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生日的时候,我为自己写下了「写在 26 岁」,而今天,是我的阳历 26 岁。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写的很丧气,我自己都很焦虑。在这一篇文章,希望能给自己打打气。
26岁在人生漫长的八十多年里,并不能算得上特殊。不过,自己选择的路线确实会让这一年显得特殊一些。新的一年,祝你能够心想事成。在做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可以的话,今年做一个大胆的选择,去试一试过去可能没试过的东西,体验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别浪费了自己的 26 岁。
在农历生日的时候,我为自己写下了「写在 26 岁」,而今天,是我的阳历 26 岁。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写的很丧气,我自己都很焦虑。在这一篇文章,希望能给自己打打气。
26岁在人生漫长的八十多年里,并不能算得上特殊。不过,自己选择的路线确实会让这一年显得特殊一些。新的一年,祝你能够心想事成。在做的事情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如果可以的话,今年做一个大胆的选择,去试一试过去可能没试过的东西,体验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别浪费了自己的 26 岁。
最近观察到一个现象,我认为一个非常「理性」,拥有着「理工科思维」的前辈,他的配偶却显得「贪小利」、「情绪不稳定」,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难道「理工科思维」、「沉稳」的前辈不应该是找一个很稳重的配偶么?
但随时时间的流逝,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掌握了「理工科思维」和使用理性指导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后,我们的生活可以非常容易走上正轨。我们在做各种选择会比依靠「情绪」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的人会更加稳健、更加轻松、更加富有确定性。
但理工科思维未免过于范式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上走着,在一个明确的轨道上行驶。
一个不那么稳定的配偶,可以为他的生活中添加一些变量和变化,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挺好的。
这篇文章也是在试图用理性的逻辑来分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可能我说的全都是错的。
最近在读《如何成为顶级记者》,总体来说,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切入视角,但如果要找一个能够综述所有人的关键点就是 —— 「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无论是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找到真正的事情发生点,还是和当事人建立更加友好、更加深入的联系,都是为了达成「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这个诉求。
而当我总结到这里时,我突然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问题真的是如何成为一个顶级记者么?
显然不是,我必然是会在编程和工程师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我的目的其实是:「如何录制好一档访谈类型的播客」,而这个问题如果细化的话,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当我明确了正确的问题之后,那就知道正确的 Action 应该是什么 —— 「学习提出正确的问题」。
回到这个事情本身,我其实在初期也进行了思考:从做一个好的访谈播客出发,推导出我需要具备优秀的访谈能力,而优秀的访谈能力往往出现在优秀的主持人和优秀的记者身上,因此我推导出了需要去学习顶级记者的思路。但是,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如果进一步推导和抽象,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自 WordPress 5.0 开始, Gutenberg 编辑器(后文称为古腾堡编辑器)开始存在于 WordPress 当中,为普通用户所用。而得益于古腾堡编辑器带来的卓越的使用体验(用户不需要再记录晦涩难懂的短代码、无须忍受 TinyMCE 的界面),用户使用 WordPress 的方式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
如果你还没有用过古腾堡编辑器,那你可以访问 WordPress 官方提供的在线预览工具来试用:https://wordpress.org/gutenberg/
古腾堡的出现,让作者可以更加接近于我一直描述的 WordPress 所能够提供的最大的价值 —— 让写作变得更加简单,易实现。不仅如此,古腾堡带来的新的编辑体验,让除了工程师、Geek 以外的人也可以很轻松的实现一个更好看、更易读、更加丰富的界面。
而从 WordPress 开发团队的态度来看,也是更加推荐作者们更多的使用古腾堡编辑器:从Twenty Nineteen 开始,古腾堡的支持就成为了默认,并不断的通过官方主题的用法,让作者们看到 WordPress 原来还可以是这样。今年的 Twenty Twenty Two 更是从写作者变为了艺术家 —— 你可以十分简单的建造一个线上的画廊。
