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象笔记的三本书

- Evernote: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
- 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
-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下载
Do things like hackers and try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下载
佐藤先生还强调,一定要用电脑来写”晨间日记”,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为了方便的缘故,后来才明白原来当我们用双手在早晨打电脑的同时,也同时开启了我们的左右脑。
感悟:双手同时进行的工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开启左右脑的效果
“晨间日记”可分成二部分。一部分是书写过去发生事件的”过去日记”,和书写今日应做之事、及未来想执行事项的”未来日记”,这一切的开始,也同样始于这个”命运之日”!
发生的事件内容,和当下自己的感受,对日记来说,如同车子的双轮一般,缺一不可,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尽量将自己的情绪书写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假如两者缺一的话,便无法看到内心深处的自己,因此我们会很难从过去的经验或智慧当中获得宝贵的启示。能写多少、就写多少的话,只不过是一种像”日志”一样的流水帐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日记”。
假如只单纯写下自己情绪的话,回头看日记时,无法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那样子的情绪,也无法得知最重要的原因。根本搞不懂”为什么我自己会这么开心?”或者”为什么我自己会这么难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提出以下的疑问:”能够了解有人只会在日记里写下发生的‘事件’,但是,有人会只在日记里写下’情绪’吗?”。因为通常写日记的时间是在当天晚上,所以写日记的时候,一定会受到当天情绪的影响。其实正确地来说,我们不能只在日记里面写自己的”情绪”,因为这样会变得不客观。如果只写情绪的话,日后将日记本拿出来看,一定会发现内容几乎都是跟着情绪在走的。
人类只要一变得情绪化,原本能够解决的问题,也变得无法解决了。”晨间日记”可以拉长我们跟前一天晚上的时间距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晨间日记”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变成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日记。只要我们能够以客观的态度来正视问题,不但能够客观地检视自己,更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事情。而这样子的改变,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或行为就可以了。这个”微小的变化”便是一切好事的开始。
隔天早晨再次做确认、提高执行力
世上成功的人常常在说的”运气”,其实是成功的必要元素。成功者懂得抓住突然出现的机会,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也许会觉得成功的人运气真好,事实上,这是因为成功者经常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心上,懂得适时地抓住每一个机会不让良机逃走。不是运气好的人抓住了机会,而是不懂得经常把梦想放在心上的人,让大好机会逃走了。梦想绝对不会背叛我们,只有我们会舍弃梦想而已。
实现梦想的行动或生活态度的时间,不能只是偶尔的”期待”,必须是长期的”期待”,而且是可以平稳、长期持续下去的”期待”。
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经营者或有名的运动选手,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经历,全是因为这种”平稳、长期期待”的心情在支持他们的。所以,早上很会赖床的人,在买一个巨大的闹钟之前,请先将满布在自己梦想周围的浓雾清除掉。接着,为了自己的梦想,请坚定地下定决心,开始书写可以让自己美梦成真的”晨间日记”。
走到浴室里,然后依序从脚底→会阴→生殖器→气海丹田→胸线→手心→喉咙→额头→百会(头顶)等顺序,为自己冲一个愉快的澡
音乐、香味、光线(尤其是太阳光)、淋浴等可以帮助大家早起的方法。这些不一定只能单一使用,综合使用的话,会让功效更加倍。
尤其是光线和淋浴的两种方法。光线可以让大脑的开关开启,冷水(热水)淋浴可以让身体的开关开启,分配担任不同的开启者角色。
在淋完浴之后,是写”晨间日记”的最佳时间。
利用早上的闲暇时间,跟自己对话,可以重新检视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也可以重新再检视大局。虽然大家都觉得和别人的沟通能力很重要,但是和自己沟通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早上的一小段时间,假如可以拥有笑容满面和平静的”静”与”闲”,那么之后”动”与”忙”的时间,就会变得更灵活了。
以随笔作家闻名的山崎拓巳先生,问他在巴黎舞台相当活跃的朋友们:”什么时候做工作最好?”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告诉他:”早上是最好的。早上起床之后,还有点想睡的时候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是捕捉良好灵感的关键时间。”
