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1月

《大国大城》书摘

《大国大城》书摘

这本书是我在 2024 年元旦出行往返沈阳-天津的高铁上看的,在看的过程中,我有了不少的收益,换了一个视角来看城市的人口问题。同时也让我对于自己选择天津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想法。

书摘

  • 我已经反复提醒,中国要警惕地方利益超越国家利益,市场被零碎分割,每个地方都只想着做大自己,忘记了自由移民才是地区间实际收入水平趋同的实现途径。

规模经济体现为三大效应

  • 规模经济体现为三大效应:
  • 第一是分享(sharing)——分享固定投入。生产者有固定投入,比如说基础设施,比如说开发区建设,都有大量固定投入。人口越密集,分享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和人就越多。
  • 第二个效应是劳动力市场的匹配(matching)。作为生产者,要招聘什么样的人在大城市里都能招聘得到,在小城市你就可能招聘不到,因为不够专业化。反过来从劳动者这个角度来讲,你学冷门的专业,在大城市更可能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
  • 第三个效应是学习效应(learning)——劳动力专业化以后就越做越好,这叫自己跟自己学,积累经验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说,大学生为什么毕业以后愿意留在上海?我们很多人说大城市里大学生多,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其实不傻,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就业地的时候,他考虑的是终身的收益,大学生初次就业后的起薪虽然只有几千块,但是他在一个会计事务所里干一年,跳个槽,收入可能会翻一倍。这就是学习效应的体现。
  •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效率的不断提升。如果仅仅是由投入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没有效率提高的话,这样的增长是没有竞争力的,从而也难以持续。
  • 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土地面积,而不是人口数量。
  • 好的产业升级是建立在劳动者技能提升的基础上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他们能生产的东西不一样了,出口的结构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 我自己有时接触地方政府官员,会听到他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近来,我听到了一种最为可怕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在这里,政府非常强大,理论和数据分析的结果都没有意义。听到这样无比自信的话,我一边冒着冷汗,一边回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市场应该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而政府只是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府应该去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个“反向操作”。
  • 地理对城市经济增长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之间的人均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恰恰相反,中国出现的这种“地理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策限制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跨地区自由流动。
  • 在这些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上,中国不会是个例外。如果我们相信科学,那么,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就应该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不是堂·吉诃德式地用政府政策去扭曲市场机制。
  • 在技术与教育的赛跑中输了的人们只能去竞争那些不能被计算机替代,也不能被外包到其他国家的工作,比如家政服务员和超市收银员。
  • 如果不铺平城市化这条路,不加快农民进城的速度,那么,产业进一步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外迁,早晚还是要进城的农民将只能从事那些机器不能替代的低技能工作。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在城市里将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高技能劳动力可以获得参与全球竞争水平的收入,低技能劳动力只能在本地竞争中接受低工资。
  • 斯坦福大学的罗斯高教授(Scott Rozelle)和中科院的张林秀教授率领的团队研究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罗斯高教授总结了他们的一组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对于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他们受到的教育非常差,以这样的教育,一旦城市的产业升级,他们就可能会跟不上,这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形成巨大的挑战。常听说,中国制造业缺的是技术工人,就是这个道理。
  • 同时,就算罗斯高教授讲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人力资本都得到提高了,你还要面临他在哪里获得教育回报、哪里获得收入的问题。如果农村教育的回报低,那么农村居民也就没有动力去改善孩子的教育。在哪投入教育和在哪获得教育回报这两个问题都涉及空间的问题。
  • 我在本书中反复说的一个道理是,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才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来源,城市化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教育回报的长远之道。
  • 只有让进城务工人口安居乐业,他们才会对未来形成稳定预期,从而为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接受技能培训;而人口流入地政府会觉得,这些人已经被纳入本市的居民,就应该投资他们的技能培训,适应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不断产生的劳动力需求;
  • 事实上的情况是,线下和线上交流两者不是“互替”而是“互补”。比如,微信朋友圈里都是见过面的朋友,刚开始会与一个人在微信里交流,接下来就是面对面的讨论更有效率。在人力资源领域,面试是很重要的招聘途径,这不是打电话所能替代的。
  • 线上的交流实际上会产生更多的线下交流的需求,信息技术只是节省了与某个特定朋友见面的次数,却可能催生了与更多人见面的需要。
  • 几乎所有反对城市发展的论点都严重忽略了城市扩张的好处,而与城市扩张的坏处相比,那些好处往往并不直接可见。城市发展的好处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所谓“人力资本外部性”。这个词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还能够相互学习和影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于是,别人的收入也能够有所提高。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城市发展的好处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那么,城市就只需要把大学生留下来就可以了。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人力资本外部性”不只是大学生才享有的,低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城市中也能够得到知识、技能、信息等多方面的外部性。即使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移民也常说,在大城市能够长见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城市发展的好处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那么,城市就
  • 中国正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以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性就更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越是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城市化率越高,而且,人口还在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原因何在?因为人口密度有利于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和工业相比,服务业的产品更具有不可运输性,大多数服务产品需要面对面地完成。同时,现代服务业越来越依靠知识、信息和技术作为核心投入品,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知识、信息和技术的生产和传播。
  • 借用一个流行的句式,当我们讨论城市发展模式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现代城市居民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仅仅“活在城市”?
  • 服务业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消费型)服务业。相对来说,较高技能的劳动者更多地集中在金融、贸易、咨询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业里,而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相对来说更多工作于生活型服务业。
  • 有人可能会说,产业升级了,不就不需要低端劳动力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认识误区,一个城市的活力恰恰在于它的低端服务业。真实的情况是,高技能者和低技能者在一个城市中是“互补”的,这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劳动分工。我在上文就曾提到过,在任何生产单位里面,都需要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相配套。比如在陆家嘴的金融街,除了需要高级白领以外,还需要清洁工和门卫。生活中,人的收入水平越高,就有更高比例的收入用于消费服务,包括在餐馆里吃饭或者请家政人员。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往往都是相对来说教育水平并不高的人,这个时候社会就产生分工效应,一个地方的社会分工效应越强,低技能的劳动者越会从大学生的集聚当中获得好处。 第二个原因,人力资本外部性,不要觉得只有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其实大学生也会对小学生产生知识的外溢。比如说,在外国人多的地方,一些服务业里的从业人员就会说外语。 第三个原因,消费的外部性。这与我讲的劳动分工有关系,高技能劳动力集聚的时候,产生很多生活里面的服务需求(比如餐饮和家政),提供这种服务的往往是低技能劳动者。
  • 美国的研究发现,城市中一个高科技产业的就业可以带动5个其他行业的就业岗位,其中,2个是相对高端的服务业(比如医生和律师),而另3个则集中在消费型的服务业(如售货员和餐馆服务员)。换句话说,高低技能的劳动力比例大致就是1:1的关系。51制造业对于就业的带动力相对较弱,但一个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仍然能够带动1.6个本地服务业的就业。
  • 总之,大城市的活力在根本上来源于人性。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害怕孤独的。

