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随笔

two person using laptops

白宦成使用说明书 2022

此文档已过期,最新版请参考 白宦成 使用说明书 2023

上次出说明书还是在 2021 年 4 月,如今一年有余,需要更新一下说明书,方便大家了解最新的动态。

适用范围

此说明书用于更好地和白宦成协作。

我感兴趣且长期关注的领域

我个人关注的领域较多,但底层的核心逻辑是我关注的领域大多和个人的自我实现有关。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细分为:

  • Web3:Web3 作为现实中金融体系的无监管版本,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并且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金融进行对比,更好的理解金融。
  • 内容创作产业:帮助更多人走上内容创作的道路
  • 面向中小开发者的开发者服务:帮助更多的人可以开发出自己的产品
  • 自动化工具:解放生产力,让每个人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会长时间关注上述领域,如果你和我沟通上述领域的内容,我会非常高兴和你详细聊一聊。

今年重点项目

  • 和声网一起合作的 NGLab ·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
  • 自己的写作项目
  • 播客领域的 SaaS 产品

我的性格特质

  • 我的 MBTI 类型:INTJ

核心优势:善于分析拆解事物,并按照目的方向进行重新规划和安排。

  • 我的盖洛普优势 我的排名前10位的盖洛普优势才干为:理念、专注、行动、沟通、完美、搜集、积极、分析、关联、取悦。
  • 优势领域:建立影响力

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既可以与人沟通,也可以与自己沟通,且我大部分时间都与自己沟通。如果我们见面沟通,那么,我会希望你我可以有不一样的观点可以分享。

初次见面聊什么好?

我很喜欢和别人聊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不妨聊一聊最近看的书,最近去过的地方,我都很有兴趣听你分享你的故事。

喜欢的合作伙伴

  • 比起同步沟通更喜欢异步沟通的人
  • 比起语音更喜欢文字的人
  • 有逻辑有条理的人
  • 不拖欠款项(特殊情况除外)

工作/学习偏好

  • 习惯深夜工作/学习
  • 习惯在安静的地方工作,或者自带白噪音的环境
  • 不喜欢在家工作(写代码时除外,因为需要双屏)

我喜欢的沟通模式

对于细节问题,我会更倾向异步的沟通方式,你可以将问题的细节整理好,发送邮件给我,我在看到邮件后会和你具体的沟通。

对于宏观问题,我会更倾向同步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在这种同步的沟通方式中,探索出新的可能。

喜欢的办公场所

  • 咖啡馆:小众咖啡厅最佳,在背景音下工作体验非常好。
  • 书店:聊完可以一起逛一下书店,带两本喜欢的书回去。

活跃时间

  • 9:00 AM ~ 12:00AM:读书时间,勿扰。
  • 2:00 PM ~ 9:00PM:阅读互联网信息/查收邮件,可联系。
  • 9:00 PM ~ 11:00PM: 读书时间,勿扰。

Base 地

天津市

不喜欢什么样的人

  • 不尊重专业的人
  • 抗拒将问题细节化的人

如何付费

我的咨询报价为 $400/h(折合人民币约 2697 元/小时).

开始咨询,你需要支付至少 1 小时的费用。实际费用按照小时为单位进行结算。

咨询时长按照向上取整计算。

你和我沟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 某条消息很久没有回你不一定是因为我不想回,很有可能是我没注意。现在看书比较多,所以看微信相对就会少一些。不妨再 Ping 我一次。

其他

如果你看了上述信息,仍然认为有必要与我建立联系,达成沟通,那么你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我取得联系。

0d5b1c4c7f720f698946c7f6ab08f687 1
person in yellow jacket holding black soil

白领凭什么比农民更赚钱

在 V2ex 看到这样一段话,想展开聊一聊。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5

在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其实很喜欢小公司,觉得小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薪酬福利(小公司这么小,招人总要有点过人之处吧)。但当我去到大公司的时候,才意识到我错的有多么离谱。如果你希望更好的薪酬福利,那么一定要选择大公司。但如果你希望赌一个未来,那么小公司是你应该去的地方。

为什么大公司能够在提供更好的薪酬福利,本质上是因为大公司通过自己的规模效应,赚取了超额的利润,只是将其中的一小部分分润出来,就可以给员工带来极舒适的工作体验。而作为这个大公司中的每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拿到更好的薪酬福利,则是因为你作为个人的付出本身价值可能一般,但公司本身的规模效应,可以为这件事创建一个极大的乘数,所以最终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收益, 公司也就愿意持续给你支付一个较高的薪水。

