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3年03月

复盘:买好资产和好价格

复盘:买好资产和好价格

我的美股持仓里有两支股票,MSFT 和 AAPL,应该说是互联网人常买的了。而正是这两支股票,让我真正理解了买好资产和好价格

从资产的视角来看,这两家企业都是值得购买的,至少 5 年内,微软不会崩盘(Windows/Office 的实力你一无所知),苹果得益于其订阅生态,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干掉的公司。因此,至少在我的认知内,他们都还算是好公司。

而好价格,在我购买的这两家公司的过程中,则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这两支股票我都几乎购买在了顶点。苹果的平均持仓价格为 $156,而微软的平均持仓价格则是 295 美元。

从 K 线图上可以看到,我几乎是都买在了山顶,但因为实际购买的时机来看,距离山顶的距离又有所差异,苹果是左侧购买,而 MSFT 则是右侧购买。

我购买的价格平心而论,都不算是特别好的价格,MSFT 的52周最高价格是 312 美元,距离我的价格只有 10 美元左右的空间,可以预测到,这一笔投资我大概率没有什么收益。AAPL 类似,52 周最高价格为 177 美元,稍微好点有大概 20 美元的空间,盈利的机会相比于 MSFT 都要更高一点,但相对也有限。

好在是美股当中投的钱本来对我来说,也属于闲钱,不太依赖他求生,所以这笔钱大概率我可以等到它回本以后卖出,甚至是重新涨回到高点卖出,我的实际损失可能不多。

但这两笔投资还是值得复盘:

  1. 这两家公司是好公司
  2. 但我购买的价格不一定是个好价格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价格?这个就需要我们心中对其有个定价。之前我关注的主要是愿景,但确实没有仔细算过这个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购买的价格,从而导致这两笔不成功的投资。

如果基于现在我的认知,再买股票我应该做的:

  1. 计算估值:一个企业的估值的具体数值是比较难算的,但其长期的量级是相对明确的。所以我需要关注的是他到他应该有的量级的空间还有多大,这个空间便是留给我的盈利空间。
  2. 关注 52 周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关注最近一年的价格未必是一个好的参考,但至少是一个参考。如果当时关注了 52 周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可以看到,我其实离最高点没有多远,留给我的盈利空间非常的少,后续在实际购买时,还是应当注意我自己的盈利空间。

《无人知晓》《知行小酒馆》给我带来的反思还是挺多的。至于关于「好资产和好价格」,我推荐你看看有知有行的投资第一课,在第 9 课中的: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就提出过类似的话题。

复盘:别急着上牌桌

复盘:别急着上牌桌

我的美股里常年放着一些闲钱,在上一轮大的暴涨、暴跌的时候,我做了一把韭菜,把这些钱全部都投入到了股市当中。

现在回看起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当时犯了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的毛病,导致自己盲目出手,买了一些不是好价格的好资产。

但实际上,现金是最重要的,我不应该因为担心没有及时将钱投入到股市当中而带来的货币贬值,而选择盲目的购买资产。虽然通过购买资产,让我短暂的心安,但实际上可能带来更加长期的亏损。

作为持有现金的人,一方面要警惕现金的贬值(但贬值其实没有那么快),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便是不要将现金投入到错误的资产当中,带给自己更加长期的贬值的可能。

Flomo 收购幕布 – Win-Win Game

Flomo 收购幕布 – Win-Win Game

Flomo 收购了幕布,这是个我难以相信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其实很合理,也很有价值。

作为幕布的原持有方,字节跳动面临着业务需要收缩,战略需要聚焦的现状,养着一个幕布团队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不过是因为之前和用户的协议所迫,不得不继续维护。能过将幕布卖出去,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且字节跳动收购产品一般是来收购团队的,而在字节跳动的产品飞书当中,已经实现了类似幕布的能力,对于字节跳动来说,幕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继续留着只不过是鸡肋,刚好 Flomo 要收购幕布,就可以顺利成章的将其出售出去。

而作为幕布的收购方 Flomo,则更是一个好的选择,Flomo 本身的调性和幕布十分匹配,对于 Flomo 的用户来说是利好,对于幕布的用户来说,也不算差。而对于 Flomo 团队来说,Flomo + 幕布的组合,可以让其在知识管理上进一步拓展,挺好。

一个难得的 Win-Win 的收购。当然,对于我来说还是难以想象的,毕竟,都是字节收购别人家的产品,第一次碰到从字节收购产品的。

少楠厉害!👍。

2023, 松弛

2023, 松弛

2022 年,为了保持对自己的压力,我保持了为期一年的高密度更新。回过头去看,我觉得这些更新有价值,将我思维中的碎片都展现出来了。但同样的,这些碎片过于简单和不集中,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很难有比较大的帮助。对于我自己来说,也只是将我的思维碎片提前拿出来,而不是在我自己的脑海里发酵一下。

在 2023 年,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松弛,不再逼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即使这些事情的确很好),而是更加随性,不强求,看命,看运。

ChatGPT-FeiShu 为什么能火?