山崎先生热情地建议大家:”这时如果可以把握右脑最活泼的早晨,可以借此为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保证让自己笑口常开。”他自己也是,假如你问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把睡觉是发酵了一整晚的创意写下来。”
假如不能将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以及不断涌出的智慧记录下来,就这么让宝贵经验错过的话,可说是天底下最浪费的事了。假如没有写日记,就好像是将每天贵重的财产丢弃一样。
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假如不能够将以前的经验活用在未来的话,只会让日记变成一本只能满足自己的“日志”、“日报”而已。我想要一本真正可以派上用场的日记!想要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一定发现到了写日记的优点,并且付诸行动地写下日记,所以才会有这股日记风潮。
有很多人都想要改变世界,但却很少人想要先改变自己。很多人都把自己的不顺遂归罪于外在的环境,却很少有人会去反省自己。所以,很多人就会去上课、看书,试图要求解决自己以外的外部问题。可是,假如我们不改变我们的梦想、工作、人际关系、爱情等本身的“本质”,一切是不可能变好的。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可以走向更光明的道路,需要做改变的不是运气也不是社会,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小环而已。实现梦想的最关键元素就是“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
写日记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挖宝”,而且是一个通往成功的跳板
日记是创作灵感的来源
人一过了三十岁之后,留下的只有习惯
“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我的成功习惯可以帮助我实现梦想。所以,我不想把我伟大的精力花费在无谓的琐事上。我没有时间对小事犹豫。我想把自己全身上下的宝贵能量,用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上。”
有一句话叫做“束手无策”‘,指的是不管怎么样做,都找不到解决的方法,陷入一种极度低潮的状态。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人生的路途上,一定都有束手无策、非常无助,甚至向现实投降的时候吧!不管怎么想、找谁商量,还是一点方法都没有。
在束手无策的时候,请拿起过去的日记来阅读吧!你一定会看到某一行文字,是可以帮助你突破现状的,这一行文字便可以引导你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会听到一段话,对自己来说就是十分受用的。当自己遇到这种宝贵启示时,只要简单地将它记录下来,往后随时都可以翻阅。
在刚开始写“晨间日记”的前七天,请只写“好事”。尤其是头脑特别聪明的人,很容易看出自己的缺点及不足的地方,因此,往往会在日记里面写一大堆比较负面的内容。这样子的行为,完全都是因为我们在学生时期,老师常常叫我们把“还要努力”、“再加油、再加油”、“这样不行喔!”的字句挂在嘴边,把我们训练成一个很会反省的人,所以我们才会这么容易就陷在反省的泥沼中。假如我们只把焦点放在自己必须改善的地方,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会缺乏成就感、同时心中也会充斥着“不满足”的感觉。像这样的不满足及失落感,在人类的潜意识里,会像雪一样,静静地堆积成高塔。
“晨间日记”变成习惯之后,当你感觉日记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再开始慢慢地反省自己就好了。即使如此,写了一个反省的地方之后,也要再写三个优点来鼓励自己。 为了要实现自己美梦而写的“晨间日记”,小心不要让他成为只收录“反省日记”的文集了。只有这一点,请大家要特别注意。
让书写“晨间日记”变成习惯,总会遇到三个“考验期”。分别是“三天”、“三月”、“三年”这三大考验期。
首先是还很兴奋的前三天。这跟飞机刚开始启动喷射引擎,在暖身的动作一样。假如没有办法度过这三天的考验期,就真的会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了。
第四天时,开始走出跑得。接着,机体开始会慢慢地小幅摇动,大概三个月左右便可以水平飞行。经过三年之后,就进入了稳定飞行的境界。能够持续写上三天之后,接着就是要克服三个月的考验期了。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以下三大原则和七大作战守则。请大家务必要以此做参考。
三分钟就可以了,如同之前所说的,只要分类书写以及做适当的暖身,只要花上三分钟就可以写完“晨间日记”。所有重要的事情,只要花三分钟就可以书写完了。
假如想写的内容太多,可能会超过三分钟的话,只要在自己时间较充裕的时候,再把内容补起来就可以了。
等到写日记变成习惯之后,同样的事情可能要写上好几十次、好几百次,这样的动作是为了唤起身体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是很重要的。
只要身体记住三分钟的韵律,之后要再多花几分钟都没关系了。不过,还是请大家记住一个大原则——“早上不要花费超过三分钟以上的时间。”
“先决定书写的地点”,也是为了让动作变成习惯的关键。早上起来,冲个澡之后,坐在椅子上,打开日记本。
每天持续做相同的动作,便是习惯化的第一步。