  • 在全球化的时代,港口非常重要,港口附近的国际贸易运输成本较低,于是企业向港口附近集聚,而集聚又导致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 一国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的三倍,依此类推,最大城市的人口是第N大城市的N倍。
  • 现在有不少人仅仅通过简单地计算上海每年人口增长了多少就认定人口数量在“爆炸”,要知道,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上海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不断补充青年人口所必需的。当前,上海的就业人口中有超过一半是非上海本地户籍人口,如果不是这些外来人口的贡献,上海的经济和养老保障体系早就崩溃了。
  • 我要告诉读者,不要以为北京和上海出现搬离市中心的趋势是长久的。人们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希望改善住房,通过住得远些,从而可以住得大一点儿,这是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的。但在东京,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人们重新搬回中心城区的趋势。
  • 收入提高之后,时间成本也在上升,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过那种“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的日子。
  • 正确的比法是比较到城市中心相同距离位置的人口密度,参见图6—10。这张图将几个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放在了一起,其中,横轴是离城中心的距离,纵轴是人口密度,一看就清楚了,在同样到城中心的距离,上海的人口密度和东京、纽约、香港差不多,只是巴黎和伦敦这两个欧洲城市的人口密度相对小些。换句话说,认为上海的人口密度太高了,没依据。更不用说比上海人口密度低的北京了。
  • 不能简单地说外来人口没有在本地交税,其实,只要收入超过免税额,外来人口是一样要在常住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在的企业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些都是外来劳动力共同参与创造的。外来劳动力只要签了劳动合同,就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而这笔钱是本地居民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很难精确地估算外来劳动力到底在常住地贡献了多少税收,但可以肯定,劳动者有贡献才会有收入。如果以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里的工资信息来看,外来人口的工资总额占全部工资总额的比重在北京达到28%,而在上海,这一比例是33%。如果计算外来劳动力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个数据是个参照,是他们在常住地享受公共服务的基础。
  • 在诸多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中,首先可以改变的是技术与管理。以水资源为例,在“水质型缺水”的城市上海,在长江河口建成了一个青草沙水库,2010年供水规模达719万立方米/天,而黄浦江总的设计供水能力为500万立方米/天。这一水库的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其规模占全上海市原来水供应总规模的50%以上,一举解决了城市供水的难题,而这一水库的兴建恰恰是对上海日益增长的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的一个反应。上海市政协的一个调研组认为,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开发力度和治污、节水力度,未来上海淡水资源可支撑2800—3000万人口。 用电呢?以前,上海每到夏季用电高峰的时候,都不得不对工业用电进行限制,以保证民用。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发生了什么?上海现在的用电大量受益于西电东输工程,输电问题解决了,上海就不缺电了。 再以交通和环境为例。大城市依靠密集的地铁网络来解决出行的难题,同时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曾有学者提供这样的数据:在上海,居民以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的通勤人数占总人口的25%左右。在一些国际大都市,如伦敦,轨道交通占65%的客流;在纽约,轨道交通占61%的客流;在东京,轨道交通占80%的客流。另外,很多城市都有对于汽车使用的限制。比如提高牌照费、停车费、燃油税和环境税,再比如伦敦和新加坡对特定路段征收拥堵费。对于使用汽车的收费政策实施后,汽车的使用量下降,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再以产业结构为例。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应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农业的单位产值所耗水资源和土地使用量均大大高于服务业,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能够极大缓解城市在水和土地两方面的压力。比如在北京,虽然近30年里人口大幅度增长,但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工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结果是人均用水量也大幅度下降。 公共服务的总量也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压力与长期以来公共服务按户籍人口来做规划有关,也与对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估计不足有关。而事实上,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个投资的问题,只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公共服务的投资就可以(也应该)相应增长。 在公共服务总量短时期内不可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现实的做法是对外来人口获取本地公共服务设置一定的门槛。但这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从长期来看,只有增加供给和降低门槛才能缓解人口增长与公共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否则,只要优质公共服务的获取资格仍然与户籍挂钩,就会加剧人们为了公共服务而进入大城市,并且等待户籍身份的焦虑。举例来说,当前特大城市集中了大量高校,而高校的招生名额更多分配给本地生源,这就只会加强外来人口争取大城市户籍的动机。未来,教育部直属大学应该减少所在城市地方政府的投入,增加国家投入,并相应地减少本地生源招生比例,更多体现全国人民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作为高校所在地的政府要做的,应该是让自己成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首选地,这最终将改善人口结构,使全体市民受益。为此,大学生落户大城市的门槛应降低,这才更有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如果制约城市人口增长的因素都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那么,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就可以继续增长。从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状态来看,最终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逐渐释放而放缓,但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更为重要的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要使人口的年龄结构年轻化。通俗地说,就是要让未来的工作一代挣钱的能力更强,让每一个人平均能够负担的老人更多,同时,要让能够挣钱的人更多。
  • 可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大城市真的因为这些问题不宜居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生活在大城市,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迁往大城市呢?
  • 人们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本上还是因为自己处在既得利益中。但是,我们要学会这样想问题:如果在你拥有既得利益时无法做到公正,那么,谁能保证在下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中你不是既得利益格局的受损者呢?
  • 不能安居乐业的预期会制约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如果外来务工者是几乎不能在打工城市定居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将是能省的就省,能租的就不买,因为耐用消费品很难带走。有人可能会说,农民工将钱寄回家了,这其中也有部分是消费。在我们的研究里,即使将汇回老家的钱全部计入消费,户籍因素仍然使移民的消费大幅度地低于城市居民。
  • 其实,“美国梦”的道理就是说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致富的机会。所以,当我们对中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表示警觉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什么样的收入差距是特别有害的,其实是那些与身份有关的收入差距。
  • 在犯罪行为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当社会环境不安全时,犯罪率会陡然上升,而当社会变得安全时,大家都不带枪,犯罪率就会急剧下降。
  •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有一句聪明的话:“相对于小规模、分散式布局,经济的集中布局和人口的集中居住将大大有利于污染治理水平的提高。”生产如果相对集中,可以减少环境监管的成本,不至于想管都难管到。
  • 平衡发展应着眼于人均意义上的均等化,不应该是把企业和污染搬到地理和自然条件欠佳的地方,而是应该鼓励人迁移到地理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城市去。
  • 不能认为自由移民是造成贫民窟现象的原因,相反,如果用歧视性的政策来加大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一方面,即使存在歧视性政策,农村居民只要觉得城市生活比家乡更好,他仍然会进城;另一方面,如果进城后不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则一部分移民更容易变成城市贫民。因此,避免城市出现贫民窟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城市发展源源不断地为进城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并且为其提供适度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 贫民窟是可以避免的,而低收入者聚居区却很难避免。在根本上说,任何国家的城市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在居住区上的分割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但低收入者聚居区的出现并不是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否成功的标准。
  • 这段历史冰释了我对于身份的疑惑,让我明白,对于某种优越的身份依依不舍,其实就成了不平等的捍卫者。
如何批量取消你的 B 站关注和 Youtube 关注

如何批量取消你的 B 站关注和 Youtube 关注

You Need or You Want? 当中,我提到,我在清理我的关注,取消那些我很久不看的频道,简单分享一下如何做这个动作。

Youtube 关注

YouTube 可以访问 Channels 页面,然后手动取消关注( Youtube 的取关还有个二次确认,所以没办法像 B 站那样一条命令取消关注当前页面的 所有 Up 主)

B 站关注

B 站的取消关注动作相对简单很多。由于 B 站提供了按「最常观看」的排序的方式,所以我们只需要选择使用这个排序,并切换到列表最后一页,批量取关即可。

批量取关你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来取关整个页面上的所有 UP 主。

$(".be-dropdown-item:contains('取消关注')").click()

具体的步骤如下:

一、在个人主页打开关注管理页面,并切换至全部关注的「最常访问」排序列表。

二、使用 F12 或使用选项打开开发者工具,并切换到 Console 页面(中文是控制台)

三、粘贴上面的代码,就可以取消关注当前页面的所有 UP 主了。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执行会取关当前页面的,你需要切换一下底部的翻页器,切换到其他页再执行上面的命令。

此外,你还需要关注执行频率,如果执行频率太高,可能会弹出一个报错。这个时候只需要刷新一下即可。

《思考的框架》书摘

《思考的框架》书摘

这是一本 Summary,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思考框架,看看标题,看看定义。如果不懂,再往里去看细节就好。精读的话,有些时候会感觉里面的例子不太够理解。

