微信,我正好奇,明明记得加了这个朋友,怎么突然又加我。

简单闲聊后得知,因为触犯了微信的规定,他的微信被永久性封禁了。不得不重新注册一个微信账号,然后一个个的重新添加好友。

在整个封禁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微信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广受诟病的:微信被封禁后,在你的好友那里,你的状态如常。别人依然可以发信息给你,好像你仍然在线。然而因为被封禁,你其实完全无法响应他人的消息。如果你未能及时通知到他人,甚至可能会以为你故意不回消息。

不过,误解还是小事,更大的事情是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关系。

在当前这个我们习惯于用微信来承载我们的社会关系的时代,当一个人的微信被封禁之后,就失去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微信也未曾给你一个导出数据的可能性。

在当下这个时刻,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能掌控的、绝对属于你的联系方式?它是一个以你个人所持有的域名为后缀的域名邮箱。

这个域名需要是由 ICANN 管理通用顶级域(这意味着这个域名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原因而被封禁。比如你的域名如果是 .us,你放置了一些与美国国家政治体制无关的内容,则可能导致你的域名因国家政策而遭到封禁),并且邮箱地址指向一个你自己可控的邮箱服务器。

这样的域名因为 ICANN 的中立性,不至于从互联网上消失;而可控的邮箱服务器(或者是一个转发服务器),可以保证无论你的日常邮箱被如何管控,你都可以通过自己所属的邮箱地址来收到邮件。

欢迎通过邮箱联系我,我的邮箱地址是: hi@ixiqin.com

opened book

使用飞书妙记,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可以比别人学的更快,那你就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成知识,来帮助自己的进一步形成智慧。通过一些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投入的事情。

而作为一个飞书的深度用户来说,飞书妙记,就是我的高效率学习工具,有了飞书妙记,学习效率,可以提升 2 倍不止。

为什么飞书妙记可以提升两倍学习效率?

飞书妙记作为一个会议记录工具,大部分时候都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的会议场景。但如果抽象来看,可以把飞书妙记看作一个处理器,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分为包含输入、输出、处理器的工具。这个工具的输入是一个音频或视频文件,经过飞书妙记的处理,我们获得了一套文字稿和一个视频文件。

输入和输出

如果我们聚焦到飞书妙记本身,则可以看到,飞书妙记帮我们处理了音频转文字、文字翻译和音频对齐时间轴。

飞书妙记的内部实现

而我们聚焦到文字稿,则又可以看到,在文字稿当中,也有不同的用途。

文字稿的用途

在视频方面,飞书妙记提供的不多,只有倍速功能和跳转到文字对应位置的能力。

视频的用途

现在,你就看到了整个飞书妙记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功能了,现在我们看一看飞书妙记提供的功能的完整图景。

n85py

现在,我们可以说,飞书妙记在学习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将英文/日文/中文视频,转换成包含了文字稿、时间轴和视频倍速播放的内容方案,并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文字稿或视频时间轴来切换进度,并在对应内容上进行评论,分享,还可以将整个妙记分享给其他人

因为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实现:

  1. 将视频课程的录屏上传到飞书妙记当中,并将自己不清楚的部分通过评论指出。分享自己的妙记给其他同学,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
  2. 将视频课程的录屏上传到飞书妙记当中,使用倍速播放,快速回溯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
  3. 将视频课程中的录屏上传到飞书妙记当中,选择自己不懂的部分,生成分享片段,分享给老师,向老师提问。
  4. 将 Youtube 上的英文公开课下载下来,并上传到飞书妙记当中,借助飞书妙记的翻译功能,生成中文的文稿,快速跳转学习其中的内容,还可以将其中不懂的部分通过评论指出,和其他同学一同学习。

上面的这些,都不过是飞书妙记提供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合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工作流。

实践:用飞书妙记看 Kindle 新闻

最近 Kindle 虽然退出了中国,但在海外还推出了新版的 Kindle Scribe,我在 Youtube 上找到了一个视频。

在 Youtube 上看视频

不过,这个视频的时长还挺长,我希望能够快速的获取到其中的关键信息,于是便使用我的 Downie 将这个视频下载到本地。

使用 Downie 下载 Youtube 视频

并在飞书当中找到飞书妙记的上传入口,

在飞书客户端中找到上传入口

在上传时选择对应的视频的语言(目前支持普通话、英语和日语,你也可以不选择,让他自动识别语言)。

上传文件并选择语言

上传完成后,稍等片刻,我就会收到会议助手发给你的消息通知,告诉我视频已经完成了转化,此时,就可以开始进行快速的信息获取了。

转换完成后的提醒

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语言切换,将内容切换成中文,就可以快速浏览所有内容。

切换为中文

如果我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还可以选中对应的内容,并在其上评论,和其他要看这个视频的朋友一起讨论视频当中的内容。