此外,这个回答里提到了农民,这部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我国的市场是一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联合产生作用的市场,而农民的产出就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的范畴。一方面,政府需要确保农民能够吃得饱饭,不至于干不下去。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更多的民众能够吃得其饭,不至于饿死。但政府本身不能产生价值,只能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产生了我们发现农民赚不到钱,纷纷出来打工。而我们的粮食又能始终保持在一个低位的现象。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农业机械化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产量,降低人工成本,才能让农民真正赚得上钱。

close up photography of black turntable

歌手也看时代

最近周杰伦发新歌,一天就成为了数字专辑销量排行榜的榜首,并成为日销量、周销量、年销量和总畅销的排行榜榜首。

0d5b1c4c7f720f698946c7f6ab08f687
总销量排行榜

作为一个听周杰伦歌长大的人,自然是高兴这样的场景的,我所喜欢的歌手,依然是受到大家喜欢的歌手。

不过,高兴之余,也让我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一个歌手已经唱了 22 年的歌(第一张专辑《杰伦》发布于 2000 年,至今已经 22 年),还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背后到底是有什么出色之处,能够让人持续的着迷于他。

当然,我认为周杰伦的唱功、创作能力等都不错,除了歌词时长听不清,别的没啥毛病。但这也不会是全部,新一代的歌手同样也有类似水平的人。

那到底是为什么?

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周杰伦生对了时代。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80后为2.28亿人,90后为1.74亿人,00后为1.46亿人。周杰伦是幸运的,他的歌曲影响了 80后、90后,影响了至少 4 亿人,再加上 00 后往往父母是 80 后那一代人,也会带着听一些歌,也会迁移默化影响一部分。4亿人的基数,自然是容易上榜首。而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新一代的歌手,除非极其优秀,很难突破这种限制。人口所带来的数量级层面的差距,是无法比拟的。

当然,后续有这饭圈的文化来让销量提升,但这仅仅能解决歌手赚钱的问题,无法解决影响力的问题。 1 个人买 100 张专辑和 100 个人每个人买 1 张专辑,我相信歌手会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才能让影响力持续的扩大。

不由感叹,即使你是天才,也依然需要时代的机遇。周杰伦无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person typing on laptop computer

写博客, 工具重要么?

我写了快 10 年的博客,近 1000 篇,勉强算得上是个老人了,今天看到 Pin 的文章提到《只要用得習慣的都是好工具?》,刚好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我从一开始使用 WordPress 写博客,再到后面折腾 Ghost、Typecho、EMlog、B3log、Hexo、Hugo 等一系列博客程序,一直到后来坚持在 WordPress 这个平台上持续写作。确实是有我自己的考量的。

对于我来说,确实不太需要工具来帮助我更好的产生一篇博客 —— 因为我满脑子都是灵感。但另一方面,我也认可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 就像我为什么现在坚持使用 WordPress 。

WordPress 作为动态程序,可以让我无时无刻的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写作 —— 我不只在 macOS 上写博客,还会在手机上写。而这些是 Hexo、Hugo 之类的产品无法做到的。

动态博客的 WordPress 释放了我写作的生产力,让我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灵感、记下灵感,并转变成文章。

另一方面,WordPress 的丰富的插件系统,也让我能够更好的写作:如果你细心,可能会注意到,今年我的博客几乎都有了题图 —— 主要得益于一个 WordPress 插件 Instant Images,让我可以直接在 WordPress 中搜索无版权图片作为头图。再配合上 USS Upyun 这个插件,来将我的图片放在对象存储上。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6

当贴图变得简单了以后,自然也就愿意在文章当中给我的读者以更加丰富的形式。

你说工具不重要么?我不这么觉得。

当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工具或许是不重要,因为反正你没明确方向,效率并不重要。但当你明确了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工具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brown book on white table

书评《金钱永不眠》&《金钱永不眠Ⅱ》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
《金钱永不眠Ⅱ》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
《金钱永不眠》

最近读了香帅的《金钱永不眠》和《金钱永不眠Ⅱ》。总体来说,我认为她的这两本书不符合我们过去所熟悉的那些书的定义,或者说,这不是一本我们常见的书,而是一本文集 —— 香帅过去几年的金融文章的文集。如果你抱着课程的视角来读这些书,可能会比较失望,但如果你把它当作散文集来阅读,是一个不错的内容。对于金融几乎完全没有了解的我,也能管中窥豹,学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纯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发表)有其范式和目标受众,是一个极度细分的市场,对于纵向的深度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而好的专栏需要全视野,在横向的广度上有延伸,同时要兼顾逻辑上的美感。专栏受众甚广,一定要用有趣、浅显的语言说清问题。

香帅《金钱永不眠》

这是我应该做到的,一个专栏应该拥有全视野,Newsletter 也是的。感受到了博客作者和专栏作家的不同。

信用、可交易证券,以及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这几乎囊括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全部基石。