ChatGPT-FeiShu 为什么能火?

复盘 – ChatGPT-Feishu 项目 之后,我的项目也经历了一些迭代,OpenAI 也将最新的 ChatGPT 所使用的 API 版本进行了开放,对于我们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狂欢。

而在这个过程中,ChatGPT-Feishu 也收获到了不少的关注,用户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 Why?

一方面,是 ChatGPT 本来就很热,毕竟是一个 AI 新物种,看起来比过去的各种 NLP 产品都更有意思。再加上各种媒体的渲染, ChatGPT 成功的出圈了。

另一方面,是 ChatGPT 在注册和使用上存在限制,大部分的普通人是无法直接使用的,所以使得 ChatGPT 又有了一些神秘感。这种限制使得我们这些能够将 ChatGPT 的能力提供出来的项目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最后,则是 ChatGPT 和企业协作场景的契合,如果你将 ChatGPT 接入到企业的聊天工具中(如飞书、企业微信),就可以让一个企业的人用起来 ChatGPT,且可以在不损失企业上下文的场景下使用,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日常使用的效果。

说起企业协作的场景契合,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 ChatOps。我前几天去看,Hubot 项目已经被 Archive 掉了,真的是时代的眼泪💧。

OpenAI 的 API 使用的三种层次

OpenAI 的 API 使用的三种层次

随着 ChatGPT 的逐步推广,我看到了大量基于 OpenAI 的产品出现,如果要将其分层,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层:

Connect 层:只是在使用 OpenAI 的 API ,并没有做太多的功能提升

比如我自己做的 ChatGPT-Feishu,其实就是在这个层次,更多是将 ChatGPT 和一些现成的应用进行连接,所以差异性不大,大家大多是在技术上卷一些新的 Feature。

在我看来,这个层次的卷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现成的应用和场景就这些,大部分时候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将 ChatGPT 和现有的生态更好的结合,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Prompt Engineering 层:预制 Prompt,帮助用户问出好问题

当我们仔细去看社交网络上的那些 ChatGPT 的用法之后,其实你会发现, 大多数人对于 ChatGPT 的用法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 问一些过去问搜索引擎的问题。ChatGPT 会给你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答案。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大部分人是问不出一个精确、明晰、易于理解的好问题的。

而 Prompt Engineering 层的产品则可以实现对于问题的解构,将一个复杂问题拆解为一套模板 + 一些用户可以理解和输入的内容,从而降低提问的难度。

这一层的应用更多是在卷不同的场景以及对于 Prompt 的优化,以实现更加精准和优质的返回内容,从而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Finetune 层:对模型进行微调,以符合应用和业务的场景

OpenAI 对于模型提供了 Finetune 的能力,开发者可以准备自己的数据集,将其上传至 OpenAI,由 OpenAI 对模型进行微调,后续开发者可以使用经过微调的模型来进行自动的补全。

这个层面大家卷的就是行业领域认知和干净的数据了,就回到了 AI 经典的行业落地场景了:收集行业数据 – 清晰数据 – 训练模型 – 实际应用。只是 OpenAI 将这件事的难度给降低了。对于开发者来说,可以更加低成本完成整个流程。

如果你只是玩票,那我觉得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不错的。但如果你打算正经做个事情,那么第二层可能是必备的基础。

纪念一下我遗失的 Kindle Voyage

纪念一下我遗失的 Kindle Voyage

我又双叒叕遗失了我的 Kindle Voyage。

上一次遗失,还是我在医院住院时,找不到了我的 Voyage,于是我买了一个 Kindle Oasis 2。但后来出院时又找到了我的 voyage,Oasis 进入吃灰状态。

相比于 Paperwhite、Oasis,Voyage 算是我最喜欢的阅读器了:他的体积刚刚好,可以直接放进口袋里(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带着 Voyage,以及为什么这一次 Voyage 会丢掉)。

丢失前我还在地铁上看【巨人的工具】

Voyage 我买于刚上大学的时候,彼时 Kindle Voyage 刚出,我便直接购买了最贵的 Voyage。从 2015 ,到如今的 2023 ,Kindle Voyage 陪伴我了 8 年时间,陪伴我走过了几百本图书的风风雨雨。

感谢 Voyage !感谢你的陪伴,让我的生命从不孤单。

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要让 Kindle Oasis 来陪伴我了(以及微信读书阅读器 2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