在原文中讨论

如果我看完了整体的视频,希望将其中的部分视频作为我后续的内容素材,为了方便使用,可以选择需要使用的片段,并将对应的片段生成一个新的妙记文件,这样下次使用的时候,我可以直接查看对应的片段,而不需要去看完整的所有的视频了。

分享片段
生成的片段

缺陷

这么好的方法自然有他的缺陷,这个权限便是空间大小和时间长度的限制。飞书妙记目前免费版默认会赠送 100GB 的额度,如果你看的视频不够多,那么这 100GB 的额度肯定是够的。但如果你是一个深度的学习爱好者,那么这些空间大概率是不够的。

赠送的免费额度

此外,飞书妙记目前还不支持 4 小时以上的视频,如果你要看的课程时长已经超过了 4 个小时,可能需要先自己使用其他的软件对视频做一下切割,才能上传到飞书妙记当中。

不支持 4 小时以上的视频

总结

飞书妙记从产品功能上来讲,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但它将各种学习过程中用的上的功能帮我们集成起来,让我们可以更简单的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只要你理解了它的不同能力可以实现什么功能,再将其有机的组合起来,就可以实现你想想要的结果了。

two person sitting on camping chairs while watching mountain

保持简单、干净、平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喜欢追求简单的生活的人。

虽然我依然会喜欢出门去吃饭(懒得自己做,或者是想吃的确实自己做不好,比如烤鱼),但不妨碍我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只要能吃饱就行;

虽然我依然喜欢买买买,但不妨碍我大部分时候其实都不用我买的东西(这也是为啥近几年我开始疯狂断舍离),更多的时候,都是拿着之前买的东西,重复使用。

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简单、干净、平静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在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当中,让我们可以专心专意,投身创作。

让自己的物质生活变得简单,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内容。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老后破产》书摘

  • 存在着一个矛盾。以自己的养老金坚持着生活的人,会因没钱去医院而强忍着;但只要接受了生活保护就会免去医疗费,完全可以去医院了。虽然说,这只是在行使再正当不过的权利,但不知为什么,却总有一种“制度不周全”之感。因为我想,不一定非得在接受生活保护以后,对靠养老金坚持生活的人们,只要有制度保障其“放心接受医疗的权利”,或许及早得到救治的人就会增多,不依赖生活保护也能活下去的人也会增多。
  • 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时代,是个只要认真工作就会有回报的社会。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坚信,只要认真工作,晚年生活就会高枕无忧。今天的老人们,当时都是这样确信无疑的吧。
  • 而更为严重的是,收入越少的人,“社会联系”的丧失就越显著。经济越不宽裕,就越难在红白喜事等亲族活动、地区性聚会等当中露面。因为,维持“社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钱的。
  • 晚年生活的放心与舒适度,全看“金钱”的多少——完全有能力负担的老人很少——这就是现实。
  • 每一次离开,都有些于心不忍。这一瞬间感觉到的,是菊池女士所背负的巨大的孤独。
  • 害怕寂寞的幸夫先生生前经常说:“我要走在你前面,你要送我啊。”这话都成口头禅了。望着老公的照片,菊池女士对着佛龛嘟哝道:“被留在世上的我,也很孤单啊。”
  • “就算是夫妇一起生活,但总有一天会只剩下一个。” 这是不用说的。即便是现在,如夫妇、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等有家人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也在1 000万户以上。但就是这些人,最终也会只剩下一个。到那时,只要没有“可依靠的金钱”和“可依靠的人”——就会有“老后破产”的风险。
  • 到窗外的阳台上去,仅此而已,但对菊池女士来说,却是无可比拟的大事。外面的风,像抚摸一样静静地在脸颊上吹过。虽想就这样一直站在阳台上,但她还是恋恋不舍地回过头:“给大家添麻烦了,差不多该回屋了吧。”
  • 国民养老金制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家庭功能在发挥作用为前提制定的。” 到了晚年,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只靠自己的养老金能生活下去吗?——并且,未来养老金还会变得比现在还少——想到这些,很多老人都会为自己的晚年感到不安。
  • 不只是因为得益于大自然的恩惠,自给自足成为可能,还有一路坚守农田的自尊,已然化为了生存的力量。正因如此,他们才不说泄气话,而是拼命坚持。在东北地区的村子里,靠3万日元左右的养老金收入一个人生活的农户不足为奇。说到底,很多人是因不想放手农田而不接受生活保护,一味坚持的。有的地方政府也在对制度加以灵活运用,就算有农田,有自己的房子,也能接受生活保护。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零秒工作》书摘