香帅《金钱永不眠》

信用是我们所熟悉的信用卡、银行。可交易证券则是我们熟悉的股票 —— 它代表着企业的一部分权利。股份有限制公司,则是股票的基础。

尚在襁褓中的清王朝有着“万代基业”的梦想,一切民生、增长和经济的考量都在“秩序”面前沦为了傀儡和点缀。

香帅《金钱永不眠》

让我想起了 —— 黑猫白猫,找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成功的改革,其实是最朴素的世俗理性原则——“百姓日用即道”——的适用。

香帅《金钱永不眠》

消费品经久不衰便是如此,其他行业都可以死掉,唯独日常消费品不能死掉。

"民生”为第一要务。凡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政府、政策、举措都是可以权宜处理的。

香帅《金钱永不眠》

很多时候,民众对于政府的要求并不高。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叫“一行三会”,包括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银监会主管所有的银行、信托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证监会主管券商、基金等机构的相关业务,保监会主管保险机构相关业务。

香帅《金钱永不眠》

之前还真不知道一行三会,现在了解到了。

不确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风险”。金融学最基本的原则是:回报和风险从来都是唇齿相依。金融学中说“没有无风险的收益”,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香帅《金钱永不眠》

没有无风险的高回报投资品。

金融市场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和“预期”。信息的透明有利于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价格更准确地反映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资源配置。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金融市场都在强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香帅《金钱永不眠》

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应该是信息透明的、不确定性降低的、预期非常明确的。(一级市场投资没有这么多,所以并不适合每个人)。

通俗地说,股票的“杠杆化交易”就是指投资者通过借贷,进行投资的行为。杠杆的作用恰似放大镜,会将投资的收益和损失放大。它使我们的投资收益和损失都被扩大,杠杆率越高,这个放大的效果就越强。

香帅《金钱永不眠》

杠杆是把双刃剑, 可能会把让你一飞冲天,也会让你一秒挂掉。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枯竭意味着资产存在无法变现的风险(通俗地说,就是“炒成了永久股东”),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会使得市场陷入更大的恐慌,导致投资者不计成本地出逃。

香帅《金钱永不眠》

NFT 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流动性的产品。

投资者买股票是为了盈利,而不是收藏。如果股票的“卖出”有困难,投资者一定在“买入”上很踌躇。现实中的市场就是这样的,有卖才有买,买和卖是市场价格决定的力量和机制。任何一环被限制,都会对价格和交易造成巨大伤害。

香帅《金钱永不眠》

赚钱就好。不要指望炒股炒成了股东。

在选美比赛中,人们选出的不一定是自己认为最美的女子,而是自己认为大众最喜欢的那个女子——这种非理性是人类的共性,在中国短期套利的市场氛围下更是如此。

香帅《金钱永不眠》

大家选出的是大众最喜欢的股票 —— 比如茅台。

在国内的大环境中,“韬光养晦”的发展战略始终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宝。

香帅《金钱永不眠》

俗话说,闷声发大财。

90年代以前的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人们,其实和企业之间有一种隐形的合同:极低的现金工资是和隐含的高福利(比如工厂的附属医院、教育、社保、住房等)相匹配的。

香帅《金钱永不眠》

其实现在也有,比如「体制内」。


个人与集体,领袖与信众,权力与权利,都是这个群体最容易踏入的塔西佗陷阱。

香帅《金钱永不眠2》

警惕陷入塔西佗陷阱。

金融的本质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

香帅《金钱永不眠2》

金融帮助我们放大现在的能力,从未来获取回报。

未来的资产世界也是一朵乌云,我们会进入“三高年代”——高波动、高估值、高分化。

香帅《金钱永不眠2》

高波动对于强者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弱者来说未必。

所以大家不要总想着搞平台、薅羊毛,而应踏踏实实开店,做好拳头产品。

香帅《金钱永不眠2》

搞平台需要时代的机遇。如果时代不需要平台,那就专心做好拳头产品。

人类历史的经济主题从来只有两个,一是增长,二是分配。当增长为主的时候,我们希望自由,不要管制,钟摆就荡到右边追求效率;当社会开始谈分配的时候,这个钟摆就荡到左边,追求公平。

香帅《金钱永不眠2》

我们现在应该是刚从增长转向分配。

知识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它通过投资的方式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是累进的叠加的方式。

香帅《金钱永不眠2》

知识创新与投资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和高盛、摩根士丹利注重学历、血统的传统不一样,贝尔斯登奉行的是一种叫“PSD”的文化——P指贫穷(poor)、S指聪明(smart)、D指有强烈的(deep)赚钱欲望。

香帅《金钱永不眠2》

两类人,一类是高材生,一类是小镇做题家。

7fa2d8fc976b4e32dac6799f94e6d6b9

敢于与众不同

对于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来说,习惯于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中央,不然也不会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了。

但中庸之道,属实不适合构建个人影响力。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客观就喜欢你(实际上大家并不认为你的客观就是真的客观。之前有一句话,你永远会认为和你保持一致的主观是客观的)。反倒是倘若你表露出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可以很快的从众多人中找到志同道合者。

倘若你希望构建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大胆的让自己变得不同吧!不同会让你脱颖而出,不同会让你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

focus photo of person wearing black leather jacket with brown scarf near sea during daytime

为什么中年人总是爱创业?