书摘

  • 正如古罗马诗人普布利乌斯·泰伦提乌斯(Publius Terentius)所写:“现在说的话,过去都说过。”我只是策划、编辑和塑造了前人的作品。
  • 我认为, 系统学习、掌握前人发现的 最有用的知识 才是靠谱的学习方法。[1] ——查理·芒格
  • 思维模型领域的作者、探索者皮特·贝弗林有句话说得很好:“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杰出的问题解决者,我想避免问题——防止问题发生,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
  • 一旦理解脱离了现实,我们便会失去自己的力量。理解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的检验,并相应地持续更新。这绝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节点,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 组织一旦超过一定的规模,就会使得决策者不必直接承担决策的后果。如果我们做出的决策是由他人代为执行,我们之间就可能相差一个甚至多个级别,导致我们无法立即修正自己的理解。
  • 为什么呢?因为你在获得新的理解之后并没有反思,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
  • 更好的思维模型就意味着更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解释现实情况,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理解现实才是关键,它不仅能帮我们决定采取哪些行动,还能帮我们消除或避免那些原本意识不到具有重大负面影响的行为;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由行为直接引发的问题,还能看到第一层、第二层甚至更深层的结果。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绕开可避免的错误。有时候,要想做出良好的决策,归根结底意味着尽可能避免做出糟糕的决策。
  • 我们都有这样的倾向:认为当下世界的面貌就是它一直以来的样子。所以我们会陷入误区,总是根据此时此地的发现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 你需要慎重选择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使用的思维模型。运用时最好进行记录和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选择和应用模型的能力。记得留意你是如何运用思维模型的、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运用的结果如何,你将逐渐了解哪些情况下最好使用哪些思维模型解决问题。
  • 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以及反馈。
  • 如果你在投资股票,你就需要准确记录你的每一笔交易;如果你身处领导岗位,你需要观察和记录你的每个决策最终达成的结果,并根据你最初希望实现的目标来评估这些决策的效果。你需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以便积极反思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些都是必备的技能。
  • 至少要了解一些这个陌生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承认自己只是“陌生人”,而非“万事通”。但要记住一点,基础知识很容易获得,并且往往会给习得者带来盲目的自信。
  •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能力圈一定是有边界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领域内培养做正确决策的能力。在任何特定的情形下,都一定有人已经具备该领域的能力,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来真正理解相关的信息。
  • 我们可以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过严格的分析确立第一性原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提问过程,可以用来确立真理,揭示基础的假设,区分知识和愚昧。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同普通讨论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试图以系统的方式得出第一性原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1. 澄清你的想法并解释想法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2. 对假设提出挑战。(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如果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呢?) 3. 寻找论据。(我该如何支撑自己的论点?论据来源于哪里?) 4. 思考其他可能的视角。(别人可能有什么想法?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 5. 探究后果和影响。(如果是我错了,该怎么办?如果我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6. 质疑最初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那样想?我的想法对吗?从推理过程中,我能得出什么结论?)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可以杜绝对直觉的依赖,限制强烈的情绪反应。
  • 思想实验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一个问题; 2. 进行背景研究; 3. 构造假说; 4. 通过(思想)实验进行测试; 5. 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6. 与假说相对比并相应进行调整(提出新的问题等等)。
  • 思想实验的真正力量在于,你可以不限次数地改变某个变量,来验证其是否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 几个思想实验非常适用的领域。 1. 想象物理上的不可能; 2. 重新想象历史; 3. 凭直觉想象并不直观的事物。
  • 当我们说“如果钱不是问题”,或者“如果你拥有无限的时间”,我们其实是在要求对方进行一项思想实验,因为在物理意义上实际不可能移除这个变量(金钱或者时间)。
  • 哈丁把二阶思维发展成了一种工具,表明如果你未曾考虑“结果背后的结果”,你就不配说自己真的思考过。
  • 构建有效的论证:二阶思维可以帮你规避问题、预测挑战,从而提前加以解决。
  • 我们不是在真空中做决定,不可能不劳而获——只有所得却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在做选择时,考虑结果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然后呢? 结果有很多种,有些结果会更清晰明确。从你所处系统的角度来思考,会让你看到结果背后的结果。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尽可能全面、长远地思考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考虑到时间、规模、阈值等诸多方面。权衡不同的路径就是思考的全部意义,花一点儿时间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可以为今后节省大量的时间。
  • 贝叶斯思维(也可以称为贝叶斯更新)的核心内容如下:鉴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较有限,但了解到的信息都十分有用,而且会不断遇到新的信息,我们或许应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认真考虑已知的内容,越多越好。贝叶斯思维告诉我们,在做决定时要使用所有相关的已知信息。统计学家可能会称其为“基本比率”,也就是吸收有关过去情况(比如你现在所处的情形)的外部信息。
  • 使用条件概率就意味着要非常仔细地观察事件发生之前出现的条件。
  • 他表示,在衡量极端事件的风险时,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意味着不是仅仅出现了轻微的偏差,而是已经南辕北辙,出现了数量级的偏差。[
  • 事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受到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负面影响的、面对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不受任何影响的,以及受益于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的。
  • 应对这样一个世界有两种方法:要么尝试进行预测,要么尝试做好准备。
  •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做好准备,用反脆弱性武装自己,以便从世界的动荡中受益呢? 方法一是华尔街交易员所说的“上行选择权”,也就是寻找我们认为存在更多机会的情况。以参加鸡尾酒会为例,很多你想认识的人都会参加这场酒会,虽然你没法保证一定可以成功,你可能不会遇到这些人,即便遇到了,进展也未必一定顺利,其中掺杂着意外和随机的因素。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白跑一趟。但有一件事你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你选择宅在家里,你是永远不可能遇见这些人的。通过参加酒会,你可以提高自己碰运气的概率。 方法二是学习如何“正确地”失败。“正确地”失败有两大组成部分:首先,适度冒险,避免跌倒了一次就一蹶不振(永远不要彻底离场);其次,培养韧性,从失败中学习,然后东山再起。掌握了这两点,你的失败都只是暂时的。 没人喜欢失败,失败一定是伤痛的经历,但失败也能赋予我们反脆弱的能力——学习。不畏惧失败的人相比其他人天然拥有了巨大的优势,学到的知识使他们不那么容易受到世界动荡的影响。他们能以一种真正的反脆弱的方式从中受益。
  • 高效的概率思维意味着你首先要大致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估计自己有几分胜算,验证假设,然后做出决定。在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况下,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采取行动。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预知未来。概率思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可能的世界面貌,以便我们有效地制定战略。
  • 在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有两种方法: 1. 先假设你要证明的内容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然后找出还有什么其他需要为真的条件。 2. 与其直接瞄准目标,不如深入思考你需要避免什么结果,然后看看还有哪些剩余的选项。
  • 我们可以试着把目标颠倒过来:不要成天想着变得富有,而是竭力避免穷困潦倒。不要试图预测哪些决定可创造财富,而是首先消除那些肯定会削减财富的行为。有些恶习明显不利于财富的累积:花的比赚的多,为债务支付高额利息以至于无法偿还本金,没有尽早开始储蓄来利用复利的力量……这些都是浪费金钱的具体行为。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确保自己没有做妨碍财富积累的坏事,从而更容易地获取财富。
  • 始终保持逆向的思考。只要你认真对待自己逆向思考得出的结果,
  • 相较复杂的解释,简单的解释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精髓,它是一个逻辑和解决问题的经典原理。与其浪费时间试图反驳复杂的情况,不如基于最简单的解释更自信地做出决定。
  • 汉隆剃刀定律目前已经难以溯源。它指的是,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在复杂的世界中,使用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避免妄想和偏执。如果我们拒绝假定一切糟糕的结果都是坏人的错,那我们寻找的就是可能的选项,而非错失的机会。
  • 包含主观意图最少的解释往往就是可能性最大的解释。
  • 我们会深受现有的生动证据的影响,甚至愿意做出违背简单逻辑的判断。我们会基于目前掌握的信息强行得出结论。如果不相关的因素碰巧发生在我们已经相信的事情附近,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它们联系起来。
  • 汉隆剃刀定律最终证明了真正的坏人比你想象的要少。人非圣贤,是人就难免会犯错,会陷入怠惰因循、思虑不周和动机不良的陷阱。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个真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轻松、更美好,也更高效。
  • 成功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之间的差距往往是运气、偶然或者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长期主义》书摘