  • 我认为日本白领的工作效率低下的三大主要原因是“众多管理层和部门领导人无法自己作决定和推进工作”“部门内外协调后的再次协调”以及“随之而来的庞杂冗繁的资料制作”。
  • 能够自己作决定并推进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工作能力的体现”。
  • 无论收集多少信息都无法作出决策时,往往是因为没有在什么时间前决定什么、该做什么的这种目的意识和紧迫感,只是漫无目的地收集信息而不断推迟行动。信息是一种判断该往左走还是该往右走的单纯手段,必须将其具体化。但是问题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的人会误认为自己正在开展有效的工作。
  • 虽然不是指所有的工作,但是对于大多数工作,都可以先干脆地推进,在精神上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干劲。为此对工作速度的强烈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 要想提升工作速度,首先对于该项工作必须有整体印象。所谓整体印象是指最终的成果是什么、为了取得最终的成果需要考虑怎样的要素、需要按照怎样的步骤和顺序才能取得成果、从什么地方着手才最有效等综合因素。
  • “确认上司指示”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因为即便最初的指示足够明确,但上司中途突然变卦的事情也是实际存在的。
  • 工作本身并不是以细致完成为最终目的,它终究要以做出某项成果为目的。
  • 首先,你必须想象某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圆满完成
  • 将 A4 纸横着摆放,在左上方写上标题,右上方写上日期,正文写 4~6 行,每行 20~30 字。花 1 分钟的时间写完 1 页,从早上起床后到晚上睡觉前,写 10 页,那么你的大脑就能非常清晰。如果每天坚持书写 10 页笔记,那么你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有工作能力的人甚至会成为更加出类拔萃的人才。
  • 迅速把握问题所在,其重点在于: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不断思考哪些事件可能导致问题发生。
  • 假设如果不经过验证,就没有任何意义。假设的验证,是通过采访和分析故障信息等手段展开的。
  • 所谓坦诚地听取意见,是指没有反感,不会反驳对方,会完整地听取对方所说的话。但是只是听取意见,工作是不可能有所进展的,在听取之后还再次确认内容,提出疑问,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才能算得上是有意义的工作过程。
  • 工作能力强的人和工作能力一般的人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使用适当的方式,问出最核心的问题。
  • 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信息,能够避免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之中,还能够掌握安排好优先顺序的方法。这样一来,工作的速度便能不断提升。
  • 此外,如果浏览到了优秀的博客日志,我还会尽量去阅读这位作者以往所有的日志。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能够写出一篇优秀日志的作者,其以往的日志往往也是非常优秀的。
  • 在全球性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掌握能够看懂英文视频的能力、以较快速度阅读英文报道的能力,对提升工作速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通过其他途径来提升工作效率,如果在这个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那么提升工作速度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
  • 只花费两个小时共进晚餐其实并不容易,但是不论两个人有多么意气相投,都应该尽量避免超过两个半小时以上的交谈。
  • 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朋友给予我们的灵感与刺激,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如果身边有和自己相同年纪,或者比自己大 5 岁、10 岁,或者比自己小 5 岁这些年龄段的朋友,能够随时向其咨询问题,那么每个年龄段至少要有两位。
  • 我建议大家不要在意格式,使用 52 页所推荐的“A4 纸做笔记”法,先写出一个题目,然后 1 分钟内在 1 页纸上写下 4~6 行、每行 20~30 字的内容。当你不在意格式、顺序和体裁的时候,会感觉写起来流畅多了,对于这种行云流水的书写方式甚至连你自己都会感到惊讶。
  • 如果写好了 30~50 页的笔记,就将它们摆放到比较大的桌面上。最普通的摆放模式是将关于问题和课题的笔记放在左侧,将解决对策摆在正中间,然后将与其相关的具体对策摆在右侧。
  • 如果你是一位上司,在让员工制作文件和资料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应该有尽量详细的工作完成概要(用来展示在工作结束的时候,应该形成怎样的成果)。如果比较熟悉了之后,那么大概只需要花费 30 分钟就能够详细地写出一篇工作成果概要,然后让员工按照这个概要来完成工作。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稳定地推进工作,避免发生偏差,工作输出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 传达的内容很难被正确地理解。而且和上司相比,员工所拥有的信息量大概还不到上司的几分之一。