一般来说,年轻人才是最适合创业的。年轻人成本低、抗风险能力高,就算失败了,还有时间和机会重头再来。但如果我们真去看创业的市场,可能发现,反而是中年人比较喜欢创业。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接下来试着解读一下。

我最近在看汽车,对于我来说,买车不算一件特别难的事(毕竟有软件开发的行业溢价放在这里),但另一方面,却也是个难事,我并不能一下拿出那么多现金。

那这些好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买?

仔细想想这些车大概率是那些年纪在 30 ~ 40 岁的人买的。他们往往跟随时代发展的红利赚了一波钱。而房产价格的暴涨也让他们得到足够的现金流水。即使是没有足够的房产,当年毕业时买房欠下的贷款,大头也还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日常的还款,每年年底还能结余一些。

当你已经买了房子之后,你这一辈子最大的一笔交易就已经结束了。如果你不考虑后续的置换房产,那么你积攒下的收入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生活已经很难再给你兴奋和激情了。而创业,是一个能给你极大的刺激和新奇感的选择,如果做好了,你甚至还能让自己的资产翻几番。作为已经在行业中深耕数年的中年人,这无异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你是,你能抵御这样的吸引力么?

low-angle photography of two men playing beside two women

体制内重做人,体制外重做事

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异,就能得出标题的结论。

在体制内,你可以跟随这个体制生活、成长,与体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不能轻易的进入体制内,但如果你进入体制以后,你也很难从体制内离开。只要不是犯下什么弥天大错,大部分时候你都还能继续在体制内当中呆着。

这种稳定性也让体制中的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我会和我面前这个看的不爽的人一起共事一辈子。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让体制内的人更倾向于把关系搞好 —— 毕竟就算你们今天撕破脸了,明天不还是要一起上班?甚至接下来的数十年都要一起上下班。既然如此,那不如选择息事宁人,不要让关系差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私企则不同,即使我国的劳动法对于劳动者有保护,但企业只要愿意,依然可以将你光明正大的开除掉(无非是给你几个月工资的事情)。对于私企的每个人来说,都可以意识到,如果我看不行这个老板,那我可以选择直接离职,反正他又拦不住我。在 90 后、00 后,这种状态更加的明显。而对于企业来说,也会更加关注一个人能否把事做成,只要能做成,就可以继续接受。如果无法完成企业的目标,就无情的将员工开除。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观测到标题中提到的「体制内重做人,体制外重做事」。

但就像我在 不可非黑即白的看问题 当中提到的,体制内重做人不意味着只做人,你同样需要做好事情;在体制外也不能只是看事不看人。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草包只会谄媚上级,或者只会做事,对人冷冰冰的。对应的,我们也不要变成这样的人,要掌握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并平衡二者的关系,不要彻底的倒向任何一边。

low angle view high rise buildings

不可非黑即白的看问题

和朋友聊天,谈及国企和私企的区别时,朋友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在任何一个企业当中,都有偏政治的部分和偏业务的部分,只是在不同的企业当中比重不同。对于国企来说,企业本身的独特性,使得他更加的偏向政治,所以我们看到国企当中往往强调要会做人。而在私企当中,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强,所以大家会更强调业务能力,不那么强调政治。但不存在任何一个企业当中只有政治或只有业务的情况。

这句话跟我很深的思考,过去我一直认为,在私企当中是完全不存在政治的。但得到新的信息后,不得不承认, 我过去的想法实在是过于天真。这世界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大部分应该都是存在过渡的,无非是向哪个方向过渡罢了。

以后要警惕自己的这种思想。

woman spreading hair at during sunset

财富自由不重要,你想要什么才重要。

每个人都在向往着自由,但似乎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清楚「如果自由,你要去做什么」?

今天在群里看到大家在讨论主业和副业的话题,有个人提到:如果你的副业没有达到你主业的 20 倍,就不要放弃主业。不由得感叹,这个倍数通货膨胀的还挺快,前两年还是 3 倍,两年时间就到了 20 倍。

相比于一个明确的倍数,更重要的是想清楚你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有的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禄,那对于他来说无论成就如何,都一定会在这个路上不断前进。而有的人追求的是田园风光,那对于他来说,收入的倍数毫无意义,重要的是他的收入能否覆盖你的支出。

当我们盲目的追求数字上的安全感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我们早已忘记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