《长期主义》书摘

序言

  • 什么构成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 第一种特质是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
  • 第二种关键的特质,便是对艺术与科学的热爱和融合。
  • 所有学科都抱有热情是大有裨益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想要对人类可知的一切探究到底。他们研究了解剖学、植物学、音乐、绘画、兵器、水利工程,以及这些学科间的一切。热爱所有知识领域的人,是那些最擅长从自然界方方面面寻找规律的人。富兰克林和列奥纳多都痴迷于旋风与漩涡。这启发富兰克林发现了风暴如何沿海岸移动,并绘制出墨西哥湾流图;也推动列奥纳多理解了心脏瓣膜的工作原理,并绘制出《基督受洗》中耶稣脚踝处的水纹以及《蒙娜丽莎》中的卷发。
  • 我的所有传记主人公共有的最后一个特质,便是他们保持着一种孩童般的惊奇。从人生的某个时刻开始,我们大多数人便不再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而感到惊异了。愈加不耐烦的老师和父母告诫我们,不要再问那么多愚蠢的问题。我们或许会细品蓝天的美丽,却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天为何是蓝色的。但是,列奥纳多做到了。爱因斯坦也做到了,他给一位友人写信:“在我们所降生其间的伟大谜团面前,你我从未停止像好奇的孩童一样站立凝视。”我们应多加留心,永远不要因长大而丢失了那些充满着惊奇的岁月,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们犯这个错误。
  • 为了做出决定,贝佐斯运用了一种观想练习,而这也成为他的风险运算方法中非常著名的一环。他把这叫作“遗憾最小化准则”。他想象,在80岁的时候,回忆这个抉择的自己会作何感想。“我想尽量将我的遗憾减至最少,”他解释说,“我知道,80岁的时候,我是不会因为做了这个尝试而后悔的。我不会后悔曾经试着参与到这个叫作互联网且我相信一定会成大气候的领域之中。我知道,如果失败,我无怨无悔;但我也知道,可能让我追悔莫及的是从未尝试,因为悔恨会每天萦绕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 贝佐斯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做重大决定时将心灵、直觉与经验数据并用。他说:“冒险是必经的过程,直觉也是必需的。所有好的决策都必然如此制定。决策要与团队一起去做,要带着极大的谦卑去做。”
  • 他表示:“自由市场经济必然会涉及高度的自由,而在资源配置方面也恰好合理有效。”虽然如此,在他看来,自由市场的优势不只来自效率,也来自其赋予个体的道德价值。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有一台出神入化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在资源配置上要比无形的手更在行,它会告诉你:“不该有这么多小鸡,应该有那么多小鸡。”应多添几只或减去几只。这或许会让财富总量再上升一个层次。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你放弃自由,那么可能人人都会更加富有一些。现在,我想提的问题是,如果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这是一桩好交易吗”?就个人而言,我并不这么认为。依我看,这是一桩糟糕的交易。我认为,美国梦的主题,应该是自由。(16)
  • 放眼长期。“一切以长期为重”,这是他在1997年的第一封致股东信中强调的第一个小标题。“我们的投资决策要继续基于长期市场领导地位来考虑,而不是看短期盈利或华尔街的短期反应。”你的用户希望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好的服务,你的股东则希望获取投资回报,放眼长期,会使二者的利益趋于一致。而在短期内,二者却并非总是趋同。
  • 充满激情、坚持不懈地关注用户。这个理念,就是他在1997年的致股东信中所写的“痴迷于用户”。每年的致股东信都在强化这句口号
  • 避免使用幻灯片和类似的演示。这是一条史蒂夫·乔布斯也同样遵循的准则。贝佐斯相信讲故事的力量,这意味着他认为同事们应该通过创造通俗易懂的故事来演示自己的想法。他在2017年的致股东信中写道:“在亚马逊,我们不用幻灯片(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形式)做文稿演示,而是用叙事的形式写一份6页备忘录。每次会议开始时,我们都会在‘自修室’一样的会议室里默读一篇备忘录。”
  • 专注重大决策。“作为一名高级主管,你真正的职责到底是什么?”他问道,“你的工作是对少数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而不是每天对成百上千件的小事做决定。”
    他将必须做出的决定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种。后者需要多加谨慎。对于前者,他会尝试将这一过程进行权力下放。在亚马逊,他打造出一种叫作“多途径获批”的制度。他指出,在其他企业中,一项提案或许会遭到多个层级负责人的扼杀,想要获批,就必须将这些门槛一一跨过。而在亚马逊,想要让自己的想法获批,员工只需走访数百名有权批准的高管中的任何一位就行。
  • 雇用合适的人才。贝佐斯在早期的一篇致股东信中写道:“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招聘和留住那些多才多艺、天赋异禀的员工,也会继续将他们的薪酬与股票期权而非现金来挂钩,在早期尤为如此。我们深知,公司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取决于我们吸引和保留积极进取的员工的能力,这些员工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从公司主人翁的出发点进行思考,因此也必须真正扮演起主人翁的角色。”
  • 他指示管理者们在招聘时要考虑到三个指标:你会钦佩这个人吗?这个人能拉高所加入的团队的平均效率吗?这个人是哪个领域的佼佼者?

1997年 一切以长期为重

  • 我们相信,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便是我们创造的长期股东价值。这一价值是我们提升和巩固自身现有市场领导地位的直接结果。公司的市场领导地位越稳固,经济模式也就越牢靠。市场领导地位能够直接转化为更多的收入、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资本周转速度,以及与此相应的更高的资本回报率。
    我们的决策始终反映着这一专注点。我们会用最能反映市场领导地位的指标对自身加以衡量,即用户和收入的增长、用户重复购买的频率,以及我们的品牌实力。为了着手打造一个持久的品牌,我们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展开积极投资,从而对用户群体、品牌及基础架构进行拓展和利用。
  • 。因此,我们希望与大家分享在管理和决策上的基本方针,以便让作为股东的你们更加坚信,这种方法与你们的投资理念是相符的:
    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懈地专注于我们的用户。
    我们的投资决策要继续基于长期市场领导地位来考虑,而不是看短期盈利或华尔街的短期反应。
    我们将继续以分析的方式来衡量我们的项目及评估投资的有效性,放弃那些无法提供满意回报的项目,并追加那些表现最优项目的投资。我们要继续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经验或教训。
    看到获得市场领导优势的充分可能性时,我们要进行大胆的投资,而不要谨小慎微。这其中的一些投资会带来回报,有一些则不会,无论成败,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宝贵的一课。
    在优化财务报表的表象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间,如果非要做出选择不可,我们会选择后者。
    在(竞争压力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大胆抉择的时候,我们会分享战略思考过程,以便让大家自行评估我们所做的长期领导力投资决策是否合理。
    我们会努力精简开支,保持我们精益的企业文化。我们都清楚不断加强成本意识的公司文化的重要性,尤其在一个容易出现净亏损的行业里。(1)
    为了平衡对于增长的关注,我们也要注重长期盈利能力和资本管理。在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将增长放在优先位置,因为我们相信,规模对于充分实现这种商业模式的潜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将继续专注于招聘和留住那些多才多艺、天赋异禀的员工,也会继续将他们的薪酬与股票期权而非现金来挂钩,在早期尤为如此。我们深知,公司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取决于我们吸引和保留积极进取的员工的能力,这些员工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从公司主人翁的出发点进行思考,因此也必须真正扮演起主人翁的角色。
    我们不敢贸然宣称上述内容就是所谓“正确”的投资理念,但至少这些就是我们的投资理念,如果我们对自己已采取和将会继续沿袭的措施都不明晰,那么就无异于玩忽职守