刚开始写晨间日记的时候,可能会有几天,是完全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的。这个时候,可以只写一个谢谢的谢字。
即使没有什么内容好写,早上起床,冲完澡之后,还是要坐在椅子上,将日记薄打开,让自己继续保持固定的行为模式是很重要的。
在写日记还没有变成习惯之前,记得只要写“快乐的事情”就可以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充满了负面的新闻,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日记也变成一个黑暗世界。写一个自己在反复阅读日记时,可以让自己元气加分的日记吧!让人愈看愈觉得开心的日记,有加速度效果,让人即使想停都停不下来。“我今天获得了赞美”、“变得有自信了”、 ”心情真好”、 ”觉得好兴奋”、 ”存了钱”、 ”先生很优秀”、 ”我喜欢自己这一点”等等,多写一些光明面的句子吧!刚开始的前七天,请一定要让自己的日记变成一本开心的日记。
让写日记的动作,变得跟打开水龙头,自然就会有自来水流出一样,让写日记变成是
一个很自然的动作。
简单的 ONE、TWO 两个动作,是最容易变成习惯的。等到前两个步骤都顺利变成了习惯之后,就可以往 ONE、TWO、THREE 的三个动作迈进,渐渐地就可以变成一连串的习惯动作。
充分利用我们的反射条件。所以在写晨间日记之前,一定要订个开始的仪式。比方说,播放悦耳音乐之类。假如每天早上,在写晨间日记之前,都先播放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那么,日子久了以后,可能光只听到该曲子,我们的心里也准备好要写日记了。
我自己的做法是,当自己能够持续写一个星期的日记时,我就会犒赏自己,请自己去按摩。在这样的奖励下,我持续写了三个月之后,写晨间日记变成了我的习惯。到目前为止,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奖励自己的那一天,把自己想要的奖品写下来,更能达到奖励的效果!假如从七月七日开始写晨间日记的话,可以在隔年的七月七日那一天,写上自己想要的东西。
写日记的时候,不需要怀着悲天悯人的心情来写,因为晨间日记和夜晚日记不一样,晨间日记是一本会让人小鹿乱撞、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日记。
不管什么样的习惯,只要能够持续一千日以上的话,就可以完全变成习惯了。一千日大约是三年,在密宗里面的一千日也是代表一个重要的区隔时期。
建议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记事薄上,记录当天为开始写晨间日记之后的第几天,例如第三十九天,或者第一百一十四天等等。
晨间日记是一本自己和自己沟通、为了自己而写的日记。可是,很不可思议的是,晨间日记也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懂得去体谅别人,是一本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得到幸福的真心日记。
因为晨间日记让我们凡事不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自己重要的人而努力、为了让世界更好,而继续坚持善行。
不要每天让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把自己最重要的时间,留下来给自己最心爱的人吧!只要身旁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大家一定能够笑颜常开。
为什么多任务并行会谋杀你的工作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场景,或许是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场景
下午两点要开会作报告,但是手上还有几封邮件没有回完,手上回着邮件,脑子里想着作报告,这时候午饭时间到了,不如先吃个午饭刷刷朋友圈,一边刷朋友圈一边想着邮件和报告还有一堆事情,感觉自己已经淹没在了未完成 list 里面,焦虑到没有胃口吃午饭。
看起来和你的生活非常的相似,对么?
为什么我们尝试去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却一事无成?看起来的高效率反而让我们的效率愈加低下。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工作,都会让我们受到影响,占用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将注意力视为资源的说法,我初次听到是吴修铭先生的《注意力商人》,做运营、媒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种注意力资源的占用,会导致我们产生注意力的残留(当你从一项未完成的任务切换到新任务是,大脑中有一部分资源,仍然在处理旧任务),这种注意力的残留会导致我们对新任务的投入程度的降低,同时,还会让我们造成「多目标焦虑」,对我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和 GTD 的思想不谋而合),使我们无法在新任务上有较好的表现。
连续多次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进行切换,会让我们不断的降低效率,加重我们的焦虑感。
如何拯救我们的效率?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想你肯定是会选择单个任务不断的进行,而不是选择多任务进行。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加强我们对于单任务的集中,来更好的提升效率。
明白了如何解救,接下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去实践它!Just Do It!