  • ◎ 向员工指示工作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应当尽量详细地写一份工作完成概要,交给员工 ◎ 当制作业务涉及计划书、报告书等资料时,先确定整体的目录、页数和页面的分配,写出每一页的标题,然后编上页码 ◎ 一旦习惯了以后,就可以在员工面前直接编写工作完成概要,直接和员工沟通并达成一致,然后让员工迅速地推进工作
  • 如果意见发生了冲突,那么首先确认共同点。即使看起来两人的意见完全不同,但是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几乎都能找到不少共同点,然后一一确认这些共同点。这样一来,意见相反的两个人也会变得比较冷静,警戒心也会相对松懈一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确认不同点。对于不同点,与其说是黑与白、左与右这样无法融合的差异,很多时候倒不如说是因为前提条件不同,而导致结论不同而已。因此在确认不同点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再整理双方主张的本质区别。在这样的过程中,常常就会意识到:双方的想法其实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只是因为些许的差异而引起感情上的对立,仅此而已。
  • 为了做到这一点: ◎ 由会议负责人在白板上书写 ◎ 不要自行随意归纳,尽量将发言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 ◎ 不太明白的时候,要坦率地再次确认,然后写下来 ◎ 归纳要点,补充完善 ◎ 用手指着记录下来的内容,向本人确认 ◎ 整理议题和将要采取的行动 ◎ 关于论点上的偏差,要当场通过图示的方式说明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上就是使用白板的要点。
  • 暧昧不明地传达信息,并不意味着有效地传达了信息。倒不如说因为优柔寡断,反而常常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对于比较消极的内容,也必须养成坦率直言的习惯。因为没有清楚地传达给对方,反倒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就是所谓的好人,或者是很善良的人。他们只是单纯地“无法将应该传达的信息冷静沉着地传达给他人”罢了。或许这样的人只是“摆出自己很善良的样子,满脸堆笑”而已。这种状态下工作是不会有任何进展的。该说的话就要说,该传达的信息就要坦率地传达。
  • 关于 LINE 这款软件,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如果没有 LINE 那几乎就活不下去了。LINE 的问题在于,聊天对话的频率过于热烈频繁,导致难以专注于工作。“聊天对话就是需要热烈的氛围”,这一点确实没错,但是原本一次性讨论后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要来来回回谈很久,还要让许多人参与到聊天中,这对于工作的集中度是致命的。
  • 我认为,将认真倾听的态度理解为“输了”的人,只会通过“胜负”来判断事物和周围的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不知道是因为自卑,还是因为没有自信,他们没有掌握比较平稳的待人处事的方法。
  • 不用说用书面形式确认,不少人甚至连口头确认都会省略,只是留下一句:“那就拜托了。”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 人类的记忆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印象,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使固执地认为“当时对方就是这么说的,一定没有错”,其实只是因为记忆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印象而已。
  •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居高临下”呢?我认为这是对自己没有自信,总是充满压力所造成的。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居高临下”地和他人接触,才能让自己短暂地沉浸在优越感的假象里。可是沉浸在这样的假象里,自信心也不会有丝毫的增长,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与其说没有意义,倒不如说对自己有害。
  • 无论是谁,只要受到了表扬和感谢,被他人慰劳,都会感到喜悦。这时候更能涌起干劲,会想要更加努力。为了这个上司,为了这个团队的领导,想要更加努力付出,拿出成果。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情。
  • 哪怕是很小一件事,只要怀有感谢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就能对他人给予积极的反馈。如果将培养员工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类似“没用的东西”之类的负面想法就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下次这样做就会更好”之类比较柔和但又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
  • 每天表扬了 10 次以上的话,那么和员工、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紧密,也更容易做出成果。从结果上来说,可以亲眼观察到工作速度的突飞猛进。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赢在下班后:知名咨询专家倾力打造34种高效思维模式》书摘