1998年 痴迷

  • 每迈出一步,我们都必须致力于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乐于做开拓者,这是铭刻在公司基因之中的东西。同时,开拓也是件好事,因为我们想要成功,就需要这种开拓精神。不断创新及对用户体验孜孜不倦的关注,造就了公司不同凡响的业绩,我们对此深感自豪,也相信公司在1998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反映了这一点:就如我们的美国网上书店一样,我们的音乐、影视及英德两国的网店,也都是行业的佼佼者。
  • 在亚马逊的招聘会上,我们会要求招聘官在做出决定之前考虑三个问题。
    你会钦佩这个人吗?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所钦佩的人,对方很可能是曾经让你受益匪浅或作为榜样的人。对于自己而言,我一直都在努力争取只与钦佩的人一起共事,也鼓励我们的员工树立同样的高标准。人生苦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这个人能拉高所加入的团队的平均效率吗?我们要对抗熵增(1)。入职标准必须不断提高才行。我会让员工们构想5年后公司的情形。那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面面相觑地感叹:“现在的标准也太高了吧——天哪,真庆幸自己趁早进来了!”
    这个人是哪个领域的佼佼者?许多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技能、爱好及观点,这些东西能为我们的工作环境增光添彩,又往往与其本职工作毫不相干。我们有一位员工是“全美拼字比赛”的冠军(印象中应该是1978年那一届的)。我想,这对她日常的工作应该没有什么帮助,但如果你偶然在大厅里逮到她,考考她会不会拼“onomatopoeia”(2),那工作氛围肯定就更活跃了!

1999年 为长期打基础

  • 前不久,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举办的一场活动中,一位年轻女子走到话筒前,向我提出了一个精辟的问题:“我持有了亚马逊公司的100股,这说明我拥有什么呢?”
    我吃了一惊,这样的问题我竟从没听过,至少问得没有这么直白。那么,你拥有什么呢?你拥有的是这个顶尖电商平台的一部分。
    亚马逊公司的平台,是由品牌、用户、科技、配送能力、电商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个热衷于创新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杰出团队组成的。2000年年初,我们拥有1700万名用户,以关注用户的理念、顶尖的电商软件系统,以及特建的配送和客服基础设施而享誉全球。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引爆点”,与其他任何公司相比,利用这一平台,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质量的用户体验、更低的增量成本以及更高的成功概率推出新的电商业务,并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实现规模化扩张和赢利。
    我们的愿景,就是利用这一平台打造出地球上最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司。在这里,用户可以寻找他们想在网上购买的任何东西。在这条征途上,我们不会孤军奋战,而是与数千家各种规模的合作伙伴并肩作战。我们要聆听用户的声音,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进行投资,针对每位用户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商店,与此同时为继续赢得他们的信赖而潜心耕耘。大家或许早已看出,这个平台能够带来超乎想象的巨大机遇,如果我们充分把握,这机遇便会为用户和股东双方创造可观的价值。尽管其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和难题,但我们仍将潜心致力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2000年 从长计议

  • 就如著名投资人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机;从长期着眼,却是一台称重机。”很显然,在经济景气的1999年,人们的投票行为居多,而称重行为很少。我们是一家渴望接受市场称重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的确会被称重——从长远来看,这是所有公司都要经历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埋头苦干,打造出一家越来越有分量的公司。

2001年 品牌形象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

  • 1997年的那封信中,我们写道:“在优化财务报表的表象和最大化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之间,如果非要做出选择不可,我们会选择后者。”
    为何要以现金流为重?因为每一股股票都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一部分。因此,与其他任何单个变量相比,现金流都是最能从长期角度反映一家公司股价的因素。
    只要能确定两件事,即一家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及其未来的流通股数量,那你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这家公司目前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你也需要明白合适的折现率是多少,但如果你能确定未来现金流,想知道应该采用怎样的折现率也是相对容易的。)这虽然并不简单,但你可以调查公司过去的业绩,查看公司的杠杆率和规模化能力等因素,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对未来现金流做出预判。想要估算未来的流通股数量,你就必须对赋予员工的期权或其他潜在的权益性交易进行预测。最终你判定的每股现金流,将会成为你愿意为任何一家公司支付的每股股价的有力指标。

2003年 长期主义思维

  • 长期主义思维是真正主人翁意识的必备条件和必然结果。房东不同于租客。我认识一对往外出租房子的夫妇,租住的一家人竟然不用圣诞树支架,而是直接把树钉在了实木地板上。我估计这只是权宜之计,诚然他们也是非常糟糕的租客,但是,没有任何房东会做出如此短视之举。与此类似,许多投资者实际上也是短期租客,他们频繁变换投资组合,只能算是在租借自己暂时“持有”的股票而已。

2005年 决策

  • 基于数学计算做出的决策能够博得广泛的共识;而至少在付诸实践和得到证实之前,基于判断做出的决策则会引起应有的疑问且往往争议重重。任何不愿忍受争议的企业,都必须局限于第一种决策。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限制争议,还会给创新和长期价值的创造套上沉重的枷锁。

2007年 传教士团队

  • 任何事情只要降低难度和减少阻力,便会遍地开花。

2008年 逆向倒推

  • 从长计议与痴迷用户相得益彰。如果能够认识到用户的需求,并进一步深信这种需求意义重大且持久有效,那么,这种方针便会让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愿为找到解决方案而耕耘多年。从用户需求出发的“逆向倒推法”,可与利用现有技术和能力推动商机的“技能正推法”形成鲜明对比。“技能正推法”的理念是:“我们非常擅长X。利用X,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这的确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做法。然而,如果仅仅依靠擅长的技能,那么公司便永远不会有动力去开发新的技能,而既有的技能也终将过时淘汰。以用户为出发点进行倒推的方法,往往会要求我们磨炼新的技能并动用平时不常练到的肌肉,绝不要将迈出第一步时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尴尬放在心上。

2010年 关键利器

  • 亚马逊业务的其他领域,也面临着类似的复杂数据处理和决策问题,比如产品数据获取与分类、需求预测、库存分配和欺诈检测。基于规则的系统可以顺利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变得难以维护或者容易损坏。在许多情况下,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分类,并能够通过自行复原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举例来说,我们的搜索引擎会利用后台运行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来构建主题模型,我们则运用信息抽取算法来识别属性并从非结构化的描绘中抽取实体,使得用户缩小其搜索范围并迅速查出所需产品。我们会考虑大量的搜索相关因素,以预测用户感兴趣的概率,并对搜索排名进行优化。产品的多样性要求我们采用最新的回归技术,如成熟的由决策树构成的随机森林等,以便在排名时将数千种产品属性合并起来。这些幕后软件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是快速且精准的搜索结果,它能帮你找到想要的那件商品。
    如果我们只是让某个研发部门来负责技术,那么在其中投入的努力或许就没有那么多了,但是我们并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在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所有流程、我们对决策的制定,以及对每项业务的创新方式中,都蕴含着科技的影响。科技深深贯穿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

2012年 内驱力

  • Prime服务的这些改善并非出于“必要”,而是我们自愿发起的。

2013年 “太棒了”