继续阅读 如何拯救你被多任务并行谋杀的效率
输入框样式的输入框是我们在做项目时经常会使用到的。除了引用一些第三方的库来实现这样的样式,我们还可以通过代码来实现这样的效果。
具体的代码如下
func setBottomBorder(textField:UITextField){
let border = CALayer()
let width = CGFloat(1.0)
border.borderColor = UIColor.white.cgColor
border.frame = CGRect(x: 0, y: textField.frame.size.height - width, width: textField.frame.size.width, height: textField.frame.size.height)
border.borderWidth = width
textField.layer.addSublayer(border)
textField.layer.masksToBounds = true
}
调用时,使用
@IBOutlet weak var firstPagePhone: UITextField!
setBottomBorder(textField: firstPagePhone)
在一个 StoryBoard 中,我们可以通过拖拽来生成两个 View Controller 之间的跳转。就像下面这样
这样我们只是实现了从一个 View Controller 跳转到另外一个 View Controller ,那我们如何从 其中跳出呢?
可能有的人想到可以再跳回去,的确,我们可以调整回去,但是那样并不是跳回,而是加了一个新的 View Controller ,本来两层,变成了三层,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的应用出现占用了大量的内存和CPU的情况。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退出的功能。
退出一个 Segue 效果需要以下几步
@IBAction func unwindToSegue (segue : UIStoryboardSegue) {
}
在使用 Dokuwiki 时,可以使用按钮一键添加一个编辑记录的标签
我在写博客时,有更新旧文的习惯,但是由于没有更新记录,对读者来说不慎友好,故而做出这个插件,来一键生成编辑记录。
插件名为 Insert Update Time ,目前已经上架 WordPress 官方插件库,可以通过在博客后台搜索直接下载
插件默认会在你的编辑器内添加一个按钮,点击按钮,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更新记录。
更新记录中包含一个 更多标签和一个包含用户信息和更新日期的标志。
1. 在 WordPress 后台搜索 Insert Update Time 或搜作者 Bestony ,即可找到这个插件
2. 前往插件主页下载插件,并上传到 WordPress 中 https://wordpress.org/plugins/insert-update-time/
C 语言可以通过设置输出时的格式来进行样式控制,而 C++ 默认没有这样的方法,我们需要通过引入特别的库来实现 —— iomanip
#include<iostream>
#include<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cout.setf(ios::fixed); // 设置余位补零
int a;
double PI;
cin>>a;
PI = 3.14159265358979323;
cout<<setprecision(7)<< a*a*PI <<endl; // 设置小数点后输出 7 位
}
[title]初衷[/title]
最近将云笔记由有道云笔记切换为了印象笔记(确实好用一些),所以整理了有道云笔记的资料。
发现自己在过去其实收藏了很多的资料,但是由于年久未看,所以也是囤积在了云笔记中。而自己的本心其实是想通过这些资料,来整理出自己的文章,最终无以成型。
再加上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在说当下的文章转载问题:当下的文章转载非常不规范,CC 协议不遵守,并且 CC 协议其实鼓励的是使用链接分享。
基于这样的考量,我想我需要的其实是类似于微博那样的简短的分享的功能。但是在 WordPress 中集成一个 微博的功能其实并不简单,而且我也希望即使我换主页,也能够很好的兼容,那么对于插件的要求就会很高,而我当下主要的工作还是考研,所以实在无力优化,所以便曲线救国,采用了分享链接的形式。
[title]使用思路[/title]
插件默认会在后台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类型 LinkShare,同时,你可以在后台侧边栏和顶部的新建中看到分享,你可以通过这两处来创建新的分享。同时,还可以在侧边栏中的分享进行分享的管理
[title]Demo[/title]
https://www.ixiqin.com/links-share/
[title]使用说明[/title]
[ linkshare][ /linkshare]
[title]安装方式[/title]
[title]样式美化[/title]
短代码生成的是 ul 无序列表,该列表的结构如下
<ul class ="linkshare-list”>
<li class=“linkshare-item”>
<a class=“linkshare-link”>linktitle</a>
<li>
</ul>
你只需要对应添加 linkshare-list
、linkshare-item
、linkshare-link
的 css 样式即可
[title]Todo[/title]
[title]更新日志[/title]
= 0.0.6 =
1. 将默认语言切换为英文,方便后续的国际化
2. 添加中文语言
= 0.0.4 =
1. 在输出端使用 esc_url 处理URL
= 0.0.3 =
1. 在输入端使用 esc_url 处理URL
= 0.0.2 =
1. 审查、处理 POST 请求
= 0.0.1 =
1. 完成短代码部分
2. 完成文章类型部分
3. 完成信息提交部分
我在为 macOS 开发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时,为了使得UI设计更为简洁明了,则会要求窗口大小不可调,这样不会出现因为窗口大小调整导致的组件排序不正常。
在这里分享一下这样操作的方法。
继续阅读 macOS应用开发如何限制窗口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