过去,WordPress 开发整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主题开发,你需要与 PHP、HTML、CSS、Javascript 共同战斗;另一条线则是插件开发,你需要与PHP 为伍。
搞插件开发的,你对于前端开发不甚了解也无所谓。WordPress 提供了大量的 helper function 。比如,我在「开发一个短代码插件」中,不使用一行前端代码就实现了 TinyMCE 的功能新增。
而在新的古腾堡编辑器生态下,开发者如果希望对于古腾堡进行拓展,一方面依然可以使用之前的方式,接入各种短代码来实现各种不同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则可以借助与前端技术栈来实现一个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
你可以使用 JQuery 和 WordPress 为你绑定的全局对象来修改古腾堡编辑器实现你的目标,更是可以借助前端的开发体系,诸如 Webpack、React 来开发一个强交互,体验佳的用户体验。
WordPress 的开发不再是 PHP 工程师自己的事情,它将更多的人卷入 WordPress 的开发过程中。而对于 WordPress 开发工程师来说,则有了更高的要求,来完成插件的开发、主题的开发。
自古腾堡的推出,这样的趋势就开始渐显。但直到我真正开始开发一款古腾堡插件,我才真正意识到 —— WordPress 在内容创作领域的价值,无可替代。纵然他有众多的历史包袱,但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他都是最好的选择。
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定投 Crypto 领域的主流货币,比如 BTC、ETH 等,每月少量入金,用一笔不会影响我正常生活的钱来完成 Crypto 领域的投入。
而最近大火的 NFT,我除了参与一些 NFT 的开发意外,并没有参与市场化的交易。
对我来说,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虽然 NFT 确实可以一夜暴富( 0.1 Eth 入,5 个 Eth 出)也是很正常的,但对于身在其中的玩家来说,消耗的精力也是 BTC、ETH 等主流币的定投者无法比拟的。
至少,买 BTC 和 ETH 我可以每天安稳的睡觉,不用担心需要实时盯盘,在一个好的时候卖出。
最近又进行了一次播客录音。刚好又收到了协作者的邀请,在听两个月前自己的录音。
莫名的感觉到,我可能在成长了。
两个月前的我,对于录音过程中的节奏要求非常高,如果我发现情况不对,就一定要强行扭转回去。但这并没有意义,反而会让大家觉得很生硬。
如今的我,可以坦然的面对节奏的消失,坦然面对冷场的局面。
大概是我正视了,录播的压力就是可以很小,就算我的顺序有问题,只要大方向不出错,那就不会在后续成片造成太大的影响。后续逐步调整即可。
GitChat 是一个定位于工程师知识付费的平台。由现图灵社区负责人谢工于 2018 年时推出,后为 CSDN 所收购。GitChat 的特点是众筹文章 & 读者按照文章付费。
我是 GitChat 平台的老用户,从 GitChat 刚刚开始推广就加入到 GitChat 当中,也是广泛的使用了 GitChat 的平台,其推出的文章、专栏我基本上都有试过。
到了 2022 年,GitChat 已经风光不再,而微信公众号也推出了其付费产品 ——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
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了:是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干掉了 GitChat 么?
从最基础的功能表现上来看,GitChat 的核心是用户按照文章付费,而不是按视频付费;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同样支持按文章付费。从功能的层面,似乎 GitChat 已经完全被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所替代。
但在实际上,二者提供的价值完全不同。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是提供给创作者的创收工具,作者可以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之上,进行部分内容的付费,从而解决内容变现的问题。
GitChat 则在提供了创收工具以外,还提供了平台的流量,不记得之前在哪里看到过,大致是这么一句话:“在线课程的核心不是课程质量,而是课程流量”。在在线视频课程的场景下,每一个做课程的老师都不过是流水线上可以替换的工人,而更重要的是读者从何而来。不仅如此,GitChat 还提供了众筹的功能,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按需生产内容,从而避免产出的内容无人付费。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对于素人(彼时的我也是个素人)来说,GitChat 是比微信公众号更好的平台与工具。
昨晚去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看完电影后,发现不少人留下了自己的水杯。
在我看来,这是「举手之劳」。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可以不把水杯带走,毕竟影院确实也安排了打扫阿姨来做打扫。不过对于我来说,我会觉得这是我们人的面貌的一个细节的展现。
细节中展现人的面貌,如果你发现一个绅士所有的行为都很绅士,但他却随地吐痰,你觉得这个人绅士么?
我们或许依然会因为别的因素和他合作,但你一定不会希望自己成为他这样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做这样的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