  • 我们挑战自我,不仅要创造面向外部的功能,还要发掘在企业内部找到更好的做事途径——不仅提高公司效率,也让我们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员工从中受益。
  • 第二个计划叫作“离职付薪”。这原本是Zappos团队的智慧结晶,亚马逊物流中心吸取后并对其不断迭代。“离职付薪”的机制很简单。每年我们都会向伙伴提供一次付薪离职的机会。第一年开出的价码是2000美元。之后,价码每年上涨1000美元,直到5000美元封顶。发款时附带的标题是“请不要接受我们的出价”。我们希望员工不要接受这笔钱,因为我们希望他们留下来。那么,为何还要给员工这个选择呢?我们的目的是鼓励员工们花些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从长期来看,如果一个员工勉强待在供职的地方,不但对自己无益,对公司也有害。
  • 我们希望找到具备创新能力、远见卓识、执行力强、能从用户利益出发实现业绩的领导者
  • 2013年,我们在西雅图总部新增了约4.2万平方米的总部空间,新项目已经破土,它即将覆盖4个市内街区,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在郊区进行建设的确可以帮我们节省资金,但对我们而言,留在市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办公园区安置在城市之中要绿色环保得多。我们的员工可以利用现有的社区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我们正在注资建设专用的自行车道,以提供安全、无污染且便捷的办公路径。我们的许多员工可以在附近安家,免去通勤,直接步行上班。虽然还无从证明,但我相信,将总部设在市区中,不仅能保持亚马逊的活力和吸引合适的人才,并且对城市和员工的健康都是双赢的。
  • 亚马逊,最能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就是“重塑常规”,也就是创造用户们热爱的发明并重塑他们对于常规的既有认识
  • 我们有幸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且善于创造的团队,也有幸打造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耐心进取的公司文化——每一天,在公司的上上下下,代表用户利益的各式优秀发明都层出不穷。这种不仅限于高层领导者的去中心化创新格局贯穿于整个公司之中,也是实现稳健、高产创新的唯一途径。我们所做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和乐趣,这是因为我们是在为未来而奋斗。失败是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明白这一点,也坚持在成功前趁早失败或迭代创新。当这种模式起效时,就意味着我们失败的规模是相对较小的(绝大多数实验都能够从小规模开始),而当我们挖掘到深得用户青睐的产品或服务时,便会加倍下注,以期将之发展为更瞩目的成功。然而,并非事事都如此一目了然。发明创造是个混乱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大的挫折。

2014年 三大创见

  • 对显而易见的事保持透彻的理解,要比你想象中更加困难,虽然如此,努力擦亮双眼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你问卖家想要什么,那么正确(且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他们想要销售更多的商品。因此,当卖家们加入亚马逊物流、使商品享受Prime服务的福利时,这意味着什么呢?他们的销售会节节攀升。
  • 从那之后,大型企业也不断地涌入,它们选择使用亚马逊云服务的原因,与初创公司如出一辙——速度与灵活。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的确诱人,而节省的绝对成本有时也能够达到非常可观的数额。但是,单靠节约成本,可能是便宜没好货。企业非常依赖信息技术——这是一项“关键任务”。因此,“我们提供一个和你现在一样好却更便宜的服务”这样的宣言是吸引不来太多用户的。在这个领域,用户们真正想要的是“更好更快”,如果“更好更快”能够附上一盘“节约成本”的配菜,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成本的节省只是调料,而不是牛排本身。
  • 信息技术是一个高杠杆率的领域。如果竞争对手的信息技术部门比你的更加灵活,那你就有麻烦了。每家公司都有一长串技术业务清单,并希望能够尽早地付诸实践。现实却很“骨感”,因为公司总要艰难地对项目做出优先取舍,而许多项目永远无法见天日。即便是那些有资金、资源支持的项目,也往往会面对交付延迟或功能不完整的命运。如果信息技术部门能够想出办法,以更快的速度交付更多利于业务的科技项目,那么他们便会为所在企业创造有实际意义的重大贡献。
  • 亚马逊云服务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各信息技术部门正在逐渐意识到,一旦采用这项服务,他们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花费在低增值作业上的时间会有所减少,如管理数据中心、网络连接、操作系统补丁、容量规划和数据库扩展等。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访问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工具,从而大大降低构建规模化、安全可靠、强劲稳健的高性能体系的难度。这些应用程序接口和工具可以在后台持续不断地被我们的团队优化,而无须用户倾注任何精力。

2015年 “大赢家”可以为诸多尝试买单

  • 我所说的原则便是痴迷于用户而非竞争者,渴望创新和开拓,敢于失败,拥有长远思考的耐心,以及对卓越运营抱以职业自豪感。通过这些视角来看,亚马逊云服务和亚马逊零售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 许多公司都自诩专注用户,但很少能够做到言行一致。绝大多数的大型科技公司专注的都是竞争对手。它们看到别人正在实行的举措,然后便着手快速跟进。
  • 我们希望在成为一家大型公司的同时,也是一家创新工厂。我们希望能具备大型公司卓越的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初创公司常有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2016年 抵御“第二天”

  • 在此,我要将捍卫“第一天”的新手必备工具包分享给大家:发自内心对用户痴迷、抵制流于形式、拥抱外部趋势,以及高速决策。
  • 想要保持“第一天”的状态,你就要耐心实验、接受失败、播下种子、呵护树苗,并在为用户带来喜悦的领域双倍下注。想要做到所有这些,最能够提供沃土的便是痴迷于用户的文化。
  • 我并不反对Beta测试或用户调查。但是,作为产品或服务所有者的你,必须理解用户、抱持一定的愿景并热爱所推向世界的产品或服务。如此一来,Beta测试和研究才能帮你找到盲点。卓越的用户体验始于内心、直觉、好奇、乐趣、本能和品位。所有这些都是调研中找不到的。
  • 第二天”心态的公司也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但决策的速度非常缓慢。想保持“第一天”的能量和活力,你就得想办法制定高质量且高速度的决策。这一点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轻而易举,但对大型企业来说就很有挑战性了。
  • 第一,绝不要使用“一刀切式”方法制定决策。许多决策都是可逆的“双向门”决策,可以用轻量级的方法来处理。在这些决策上,就算误判又何妨
  • 第二,搜集了大约70%你想要得到的信息后,绝大多数决策就差不多可以做出了。如果等到搜集90%的信息再做决策,那么你的行动十有八九就太慢了。另外,不管怎样,你都需要善于快速识别并纠正错误的决策。如果你在方向修正上做得好,那么犯错的代价或许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而如果在修正上缓慢迟疑,那么代价一定不小。
  • 第三,试着说“求同存异,服从决策”。这句话能节省大把的时间。如果你对某个方向坚信不疑,那么即使意见没有达成一致,你也可以这样说:“你看,我知道我们对这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但你愿意跟着我赌一把吗?能不能求同存异,服从决策?”
  • 第四,尽早认识到分歧所在,并立即上报。有的时候,团队中会存在目标的差异和观点上的根本分歧。这些目标和观点无法达成一致。无论多少讨论和会议,都无法解决这根深蒂固的分歧。如果没有升级处理,默认的冲突解决机制只会让双方都落得心力交瘁。

2017年 打造高标准公司文化

  • 用户有一个让我钟爱的特质,那就是他们永不满足。他们的期望永不停滞,而且节节攀升。这就是人之本性。之所以能从狩猎、采集的阶段进化至今,靠的当然不是安于现状。人们对于更好的渴望没有餍足,而昨日的“卓尔不群”很快便会成为今日的“稀松平常”。
  • 我相信,高标准是可以靠后天传授的。实际上,只需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就很容易掌握高标准的诀窍。高标准是有传染性的。被领入高标准的团队的新人,很快就能融入其中,反之亦然。如果低标准盛行,那么这种趋势也会迅速蔓延。
  • 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高标准到底是广泛通用还是针对领域而言的?换言之,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的标准很高,这是否意味着你一样也会自然而然地在其他所有领域中设立高标准呢?我认为,高标准是针对某些领域的,且每一个特定领域的高标准都是要单独学习的。初创亚马逊时,我在创造发明、用户关怀和人才招聘(谢天谢地)领域都设立了高标准。但是,在如何保持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重复出现、从根源上解决缺陷及检查流程等操作流程的问题上,我并没有这么做。我是在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之后,才在这些领域中设立高标准的(我的同事就是我的导师)。
  • 在某个特定领域中,你需要实现哪些高标准呢?首先,你必须有能力辨识出何谓这个领域中的优秀。其次,你对于实现高标准的困难(也就是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有一个符合实际的预期——这就是愿景。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个算是一种“玩具演示”,但能把问题阐释得很明白,另一个则是亚马逊时时上演的真实案例。
  •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认识。通常,如果备忘录写得马马虎虎,问题并不在于作者认识不到高标准,而是作者对难度的期望有误:他们错误地认为,一份高标准的6页备忘录用一两天甚至几小时就能写完,但实际上,这件事或许要花上一周或更长的时间!
  • 高标准的文化是非常值得努力营造的,带来的益处也有许多。最理所当然和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你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单凭这个理由就足够了!相对不那么明显的一点是:人们会被高标准所吸引,即高标准有利于人才招募与保留。更加隐秘的一点是:对于每家公司内进行的一切虽然“隐形”但不可或缺的工作,高标准文化是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我说的是那些没人能看得见的工作,那些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有人去做的工作。在高标准的文化中,将这些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专业人士的一部分意义,就在于此。
    最后一点,一旦知道高标准的益处,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因此,在我们看来,高标准的四大因素就是可后天传授、针对特定领域、必须懂得辨识,以及明确指导大家对难度抱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对我们而言,这四大因素对于任何层面的细节问题都适用。小到写备忘录,大到从零开始的全新商业规划,全都包括在内。希望这些因素也能为你带来启发。