池本克之

不要把压力带到下班后

  • 情绪处理型”——着眼于引起压力的身心变化;“问题解决型”——直接着眼于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 “一时的排解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思考如何对待压力本身,努力直接面对压力从而解决根本问题的做法,属于后者的“问题解决型”。

以“游戏的感觉”看待工作

  • 认真思考提高分数的方法,努力摸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只有当对待工作的态度认真起来,工作中的乐趣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聪明人看清自身局限,乐于接受专业指导

  • 我们要明白有的问题只有专家才能发现,仅靠自己无法察觉,并且保持倾听专家建议的姿态。

阅读可以提高能力

  • “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和“不向逆境屈服的强大意志力”。
  • 别为小事抓狂
  • 凡事彻底

第4章 如何进行身体管理

  • 喝大量的水· 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喝酒· 避免添加剂· 摄取蛋白质· 避免糖分· 晚上8点以后不进食

睡得越好的人,收入越高

  • 只有确保充分的休息,拥有优质的睡眠,才能保证充实的工作状态。

第5章 在旅行中提升自我

  • 对于工作之外的旅行,我基本不会屡次去一个相同的地方。原因在于,没有新发现。
  • 只是去一下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不叫旅行。只有随便到一个游客不会到的地方走走,才是好的旅行

享受“本地化”,提升工作技能

  • 到只有当地人知道的休息场所去,到当地人才去的餐馆去吃饭。尽量让自己融入当地人

为了提升公司价值而选择着装

  • 包而已,什么样都行”“衣服而已,能穿就行”这种认识,会直接转换为“只要销售额上去了,怎么样都行”“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做都行”。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书摘

乔治·布雷西亚

  • “它表明了什么?” 这是我的经典问题。我希望当你穿上每一件衣服时,都问问自己。
  • 如果你恨不得把自己的映像撕得粉碎,你要记住,你不是为了看见完美的自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你的目标是追求和谐,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和谐。你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随着你知道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和掩盖自己的缺陷,这种认识最终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 宽松下垂的衣服(而非优雅、飘逸的衣服)会让人联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她在隐藏什么?”太小的衣服会显胖,传达出你可能不完全了解自己身材的信息。
  • 苹果型以及大码。那些苹果型身材和大码身材的女性一定,一定,一定要穿能够收腰的衣服。系个腰带,把衣服扎在裤子里,或者选择线条比较明朗的衣服,能够自然地塑造腰线。
  • 卷曲的头发可能让你看起来友善、有亲和力。我非常喜欢头发天然卷曲的女孩,她们天生基础很好。如果你渴望性感、美丽,那就选择烫发。长发很漂亮,但是需要用很多精力来打理。丸子头看起来青春靓丽,但是有时让人联想到图书馆问讯处的工作人员。
  • 10分的衣服符合你的身形,能够突出你身上的优势,同时隐藏你的问题区域。10分的衣服包括一种或者多种颜色,这些颜色让你看起来气色好、健康,而且突出你的眼睛,也适合头发的颜色;10分的衣服总是处在最好的状态,面料看起来崭新、清新;10分的衣服是让你获得最多称赞的衣服。(注意那些称赞,那些称赞是人们如何看待你的衣服最直接的线索之一,它们是视觉定位仪,告诉你何时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何时在朝着错误的方向走。)
  • 你要一件一件地筛选衣橱里的衣服,从牛仔裤到T恤衫,从裙子到帽子,从鞋子到腰带、包和首饰。所有身上的衣物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所以,从哪里开始根本不重要,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随便你。如果你已经按季节将衣服进行了分类,你可以只筛选当季的衣服,剩下的衣服下次再筛选。我推荐你采用这种方法,这样,你的时尚清单才不会像搁在一边的破布袋子,一整季都被遗忘,而你也不会失去清理衣橱产生的动力和紧迫感。
  • 如果你已经按季节将衣服进行了分类,你可以只筛选当季的衣服,剩下的衣服下次再筛选。我推荐你采用这种方法,这样,你的时尚清单才不会像搁在一边的破布袋子,一整季都被遗忘,
  • 1.衣服要合身。这一条很基本,也很重要。如果一件衣服不合身,要么就扔了,要么拿去改一改,我是说如果值得修改的话。
  • 你应该喜欢自己的身体,以及穿在身上的衣服,这是让自己看起来漂亮的最好方法。撇开每月心情的起起伏伏,衣橱里那些需要增肥或者需要减肥才能穿的衣服只会给你的生活和心理帮倒忙。
  • 2.衣服要凸显你的特点。衣服仅仅合身远远不够,还必须(我一直强调这一点)对你的身体和脸有一点好处。首先,颜色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突出你的眼睛?
  • 如果你的风格在过去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都没有改变过,那你就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我所谓的生命阶段评估。
  • 褶裥裤,尤其是便装裤子,全都应该从这个世界消失!至少,只有最苗条、最时尚的男性才可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