2018年 直觉、好奇心以及畅想的力量

  • 亚马逊成立伊始,我们就知道自己致力于打造一种创造者的文化。所谓创造者,就是那些充满好奇的探索者。他们热爱创造发明,就算已是专家,也仍抱持着纯粹的初心。在他们的眼中,现在用于处理事物的方式只是当下的一时之策。创造者的心态帮助我们在面对难以攻破的重大机遇时心怀谦卑的信念,坚信成功必能通过迭代实现:发明—启动—再发明—再启动,然后再来一遍,周而复始,层层深入。他们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
  • 没有用户提出过对Echo的需求,这款产品完全是我们畅想的产物。市场调研也没有什么用处。如果你在2013年找到一位用户,说:“有一个永不关机的黑色圆筒设备,大小和品客薯片罐差不多,可以帮你开灯和播放音乐,你也可以与之交谈或向它提问,你想不想放在厨房里?”我敢保证,对方会疑惑地看着你,回答“不想”。

2019年 “善”用规模

  • 请细细品咂这句来自西奥多·苏斯·盖泽尔的箴言:“坏事发生时,你有三种选择。你可以被定义,可以被摧毁,你也可以越挫越勇。”

03 “我选我人生”:普林斯顿大学2010届毕业班演讲

  • 外公看着我,沉默片刻后,他温和而平静地说:“杰夫,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要比聪明更难。”
  • 明天,你们的人生,这段靠你们自己从零开始谱写的人生,就要切切实实地开启。
    你会如何利用自己的天赋,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你会循着惯性随波逐流,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激情?
    你要墨守成规,还是勇于创新?
    你会选择安逸度日,还是在奉献与探索中度过一生?
    你会因指摘而畏缩不前,还是会坚守自己的信念?
    你会在犯错时蒙混过关,还是坦诚致歉?
    你会因害怕拒绝而藏匿真心,还是在坠入爱河时勇往直前?
    你会选择谨小慎微,还是敢于绽放光彩?
    在逆境之中,你会甩手放弃,还是坚持不懈?
    你要对别人的创造冷嘲热讽,还是自己动手创造?
    你要损人利己地展示聪明,还是会选择善良?
    我要试着做个大胆的预测。当你们年届八旬,在某个岑寂的时刻抚躬自问,以最为私密的视角重述着只讲给自己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而富有深意的讲述,将会是你们所做的一系列选择。因为归根结底,塑造我们的就是自身的选择。为自己创造一段精彩纷呈的故事吧!感谢大家,祝大家好运!

04 足智多谋

  • 你会碰到问题、失败和行不通的方案,这就是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意义所在。你要后退一步,再试一次。每次遇到挫折,都要重新站起来,越挫越勇。你得有智谋,还要自力更生,努力开辟一条脱离因循守旧的道路。在亚马逊,像这样不得不冲出重围的例子不计其数。我们已经经历了千千万万的失败——我觉得,亚马逊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我们已经习惯接受失败,因为我们久经沙场。

09 放眼三年后

  • 想想看:作为一名高级主管,你真正的职责到底是什么?你的工作是对少数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而不是每天对成百上千件的小事做决定。

12 实体商店与全食超市

  • 亚马逊收购了大量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都要比全食超市小许多,但我们每年都会收购大批公司。与公司的创始人会面时,我总会先试着把一件事弄明白:这个人到底是传教士还是雇佣兵?雇佣兵图的是炒高股价;而传教士热爱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热爱他们的客户,图的是创造出优质的服务。顺便提一句,这其中最大的悖论是,赚到更多钱的人,通常是那些传教士。只需与对方交谈,你就很快能分辨清楚。全食超市是一家传教士式的公司,而创始人约翰·麦基也是名不折不扣的传教士。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部分资源和一些科技方面的专业技术,来践行全食超市的使命。他们拥有非常伟大的使命,就是为所有人提供有机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除了资源之外,在卓越运营及科技专业的技术领域,我们都能提供诸多协助与贡献。

14 信任

  • 想要赢得信任,想要构筑起良好的声誉,就要坚持不懈地尝试困难的事情。举例来说,美国联邦军队之所以在所有民意调查中拥有如此高的声誉,就是因为一次又一次漂亮地完成了诸多艰难的任务
  • 事情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但也真的很复杂。想要把困难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但这就是赢得信任的途径。当然,“信任”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词,其中包含多重意思。这个词代表诚信,也代表能力。信任意味着言必信,且行必果。

15 工作与生活的协调

  • 我喜欢“工作与生活的协调”这种说法。我知道,如果我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心情愉悦,觉得自己是在增加价值,是团队中的一员,或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欢欣鼓舞,我在家中的状态也会更好。这能让我成为一位更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同理,如果在家心情舒畅,那么我也会因此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员工或老板。遇到特殊时期,人们或许会将每周的工作时长摆在重中之重。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工作时长,而通常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精力。你的工作是在剥夺你的精力,还是在为你创造精力呢?

17 决策

  • 单向门式决策的制定不应一蹴而就。你应该寻求共识,或至少鼓励深思熟虑、集思广益。
    除了弄清某个决策涉及的到底是单向门还是双向门之外,另一个能够有效加速决策制定的方法,就是传授“求同存异,服从决策”的理念。

18 竞争

  • 要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既健壮又灵活。
  • 灵活性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决策的速度;第二关键的因素,便是敢于尝试的意愿。你必须对风险甘之如饴。你必须心甘情愿地失败,而一般人是不喜欢失败的

19 政府审查与大型企业

  • 政治家等各界人士能够理解大型企业所带来的价值,而不是对大型企业为首的各类企业进行妖魔化或诋毁,这是非常重要的。

22 探索太空的意义

  • 偶尔会有人向我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杰夫,未来10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很喜欢在这个问题上发散思维。这种话题放在晚餐时玩味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却几乎从没有人向我问起:“在未来10年里,有什么不会改变?”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因为你可以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制订计划的基础。我很确定,10年之后,亚马逊客户仍然渴望低价。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23 对于美国,今天仍是第一天

  • 想要创造,你就得实验,如果你一早就知道事情必定成功,那么这就称不上实验。巨大的回报往往来自与常理相悖的押注,而常理却通常是正确的。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书摘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书摘

这本书我看完最大的感受是:

整个金融交易体系当中的那些掮客、分析师、基金经理,可能都没有能真正帮我们赚到钱。还是买指数基金(赌国运)比较好。以及,如果需要,就直接做个股研究,他们可能并不一定比你更强(仅指书中的那些基金经理)

书摘

  • 显性的规则是为了说服客户不断地参与这个市场,而隐性的规则是他们不断依靠客户赚取稳定的钱,去购买自己的“游艇”。
  • 第四个人用他修剪得很好的指甲点着我的胸脯强调说:“年轻人,牛(市)可以赚钱,熊(市)可以赚钱,但猪什么都赚不着!”
  • 大部分商业人士认为自己要赚钱,而这是他们做这一行的主要目的,但通常他们都在自欺欺人。还有其他许多更具吸引力的事情,比如:生产出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增加就业、革新工艺、使自己出名,或至少给自己提供足够的谈资。
  • 所以如果你知道——必须是真正知道——商业的目的是赚钱,那就给自己一个高分吧。
  • 憎恶金钱者总是尽可能多地买证券,他们一旦卖出股票获利后马上迫不及待地购入其他股票。奇怪的是,他们经常有着节俭的精神,即不把钱浪费在吃喝和及时行乐上。
  • 如果一个人手里有点钱,无论是2.5万美元还是25万美元,他都希望利用这笔资本再加上他的头脑和努力赚到更多。他很乐意去“工作”,实际上他坚持这样做。只有通过“工作”,他才能获得尊严。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俱乐部中说话有分量,才能在傍晚回到家后对妻子有所交代。这没什么好被嘲笑的,这些价值和日常用品一样是必需的。
  • 有资本的人可以成为一家公司的业主或合伙人,公司需要他的钱,可能也需要他的服务(无论是否需要,他都坚持提供)。所有这些公司——从生产胸衣到签发海运保险——都具有投机性。这就是说成败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但更取决于行业的经济环境。他的资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用在购买商品上,然后他为这些商品提供服务,并寻找买家,获得合理的利润。
  • 对一个人来说,其财产的重要性仅次于他的健康和权利。有了钱,他可以雇用私人医生和律师,这肯定对他有所帮助。为解决精神问题,他可以雇用心理咨询师,得到很不错的理疗。如果家里的管道出问题了,他可以请管道工。这样的话,他为什么不能聘请投资信托公司来帮他处理金钱事宜呢?
  • 自动的自我毁灭计划现在只是金融史的一个注释。但选出“最佳”证券这种提法仍需要密切关注。那些不同级别的投资公司对“最佳”的理解都随时间而变迁。可悲的是,那些被认为是最好的其实质是最流行的——最活跃的、最经常被人谈及的、被炒得最热的,从而是当时价格最高的。它是一种时髦,像欧尼仁帽子或打蜡的胡子。当蓬蓬裙流行时,人们都去买运河股;当曳地长裙兴起时,铁路股和交通股也时髦起来。认为工业股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风行还是低估了它,之后几年中政府债券和收益率几乎为零的免税证券大行其道。其中零星地点缀着一些一时兴起的小流行,如“战争宝贝”、汽车股、银行股、房产抵押证券和可转换证券。
  • 一个借钱买普通股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慈善人。他只是一个想耍聪明、碰运气或两者皆有的家伙。那些期望依靠刀剑谋生的人如果死在刀剑之下,就不应该过分大惊小怪。
  • “套利”期权是一种卖出期权和买入期权的结合。
  • 给敏感的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购买期权是赚钱的可靠方式,这很可怕。但是,关于这个方法的代言人实在太少,我只能自己站出来说,和那些已经承认的投机方式相比,它至少一样值得推荐。
  • 投机者缺乏现实性最大的悲剧是不能理解金钱的真正含义。他不知道钱是什么,即使他的速记员知道。他认为它只是经纪人财务报告书右边的一项。他不知道钱有什么用,而你我都知道,还能轻松地告诉他。他认为钱的用处就是让某种活跃的普通股“向上划出一条大线”。
  • 投机是一种想要把小钱变成大钱的努力,但可能不会成功。 投资是一种想要避免大钱变成小钱的努力,应该要成功。
  • 信托公司和投资顾问提醒我们,我们的投资,即使是最保守的投资,都不会自我照顾,而是需要经常看管。他们从没有说过比这更真实的话,但是,我个人认为,至少,使用“看管”这个词就是一种不幸。我不禁想到客户的委托人通常保证替你“看管”某种你刚刚投机的股票。这种保证,他兢兢业业地坚守着。他关注着纸带中这只股票的每一次报价,如果股价下跌了,他甚至都不会出去吃午饭,匆匆吞下一个三明治后,就继续盯着纸带。如果股票跌得太厉害,他会更努力地关注它,以至于眼睛都开始往外突。但是,股票并不会因为他的注视而有所自觉——它一路下滑。很显然,看着烧水的水壶比看着证券更有效。
  • 真正的投资顾问所坚持的主要原则似乎是合理而重要的。它是庸俗的,也就是说,它和顾问们所得的报酬有关。他们靠提供建议得到固定收入;而不像大多数经纪人和交易商那样,靠佣金或从交易的利润中收取费用。他们也不会试图向客户出售一些自己拥有而又不巧没人想买的证券。因此,有钱人至少会相信他从投资顾问那里得到的建议是真诚的,没有受到患得患失的利害关系的左右。
  • 我准备免费向所有的有钱人提供一个终生的投资计划,该计划不仅能保住房地产,还能使它们大大增值。像任何伟大的思想一样,这个计划也很简单: 当每个人在股票市场繁荣期间争相购买普通股票时,你拿出所有的普通股票并卖掉它们,把所得收益用于购买保守的债券。当然你卖出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涨。不用管它——只管等待迟早会到来的萧条。当萧条(或恐慌)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灾难时,你把债券全部卖掉(可能会有损失),并把股票再买回来。当然,股票肯定还会下跌。同样不用理睬。等待下一次繁荣。在你有生之年不断重复这种行为,那么你在临死之前就能体会到有钱的乐趣。 回顾一下金融历史,你会发现没有哪一代人没从这条建议中受益。但是,令我悲哀的是,我从未认识过这样做的人。它看起来似乎像滚动圆木一样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当然,主要的困难是心理方面的,它要求当债券不是很受欢迎的时候购买债券,而在股票普遍失宠的时候购买股票。
  • 当每个人在股票市场繁荣期间争相购买普通股票时,你拿出所有的普通股票并卖掉它们,把所得收益用于购买保守的债券。当然你卖出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涨。不用管它——只管等待迟早会到来的萧条。当萧条(或恐慌)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灾难时,你把债券全部卖掉(可能会有损失),并把股票再买回来。当然,股票肯定还会下跌。同样不用理睬。等待下一次繁荣。在你有生之年不断重复这种行为,那么你在临死之前就能体会到有钱的乐趣。
  • 当每个人在股票市场繁荣期间争相购买普通股票时,你拿出所有的普通股票并卖掉它们,把所得收益用于购买保守的债券。当然你卖出的股票还会继续上涨。不用管它——只管等待迟早会到来的萧条。当萧条(或恐慌)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灾难时,你把债券全部卖掉(可能会有损失),并把股票再买回来。当然,股票肯定还会下跌。同样不用理睬。等待下一次繁荣。在你有生之年不断重复这种行为,那么你在临死之前就能体会到有钱的乐趣。 回顾一下金融历史,你会发现没有哪一
  • 我想说,“照顾好小钱,大钱就会自己照顾自己了”这句话的正确性超过50%——大约5/8正确。它至少和这句话同样准确,“照顾好你的100万美元,小钱也就会自我照顾了。”
  • 英国人谈论和思考财富的习惯方式更接近事情的本质。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收入,而不是他银行的余额。
  • 投资问题的重点通常被认为是正确地选择证券。我认为重点放在投资者打算如何使用自己的收益上会更好。最初的错误出现在后面部分,选择错误的证券绝大部分是由最初哲学观点错误造成的。我那位赌马的绅士提出的奇特的投资计划并不高尚,但确实含有谦虚的美德,因此是可行的,只要“投资者”会对自己信守诺言。
  • 有序的市场,就像赛马一样,是以不同的观点为基础存在的。